集邮的矛盾与发展
許率真
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的統一,這就是矛盾。有矛盾就要解決,解決矛盾使事物有了發展。矛盾是發展的動力。
在一個半世紀的集郵歷史上,不斷出現新事物和新矛盾。集郵,正是在處理各種矛盾抗爭中得到發展,越來越豐富多樣,吸引更多不問層次和不同趣味愛好的人走到集郵隊伍中來。
最初的集郵,形式比較單一,按郵票發行的時序一套一套地收集,講究收集齊全,研究不同版式,這就是傳統集郵,也有人稱之為“目錄集郵”,意思是說按郵票目錄去收集整理。
郵資信簡等郵政用品緊隨郵票面世而陸續發行,於是郵政用品起初跟郵票一起從屬於傳統集郵。但郵票數量多,它的展品總是佔优勢,郵政用品數量少,展品總是佔劣勢。而且郵政用品的版式研究又不限於郵資圖案,郵資封片上的所有圖案和文字都是有效的信息和研究對象。為了解矛盾,郵政用品集郵就從傳統集郵中分了家,另立門戶。
集郵源於郵政,各種郵政業務所產生的郵政品,如各種實寄封、片、簡,各種郵戳、郵政單據和簽條等等,都或為某些集郵者收集和研究的對象。這就出現了內涵豐富的郵政歷史集郵。郵資、郵戳、郵路及各種郵政業務的演變發展是其研究的主要課題。郵政歷史是集郵的一個“富礦”,蘊藏極其豐富。
20世紀初出現的航空郵政,是郵政業務的新發展,也成為郵政歷史集郵的一項新內容。但航空郵政又有其不同於其他郵政業務的特點,展品的組成和展示方法也有其特定方式。所以後來航空集郵也從郵政歷史集郵中分離出來,另立一種集郵類別。
以上四種集郵都以郵政知識為其重要智力支柱,一般來說不摻入其他知識。這影響了集郵的吸引力。但隨著郵票題材的逐漸豐富,不少集郵者各按其興趣和專業知識來收集各種題材的郵品,並以此展示其專門的知識,將郵政知識、集郵知識、專題知識融於展品之中,擴大了集郵增長知識的益智功能。這就是20世紀中期興盛起來的專題集郵。國際郵壇上的老權威們起初是瞧不起專題集郵的,認為專題集郵總是借題發揮,珍罕郵品不多,總不願給專題展品打高分。但專題集郵有強大的生命力,富有創造性,組集編排的技巧越來越新穎,擁有數量眾多的愛好者和成功郵集,使國際郵壇的老家伙們不得不逐漸轉變觀念,給優秀的專題展品發高獎。
極限集郵的出現起初也是受到壓制的。現在雖然巳成為FIP郵展中一個展品類別,但至今還有人認為汥有經過郵政實寄的極限片根本不屬於郵政品,是人為製作的“另類”。極限展品很難得到高獎,有些集郵權威說極限集郵沒多大前途。有些極限集郵者團此感剄壓抑或灰心。但隨著極限集郵的不斷豐富和成熟,它在郵壇上的地位也會不斷提高的。極限集郵者應該把自己的努力和抗爭進行到底。
印花稅票本來不屬於集郵範疇,但不少集郵的人也收集研究印花稅票,他們的這類藏品有的很珍罕,但沒有展示和競賽的機會。為了擴大郵展的內容,兼顧印花稅票收集研究和愛好者的需求,FIP也為印花稅票另立了一個展品類別,作為傳統集郵的一個分支。
國際壇將郵品分為早期(20世紀以前的)、中期(20世紀初至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近期(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的)。用早期郵品組集總是得到高分。集郵富豪們壟斷了高獎。在展品打分中,雖然珍罕性只佔分數的一部份,連品相一起不超過30分,但處理與集郵重要性的分數中也視珍罕性而評。所以年青一代集郵者手中沒有那些“龍頭”珍郵,就難於涉足郵展殿堂,更不要說獲獎。集郵的貴族化和平民化是個長期的矛盾。為了抗爭,歐美有些年青集郵者們就另起爐灶,開展“現代集郵” 活動和組織郵展,只許近期現代郵品組集參展。你搞你的古典集郵,我搞我的現代集郵。後來集郵權威們不得不妥協,在FIP郵展中設立試驗性的現代集郵沙龍”, 起初規定限用展覽前10年內發行的郵品組成展品,後改為展前15年內的郵品。
隨著郵政自動化程度提高,產生許多“自動化郵品” ,如磷光郵票、瑩光郵票、卷筒郵票、電子郵票、電子郵資機符誌或簽條、電子瑩光條形碼……等等。在西歐,曾出現了“自動化集郵展覽”,還設有紫外線燈光展廳。對郵政自動化郵品的收集研究,現在是包括在郵政歷史集郵這一類別之中,但很難說將來是否會單獨成為一個集郵類別。
趣味性和規範性也是集郵長期存在的一對矛盾。有不少集郵者追求趣味,不理睬集郵規範。你說這不是常規郵品,不是有效信息,他們卻以趣味為依歸,我行我素,現在還出現了“節儉集郵” 對豪華集郵的抗爭。“節儉集郵” 展品限定了一框或一貼片郵品的現行價值不得超過若干元。你一部展品投資幾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我就不許你來參與,我搞我的“節儉集郵”,讓集郵平民有一席之地。
集郵的矛盾抗爭還有不少,如奧林匹克運動會另辦郵展;對抗正規郵展的文獻展品,民間自辦“集郵文章展覽” 等等。此外,還有“票中票”、“原地封”、“小型張”、“小版張”、“小本票”、 “異形郵票” ……等趣味性的收集研究,目前都屬“另類”。 由此可見,集郵是在矛盾對立抗爭和正確解決中發展起來的。新世紀還會出現許多新事物和新矛盾。集郵的規範不可無,但規範是相對的,不是絕對不變的。集郵要不斷接受新事物,要不斷放棄保守觀念,要善於處理出現的新矛盾,這樣才能隨著時代的步伐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