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2003年元宵期间“一片红第一稿”首次在福建泉州万维生邮票艺术馆展出之后,全国集邮界一片哗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片红”的资深研究者纷纷拟文质疑,几年来风波不断。
而笔者近日又见《福建邮花》(2007年第四期)、《普邮研究》(2008年第1期)和《八闽集邮网》网站相继刊登的《二十五年,我与邮协一起成长》(作者陈国成)的征文(以下简称陈文),甚感愕然与不解。陈文是这样描写的:“1983年初成立的泉州市邮协,在1984年组织了一次规模不大却很有品味的邮展,成为我集邮生涯扬帆出海的起锚地。时任泉州市邮票公司经理、市邮协秘书长的魏昭生上北京把邮票设计家万维生拉到老家办首个设计家邮品展览。新门街邮电局正对面那礼堂不算礼堂,会议室不像会议室的二楼,低低的墙壁上摆挂着许多不俗的画稿……我欣喜的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画稿。站在“一片红”画稿之前,我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心跳加速,脑海仿佛又出现当年“红宝书、红标语、红海洋”的疯狂时代……”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作为邮票设计家万维生的故乡人,作为25年前陈文所描述的那次邮展的见证人,有必要站出来说几句实话,还历史一个真面目。
当年,笔者全程参观该次邮展,根本没有看过陈文所说的“一片红画稿”!该次邮展的正式名称为“泉州市第四次集邮展览”,尽管当时有周哲文及张嘉滨篆刻的二枚“万维生同志个人邮票设计展览”纪念戳,但实际展品不是专门展出万维生个人的作品,展馆内同时还展出笔者当年美术班同学吴宝国创作的一部五框(每框12贴片)展品,名称为《设计家与集邮者》。现在笔者仍记忆犹新,此次展览的日期是ffice:smarttags" />正月初二至初六(1984.2.3—2.7)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宫文艺楼二楼展出,不是陈文所说的“新门街”。当时刚成立的邮票公司还派出职员在文艺楼楼下设的售票窗口出售“组票”和邮展纪念封、纪念张等等,笔者天天都到那去买邮品,还买了不少邮展纪念封,并自己制作了超大纪念封手绘封请邮票设计家万维生签名(见附图1、附图2)。记得当时,在文艺楼旁边的服务大楼二楼,同时也在举办着另外一个展览------“首届职工火花展览”,比上述邮展的时间早一天(正月初一)开始,提供展品仍是笔者美术班同学吴宝国。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陈ersonName>先生是回忆错了?还是另有用意?“站在‘一片红’画稿之前,我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心跳加速......”这么强烈的感受,回忆错了的可能性是微乎甚微。我想,在25年前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经历文革余悸的中国人,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万维生">万维生ersonName>先生也没有那个胆量敢拿出“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画稿来展览!而按他自己的说法那时的画稿还“藏在深闺人未见”,又怎么可能堂而皇之拿出来展览。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陈ersonName>先生的深意,笔者不得而知。但倘若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陈ersonName>先生是因文而“文”,文过而饰短,窃以为大可不必;又因文之谬而使人受谬,实属不该。故笔者不敢妄自菲薄,写下本文作澄清,以正视听。也期望熟知当年邮展情形的泉州市的老集邮者出来说几句。还邮坛一个纯净无邪的蓝天!
摘自《刺桐花》08年2期
作者:苏建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