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听广东话真费劲 [打印本页]

作者: 六六顺    时间: 2012-3-22 12:59     标题: 听广东话真费劲

以前看小品看多了.自认为多少也听得懂一点广东话..雷猴.母猴.母鸡. 上个月一香港邮友打电话来.要告诉我他香港的手机号码.我前半部分听懂了."我的电话是008**********."后面的数字我是绞尽脑汁听出汗了还没有明白.又不好意思和他说我听不懂 (他是完全不会讲普通话哪怕是像麦会那样的广东腔普通话)只好说我记下了 其实我还是不知道!
作者: xie-stamp    时间: 2012-3-22 14:13

呵呵,发条短信好了。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2-3-22 14:17

北方好点,南方基本十里不同音。方言统统听不懂。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2-3-22 14:23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3-22 15:12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12-3-22 15:19

我记得以前有人说7-8-9-10的数字是发--七八狗谁---
作者: 一生中最爱    时间: 2012-3-22 16:14


作者: 上善若水    时间: 2012-3-22 16:20

广东话(粤语)不好懂?闽南话也不是白给的吧?哈哈!
作者: 蔡锦文    时间: 2012-3-22 17:00

湖南方言 我就很多听不懂
作者: libai    时间: 2012-3-22 17:31


作者: -邓-    时间: 2012-3-22 17:44


作者: 甄民馨    时间: 2012-3-22 18:36

单单江门城区就有十多种方言了,其中有近乎白话的北街话,还有白沙、水南、棠下、滘头、外海、礼乐、杜阮等等......。我是江门人,大多本地方言却基本无法听懂!
幸好有“江门话”是一种各方言的结合体可以相互沟通。
作者: 甄民馨    时间: 2012-3-22 18:43

个人认为:广东方言多种且复杂源于古时为南蛮之地,各朝代流放犯人及因战争的人口迁徙有关。
作者: wzqwu    时间: 2012-3-22 21:27

广东话(粤语)不好懂?闽南话也不是白给的吧?哈哈!
上善若水 发表于 2012-3-22 16:20



    还好都会,哈哈。

还遇到过在广东生活时间长的北方人夸我普通话标准呢,嘿嘿。
其实听了直流汗,我是标准的广东普通话。
语言吧,可以沟通也就好了。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3-22 21:48

不会啊,很好听。
作者: 六六顺    时间: 2012-3-22 21:56

不会啊,很好听。
王小虎 发表于 2012-3-22 21:48



    您当然熟悉了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3-22 22:09

您当然熟悉了
六六顺 发表于 2012-3-22 21:56


潮州话一句不懂!
作者: rchen1001    时间: 2012-3-22 23:16

客家话难度积高.

潮州话一句不懂!
王小虎 发表于 2012-3-22 22:09

作者: rchen1001    时间: 2012-3-22 23:17

你只要回答: 母鸡啦.
以前看小品看多了.自认为多少也听得懂一点广东话..雷猴.母猴.母鸡.  上个月一香港邮友打电话来.要告诉我 ...
六六顺 发表于 2012-3-22 12:59

作者: wzqwu    时间: 2012-3-23 00:29

潮州话一句不懂!
王小虎 发表于 2012-3-22 22:09



    梅州新闻我能听懂,语速比较慢,感觉还好。
只是梅州的客家话也很多不同,有同学一个大埔一个兴宁,都是用普通话讲的。
局长问伟郴会潮州话了没
作者: 上善若水    时间: 2012-3-23 04:59

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12-3-23 05:02 编辑

看看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Standard Chinese),又称国语、华语。其称呼与定义因地而异,但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言,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
普通话的定义里有一句“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原来我以为我的普通话就算是不标准但是也应该可以被人接受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北方人(尤其东北人)语速快,如果二个或者几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聊天的话,南方人听起来也好像是“说外语”,哈哈!
我给大学同学或者南方朋友打电话那是绝对需要“降速”的,否则对方一多半听不懂,^_^
中国之大,不仅仅体现在地广人多,人文的差异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2-3-23 06:34

"从生态语言学角度看,方言的意义存在于其社会性范式的建立过程中,方言的消亡则意味着一种文化、历史和民俗的消亡。所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学习方言,跟中国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并不矛盾。"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2-3-23 06:46

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
曹志耘
朋友们:

  语言是人类由蒙昧走向开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沟通的主要媒介。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多么严重的限制。如果说文字是语言的衍生物,那么相对于文字而言,语言则是一种缺乏固定性的沟通媒介。

  由于受自然环境、地域、种族等客观因素的交替影响,生活在不同国度的现代人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体系,同一国度的现代人也由于上述原因,逐渐形成了细化的语言派别。其主要特点,即依附于同一种文字(指汉字,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但口头发音略有区别。在习惯上,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同一种文字,但口头发音略有区别的汉语称为“方言”。

  虽然语言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但随着地域交流的频繁和深入,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在一点程度上呈现出萎缩的现象。普通话的作用是便于人们的口头交流,事实证明它也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由于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的现象已经基本成了历史。在普通话推广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今天,只要一个人的口语能力没有太大问题,他(她)在沟通方面就不会有什么困难,普通话已经成了实实在在的“通行证”。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普通话为人们消除了种种沟通障碍的同时,也无形中侵占了方言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方言的萎缩。特别是在7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转变,人们逐渐由乡村涌向了城市。而相对来说,城市的普通话氛围要比乡村浓烈得多。另外,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升,70后从小学开始就满嘴的普通话,紧随其后的80后、90后就更不在话下了。虽然由于上一辈的缘故,方言不会在上述三代人手上消失,但在这样一个普通话占据主导地位的语境下,特别是人口大流动的今天,他们的下一代会有多大的几率继承家乡的方言呢?当然,由于人口大幅度流动,方言有可能被用交叉感染的方式被外地人继承,但这种互补就像美国人背《论语》背得比中国人熟练一样,是一种莫大的反讽。

  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方言理应像我们生命中的遗传密码一样,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世世代代传下去。假如这种延续变得刻意了,甚至是仪式化、职业化了,那就证明我们的语境出问题了。它原本最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这就证明它应该永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份不言自明的遗产。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或许能给后代留下各种各样的遗产,但他们最需要其实只是一种纯正的方言,是带着乡土气息的无声召唤。他们凭借着那一声召唤,就可以循着到这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包括一些很琐碎,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方言继续萎缩下去,势必会带动地方文艺的萎缩,以戏曲为代表的地方文艺将越发后继无人。虽然地方文艺的萎缩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但如果没有了方言这个根基,正宗的地方戏曲必然会荡然无存,中华民族的文化会出现一个无法弥补的缺口。假如没有几个90后会说安徽话了,我们难道就用普通话唱黄梅戏吗?

  面对这个看似滑稽的问题,我们应该沉默,并且行动起来。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12-3-23 10:27

时代变迁--方言早晚会消失!
作者: 老不是    时间: 2012-3-23 12:23

对待普通话,广东算是比较开明的,在公共场合都用普通话和白话同时播报。只有上海人是最天下第一的,即算有的人他可以讲别人听得懂的普通话,他就是不讲,他非要讲只有上海城里人听得懂的城里话,我们这些全国各地的乡下人,只能干瞪眼。不知道是上海人有地域歧视,还是“乡下人”有地域歧视!!!
作者: lilinet    时间: 2012-3-23 12:33

唔系呱?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3-23 13:08

梅州新闻我能听懂,语速比较慢,感觉还好。
只是梅州的客家话也很多不同,有同学一个大埔一个兴 ...
wzqwu 发表于 2012-3-23 00:29



    伟郴应该不太懂,但春花应该懂客家话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3-26 17:46

又学到了
作者: cai    时间: 2012-3-26 18:57

为会说广东话为荣
作者: danleung    时间: 2012-4-3 23:57

能溝通就行
馬來西亞的華人很強,大部份基本掌握馬來語,英語,普通話,潮州話,廣州話,閩南話.
作者: 唐山    时间: 2012-4-4 00:10

偶有位同事会讲“兴宁普通白话”,经常只有三两个人明白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2-4-4 04:29

对待普通话,广东算是比较开明的,在公共场合都用普通话和白话同时播报。只有上海人是最天下第一的,即算有 ...
老不是 发表于 2012-3-23 12:23



    此种現象在文革後期及上世紀八十年代較嚴重,九十年代後上海*淪陷*了,現在很多土生土長的上海年青一代已經不會說,甚至聼不懂自己的母語了!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2-4-4 04:49

为会说广东话为荣
cai 发表于 2012-3-26 18:57



    從純語言學角度: 無論是語音、語調、語法上粵語、吳語等方言都與古漢語一脈相承,都要比*已經胡化的*普通話更接近傳統
普通話是互相交流的工具,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傳承方言,這一地域文化的載體
作者: wzqwu    时间: 2012-4-4 05:11

從純語言學角度: 無論是語音、語調、語法上粵語、吳語等方言都與古漢語一脈相承,都要比*已經胡化 ...
parisiica 发表于 2012-4-4 04:49



    领导听不懂方言 所以就要求宣传工媒体用普通话,每次一提到这个问题,总会被本土的人冷嘲热讽一番,在广州经常会有这些笑话出来。。。。。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2-4-4 05:35

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 巴黎2001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71/127160m.pdf
第34頁,特別是第五條
作者: 胡铁军    时间: 2012-4-9 07:08

普通话推广还算靠谱的

当年太祖还要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呢~~~我晕
作者: 李健雄    时间: 2012-4-19 15:53

我在湛江居住几十年,本地方言依然听不懂
作者: 正蒙轩    时间: 2012-6-11 15:36

其实做人不能懂太多……那样很辛苦的。
作者: 十三郎    时间: 2012-6-19 18:03

能溝通就行
馬來西亞的華人很強,大部份基本掌握馬來語,英語,普通話,潮州話,廣州話,閩南話.
danleung 发表于 2012-4-3 23:57



    馬來西亞的華人将来可以回到中国为我们国家各地的人做翻译,哈哈哈哈!
作者: 十三郎    时间: 2012-6-19 18:17

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
曹志耘
朋友们:

  语言是人类由蒙昧走向开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 ...
parisiica 发表于 2012-3-23 06:46



    理由太牵强!黄梅戏消失不好吗?京剧,豫剧,川剧,广东剧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失。可以有极少数人会唱,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但是没有道理因为这个儿保留方言,从而在保留全国人民交流都有困难吧?保守派!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