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新如 (1921年12月—2004年3月)
桑新如,字旭初,曾用名李逸民,1921年12月6日生于新疆喀什市,祖籍天津杨柳青镇。早年毕业于新疆财政专科学校,1939年考入新疆邮政管理局,先后在财务股、出纳股任职。解放后他一直工作在新疆邮电系统,曾历任新疆邮政管理局财务科科长、计财处处长等职,1981年光荣退休,2004年3月病逝,终年83岁。
桑新如先生1941年开始集邮,曾参加过北平邮票会、郑州甲戌邮票会、成都邮票会、苏州邮票会、香港中国邮票会、广州邮票会(会员证号218)、无锡集邮研究会(会员证号601),他还是上海新光邮票会永久会员(会员证号791),曾用名李逸民参加过重庆陪都邮票会(会员证号463)。当时他虽身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边疆,却全身心地投入到集邮中,积极与内地邮友密切联系,帮他们代购邮品,撰写邮文,参与各地的集邮活动。
桑新如先生非常重视各种邮票的微观研究,对“限新省贴用”邮票的版式研究很有造诣,早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的《新光会刊》第三期上就曾发表了“新省加盖邮票之新体”的文章。以后他又对集邮界和官方邮票目录中认定的15种中信版“限新省贴用”进行了重新研究,确认为52种。并且对该票加盖的次数、种类、字体、不同面值、纸质、齿孔以及手工和机械加盖、发行和使用情况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将该票的学术研究成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桑新如先生十分重视实寄封的收集和研究。每逢新邮票发行、新业务开办,他都要为各地邮友实寄邮件,“迪化半截巷4号 桑新如”实寄封包含了新疆解放前后的“限新省贴用”邮票、加盖“人民邮政”邮票、伊塔阿三区“劳动人民图”邮票等珍贵邮史资料中,为集邮界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桑新如先生十分重视集邮学术研究。八十年代以后,他先后撰写了几十篇集邮学术文章散见于各类集邮报刊。1989年新疆自治区邮协会刊《新疆集邮》创刊后,他以自己的亲历和所掌握的资料撰写了多篇关于新疆伊塔阿三区邮票的探索研究文章,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部分论文并被选登于中华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编辑的《集邮研究》,引起集邮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伊塔阿三区邮票初探”一文在1989年新疆自治区学术论文研讨会上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并入选《中国集邮年鉴》。
桑新如先生还积极参与各类集邮展览活动。1990年在新疆自治区集邮展览中,他编组的“中信版限新省贴用邮票”传统类邮集获得一等奖,随后又在1993年北京全国邮展上获得大银奖。在1992乌鲁木齐市邮展中,他用多年来与国内外邮友广泛联系书信往来的实寄封编组了“友谊之桥”专题邮集,并获得一等奖;其后,虽然由于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不便出门,但仍积极关注新疆的集邮事业,为各地各级邮协出谋划策,培育新一代集邮者。他提携后进、不遗余力,曾多次到大、中学校和企业等单位传授集邮知识。对各地邮友求助参展邮品,总会倾囊相助,即使他没有,也会通过邮友关系来满足需要。在他的辅助下,新一代集邮者的《新疆邮政史》邮集在1993年的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中一举获得金奖,刷新了新疆的邮展成绩,使新疆的集邮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94年他将倾注了半个多世纪心血的获奖邮集《中信版限新省贴用邮票》转让给了有心继续补充、修改的新疆邮友,使其得以不断提高,继续为新疆、为国家争光。1998年桑新如先生又将自己几十年的珍藏邮品,包括大量清代、中华民国和解放初期的邮票以及许多珍贵的变体票和实寄封捐献给了自治区邮政局文史中心。
桑新如先生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新疆的邮政事业和集邮事业。文化大革命期间,集邮被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他因此被抄家,含辛茹苦收集的丰富藏品毁于一旦。只有很少一部分中华邮政时的版票侥幸留存。落实政策后,虽返回一些,但遗失甚多,珍罕的实寄封和崭新的版票被折污损,惨遭损失。八十年代初,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自治区集邮协会先后成立,他以一个老集邮家极大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集邮事业中,曾先后历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退休后,他为了完成新疆自治区邮政局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辑的《新疆邮电志》和《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西北卷)》,多方奔走,认真调查、细阅档案、查找资料,废寝忘食,耗时数月,终于完成了撰写任务,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邮政文史和集邮史料。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