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麦妈荣登《佛山日报》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10:34     标题: 麦妈荣登《佛山日报》



夏夜纳凉 摇扇听歌

原文网址:http://epaper.citygf.com/jrss/html/2015-06/05/content_34855.htm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 落床。”这是广府传唱最广的童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母亲摇着蒲扇轻唱歌谣,讲述代代相传的故事,曾经是许多人儿时美好的回忆。其实,三水也有很多地道的歌谣,承载了几代三水人的变迁史,记录着这片土地发生的每一个故事。

  融入乡土风情 唱出家人思念

  “一只花碗打烂十三瓣,阿爷去咗十三年,脚踏椅笼爷就去,头发长长爷就翻,担张交椅爷坐落,问爷赚得几多细仙归,赚得三千零八百,路远未曾带翻归……”
  这首儿歌讲述父亲外出打工,女儿跟母亲在家等候、盼望父亲归来的情景,也是市民麦国培印象最为深刻的歌谣。尽管早已忘记了曲调,每当母亲邓翠颜偶尔唱起这首歌,麦国培依然感受到深刻的震撼。
  上世纪初,三水掀起“出游潮”,既有奔赴珠三角各地经商,也有到深港的船厂做学徒,更有不少妇女下南洋,谱写一代“红头巾”的历史。麦国培的父亲也是外出打拼的三水人之一。那时候,一年到头见不到父亲几次,三水南边乡下只剩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每到晚上,母亲邓翠颜便会唱起民间童谣,哄年幼的麦国培睡觉。这首歌,便是母亲唱得最多的。听着母亲的歌声,麦国培仿佛也感受到歌谣中小女孩的感情,期盼着父亲回乡。
  “那时候的歌谣大部分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劝诫孩子不要做坏事、不要赌博。”对三水历史有深厚研究的麦国培说,简单的语言配合三水的口语特色,小孩子很容易就能学会。
  这些歌谣,尽管有一部分语言比较粗糙简单,但是绝大多数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编写的,充分融入了三水历史文化、乡土风情,也将家长里短、人际关系的道理融入其中,唱起来朗朗上口。

  三水特色歌谣
  反映百年渊源

  三水文史专家陆探芳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撰文介绍三水的民歌。“三水的民歌有两大类:一类是客家山歌,一类是广州方言区的各种民歌。”而广州方言歌又分为叹歌、顺口溜、喃呒歌、木鱼及水上居民的咸水歌;客家山歌则有斗歌、对歌之分。每一种歌谣都自成特色。
  牧歌是最充满童真童趣的。陆探芳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害怕被匪徒劫牛,三水的牧童放牛时总会成群结队,闲来无事便会与邻村的孩子“战石头”,即互相丢石子打闹。
  “战九过锣快!快呀快!三文三文唔过债,六文六文烂契弟……”歌词简单,牧童们唱起来短促有力,节奏鲜明,很具挑衅性,仿佛战鼓擂鸣。
  新中国成立前,三水农村的姑娘每到十三四岁都会离开家庭跟着同村的大姐们一起睡,彼此间的关系叫“群伴”。每年七月初七或者八月十五,群伴会凑钱请失明艺人来唱木鱼,叫“唱盲公”。其中,《月光光》和《拍大臂》这两首经典的木鱼,成为广府流传最广的歌谣。
  与农耕文化相对应,在不同的时节和宗族仪式上,三水乡村也有自成特色的歌谣。水上居民的“咸水歌”,农民的《耕籍歌》,都曾经是三水人耳熟能详的难忘歌谣。
  三水位于三江汇流地,历史上水患频发,由于水利失修,农民既怕涝也怕旱。在干旱的时节,每到晚上,村民会砍一块阔大的芭蕉叶,叶底一头一尾用两条竹竿撑起,叶面前端插上一炷神香。孩子们举着芭蕉叶到各家各户门口“舞龙”,边舞边唱“求雨歌”:“下雨了、下雨了,童子口说了就下。”
  翻阅记载着歌谣的史料,清亮的牧歌仿佛从遥远的北江边传来,好似看到一滩鸥鹭被惊起,奔向夕阳染红的天际。

  歌谣不复流传 乡情依然浓厚

  三水区作家协会作家岑孝贤说:“民间歌谣,可以看作是一部小小的民间史记,代表和载记着一个年代和一个部落的饱暖和恬美。”
  岑孝贤曾经在自己的专栏中提及,一位事业有成、身家及亿的老同学,一不小心患了当代流行的“忧郁症”,百疏无效,束手无策,后来无意中回听一段小时候的童谣,竟然哈哈大笑,顿时神清气爽,不治而痊。
  “开始认为有夸张成分,可细细一想也不无道理,有时候人是要撒撒野的,一把撒野的声音就是一把开凿花岗岩脑袋的好锤子,一如八九岁时伙伴之间的那场撒尿比远。”岑孝贤说。三水童谣里承载的美好回忆能够穿越多年,疗愈每一个人的身心。
  曾任《肄江》主编的三水文化专家谭炯寰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参与编著《三套集成三水资料本》,面向全区征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算是第一次正式梳理三水的民间文学资源。
  “三水歌谣比较有特色的是六和的客家山歌,但是数量比较少,难以自成体系。而广州方言区的歌谣大部分还是承袭广府的歌谣,缺少自身特色。”谭炯寰说,那时候搜集上来的资料,只能做成一本很薄的小册子,而这本小册子后来也被束之高阁,再无传播。
  “随着三水的老人家越来越少,能够唱出这些歌谣的人越来越少。”麦国培说。
  尽管现在的孙子孙女都长大了,再不会围成一圈,让奶奶唱歌讲故事,但有时候,邓翠颜还会唱起那些根植于血液中的三水歌谣。
  一如多年前的夏夜,她轻摇蒲扇,哼着歌谣,孩子趴在她的膝上,轻轻打着鼾,时光仿佛从未逝去。
  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谢炜君

作者: 卢跃明    时间: 2015-6-6 10:44

名师有高徒
作者: zdq    时间: 2015-6-6 10:50

高徒出名师
作者: 六格快件    时间: 2015-6-6 10:55

高师出名徒
作者: 智慧之光    时间: 2015-6-6 11:16

民族传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11:22

谢谢大家
作者: sa    时间: 2015-6-6 11:25

高徒有高师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11:29

高徒有高师
sa 发表于 2015-6-6 11:25



   必须的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15-6-6 13:35

《春秋公羊传》:“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作者: 莆田邮俊    时间: 2015-6-6 14:01

梦中回,夜未央。
月光光,照地堂。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6-6 14:04

老人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啊!遥祝开心长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17:16

老人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啊!遥祝开心长寿!
王小虎 发表于 2015-6-6 14:04



   感谢感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17:16

回复 9# 蓝蓝蓝梦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17:16

回复 10# 莆田邮俊


   
作者: -邓-    时间: 2015-6-6 18:40

急贺
作者: 杨峰    时间: 2015-6-6 19:33

祝老人家开心长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19:36

谢谢以上同好
作者: z123456    时间: 2015-6-6 19:58

家和人气旺,兴旺发达,祝邓婆婆长寿安康!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20:05

家和人气旺,兴旺发达,祝邓婆婆长寿安康!
z123456 发表于 2015-6-6 19:58



   
作者: 杨鋆    时间: 2015-6-6 20:45

想起了妈妈的歌作词:陈颂 作曲:柯恩彬演唱:邓丽君记得小时侯妈妈教我唱歌唱一首短歌啦......没有美丽的旋律也没有跳动的音符却有妈妈的爱心和关怀我把它藏在心窝直到永远永远直到我老了的时候记得小时侯妈妈教我唱歌唱一首短歌啦......没有整齐的歌谱也没有旁人来伴奏却有妈妈的祝福和希望我把它藏在心窝直到永远永远直到我老了的时候
作者: 树袋熊    时间: 2015-6-6 21:01

恭喜恭喜,见到了麦妈真容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21:08

谢谢大家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5-6-6 21:19

恭喜, 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作者: 唐山    时间: 2015-6-6 22:48

慈祥、开怀的麦妈
作者: fssjy    时间: 2015-6-6 23:10

已多年未见麦妈,看来精神尚可,祝健康长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6 23:41

谢谢各位新老朋友,也祝大家安康快乐。
作者: 卡友俱乐部    时间: 2015-6-6 23:55

麦妈有福气啊,恭喜恭喜。。。
作者: 陈永鸿    时间: 2015-6-7 01:18

慈祥善良的长辈!祝愿邓阿姨吉祥万福………
作者: 谈微    时间: 2015-6-7 04:58

麦会真幸福!有这么慈祥的一位好妈妈!!
作者: 上海孤品    时间: 2015-6-7 05:18

很感人!
“上世纪初,三水掀起出游潮,既有奔赴珠三角各地经商,也有到深港的船厂做学徒,更有不少妇女下南洋,谱写一代红头巾的历史。麦国培的父亲也是外出打拼的三水人之一。那时候,一年到头见不到父亲几次,三水南边乡下只剩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这样算起来,麦妈是百岁老人啦!
作者: 太阳石    时间: 2015-6-7 07:15

祝慈祥的邓妈妈长乐长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6-7 07:38

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