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本公司混杂类拍品(Mix lot) 的声明 [打印本页]

作者: 布约翰拍卖    时间: 2015-8-6 18:43     标题: 关于本公司混杂类拍品(Mix lot) 的声明

鉴于混杂类拍品(Mix lot) 容易导致误解与矛盾,虽然很多资深邮友都已经熟悉拍卖规则,但为免再次出现最近的关于本公司的购买纠纷,我们还是要稍为再解释一下。
国外拍卖公司由于拍品较多,很多时候会有一些未经仔细整理的整份集子,或者是混杂类的拍品。由于图录描述的时间紧迫,拍卖公司的专人在描述细件数量繁多的拍品的时候,一般未能十分仔细的检视每一件细件,
只能纵览全份拍品再尽量认真反映在目录上,同时尽量抽取有代表性的图片展示。为了提醒买家注意这是一件难以全面描述的拍品,我们一般会在后面加有“请预览”, "Please view"等字样。希望买家能亲自预览拍品,再决定下标金额。
由于杂类拍品(Mix lot) 内细件繁多,图录付印后,拍卖公司一般已经忘记里面细件的具体内容,所以关于此类拍品内里细件的真伪,品相,甚至是数量都无法负责。这些在拍卖规则里面都有清楚的陈述。也希望买家不要对此类拍品提出争议。同时我们也在此呼吁广大的买家,对于拍卖公司的杂类拍品(Mix lot) ,必须要亲自预览方可下标。因为一项100多件细件的mix lot,仅凭几个图片和短短的图录描述下标的话,无异于赌博,这个相信很多有经验的买家都会明白。
拍卖公司属于服务行业,让每个顾客都满意我们的服务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是对于一些我们力不能及的事情,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同时对于买到杂类拍品(Mix lot) 而感觉失望的邮友,我们只能致以深切的慰问。希望下一次这个邮友能在杂类拍品(Mix lot) 中捡到描述漏掉未有提及的珍贵邮品。
作者: POKI    时间: 2015-8-6 19:11

支持.理解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15-8-6 19:17

我一直上不去。遗憾……
作者: 小熊猫    时间: 2015-8-6 19:23

拍卖行也有其一定道理,MIX LOT如果拍卖行没有留全部的扫描件(估计不太可能)
那么站在对委托方负责的立场,还是无法收回的,到时候万一委托人说货不对版,
又要产生另外一起官司。互相理解吧。学习了 。。。。。。
作者: keihk    时间: 2015-8-6 22:30

本帖最后由 keihk 于 2015-8-6 22:31 编辑

這些杂項的邮品,還會出現一种情况:在众人看邮品的过程中,可能被看郵品的人偷走其中几件,当然這几件可能就是整項的价值核心,這責任拍卖行当然不肯𠄘担,因整項拍品多而杂,拍行真的很难确保原物归還出品人,所以大項拍品的起标价总是订得很低,确保能成交。其实有"漏"都在大杂項中,所以才吸引很多买家争大杂項,买家哪有次次都能捡到"漏"?這情况对于没親到現场看货的人,当然风險会更大。全行人都明白:大杂項是不能退货的。我看青島买家單凭拍目描述实寄片是占多数而实际却只占46%有偏差,就理直气壮地認為起訴拍卖行一定會胜诉,还可以两倍得到赔偿,我想你是太天真了,法官问你:你說只占46%有何証据?谁是証人?我看你全无胜算,几乎是必输無疑。人在世总是活到老学到老,不如意事总七八,不要為了小小一万几千就如此看不開,法庭上,被告可轻松地找到大量証人,証明国际上拍卖通例都是杂項拍品不能退貨。法官會怎判?高智商,高學历的年青人总会很自信,不肯吃亏,但生活中,多吃亏是好事。
作者: 小熊猫    时间: 2015-8-6 22:46

回复 5# keihk


  所以忠言往往逆耳。再有,此杂项还真特殊。是POSTCARDS.
而不是邮票。 是否没有实际使用过的POSTCARDS就一定比没有使用过的VALUABLE,
似乎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所以,拍卖行在描述的时候,本身的立意绝对不是想欺骗买家,
只是大概描述一下,也希望买家去现场看。其实收藏明信片的玩家大概都可以在赵勇拍卖看到,
一个明信片的的价值与实寄与否没有价格上的绝对必然关系。
说明白点,里面如果有几张清代的袁世凯,慈禧光绪的肖像类,就算白片没有使用过的,
不也一样张张过千。所以,买家在没有预览的情况下,愿意出如此高价的依据,当时是什么原因,我们的确不清楚。
买方实在心里过不去,走法律途径看看结果如何,也许是最后的解决办法了。否则要法院干嘛,
不就是解决无法解决的纠纷的。因为也许谁也说服不了谁。
作者: 小熊猫    时间: 2015-8-6 22:54

另外,我只是说一些自己的想法,说完就算结束了。后续无论任何情况,不再发言。
如有得罪任何一方的地方,在此道歉。但是希望大家不管是否认同我的观点,
请允许我有好好说话的权利。就此别过。
作者: genel    时间: 2015-8-6 22:57

看来普及拍卖常识,也是非常需要的。这里华邮网有不少人对拍卖这一特殊的领域还是不熟。

如果有人可以一口气竞买6位数的mix lots,但是不愿花点时间,小钱去现场检查一下。那是对自己的钱包不负责任。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6 23:18

本帖最后由 王小虎 于 2015-8-6 23:20 编辑

明白了!所以我个人对于“混杂类拍品”,如果我自己不能亲临现场观阅拍品,我就不会在网络上“轻易”下拍了!懂了!

我个人以前也是太轻易相信拍行的“拍品描述”,而不加考虑轻易下拍,拍到不少“货不对板”的东西,也只能是“吃一堑长一智”。自己“长智”之余,最多下次对这家拍行敬而远之。拍卖公司千千万,作为竞拍者角度,我喜欢和能为竞拍者角度多考虑的拍行合作。
作者: 曲阜邢斌    时间: 2015-8-6 23:24

明白了!所以我个人对于“混杂类拍品”,如果我自己不能亲临现场观阅拍品,我就不会在网络上“轻易”下拍了 ...
王小虎 发表于 2015-8-6 23:18



    局长所言总是鞭辟入里,很到位。尤其最后三句话,赞同👍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6 23:30

局长所言总是鞭辟入里,很到位。尤其最后三句话,赞同👍
曲阜邢斌 发表于 2015-8-6 23:24



    谢谢邢兄!我个人推介华宇拍卖!个人感觉华宇是真正做到为客户考虑的拍行,我曾拍过不少该公司问题邮品,该公司负责人亲自电话我,告知我拍到的东西可能有问题,如果同意他们可以变更交易。所以这是一家我个人非常认同,也值得我作为消费者,向大家推介值得信任的一家良心公司!
作者: 江南邮城    时间: 2015-8-6 23:50

凭规则拍行似乎占理得益,但又似乎拍行损失了口碑,不知哪个划算?
作者: genel    时间: 2015-8-6 23:51

邮票拍卖,交易如同任何生意,有买卖双方。在自由竞争开放市场,邮友可以凭喜好挑选交易或不来往对象。然而,拍卖公司也是会挑选来往,交易的买家。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小心。
在“顾客就是上帝”的背后,很多拍卖公司往往有一份内部的黑名单,列出那些自以为是小皇帝,小上帝的无理客户。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5-8-6 23:58

明白了!所以我个人对于“混杂类拍品”,如果我自己不能亲临现场观阅拍品,我就不会在网络上“轻易”下拍了 ...
王小虎 发表于 2015-8-6 23:18



   局长官大,隐隐不服,敬而远之是没道理的,基本每家拍行都会有不同的疏漏,真伪更是如此,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阶段,鱼龙混杂,任君采撷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5-8-6 23:59

凭规则拍行似乎占理得益,但又似乎拍行损失了口碑,不知哪个划算?
江南邮城 发表于 2015-8-6 23:50



   拍卖行的口碑永远只有一个,就是能征集到好东西,满足藏家的需求。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7 00:08

局长官大,隐隐不服,敬而远之是没道理的,基本每家拍行都会有不同的疏漏,真伪更是如此,尤其是在 ...
陆小凤 发表于 2015-8-6 23:58


    陆兄此言差亦!和“官”不“官”有何联系?况且本人就一“下里巴”级别的平常消费者而已,大拍行大拍卖公司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但我就相信一点,金碑口碑,是一点一滴、一个一个客户做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7 00:10

拍卖行的口碑永远只有一个,就是能征集到好东西,满足藏家的需求。
陆小凤 发表于 2015-8-6 23:59



   
拍行千千万,关键是你这个拍卖行能垄断所有藏家的需求?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7 00:27

个人认为,拍行既然开辟了网络认拍,等同于开拓了另一个市场。对于这个新增的市场,承担的责任也应该相应提升。这个责任,就是拍行应从网络、或者未能亲临现场的网民的角度,对拍品进行必要的、详尽的描述,让网上阅览的网民认知拍品的本质现状,而不应该以网民自己不能亲临现场鉴定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作者: keihk    时间: 2015-8-7 00:44

現阶段拍卖行是强方,所以佣金才会不断增加,买方仍争夺剧烈,买方不要做上帝梦,拍行只要有好邮品,决不会流标,已有拍卖行买卖双方各收20%佣金。現場看大杂項,吃过亏的买家為了保証拍买成功取货時,心宜的郵品仍在其中(就算不見了,你也無证据說有),看完郵品都需要要求拍卖行影印自已心宜的郵品,影本在手,作為以后的証据,否則也只能自認倒霉罢了。有些拍卖行接受退货是人情,不給退货却是道理。不能说那家曾可以退货为依据,就要全部人都接受退貨。
我2014年曾在德國C.G.买过一件香港郵票试模大样張,拍目說是某某人的邮品,我以为是在说郵品的源流,結果郵品寄來后一看是假货,要求退货,,拍行说,已说明是某某人的郵品,全歐州人都知某某就是代表是假货,,我直接与拍卖老板写电邮,,他虽爽快答應退货,而后來我並没有寄回郵品退货,C.G.也從此不再寄拍目給我。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7 00:59

德國C.G短期看是得利,长期看是失了一个客户或者更多的客户。一而再、再而三,客户源源流失,不知还能不能以“强方”而自居了!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7 01:05

本帖最后由 王小虎 于 2015-8-7 20:12 编辑

我个人集邮消费观很简单,开心集邮!开心了,花多点钱无所谓;不开心了,就不花钱呗!毕竟就是一个业余爱好,又不是生活必须品,也不靠它吃饭!开心才玩集邮,不开心,还玩啥啊?!
作者: rchen1001    时间: 2015-8-7 07:17

本帖最后由 rchen1001 于 2015-8-7 07:21 编辑

就是说你自己的描述就当是空气好了,那还写甚么?图片也是多余的,就说垃圾邮品一包。
如果你不想对自己写的东西付责,开甚么网上,电话拍卖,全是现场拍就行了。不少拍行就声明哪些拍品只接受现场出价。
买方对你的信任被当成傻缺,你们这生意能做多久?
还有你们懂不懂买家委托你出价就是把你当成买方代表,代替买家出价。
幸好我从没在你处拍过东西

鉴于混杂类拍品(Mix lot) 容易导致误解与矛盾,虽然很多资深邮友都已经熟悉拍卖规则,但为免再次出现最近的 ...
布约翰拍卖 发表于 2015-8-6 18:43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5-8-7 09:31

个人认为,拍行既然开辟了网络认拍,等同于开拓了另一个市场。对于这个新增的市场,承担的责任也应该相应提 ...
王小虎 发表于 2015-8-7 00:27


網路拍賣只是一個捷徑而已,在1990沒有網路的時代,這種大lot的競標就是參考拍賣公司拍目而已,你只有信任拍品說明,
我以前在德國Heinrich Kohler拍過Sudetenland的大集子內含800餘個封片,也在新加坡David Feldman拍過韓戰聯
軍軍郵集含800餘件軍郵封片及宣傳紙,都未曾在現場看過東西,也都是基於對拍賣公司拍品描述的信任就高價競拍,這些
後來也都順利在美國拍賣或直售郵商處理掉,說實話德國這件買的時候收到東西是平凡無奇,可是在賣的時候確是40000
美元售與郵商大賺一筆,郵友可知郵商一封是標價250美元出售.所以買過多次後,多少會有失準的心裡準備.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15-8-7 11:35

  还声明什么,你就是一个大大的公司,我们记住你了,长路漫漫,望走好。
作者: 569    时间: 2015-8-7 12:56

拍卖公司不会祥细描绘,还有个不明说的技巧,那就是鼓励现场预览,现场竞投,才有氛围.
作者: 轻云    时间: 2015-8-7 14:42

这是一份对客户不负责任,为自己开脱的声明。
最近的纠纷让我明白,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少人连质疑的勇气都丧失了;因为他们总喜欢说:既然参与,就是认同他们的规则。哪怕这规则他们也知道,是不合理的。他们的话看似公允,无懈可击,可他们的选择是忍气吞声。
作者: 杨效龙    时间: 2015-8-8 11:10

古人云:无奸不商
作者: 569    时间: 2015-8-8 16:51

跟贴有些讲道理的人也在说着风凉话,主要是沒实际参拍经验.请换位思考一下,行内俗定也好潜规则也罢,让布约翰独家去顶雷這就公平?拍卖公司国内关门的比生存下来的多,都不容易,遇事要冷静,未必尽烦恼.
作者: weng    时间: 2015-8-8 19:38

多说无易,拍卖会参加多了, 自然就有体验了。
作者: 114jyx    时间: 2015-8-9 00:52

回复 28# 569

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个帖子也罢,事主本身的帖子也罢,大家基本都是本着把事情说清楚,并且让事情有个双赢的解决办法的精神来进行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个事情拿出来讨论本身的意见就在于如果熟悉目前的规则,如果遇到规则和自己的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下,该如何去解决。 不太清楚您哪里得出了有人在说风凉话这么个结论。
此外,整个帖子都是这事主与拍行 在讨论lot或者是杂项本身拍行是否有义务对拍品进行认真细致的描述,遇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更加合理,不知道您是如何得出“让布约翰独家去顶雷”这么样的结论。
至于您说的“拍卖公司国内关门的比生存下来的多,都不容易,”这个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对的。说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既然知道生存艰难,是不是更加需要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是不是更加需要对自己的信誉负责呢。
作者: genel    时间: 2015-8-9 01:44

本帖最后由 genel 于 2015-8-9 04:03 编辑

邮票拍卖公司对mix lots的拍卖规则,对所有参与竞拍的人(包括出价但没有赢的underbidders)是公平的,也是对委托人的公平,负责。如果拍卖公司对自己定的规则(也是行业行规)轻易放弃,让步,那才是对公司信誉的最大不负责。

拍卖行规,是行业内的行为原则,如果有人不认同,大不了可以不参与邮票拍卖。你还有其它很多渠道来购买邮品,何必一定要和自己过不去。如果要申张“维权”, 中国社会有太多,太多的真正的恶法烂规,是躲不开避不掉的。这些才是等待有正义的人去挑战。
作者: jjjc4757    时间: 2015-8-9 06:42

本帖最后由 jjjc4757 于 2015-8-9 06:48 编辑

华邮网出售邮品就很规范,哪怕是一个1元钱的小封小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摊主,都能做到如实、细致的描述!如果拍卖公司做到这个程度,那我认为是买家的责任。否则,不要拿行规说事,那只是掩盖欺诈,践踏法律与良知的借口,不堪一击。人心自有公道!
作者: genel    时间: 2015-8-9 07:02

楼上的 “欺诈,践踏法律与良知的借口,不堪一击”
是指三鹿奶粉事件?还是指地沟油事件?听起来像是人民法院检查官的官话。
作者: 曲阜邢斌    时间: 2015-8-9 07:19

如按说拍卖的逻辑,既然中国有这么多的恶法烂规,那么是否请美国人不要到中国来,也不要上中国网站?你们不认可中国法律和社会规则,你们就不踏上中国土地?明显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各方都要慎言,就事论事发表观点,不要有过度的情绪,以免引起无端的争议。
作者: genel    时间: 2015-8-9 08:14

本帖最后由 genel 于 2015-8-9 08:17 编辑

布约翰拍卖,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中港台现在历史久的邮票拍卖公司。在行内一直有很好的口碑,本人从90年代初到现在,20多年经常在此拍卖行购买邮票,有单项的也有很多大集子,从来没有不愉快的经历。
作者: weng    时间: 2015-8-9 09:11

有关拍卖行的规定, 个人觉得多争论没有意义。其实真正参加过多次拍卖的老手, 也不可能次次满意, 也有走眼的时候 (品相或真假)。毕竟真正参加拍卖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多数人比较熟悉的还是直接交易的。

拍卖行只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 他们的服务只是“尽量”地把拍品描述清楚, 便于买卖双方交易, 并提供交易(付款/物流,等)服务。 对于描述不清楚的,拍卖行采取一些规避条款。 而且好象都注明, 如果您参与投标, 既表明您已经读过并接受或认可拍卖规定多或少(愿受其约束)。其合理与否, 拍卖行总会强调, 您即参加投标, 表明已接受/认可规定, 就很难与拍卖行去理论了。

实际上,一个几万枚邮票的集子,或是几百上千枚信封/片, 让他们一枚一枚的把品相描述清楚,是不现实的。 这样才会出现捡漏, 也是买邮集的魅力。但买这一类的集子, 的确要小心。

拍卖纠纷时有发生, 我个人的经验是一定要找到拍卖行的过失, 才能成功。 像此次纠纷, 我个人认为拍卖行还是有明显过失的:中文/英文明显不同, 如果实寄的只占46%, 与英文描述有明显出入。
大家发贴子,除去道义上的支持, 还是以能帮上忙才好。 而以拍卖行免责条款中明确规定的内容来申诉, 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太清楚了, 反正我没有见到成功过的例子。
作者: stampboy    时间: 2015-8-9 09:40

我的看法,从现有拍卖规则、惯例来看,拍卖公司所作所为无可厚非。但存在的就合理吗?拍卖公司作为服务行业,能不能服务得更周到、更细致,杂拍虽多,也稍用心用力,多看几眼、多扫描几张图片,多描述几句,是不是可以少些纠纷、多些诚信。社会发展到今天,打破潜规则、霸王条款真有那么难吗?

纯属个人看法,与其他人事物无关
作者: 杨效龙    时间: 2015-8-9 09:58

店大欺客这句话很有道理,我店大我有钱我任性你不买有人买.所以造就了某些人的霸道行为!
作者: 喜大普奔    时间: 2015-8-9 10:07

其实事情可以这么看,如果拍卖行把所有图片正反扫描刊出,相信委托人出价一定
非常的准确。 但是几乎没有拍卖行会这么做。那么就需要最好现场去看。
或者如同国内的一些通讯拍卖一样,如果需要详细图,另外要支付一定的人工费用。
也不是想要的细图就能有的。
所以,事情发展到今天,我觉得不能说只有一方有责任。
老是把拍卖行架上类似服务,道德的高地,不就事论事是不对的。
作者: 杨效龙    时间: 2015-8-9 10:13

其实把一大堆东西混在一起不细加说明,就是一把双刃剑,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 喜大普奔    时间: 2015-8-9 10:14

回复 40# 杨效龙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很多拍品的描述是可以用文字说的非常清楚到位的,
那么拍卖行还要搞几天的预展干嘛? 又要租场地,租保安,提供免费的茶点等等,
这钱不能省了?客户没有空去现场看货,
全是拍卖行的责任?
作者: 杨效龙    时间: 2015-8-9 10:20

回复 41# 喜大普奔


    预展也是一种拍行做生意方法,顾客心态各异.有人有时间他要亲临现场,有人无时间他只能靠描述来确定所需东西.
作者: 喜大普奔    时间: 2015-8-9 10:33

所以说, 凭描述去买东西是有风险的。
即便是在最有信用的拍卖行这样买货也无疑是存在风险的。
如果连这点也否认的网友,我看讨论也就没有意义了。
作者: 569    时间: 2015-8-9 10:40

回复 30# 114jyx


        布约翰正是为了对自家牌子負責才开了這个贴子,向对规则不够熟悉的人作出一定解释.就事论事,恐怕无法双盈.我们之间见解不同,争执无益.
作者: 曲阜邢斌    时间: 2015-8-9 10:41

楼上的喜大普奔,记得是哪家拍行的宣传号?细细看下来,发现其实大家讨论的不是一件事!不少人自说自话!
作者: llicolt    时间: 2015-8-9 10:42

回复 36# weng

WENG先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了。
作者: 小片迷    时间: 2015-8-9 10:44

本帖最后由 小片迷 于 2015-8-9 10:47 编辑

回复 21# 王小虎


    局长,说个题外话,希望您不要介意。也是开玩笑。
其实对于很多邮商而言,他们几乎是逢拍必到现场。
他们挣的是什么钱? 很多就是您这样的一些真实的买家,爱好者,
由于怕麻烦,没有时间去现场,或者对拍卖行提供的描述或者规则有意见的邮友。
你们说不去,对那些邮商来说就是天大的喜讯。
拍下来以后,详细的扫描给您,加个小几倍卖您。反而皆大欢喜。
所以说,和拍卖行赌气,说不管东西如何,规则不好就再也不去了,那无疑
是减少了自己一手买货的很多渠道。
事实是否如此?说错勿怪
作者: 曲阜邢斌    时间: 2015-8-9 11:01

回复 47# 小片迷


    兄台说的有道理 看来我们要继续擦亮眼睛与坏蜀黍作斗争~~
作者: 小片迷    时间: 2015-8-9 11:14

回复 48# 曲阜邢斌


    我身边一些认识的邮商,的确大小拍必到,而且坐完全场。
此等捡漏精神,需要我们学习。收藏是个费神费钱的活。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9 11:14

回复  王小虎


    局长,说个题外话,希望您不要介意。也是开玩笑。
其实对于很多邮商而言,他们几乎 ...
小片迷 发表于 2015-8-9 10:44



    钱兄请再细细看我21楼的本意。开心集邮的话,我宁愿买高价,买不起就不买。拍行千千万,不需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爱好亦如此。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9 11:17

本帖最后由 王小虎 于 2015-8-9 11:22 编辑
回复  曲阜邢斌


    我身边一些认识的邮商,的确大小拍必到,而且坐完全场。
此等捡漏精神,需要我们 ...
小片迷 发表于 2015-8-9 11:14



    邮商是为了生意,为了生活。和我们这种集邮消费者不一样,他们到拍行,有些是“买”,有些是“卖”,出发点本不同,不须比较。该比较的是,作为拍行对我们一般消费者的态度。再说,拍行的拍品都让邮商捡漏去了,没有我们平常消费者的参与竞价,对拍行可不是什么好事。
作者: 小片迷    时间: 2015-8-9 11:22

回复 51# 王小虎


    您说的对,有时候我也和您一样,加邮商些利润,买起来爽气。
的确邮商和我们不一样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5-8-9 11:28

回复  王小虎


    您说的对,有时候我也和您一样,加邮商些利润,买起来爽气。
的确邮商和我们不一样 ...
小片迷 发表于 2015-8-9 11:22



    是的!我现在买东西也是靠邮商、靠朋友居多。最近我在找袁世凯、及华勇营的老片(均需1枚,做集子急用),钱兄顺手时帮我留意留意。
作者: 小片迷    时间: 2015-8-9 12:06

愿意成全,如果符合您的要求。见站内短信。
作者: 普票厂铭    时间: 2015-8-9 23:11

(1)关于传统规则
不适合社会发展的终将被淘汰,在公开拍卖之前,以前很多交易还是在袖子里捏指头呢,现在这帮人还活着吗?

(2)关于工作量
赵涌每天制图超过千份,人家也没有怨言,反而很高兴,生意好么。
雇个人,把MIX LOT每页照一张照片,只需要支付1~2000元就搞定。
反正一年才1~2次,舍不得还是不愿意?
作者: 收藏    时间: 2015-8-10 01:23

有些话不吐不快,你可以详细描述,也可以简单描述,也可以不描述,这都无所谓,但你只要进行了描述,就需要对描述的真实性负责,如果对其真实性都不负责,你干脆在拍品说明中说描述的内容真实性自辩算了。
作者: 114jyx    时间: 2015-8-10 04:19

回复 45# 曲阜邢斌


   很赞同兄的观点。讨论的核心其实是拍行是否需要对自己的文字说明负责,遇到杂集出现争议盖如何妥善的解决。结果要么就说这个是惯例,参与就表示认同,存在就是合理,开贴解释就是对自己的品牌负责。然后就是各种工作量大,生存艰难。
其实想想挺好玩的,真是各种自说自话,一个主题不同的见解,然后讨论的点基本不是在问题的核心上
诚然我们确实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实有许多东西需要完善,完善的过程需要大家积极参与,如果所有人都默认存在即合理,遇到问题就是各种忍气吞声,那么任何东西都没有办法改变。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5-8-22 19:44

大家都看到了,布约翰自己说明了,不能相信他们说的话,他们的描述都可以不算数。你不到香港现场投标,就是赌博。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5-8-22 19:45

鉴于混杂类拍品(Mix lot) 容易导致误解与矛盾,虽然很多资深邮友都已经熟悉拍卖规则,但为免再次出现最近的 ...
布约翰拍卖 发表于 2015-8-6 18:43

你们没有时间看东西,胡说八道一通,就开始卖,你怎么让买家相信你们?你们说的话都是放屁?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5-8-22 20:38

钱兄也别装了,您应该姓宋吧,这么多邮友在这里,中国以前办什么事都先说自己名字,您这样不敢说自己名字,不怕辱没先人?您自己和我说的,陆俨少都抱着你玩,送你画的。都土豪了,还化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5-8-22 21:34

回复 19# keihk


   德国cg公司还是很不错的。您有退货要求,人家退。香港这家布公司强调各种理由,什么地方营商环境更好,立见高下。
人品。gaertner我认识,好人啊。
作者: 过去的故事    时间: 2015-8-23 18:13

回复  keihk


   德国cg公司还是很不错的。您有退货要求,人家退。香港这家布公司强调各种理由,什么地 ...
小北 发表于 2015-8-22 21:34


秀才遇到兵!青楼女立牌坊,为钱财不要信誉廉耻,耍无赖,呼吁这样的公司请出华邮网,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5-8-23 19:27

回复  keihk


   德国cg公司还是很不错的。您有退货要求,人家退。香港这家布公司强调各种理由,什么地 ...
小北 发表于 2015-8-22 21:34


德國CG公司老總要是見到我絕對不會吭聲,他們公司也有烏煙瘴氣的事,簽委託合約書時講好的起拍價,到上拍時
隨意改價也沒徵詢就印拍目,1萬歐元起拍的東西給你改成5000歐元,不要以為在歐洲的公司就正派.
作者: 张建斌    时间: 2015-8-23 21:07

各有各的道理
各有各的利益
没有对错,博弈只分输赢
我同情弱势群体,但不看好。
没有谁绝对有道理,就看谁最终争到赢
如果是我,也搞
搞不赢也搞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5-8-23 21:25

回复 64# 张建斌


   谢谢您的支持,特别赞成您的话,搞不成也搞。
   有句名言,叫,我和你拼了。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5-8-23 21:26

德國CG公司老總要是見到我絕對不會吭聲,他們公司也有烏煙瘴氣的事,簽委託合約書時講好的起拍價,到上拍時 ...
shao8086 发表于 2015-8-23 19:27



   邵老师可以找他们交涉的,德国公司重信誉,他欺负你,你也可以欺负他的。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5-8-23 21:47

回复 66# 小北


所以我才不管他們拍目已經印好發出,所有竄改委託價的全數要求撤拍,老闆打電話找我溝通,因為他們改價從未徵詢
我的意見,也沒有事前告知,還是在我收到拍目發現的,拍賣公司違約就只有撤拍一途.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5-8-24 13:21

回复 67# shao8086


   其实拍卖行有时候将拍卖价压低一下,利于成交,而且往往成交价格很好。有合同在,成交价格少不了。拍卖行错在没有提前沟通一下。我曾经想买德国的一个东西,几千欧元起拍,实际开拍的时候开始就已经10万了。没有漏。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15-8-24 13:53

回复 68# 小北


我在美國紐約的Cherrystone拍賣也出品過一個郵集講好1萬美元,拍賣公司就是未告知我,問過後說降低起拍價
至8000美元利於拍出,結果就是8000美元底價成交,吃了悶虧以後,這種講法我都無法接受,因為有可能會由拍賣
公司自己吃下,放在以後再上拍.
作者: 小北    时间: 2015-8-24 14:36

回复 69# shao8086


   和拍卖行打交道,关键就是别吃闷亏。就像电影《教父》里面老教父马龙 白兰度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有哲理:“I refuse to be a fool.”
   我也出品也参拍,拍卖行里面也有人渣。仅举一例:有一次我提前委托出价,可是临时出差到北京,可以亲自参加拍卖,跑了大半个北京城,结果拍卖行就非把价格顶到我的出价为止,其实这种套套大家心里都有数。可是拍卖行不懂的是,我买的东西出的价格,实际上给我顶到我的出价的两倍我也会买,我现场参加拍卖的目的就是要一定拿下。拍品有多好,只有出高价买的人才知道。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8-24 18:34

小北兄:有关你与拍卖行之间的争议已经较久,因为双方都有各自观点,我们网站只是邮友交流平台,故也不便发表意见。
你的意见在另外两个贴子中大家也已经了解清楚,大家也发表了看法,故实在没有必要一再发类似的贴子了,毕竟作为交流平台,也不想看到无休止的口舌之争,故请你谅解。
本贴也锁上,谢谢大家对我们网站的支持。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