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已成为近期市场热议的焦点。在部分投资人士的眼里,所谓“资产荒”是指在利率下行、刚性兑付逐步打破的背景下,银行等大型资产配置机构对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固定收益类资产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资金哄抢“资产”的现象。这是当前经济疲弱背景下的特有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低迷,大量资金被动“挤出”,进而推动包括股市、楼市在内资产价格不断攀升。专家在线视频解盘,特约评论请下载邮币资讯APP.
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宏观经济低迷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意味着“资产荒”现象明年仍有可能延续,从而为A股市场投资营造一个较好的环境。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实体经济流出的资金体量庞大,而相较于今年以来楼市的情况,A股经过充分调整后,更有可能充当资金的“蓄水池”,乐观看待明年股市的投资机会。
资金寻觅“安全资产”
业内人士指出,“资产荒”现象的本质,并不是资产供给的减少,而是在实体经济持续下滑、利率下行趋势确立以及刚性兑付逐步打破等多重因素综合下,社会资金对配置安全资产的需求激增,导致短期内资产供给无法满足资金需求。
“打个比方,一个大资金池子里,原来有很多管道输出,过去几年比较粗的是有较高固定收益率回报的信托产品、信用债产品等,但现在这些管道淤塞了,资金池里的水就得往股市、楼市等管道里涌,自然就会冲击这些投资领域。”上海某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向记者表示,“从这个角度分析,所谓的‘资产荒’指的是一部分‘安全资产’投资领域出现结构性失衡,并不是说,整个社会没资产可投资。”
该研究总监进一步表示,“资产荒”是当前特殊经济背景下的产物,并不具有持续性,其变化与利率下行的速度和刚性兑付打破的力度有关。他认为,种种迹象显示,政府再次出台“四万亿”政策、通过注入流动性来刺激经济的概率正在降低,引发“资产荒”的力量主要源自存量资金的“内循环”。如果后续没有更多增量资金的介入,此轮“资产荒”的时间或与前两年的“钱荒”现象一样,只是一个短期事件。
而对于许多机构投资者来说,此轮“资产荒”的着眼点,仍是股市、楼市。某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认为,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许多此前炙手可热的资产被打入“冷宫”,如矿产资源、信托产品等,倒逼着资金涌向股市和楼市。这意味着,明年或看到A股市场新一轮投资机会,而二线城市的房价也有可能在一线城市的带动下,出现恢复性上涨。
A股延续“慢牛”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在“资产荒”的背景下,A股市场此前饱受诟病的高估值现象,正渐渐为投资者所接受。
上海一位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认为,从长期来看,股票的估值是由基本面来决定的,但在短期扰动股票估值的因素很多,其中资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在“资产荒”背景下,资金的汹涌流入将会导致A股市场继续维持相对较高的估值水平,尤其是中小盘成长股将会在明年享受这种资金面宽松带来的高估值红利。
中欧基金成长策略组负责人曹剑飞认为,改革将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作为“十三五”的第一年,2016年各项改革措施贯彻落实,有助于激发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同时也有助于灾后风险偏好重归,从“改革疯牛”进入“改革慢牛”。其中,创业板盈利增速或超过整体A股,预计明年创业板可能保持25%以上的业绩增速。
和聚投资执行合伙人于军更为乐观。他表示,从货币宽松的角度来看,尽管降息幅度有限,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仍然存在。他认为,实际上,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否有下行空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调整后能够长期维持低位的水平。“正如2008年,美国利率急速下跌,一直在0附近徘徊,虽然已无继续下行的空间,但让美国股市走了一轮长达近8年的超级牛市。”于军说,“再举个例子,虽然1968年到1982年的美国GDP从1万亿美元涨到10万亿美元,同时期的道指却没有怎么上涨,但在1982年以后,美国股市一口气上涨了10倍。”
针对上周五A股市场的快速调整,博道投资高级合伙人、股票投资总监史伟认为,9月份反弹至今,存量资金的加仓已经接近尾声,公私募的仓位都有明显上行,所以反弹的第一波大致结束,震荡调整也如预期般到来。而在震荡调整之后,后市的上涨取决于新增资金是否入市。他认为,根据各方面情况来看,个人判断增量资金会入市,但正如短期震荡回调何时会来以及多大幅度难以预测一样,新增资金何时入场同样不好预测。这决定了后市上涨的幅度。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