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IPO戳 [打印本页]

作者: 吴翔    时间: 2009-4-23 09:38     标题: IPO戳

http://www.zhaoonline.com/detail/auction-359546-detail.shtml

作者: 吴翔    时间: 2009-4-23 09:38

点吉图案可放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3 10:01

掉票专题。
作者: 老邮迷    时间: 2009-4-28 05:50

不错,欣赏了.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8 08:23

波士頓為一個自治市位於英格蘭林肯郡,不知道在清代就有香港的直達航線.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8 08:26

 为什么说有直达航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8 09:03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4-28 8:26:20的发言:
 为什么说有直达航线?

航海也是航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8 11:37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4-28 8:26:20的发言:
 为什么说有直达航线?

以前的郵件包是國與國還是點對點呢?總該要經過總局吧.


作者: TC    时间: 2009-4-28 13:55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8 8:23:51的发言:
波士頓為一個自治市位於英格蘭林肯郡,不知道在清代就有香港的直達航線.

[em54]
那這個更厲害,由橫濱至德國的直達航線!

其實還是一港一港經過,也未有國與國、點與點或總局出面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8 14:00:45编辑过]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8 14:02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8 11:37:43的发言:

以前的郵件包是國與國還是點對點呢?總該要經過總局吧.

很多邮件都没有中转戳的.比方说当时美国,如果不是挂号邮件,落地戳都很少见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28 17:18

各种情况都存在的。
判定封片的真与假,并不仅仅是那戳象与不象。郵识需要全面的研究。
当然,相对于邮政史,票与戳的研究是基础,但最好不要以偏概全。
楼面的那件,掉了票的是说不清楚的。
作者: TC    时间: 2009-4-28 17:33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4-28 14:02:48的发言:

很多邮件都没有中转戳的.比方说当时美国,如果不是挂号邮件,落地戳都很少见

所以郵路並不一定是凡走過必留痕跡,沒有痕跡不一定都是有問題。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00:26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8 13:55:34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那這個更厲害,由橫濱至德國的直達航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其實還是一港一港經過,也未有國與國、點與點或總局出面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8 14:00:45编辑过]

您把這片貼出來前也應該先過濾一下,它是從何處郵寄德國?已經在船上投遞了,為何又要下船在橫濱銷個戳?如果輪船或軍艦是領土的延伸,那更不可能下船,難道不是嗎?


作者: TC    时间: 2009-4-29 08:31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0:26:51的发言:

您把這片貼出來前也應該先過濾一下,它是從何處郵寄德國?已經在船上投遞了,為何又要下船在橫濱銷個戳?如果輪船或軍艦是領土的延伸,那更不可能下船,難道不是嗎?

我想您對船郵可能不完全了解,除了船上交寄,還可在船停泊港口時,投交港口局轉船郵,
那這片是從何處郵寄德國應可知,而且也不是下船在橫濱銷個戳吧!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9 08:35

邵先生,這枚寄奧國的戰俘片,只有海甸及荷蘭落地戳,但是中國與荷蘭沒有直航,請如何解讀此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9 8:42:06编辑过]


作者: TC    时间: 2009-4-29 08:36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0:26:51的发言:

您把這片貼出來前也應該先過濾一下,它是從何處郵寄德國?已經在船上投遞了,為何又要下船在橫濱銷個戳?如果輪船或軍艦是領土的延伸,那更不可能下船,難道不是嗎?

那不就是直达航线,何需國與國、點與點或總局出面呀!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09:13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9 8:31:56的发言:

我想您對船郵可能不完全了解,除了船上交寄,還可在船停泊港口時,投交港口局轉船郵,
那這片是從何處郵寄德國應可知,而且也不是下船在橫濱銷個戳吧!

港口局應該貼那一國的郵票?銷那一國的戳?片是德國片銷的是德國輪船戳,日本非德國殖民地,若依您所論在日本橫濱港口投郵,不貼日本票確有個日本戳好奇怪.


作者: 吴翔    时间: 2009-4-29 09:17

日本戳恐是主动销印的,当时在西方,东方的戳比较吃香.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09:18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9 8:36:35的发言:

那不就是直达航线,何需國與國、點與點或總局出面呀!

先生這日本到英國有輪船,但這船怎麼那麼巧就直接開到波士頓,不然到港前就已經分包直投英國各地?


作者: TC    时间: 2009-4-29 09:22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9:13:22的发言:

港口局應該貼那一國的郵票?銷那一國的戳?片是德國片銷的是德國輪船戳,日本非德國殖民地,若依您所論在日本橫濱港口投郵,不貼日本票確有個日本戳好奇怪.

所以說您對船郵可能不完全了解,船郵可如何貼票先查查再說吧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09:26

QUOTE:
以下是引用吴翔在2009-4-29 9:17:39的发言:
日本戳恐是主动销印的,当时在西方,东方的戳比较吃香.

這日本戳有可能是先蓋上的,既非收遞郵務就與郵史無關,這片還是德國船郵.


作者: TC    时间: 2009-4-29 09:26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9:18:33的发言:

先生這日本到英國有輪船,但這船怎麼那麼巧就直接開到波士頓,不然到港前就已經分包直投英國各地?

行動郵局的工作不是拆包分揀封發嗎?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9 09:28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9:18:33的发言:

先生這日本到英國有輪船,但這船怎麼那麼巧就直接開到波士頓,不然到港前就已經分包直投英國各地?

分包,不见得一定要销戳.如果象邵先生所说,传一个邮局就有一个戳,您看看清代走西伯利亚铁路的有几个有俄国戳?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09:29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9 9:22:12的发言:

所以說您對船郵可能不完全了解,船郵可如何貼票先查查再說吧

我對船郵是不瞭解,但那個德國船郵戳是知道些.


作者: TC    时间: 2009-4-29 09:31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9:26:30的发言:

這日本戳有可能是先蓋上的,既非收遞郵務就與郵史無關,這片還是德國船郵.

這片當然是德國船郵,日本戳可銷德國票嗎?當然日本戳銷旁邊轉交德國船郵再銷德國票。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9 09:35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9 9:31:33的发言:

這片當然是德國船郵,日本戳可銷德國票嗎?當然日本戳銷旁邊轉交德國船郵再銷德國票。

章程上日本戳可以销德国邮票,因为大家都是万国邮联成员,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少有这种现象发生.
作者: 吴翔    时间: 2009-4-29 09:39

日本戳未销票.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09:42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9 8:35:01的发言:
邵先生,這枚寄奧國的戰俘片,只有海甸及荷蘭落地戳,但是中國與荷蘭沒有直航,請如何解讀此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9 8:42:06编辑过]

這戰俘郵件台灣全方位老闆許兄研究涉獵甚多,應該由他來說會好些,不過1919年歐戰期間好像不是中德交戰,而是德俄或德日交戰,因為德國在中國還有殖民地佔領區,為了爭中國這塊利益才衍生戰俘收容所,至於荷蘭海牙戳它代表的是國聯.另外是否可以說明一下正面帆船銷戳時間為何較背面右上角海甸戳晚一天(如果沒看錯好像是十日,還是十四),而且是兩個不同戳型?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09:44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9 9:31:33的发言:

這片當然是德國船郵,日本戳可銷德國票嗎?當然日本戳銷旁邊轉交德國船郵再銷德國票。

先生立論點是在日本收件允許貼德國票?


作者: 吴翔    时间: 2009-4-29 09:46

现在反正也不清楚了,我就这样认为,日本戳如销到德国票上视为在日本国投递,未销到就认为是销印.比较武断,可能有一些真实寄的被漏掉.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9 10:01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9:42:44的发言:

這戰俘郵件台灣全方位老闆許兄研究涉獵甚多,應該由他來說會好些,不過1919年歐戰期間好像不是中德交戰,而是德俄或德日交戰,因為德國在中國還有殖民地佔領區,為了爭中國這塊利益才衍生戰俘收容所,至於荷蘭海牙戳它代表的是國聯.另外是否可以說明一下正面帆船銷戳時間為何較背面右上角海甸戳晚一天(如果沒看錯好像是十日,還是十四),而且是兩個不同戳型?

中国1917年3月16对德国宣战.所以中国参加了凡尔赛和会.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9 10:03

 我好晕呀[em06][em06]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10:04

其實去爭論這些沒有太多實質效益,我若記得沒錯,這種德國片銷船郵的空白片是很多的,如果去洛陽看郵展的郵友,在Gartner攤位仔細翻找德國片,應該可以找到不少.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10:14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9 9:26:44的发言:

行動郵局的工作不是拆包分揀封發嗎?

不懂,請教一下,這種郵件分包應該分到英格蘭林肯郡還是直接分到林肯郡的波士頓市?


作者: TC    时间: 2009-4-29 10:15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9:44:55的发言:

先生立論點是在日本收件允許貼德國票?

不是在日本收件允許貼德國票
而是銷有PAQUEBOAT的情況,在日本收件允許貼德國票,此PAQUEBOAT是橫濱蓋的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10:18

另外針對這德國片請教一下,它屬於海外郵政還是國內郵政,我查了一下1898年德國郵政資費,國內明信片郵資是5pf,海外郵政是10pf.


作者: TC    时间: 2009-4-29 10:19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10:04:46的发言:
其實去爭論這些沒有太多實質效益,我若記得沒錯,這種德國片銷船郵的空白片是很多的,如果去洛陽看郵展的郵友,在Gartner攤位仔細翻找德國片,應該可以找到不少.

那這片您認為也是後製的。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10:29

這上面的德國船郵戳好像是東亞支線,我有一冊德國船郵書沒找到,可能放在上海家裡沒帶回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TC    时间: 2009-4-29 10:33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10:14:28的发言:

不懂,請教一下,這種郵件分包應該分到英格蘭林肯郡還是直接分到林肯郡的波士頓市?

那要請教英國郵政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10:33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9 10:19:02的发言:

那這片您認為也是後製的。

我說明這種空白片有很多,因此引用要謹慎,同時這討論也不希望教會做假的人.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10:37

QUOTE:
以下是引用TC在2009-4-29 10:15:05的发言:

不是在日本收件允許貼德國票
而是銷有PAQUEBOAT的情況,在日本收件允許貼德國票,此PAQUEBOAT是橫濱蓋的

如果這PAQUEBOAT戳在日本蓋上,那到達戳不就蓋的太漂亮,實在完美.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9 10:38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9:42:44的发言:

這戰俘郵件台灣全方位老闆許兄研究涉獵甚多,應該由他來說會好些,不過1919年歐戰期間好像不是中德交戰,而是德俄或德日交戰,因為德國在中國還有殖民地佔領區,為了爭中國這塊利益才衍生戰俘收容所,至於荷蘭海牙戳它代表的是國聯.另外是否可以說明一下正面帆船銷戳時間為何較背面右上角海甸戳晚一天(如果沒看錯好像是十日,還是十四),而且是兩個不同戳型?


這圖較清晰,十四是時刻,日期則是一枚顯示三月,另一枚是十一日。

荷蘭是中立國,在當時是代表德國在華利益。就像美國攻打伊拉克時,兩國斷絕外交,美方在伊撒離大使,中立國挪威(?)便成了美國在伊拉克的利益代表。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4-29 10:39

继续关注,不错的讨论。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10:48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9 10:38:36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海甸.jpg:

這圖較清晰,十四是時刻,日期則是一枚顯示三月,另一枚是十一日。

荷蘭是中立國,在當時是代表德國在華利益。就像美國攻打伊拉克時,兩國斷絕外交,美方在伊撒離大使,中立國挪威(?)便成了美國在伊拉克的利益代表。

圖上左側戳,其中上排(3個字)和下排的中文字看不出來是那裡.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9 10:53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4-29 10:03:44的发言:
 我好晕呀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4-29 10:59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9 10:48:04的发言:

圖上左側戳,其中上排(3個字)和下排的中文字看不出來是那裡.

就算看不清楚也不打緊,最重要的是中國郵戳,憑兩枚中國戳及荷蘭日戳,能說明是中國直航荷蘭海牙嗎?若經鐵路應該有俄國中轉戳,若經海路應有法國或英國或美國中轉戳,似乎以上各中轉戳欠奉,是否應視為問題郵品?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11:21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9 10:59:27的发言:

就算看不清楚也不打緊,最重要的是中國郵戳,憑兩枚中國戳及荷蘭日戳,能說明是中國直航荷蘭海牙嗎?若經鐵路應該有俄國中轉戳,若經海路應有法國或英國或美國中轉戳,似乎以上各中轉戳欠奉,是否應視為問題郵品?

英格蘭林肯郡波士頓市是一個內陸城市,本身沒有臨海港口,這國與國的直航船當然有,但只能到海港口,到不了目的地,從港口出來這中間是否需要其他運輸方式來轉遞,就自己想囉.
至於田兄這件看不清楚的戳與帖上說明有極大關連,戳內文字必須與直隸海甸或西苑有關,不能只有日期對就說的過去,否則這片的說明也變成有爭議.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9 11:26

我再次聲明一下,既然是討論郵史,如果提出佐證的材料本身都會引發爭議,最好還是不提較好,從一個IPO戳扯到這直航投遞或轉口郵件,都無助問題的解決,當然郵友會暈,光我找資料來比對,都要把帖子從頭再看一次.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7-31 05:35

这贴很有意思,要加精啊!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31 09:25

从温旧贴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