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请教成因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丫    时间: 2009-9-21 17:37     标题: 请教成因

它们是怎么形成低?

图片附件: 084.jpg (2009-9-21 17:37, 62.13 KB) / 下载次数 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8013&k=ffe2f1f1a1d325e1c07fcf03a6bc95d2&t=1719398299&sid=6szq7q



图片附件: 085.jpg (2009-9-21 17:37, 24.69 KB) / 下载次数 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8014&k=e5f2ea5e922b582c0166654fe6adf1d0&t=1719398299&sid=6szq7q



图片附件: 086.jpg (2009-9-21 17:37, 23.14 KB) / 下载次数 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8015&k=89865bb164e670f615629b0d110abbca&t=1719398299&sid=6szq7q


作者: 小丫    时间: 2009-9-21 17:38

广州的是真的十条线?还是双倍五条线?
作者: 练恺东    时间: 2009-9-21 17:41

高,梅医师是诊断高手.
作者: 吴世君    时间: 2009-9-21 17:55

哈哈,找老梦
作者: 陈惠军    时间: 2009-9-21 17:56

地震给震的。
作者: 蒋海聪    时间: 2009-9-21 19:14

进来瞧瞧!
作者: 蒋海聪    时间: 2009-9-21 19:14

这事找老梦没错!
作者: 放眼世界    时间: 2009-9-21 19:55

欣赏了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9-21 20:03

这种情况在机盖戳中非常多见,这于使用机械的工作原理有关。
作者: 赵荣行    时间: 2009-9-21 20:12

闻着梅兽医的味进来了



悄悄问下梅兽医,您多久没洗澡了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9-21 20:13

这种机械往往戳头和尾巴是可以分离的。它们安装在一个滚轴上,采用简单的机械装置来操作。当信封被运输装置输送到一定位置后,安装戳头和尾巴的机械轴就滚压一次,形成一个完整的戳。但当走纸(信封)的速度受到影响时,往往极其容易引起戳的变形。如纸太厚,或者刮到邮票等等因素都会出现戳的变形,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变形戳的原因。另外,戳头和尾巴都是用螺丝钉固定在滚轴上的,如果螺丝钉出现松动,那么就会出现戳的抖动现象。由于戳头是圆形的,螺丝钉的固定一般容易,并且其稳定性能也比较好,但戳尾巴是长方形的,相比而言,松动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当尾巴松动后,随着滚轴的转动和机械的震动,就会出现尾巴的重复盖印,并且这种重复往往都是错上错下,或者错前错后,很少能有沿着一个轨迹盖印的。这可以从上述戳戳中明确地反映出来。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9-21 20:24

相比而言,邮资机尤其是现今广泛使用的湘邮机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邮资机的工作原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它比这要复杂的多。首先它也有滚轴,但它的滚轴仅仅是为了传输信件。其次,它也有戳头,但这种戳头大多是电脑虚拟的(比如湘邮),一但出现纸张(信封)的走纸错误,往往从盖的戳上可以明确地反映出这种特殊的变形的印迹,这些印迹往往都能重新平凑成一个完整的戳样子。另外,在打印程序上出现问题也容易导致变形,但这种变形也是有规律可以揣摩的。但机盖水波纹戳戳则不然,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是综合性质的问题,戳戳夸张的很厉害,并且毫无规律可言。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9-21 20:25

广州的是真的十条线?还是双倍五条线?
小丫 发表于 2009-9-21 17:38


双倍的。我有正常的,可以做比较……
作者: 小丫    时间: 2009-9-21 20:32

梅大夫,不仅治病救人,还治封救戳,何时能到银川当面聆教,我要去银川!我一定要去银川!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9-21 20:34

梅大夫,不仅治病救人,还治封救戳,何时能到银川当面聆教,我要去银川!我一定要去银川!
小丫 发表于 2009-9-21 20:32


呵呵,欢迎丫姐来宁。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09-9-21 22:33

再来学习--温故而知新
作者: 近礼书斋    时间: 2009-9-22 14:08

学习,慢慢理解。
作者: davidpeng    时间: 2009-9-24 11:47

它们是怎么形成低?
小丫 发表于 2009-9-21 17:37

這是在更換時間字釘時.忘了將戳頭放上去就送信了.所以就會造成第一道水波紋.
送完信發現忘記放戳頭.所以放了戳頭後再過一次機.所以第二道波紋+戳頭就會出現.
因咬合的位置有點差異.所以就會造有一個戳頭+雙重波紋的現象.
螺絲鬆或震動造成的狀況不是這樣.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9-24 12:11

又学到很多了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09-9-24 21:28

有不同意见哦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9-24 22:03

這是在更換時間字釘時.忘了將戳頭放上去就送信了.所以就會造成第一道水波紋.
送完信發現忘記放戳頭.所以放了戳頭後再過一次機.所以第二道波紋+戳頭就會出現.
因咬合的位置有點差異.所以就會造有一個戳頭+雙重波紋 ...
davidpeng 发表于 2009-9-24 11:47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也是对出现这种情况的最初判断。1个戳头+2道波纹……我最初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也是以这个理由来解释,毕竟这个理由是最基本的理由,也毕竟事实上也存在这种使用,甚至我还收集到了一个戳头,两个不同初相位的几件东西,这更加证明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也就是说,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是最直接最容易判断出的一个原因。

等我收集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逐渐对于这种判断提出了质疑。因为出现的太多了,甚至一天之内,都出现好几次,难道戳头时时刻刻在拆开,然后再装上?我因此而怀疑我最初的解释。直到我很有幸地收集到了一沓东西后,我又有了新的判断……

这沓东西是一个单位同一时间寄出的类似公文性质的东西,全部贴环保80分,水波纹机戳销票,同时因为地址不详细又全部退回这个单位,有幸被我拿到了。有意思的是上面的水波纹全部是一个戳头,两个尾巴,呵呵,并且从尾巴的轨迹可以看出枚枚不同,呵呵……这批东西能说明什么?同一时间,同一单位,同地寄出,是过一个信封换一次戳头吗?很显然再用上述的理由去解释是完全行不通的。

今天我翻找了很久,可惜不知道压在哪个箱子里了。从封上戳尾巴来判断,应该是尾巴松了,而不是换头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9-24 22:12

很好的探讨!
作者: 近礼书斋    时间: 2009-9-25 08:13

再次进来学习。
作者: davidpeng    时间: 2009-9-25 09:10

本帖最后由 davidpeng 于 2009-9-25 09:16 编辑
一个单位同一时间寄出的类似公文性质的东西,全部贴环保80分,水波纹机戳销票,同时因为地址不详细又全部退回这个单位,有幸被我拿到了。有意思的是上面的水波纹全部是一个戳头,两个尾巴,呵呵,并且从尾巴的轨迹可以看出枚枚不同,呵呵……这批东西能说明什么?同一时间,同一单位,同地寄出,是过一个信封换一次戳头吗?
蓝蓝蓝梦 发表于 2009-9-24 22:03

不是說過一個封就換一次戳頭.如果你那批銷戳也都是同一個時間的話.那就是過機時第一封沒有檢查.等整批過完了才發現戳頭沒裝.才整批再重過一次.沒那麼複雜.
如以螺絲鬆動的去推論.有一個簡單的反思.為何戳尾的波紋會有重複的比較常見?戳頭重複的卻比較少見? 以機率來說.戳頭時間是每天在換的.會每天拆裝.戳尾則是比較固定較少拆卸.要說鬆動.那戳頭沒鎖好鬆動的機率遠大於戳尾.但事實卻剛好相反.
再則.如螺撕鬆動.會造成的是左右滑動或上下跳動現象.左右滑動會造成波紋有滑印拖印現象.從目前的這些封上.看不到這種現象.而較清楚的現象.是兩次清晰的印痕.
上下跳動會有油墨不均或斷線現象.但基本上上下跳動問題可以惕除.因機器的公差問題+咬合力度基本上不太可能發生到那種狀況.
當然.或許有著另外較特別的現象.但如有圖檔.也希望能持續探討.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9-26 09:39

是啊,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实寄封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戳头的双样出现也是比较多的。我收集的东西里面类似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这些不同情况都是表现在一个封上的)
1,戳头2个都清晰,但位置有上下左右的错尾,戳尾1个也清晰。
2,戳头1个清晰,戳尾2个也清晰,但有上下左右的错位。
3,戳头严重变形,主要以拉长或者压缩为主。
4,戳尾巴严重变形,主要也以拉长或者压缩为主。
5,戳头和戳尾巴的位置关系变化不定,时而上,时而下,飘忽不定。
6,戳头1个,戳尾巴好几条,各个位置都稍微错开。
7,戳头有超向左右2种不同,但戳尾巴就1个。
8,戳头一个,位置固定,但戳尾巴有正弦余弦各1条。
等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9-26 10:02

以上东西很杂很乱,从理论上来解释,往往出现原因并不是单一的。甚至有些是复合出现在一种邮戳上。归纳一下可能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无非就是我们讨论的那些原因。
1,先后过戳数次,一般2次多见。过戳中出现的人为错误。
2,纸张或者贴票原因,造成卡纸,机械故障,导致刮纸,等。
3,机械原因,松动,或者老化,甚至螺丝钉脱铆等原因。
就此些问题,我曾经专门和邮政设备维修人员去请教。他们告诉我戳头要经常调换时间,是有松动的可能,但戳尾巴也容易松动,正因为戳尾巴经常不拆卸,所以个别螺丝钉一但松动很难发现,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一台机器戳头还好,但尾巴已经断线,或者磨损严重,甚至5个尾巴断了仨……形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戳尾巴螺丝松动,结构不平衡,着力点不均匀……另外戳尾巴是长方形的,固定起来要比戳头的正方形难一些,因为从力学原理来讲,戳尾巴是长方的,比戳头的面积要大,几个螺丝钉的天然受力就是不均匀的,长时间使用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异常大部分都是尾巴的异常。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