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10年第9期《上海集邮》—编辑寄语 [打印本页]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10-8-22 20:22     标题: 2010年第9期《上海集邮》—编辑寄语

首日盖销 世博园内,在场馆进口处排长队是迫不得已,为了分批进场或鱼贯而入的需要;在出口处排短队却是自觉自愿,为了敲章收藏、留作纪念。集邮爱好者的做法与一般观博者不同,他们追求的是有日期、可销票的邮政日戳。绝大多数的图章每天可敲,制作极限片的邮政日戳却是越早越好。本期《上海世博会极限明信片》附图所示极限片盖销的邮戳大多是首日启用的普通日戳或纪念日戳。

    世博邮品  世博启迪智慧,新式集邮品自然夺人眼球,新视窗封、木质明信片等都是我国邮品中的“最早”。网上有人嗟叹木质片“可惜不能实寄”,其实这类邮品何必定要实寄?难道将它们的实寄品放入邮政历史类邮集就能在高层次邮展中获取评委的赏识吗?有的邮品记载邮政历史,有的邮品记载集邮历史,世博邮品主要记载世博历史。穿着56种民族服饰的海宝图章专供“护照”盖用,当然也可用来制作集邮品。

    上海风景 也许是世博开幕纪念邮票设计之时尚无世博永久性建筑的实景,主图用了上海这座城市现最宏伟的建筑群,对照《上海浦东》小型张一比,10年多来,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地区又插入了一大群新的高楼,邮票上“十大”建筑中的8座在小型张发行时都未诞生,相信多数上海本地居民还说不全它们的正式名称,本期“票图溯源”栏专文为观光客提供了足够的资料。

    卖价之冠  上期本刊披露最贵中国邮票今在何方,本期则讲单枚邮票拍卖价世界记录保持者的最新消息,虽然社会媒体对此不乏报道,但都未能透露买价数字和新主是谁。至于圭亚那洋红1分帆船票已30年没有成交消息,就好比瑞典3斯基林错色变体虽然没有与它同台较量的“战绩”,但在擂台上站稳了20年还未遇到前来叫板的对手。  (邵林)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8-22 20:49

偷看一下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10-9-2 19:30


作者: 江村居士    时间: 2010-9-3 11:47


作者: 吴晓智    时间: 2010-9-3 15:11

先睹为快
作者: 假师爷    时间: 2010-9-3 15:20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