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打印本页]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3 11:17     标题: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2DmWTJ5l.jpg

江西四年九月十四日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2DmWTJ5l.jpg (2008-7-23 11:16, 52.86 KB) / 下载次数 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9963&k=5571840a333801f9920f9fb3e64ad217&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3 11:19

LBWuVHnE.jpg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LBWuVHnE.jpg (2008-7-23 11:19, 41.51 KB) / 下载次数 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9964&k=685a79a0574d526026653d8a6e5242e4&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3 11:19

江西-南昌府-戊申-二月-十九日 三格干支全邮戳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3 11:20

每天发几枚,天天好心情。

明天继续帖
作者: thwuwei    时间: 2008-7-23 11:21

QUOTE:
以下是引用怀旧的人在2008-7-23 11:20:26的发言:
每天发几枚,天天好心情。

有理!好!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7-23 13:26

QUOTE:
以下是引用怀旧的人在2008-7-23 11:20:26的发言:
每天发几枚,天天好心情。

明天继续帖

欢迎易友光临并支持江西版.[em68]

看过你不少帖,早期戳品收集很丰富,祝贺!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3 14:56

QUOTE:
以下是引用怀旧的人在2008-7-23 11:17:09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江西四年九月十四日

似乎江西沿用这类戳的多见些。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3 14:56

QUOTE:
以下是引用怀旧的人在2008-7-23 11:19:21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江西南昌府.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很漂亮,难得。好心情。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3 15:16

QUOTE:
以下是引用邹元在2008-7-23 13:26:38的发言:

欢迎易友光临并支持江西版.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看过你不少帖,早期戳品收集很丰富,祝贺!


谢谢邹先生,好戳还有一些,慢慢来发。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3 15:17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23 14:56:00的发言:

似乎江西沿用这类戳的多见些。

是的,江西用这个的比较多,广东也多,其他地方相对不多见。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3 15:17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23 14:56:28的发言:

这个很漂亮,难得。好心情。

呵呵,谢谢麦会,我有很多好邮戳 都是上海老郭先生转让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3 16:00

好的,欢迎老兄慢慢贴上来,相信这样影响更大,亦提高了你在圈子中的知名度和地位。很有好处的一件事。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4 15:05

naUvj89P.jpg

每天帖一枚,每天好心情。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naUvj89P.jpg (2008-7-24 15:05, 39.61 KB) / 下载次数 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0464&k=a978af9117165c594add5f36343e32d9&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4 15:14

欣赏了,这个元年难得。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7-24 19:42

不错,难得见到的早期江西戳品,谢谢支持!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7 17:35

QUOTE:
以下是引用邹元在2008-7-24 19:42:44的发言:
不错,难得见到的早期江西戳品,谢谢支持!

谢谢邹先生和楼上其他各位朋友帮顶。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7 17:35

9eakBvm5.jpg

江西温圳镇小圆邮戳。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9eakBvm5.jpg (2008-7-27 17:35, 50.62 KB) / 下载次数 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1434&k=6a1a1f56104ba8e13df56aeeff9cc4da&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7-27 23:34

不错,都是平时不太好找的江西老邮戳.继续欣赏学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8 11:28

QUOTE:
以下是引用怀旧的人在2008-7-27 17:35:57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江西温圳镇.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江西温圳镇小圆邮戳。

这个比较特殊,少见的戳式。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7-28 19:42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温圳的历史文化
    温圳镇原名温家圳,是个文明古镇,在历史上,令人瞩目。这个古老名镇,在很多年前,是一片广袤野地,沉积的平原,在这片土地上,有一条天然的小渠圳,蜿蜒曲折,盘旋于上,直至南宋理宗年间,一外地温姓汉子,流落至此,依渠搭棚,做起小山竹生意,久而久之,这个所在,便被人叫温家圳了。宋末,渠圳上流凿通疏流,从此洪水依渠循圳,汹涌直下,形成抚河,温圳也得于发展的机遇。很快成为有名的小集镇。明末清初,已是店铺林立,鳞次栉比,到浙赣铁路建成后,温圳水有抚河,陆有浙赣,成为江西东部的咽喉之地,在抚河岸边建有8个小型码头,誉为全省十大港口之一,上千号船舶停靠岸边,南来北往货物从此地上岸,运往全国各地,仅经营粮米的店号就有110多家,号称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各方商贾云集此地,有小上海之誉,商业的繁荣,经济的昌盛,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就杨溪李家,自宋朝宝佑年间建村以后,在宗普上记载的进士、举人以上的文人就有76人之多,清末明初的大教育家李瑞清,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文才韬略响誉天下。明朝嘉靖年间,温圳湖南朱家一儒生,在朝廷为官,因才华横溢,豪气直爽,刚正不阿,而被奸臣诬陷,流放至福建,后皇帝知实情,升任其为中丞,但在赶往京城赴任途中,又被奸臣魏忠贤所害,吞金而死。至今,在湖南朱家村中,还留有朝廷修建的“中丞第(第少一撇)”的门牌,留下一段佳话。共和国成立后,温圳输送了一大批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产生了三位博士生导师,十多位博士生。目前,已有8人在国外留学深造,中科院院士朱中梁承担过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中国科技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温圳地理位置显赫,是历朝历代军事要地,人民的民族精神浓厚,抗日时期,高级将领程潜、薛岳、上官云相等所属部队,驻扎温圳时,温圳人民积极配合,支援抗日队伍,与日军进行殊死战斗,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至今,在康山猪婆洼还留有坚筑工事、弹药库的遗迹。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8 20:41

我好像有一个实寄封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9 01:43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28 20:41:01的发言:

我好像有一个实寄封

帖上來看看。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9 01:44

QUOTE:
以下是引用邹元在2008-7-28 19:42:06的发言: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温圳的历史文化
    温圳镇原名温家圳,是个文明古镇,在历史上,令人瞩目。这个古老名镇,在很多年前,是一片广袤野地,沉积的平原,在这片土地上,有一条天然的小渠圳,蜿蜒曲折,盘旋于上,直至南宋理宗年间,一外地温姓汉子,流落至此,依渠搭棚,做起小山竹生意,久而久之,这个所在,便被人叫温家圳了。宋末,渠圳上流凿通疏流,从此洪水依渠循圳,汹涌直下,形成抚河,温圳也得于发展的机遇。很快成为有名的小集镇。明末清初,已是店铺林立,鳞次栉比,到浙赣铁路建成后,温圳水有抚河,陆有浙赣,成为江西东部的咽喉之地,在抚河岸边建有8个小型码头,誉为全省十大港口之一,上千号船舶停靠岸边,南来北往货物从此地上岸,运往全国各地,仅经营粮米的店号就有110多家,号称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各方商贾云集此地,有小上海之誉,商业的繁荣,经济的昌盛,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就杨溪李家,自宋朝宝佑年间建村以后,在宗普上记载的进士、举人以上的文人就有76人之多,清末明初的大教育家李瑞清,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文才韬略响誉天下。明朝嘉靖年间,温圳湖南朱家一儒生,在朝廷为官,因才华横溢,豪气直爽,刚正不阿,而被奸臣诬陷,流放至福建,后皇帝知实情,升任其为中丞,但在赶往京城赴任途中,又被奸臣魏忠贤所害,吞金而死。至今,在湖南朱家村中,还留有朝廷修建的“中丞第(第少一撇)”的门牌,留下一段佳话。共和国成立后,温圳输送了一大批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产生了三位博士生导师,十多位博士生。目前,已有8人在国外留学深造,中科院院士朱中梁承担过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中国科技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温圳地理位置显赫,是历朝历代军事要地,人民的民族精神浓厚,抗日时期,高级将领程潜、薛岳、上官云相等所属部队,驻扎温圳时,温圳人民积极配合,支援抗日队伍,与日军进行殊死战斗,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至今,在康山猪婆洼还留有坚筑工事、弹药库的遗迹。



好資料,謝謝鄒先生。以後我會長來江西版面的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9 01:45

5MKiaRhN.jpg

每天帖一枚,天天好心情。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5MKiaRhN.jpg (2008-7-29 01:45, 28.9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1908&k=c959b76b0ace0f76487bdf112f90592e&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9 08:37

孤岭的也不多见,易兄真是很有成绩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9 08:39

QUOTE:
以下是引用怀旧的人在2008-7-29 1:43:05的发言:

帖上來看看。

找出来才能贴了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29 11:05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7-29 8:37:27的发言:
孤岭的也不多见,易兄真是很有成绩

现在还缺【牯嶺】的蟠龙小圆,帆船小圆我倒很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9 14:57

有些地方在清代不一定有。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30 00:51

wqFtB1Se.jpg

【KANCHOW FU--三年-六月-廿三--贛州府】中英文三格式全郵戳。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wqFtB1Se.jpg (2008-7-30 00:50, 32.4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2148&k=80d7a350a1ffb1d50a89e556a8f9996b&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0 09:43

不错,老区的早期“史前”邮戳。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7-30 19:55

欣赏了,谢谢支持!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7-30 20:12

                                                    牯岭

庐山牯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北部,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千古名山,素有“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的美称,它是闻名于世的避暑旅游胜地。

我国古代人对庐山牯岭的避暑胜地有着生动的描述: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之。我国著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游庐山感慨地写下了《游大林寺序》:“于是孟夏,如正二月,梨花始华,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一千年以前就体会到庐山的“清凉世界”了。

庐山牯岭旧名长冲,英文“COOLING”,译为:清凉世界。光绪11年(公元1885年)后,先后有美、英、俄、法、日等二十多个国家在庐山牯岭兴建了许多欧美式,风格各异的大、小别墅避暑山庄,供避暑休养,当时颇具欧式风情的国际化都市,现已成为庐山独特的别墅景观。

早在民国时期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庐山牯岭就有“清凉世界”之称了,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把牯岭辟为“夏都”。

“天时地利”造就了庐山牯岭在盛夏署期它享有的、独特的“天然空调”。

夏季的庐山平均气温只有22°C左右,有茂密的森林和丰沛的雨量。无边的绿海簇拥着一栋栋精美的别墅,簇拥着牯岭山城,如火的阳光经过一层层绿枝的过滤,变得十分柔和。苍翠欲滴,清凉怡人。而此时的江南,赤日流火,酷热难耐,游人们单衣短裙匆匆上山恍如来到另一世界,如未预备夹衣绒衫,早晚还要枉受“夏日作凉”之苦呢。“松里云深夏亦寒”,倘徉在苍翠欲滴的密林之中,你便能体会到这句古诗的妙处。

庐山清凉,是因为庐山北枕长江,南滨鄱阳湖,在烈日的照射下,江、湖蒸发的大量水汽源源不断地升上庐山,就象给庐山开放冷气一样降低庐山的气温。浓厚的水汽在山上时常形成云雾,遇上东南风极易凝结成雨,常常是云来即雨,雨过天晴,清风阵雨不但送来清凉,更将峰峦洗得分外翠绿清新,令人极为赏心悦目。这就是“老天爷”常时赐予它的神奇魅力。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7-30 20:17

luQLqAXD.jpg
yGegRJnJ.jpg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luQLqAXD.jpg (2008-7-30 20:17, 27.1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2351&k=1baf5df9adf603509599c460bbe42547&t=1719476560&sid=7JEFKl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yGegRJnJ.jpg (2008-7-30 20:17, 36.1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2352&k=96e95da4088a0ec1467efaeae324bee3&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0 22:08

进来观光学习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31 00:44

QUOTE:
以下是引用邹元在2008-7-30 20:17:56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08年江西牯岭寄汉口清四次单.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13年江西牯岭寄美国明信片.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好资料,我都珍藏了!感谢感谢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31 00:46

IZ213USM.jpg

既然帖了孤岭,那自然少不了九江的邮戳了,我再帖枚江西九江的元年帆船戳。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IZ213USM.jpg (2008-7-31 00:46, 32.3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2409&k=2b44ec2a68e8d1c78c72e352f7045b62&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31 08:20

不错,欣赏了。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7-31 15:47

c56tnOyt.jpg

再来枚壬子年的蟠龙戳。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c56tnOyt.jpg (2008-7-31 15:47, 31.4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2611&k=78522c76dc045bf0536d413da6a6bd31&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8-1 09:41

壬子的也不是很多见,欣赏了。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8-1 13:01

不错,继续学习欣赏!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8-1 22:04

h3yQUaJb.jpg

来枚乐平戳,这枚已经和一位朋友交换四川邮戳了。

图片附件: [我收藏的一些江西地区邮戳【清、民、区、新中国】] h3yQUaJb.jpg (2008-8-1 22:04, 43.74 KB) / 下载次数 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2902&k=ec3643bcb992c84535b917ddf783afff&t=1719476560&sid=7JEFKl


作者: 怀旧的人    时间: 2008-8-7 08:55

不好意思各位,我在重庆,暂时没有办法发邮戳图片了,过些日子我回成都后再发,谢谢各位。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8-7 22:21

OK ,没有关系.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