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清邮政的无私奉献,义务劳动 [打印本页]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17 07:26     标题: 大清邮政的无私奉献,义务劳动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1-1-17 07:50 编辑

我个人认为是:
已经贴有法国客邮票,交大清上海邮局寄出(5月20日戳),传至上海法国客邮局时再销票(5月23日戳)
巴黎落地戳盖了二次,其中一次盖在票上
根据片上所印法语 "苏州歌女",唱评弹的?
Chanteuse de Soutchcou.jpg

图片附件: Chanteuse de Soutchcou.jpg (2011-1-17 07:22, 99.76 KB) / 下载次数 28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071&k=4abca2d65f3199335d350a0c6e8f960e&t=1719398124&sid=77Tzaz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07:42

很有趣的话题。大清境内免费服务比较少见。境外的相对比较多。这还算好的,贴了国际邮资,很多直接贴客邮国内邮资。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7 07:58

可能Cash Cover...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17 08:14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1-1-17 08:24 编辑
可能Cash Cover...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7 07:58



    同意这个观点

不知当时大清邮政与各客邮局收寄邮品是否有各自的要求?

贴大清邮票交大清邮局,再通过客邮局出口,很普通
贴客邮票,直接交由相关客邮局出口,也很普通
贴大清邮票,直接交客邮局出口,我没见过
贴客邮票,直接交大清邮局好像较少见(如此案例)
从此片信函内容推测,19日写信人高烧,可能次日仍卧床,让其中国随从或仆人去寄信,中国人则很自然就到大清邮政局去交寄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08:27

贴客邮票,直接交大清邮局。虽然少,但还是能看见的
见多了就不奇怪了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08:34

我是到处贴这个封,当时花了10美元买的,看来很值了。
背面有上海小圆戳可能是12/18或者12/16.正面德国邮局戳是12/19
同时中国寄德国应该是10分的邮资。但是德国客邮局寄德国为4分国内邮资。所以此封为德国国内邮资。
1.jpg 2.jpg

图片附件: 1.jpg (2011-1-17 08:32, 62.98 KB) / 下载次数 2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079&k=90b37616432d7e9d11cebace06442dfc&t=1719398124&sid=77Tzaz



图片附件: 2.jpg (2011-1-17 08:32, 63.24 KB) / 下载次数 3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081&k=b4c24b37dba582af029cfbb65d4d2171&t=1719398124&sid=77Tzaz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08:41

再上个英国客邮局寄美国,销上海戳的。可惜英国戳不清楚。不过上海戳是6/28日,背后寄信人写的日期也是6/28日,应该是先经过中国邮局了。
DSC05594.JPG DSC05595.JPG

图片附件: DSC05594.JPG (2011-1-17 08:40, 60.93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082&k=29bc825729b5d0118ea5ac834405684b&t=1719398124&sid=77Tzaz



图片附件: DSC05595.JPG (2011-1-17 08:40, 60.03 KB) / 下载次数 2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083&k=b13bbff58c369d6383411f54053c82b4&t=1719398124&sid=77Tzaz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08:52

再来个有趣的,这个搞了,01年12月3日(可能是俄历,即公历12月17日)上海戳,中国烟台12/26日戳,中国上海12/28日戳,长崎1/6,横滨1/9,美国三藩1/27,美国匹兹堡2/1
不懂为何上海到烟台还要再回上海。出境也没有其他上海客邮戳。
DSC05597.JPG DSC05598.JPG

图片附件: DSC05597.JPG (2011-1-17 08:47, 61.03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086&k=8cab2e24ba74c5f1140a84be53052978&t=1719398124&sid=77Tzaz



图片附件: DSC05598.JPG (2011-1-17 08:47, 61.02 KB) / 下载次数 2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087&k=8f4dd2090a9a06fdfbbdad2952b4be89&t=1719398124&sid=77Tzaz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08:53

这个大清不愿意无私奉献了

18_5081_dda53a68ae2ca2d.jpg

图片附件: 18_5081_dda53a68ae2ca2d.jpg (2011-1-17 08:53, 210.56 KB) / 下载次数 3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088&k=4638062ab7daffc22dcb88be54c7df9a&t=1719398124&sid=77Tzaz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7 08:54


作者: 杨峰    时间: 2011-1-17 08:58

学习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7 09:18

喜欢
作者: 欧阳雷生    时间: 2011-1-17 09:24

来学习!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10:10

可能Cash Cover...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7 07:58


请教田版主什么叫cash cover?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7 10:23

方桑收了不少了
作者: 普票厂铭    时间: 2011-1-17 10:25

我只顾看画中美女了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10:30

方桑收了不少了
清邮路 发表于 2011-1-17 10:23


2个垃圾的,是无心插柳,那个俄国的更加是无心了。只有德国欠资的那个是存心觉得有趣,才买的。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7 10:31

弄多了好玩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10:34

这玩意不少的,特别是海关时期和早期大清邮政,一大堆,02年后的相对比较少。
据说有人收集此类封片上的大圆戳。
本网还有一个大牛也关心这个领域。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7 10:37

看来准备发达了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7 10:37

怪不得那么贵,本网大牛太多,大多潜水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7 10:38

都在偷偷出价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10:51

没钱的,只能飘过了。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7 10:54

也好,水上漂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7 10:56

请教田版主什么叫cash cover?
edvardtin 发表于 2011-1-17 10:10

http://www.p1878.com/bbs/post.ph ... page%3D1&page=1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10:57

cash如何解释?直接给邮局现金?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7 10:57

来学习,不懂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7 11:25

看了那帖还是不懂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7 11:30

cash cover意謂:現金支付
當然在郵局寄信應該是支付現金的,只是一直有種說法,先在郵局窗口付款,職員會替其粘貼客郵票。
作者: 甄民馨    时间: 2011-1-17 11:42

学习学习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7 11:43

我本来看邮路倒走,又学一招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7 11:59

真爽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7 12:16

很多事不经人点,一辈子参不透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7 12:23

那是的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17 17:11

cash cover意謂:現金支付
當然在郵局寄信應該是支付現金的,只是一直有種說法,先在郵局窗口付款,職員會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7 11:30



    个人认为这种解释对此片不合理,只能说在操作程序上类似
此片是1907年的,大清的邮票早就可以直接出口,既然客人到大清邮局付现金,应该直接贴大清的邮票,为何贴客邮票?
我认为是片上已经贴有符合邮资之客邮票,大清邮局接受交寄

连接网页中的邮品,贴法属印度支那邮票,从思茅,经蒙自,法属印度支那到英国 非常特殊,我个人认为也是客人在思茅交寄时封上已经贴有法属印度支那邮票,大清邮局接受交寄
因为理论上法属印度支那邮票,在中国无效,在中国邮局不公开发行,出售
然而有趣的是,邮路中会经过法属印度支那,在半途中销戳,承认其邮资的缴纳(通常是邮资的预付与到达付款方式)
之所以大清邮局接受交寄,未作欠资处理
网络成交价也证实了此邮品的趣味性,特殊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7 18:35

又学到了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7 20:34

cash cover意謂:現金支付
當然在郵局寄信應該是支付現金的,只是一直有種說法,先在郵局窗口付款,職員會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7 11:30


瞎掰,邮局章程上写明了不出售外国邮票。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7 20:37

可能违规出售了!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7 21:00

瞎掰,邮局章程上写明了不出售外国邮票。
edvardtin 发表于 2011-1-17 20:34

是我瞎掰嗎?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7 22:39

再进来洗脑
作者: qdjht    时间: 2011-1-18 23:21

田版主的意思是邮局人员代贴客邮邮票,并不是把客邮邮票出售给寄信人。即便是出售中国邮票,邮局人员也不会代贴中国邮票,只是代贴客邮邮票。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8 23:45

有那么复杂吗?别人自己就有法国邮票,贴上信封,随便扔给邮局就行了。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19 00:00

有那么复杂吗?别人自己就有法国邮票,贴上信封,随便扔给邮局就行了。
edvardtin 发表于 2011-1-18 23:45



    赞同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01:19

"cash cover"這種預繳郵費,後貼外國郵票的法式是有實行過的,時間在1897年初期間,因為1897年1月1日實施銀元計算的新郵費,若新票尚不能及時發至,為免貼以銀両為單位的舊票產生換算問題及麻煩,郵局可以用“郵資已付”戳代替貼中國郵票,然後轉交有外國郵票的口岸郵局代勞,或已有外國郵票的局所可以收了郵費後,自行貼上外國郵票。
作者: 方庆华    时间: 2011-1-19 01:46

如果新邮费没有发行,那请教田斑竹,国内邮件也贴外国邮票?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1:47

是说那枚封吗?左上角写的什么?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01:47

蓋“郵資已付”戳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1:55

蓋“郵資已付”戳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9 01:47



    是这个吗?

图片附件: 059.jpg (2011-1-19 01:54, 111.19 KB) / 下载次数 3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801&k=9f07fbbba9f1bccd115cfb7c1f5be4e4&t=1719398124&sid=77Tzaz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01:56

應該不是...
作者: 方庆华    时间: 2011-1-19 02:05

邮资已付,和一楼的封完全没有关系呢。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02:06

若果有張老的戳書,不妨看看“郵資已付”戳的使用成因。
另外,附圖供大家參考。

图片附件: paid.jpg (2011-1-19 02:06, 90.55 KB) / 下载次数 3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1819&k=97ef6a90293189c2b971e9f43887e4dd&t=1719398124&sid=77Tzaz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02:09

是说那枚封吗?左上角写的什么?
清邮路 发表于 2011-1-19 01:47

Angleterr=英格蘭
作者: 方庆华    时间: 2011-1-19 02:11

田斑竹是各种语言通吃。厉害呀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02:16

不懂!
只是衣樣畫芦蘆,找谷哥翻譯。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3:19

本帖最后由 清邮路 于 2011-1-19 03:21 编辑
Angleterr=英格蘭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9 02:09



  ???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3:41

一头雾水,是不是简单事情复杂化了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19 04:48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1-1-19 05:14 编辑
Angleterr=英格蘭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9 02:09



    法语 Angleterre = 英格兰
田先生谈到的是1897年改元换两时期特殊政策,但思茅经蒙自、法属印度支那至英国伦敦封是1901年,过度期早该结束
我个人认为,寄信人自行贴法属印度支那邮票,到中国邮局交寄或直接投入邮筒
作者: 方庆华    时间: 2011-1-19 05:12

一头雾水,是不是简单事情复杂化了
清邮路 发表于 2011-1-19 03:41


田斑竹是来捣浆糊的。

一楼的封和其他许多贴客邮的封,就是贴了客邮邮票扔给大清邮政处理。大清有公告说贴外国邮票寄国外邮件免收中国境内段。

而田斑竹说的邮资已付,其实应该是这样的。

在海关邮政和大清国家邮政转换期中,因为邮票面值的改变(银两变银元),造成邮票可能断档,所以加刻邮资已付戳,以表示邮资已经支付。
如果有人寄外国邮件到国外,理论上是缴纳费用给大清邮政。大清邮政应该贴邮票,但是也可以销邮资已付戳。就像现在大陆一样,寄信的时候交钱给邮局,邮局可以贴邮票也可以销邮资已付戳。
和现在不一样的是,当时寄海外邮件需要通过客邮。标准做法是寄信人付钱给邮局,买了大清邮票,贴上大清邮票,交给邮局,当邮局要将邮件转交给客邮的时候,加贴相应的客邮邮票。而田斑竹说的cash cover,是指邮局没有贴邮票,而是加盖了邮资已付戳记(到底邮政有没有邮票是另外一个话题,从实物上推测是,邮政方面的邮票从来没有断过。起码在上海,北京和天津这三个最常见邮政已付戳的邮局,邮票供应没有中断过)。

区分这两种邮件的方法就是看时候有邮资已付戳记。记得哪里看见过,这种戳记最早应该是在1896年冬季邮路开始使用的。

本人认为称作cash cover是不合理的。无论加盖邮资已付还是加贴邮票,支付邮费都是用cash的,邮政不赊账。不知道为何加盖邮资已付戳的邮件要称作cash cover。民国和共和国邮件中也有很多加盖邮资已付戳记的,没有看见大家称作cash cover。其实现在加盖邮政已付的叫cash cover更加合理。因为现在很多的封上的邮票其实是打折买来的。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19 05:26

田斑竹是来捣浆糊的。

一楼的封和其他许多贴客邮的封,就是贴了客邮邮票扔给大清邮政处理。大清有公 ...
方庆华 发表于 2011-1-19 05:12


"其实现在加盖邮政已付的叫cash cover更加合理。因为现在很多的封上的邮票其实是打折买来的。"
搿是真正个淘浆糊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5:29

还是方兄贴心
作者: 方庆华    时间: 2011-1-19 05:30

"其实现在加盖邮政已付的叫cash cover更加合理。因为现在很多的封上的邮票其实是打折买来的。"
搿是 ...
parisiica 发表于 2011-1-19 05:26


主要是您不知道我和田斑竹是亲戚。所以有捣浆糊的遗传因子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5:36

没关系,反正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作者: 方庆华    时间: 2011-1-19 05:44

没关系,反正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清邮路 发表于 2011-1-19 05:36


今天心情不好,苹果,花旗,新浪都大跌了。惨呢。血淋淋的一天。晚上没钱买饭吃了。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19 05:59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1-1-19 06:07 编辑

回复 58# 方庆华


    "大清有公告说贴外国邮票寄国外邮件免收中国境内段。"这就是所谓的"混贴"概念
欧洲集邮界最近提出
其实在集邮词汇里"混贴"(万国邮联官方语言 法语 affranchissemnt mixte 真正的定义与所谓的大清、客邮"混贴"概念是有区别的)应该称大清和客邮双重邮资才对,即 affranchissment double

至二十世纪初,如果只贴客邮票,只需相当于大清国10分银元国际邮资(25法国生丁)
然而贴大清邮票10分,出口时还要贴相应数量的客邮,即 双重邮资 付双倍
在分析邮资组合时,称"中国境内段邮资"这种称呼也不合理
如果是一封从上海交寄,贴10分大清邮票,加贴25法国生丁出口至法国的信函
在中国境内邮路是同城传递,如果称其为"中国境内段"应该收取本埠邮资(1分)而不是全部国际邮资10分
如果是一封从内地交寄,贴10分大清邮票,经上海加贴25法国生丁出口至法国的信函
在中国境内邮路是异地传递,如果称其为"中国境内段"应该收取异地邮资(2分)而不是全部国际邮资10分
所以称这种贴票方式为 双重邮资更合理,因为所贴的10分大清邮票符合国际邮资,加贴的25法国生丁也符合国际邮资
按这个理论重新说,则是"贴外国邮票寄国外邮件免收中国邮资。"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6:09

有道理,没人说混贴吧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6:13

今天心情不好,苹果,花旗,新浪都大跌了。惨呢。血淋淋的一天。晚上没钱买饭吃了。
方庆华 发表于 2011-1-19 05:44



    不是说买进很低的吗?一天跌不算跌,做波段的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19 06:27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1-1-19 06:29 编辑
不是说买进很低的吗?一天跌不算跌,做波段的
清邮路 发表于 2011-1-19 06:13



   伊自家讲个"……晚上没钱买饭吃了。"阿拉乘机叫伊"割肉",拿好物事低价抛脱,好邮品统统交出来,大家抢啊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7:02

算来,勿好趁火打劫,罪过罪过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9 07:10

苹果涨回去了,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7:15

没晚饭吃,去学生会吧。达人已抵华府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9 08:32

去才给55美元。不够油费呢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19 08:39

不错了,比前任访德高多了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9 09:09

上次我去高斯拉的,才给了5欧元。太小气了。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09:42

1907年大清郵政與法國簽訂合同,粘法客郵郵票件,若經中國郵局辦理,不再承認其資費或只收中國段郵路費,一律視為欠資。

1908年 9月21日第201號郵務通諭頒布《通商口岸寄中國各地信件貼用外國郵票的處理辦法》,規定所貼外國郵票無效,一經發現在投遞時收取雙倍國內郵資。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9 09:49

1908年 9月21日第201號郵務通諭頒布《通商口岸寄中國各地信件貼用外國郵票的處理辦法》,規定所貼外國郵票無效,一經發現在投遞時收取雙倍國內郵資。

好像针对国内邮件,寄往国外邮件,似乎还是可以贴外国邮票的。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09:55

1907年是針對國際郵件,1908年則是針對國內郵件。
作者: 杨峰    时间: 2011-1-19 09:59

学习了。不过,现在还是一头雾水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10:09

東拉西扯...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19 10:29

1907年是針對國際郵件,1908年則是針對國內郵件。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9 09:55


07年似乎只是争对法国客邮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10:31

1908年的亦包括法郵...
況且,此帖也是以法郵為討論對像。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19 17:22

1907年大清郵政與法國簽訂合同,粘法客郵郵票件,若經中國郵局辦理,不再承認其資費或只收中國段郵路費,一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9 09:42



    一楼的片,就是1907年贴法客郵郵票,經中國郵局辦理,并没有被欠资!
至于是否收中国邮资,只有当事人晓得
可否展示1907年大清郵政與法國簽訂的合同条款?谢谢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19 17:25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1-1-19 17:27 编辑

1907年總論提及有此合同,詳情資料欠奉了。
07年簽訂合同,何時生效又是另一個問題。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9 20:12

再来刮料
作者: 方庆华    时间: 2011-1-21 03:11

本次蟠龙拍卖2353


1.jpg

图片附件: 1.jpg (2011-1-21 03:10, 79.93 KB) / 下载次数 2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2494&k=4d0b5fade2856ca7d6e272c1adeb6251&t=1719398124&sid=77Tzaz


作者: 假师爷    时间: 2011-1-21 05:20

不懂,来学习了。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21 08:47

回复 84# 方庆华
火車郵局是否誤作回片使用?天津郵局及天津法郵將錯就錯放行投送。
作者: 方庆华    时间: 2011-1-21 08:57

可能吧。标价5000多台币,应该不能算贵。火车戳也很值钱的。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21 09:30

回复  方庆华
火車郵局是否誤作回片使用?天津郵局及天津法郵將錯就錯放行投送。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21 08:47



    我准备贴张香港邮票从美国给田版主寄个明信片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11-1-21 09:43

也是重口味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21 09:44

感謝!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21 09:47

请教一下,香港寄海外的邮资是多少?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21 09:50

請看此連接:
http://app1.hongkongpost.com/calc/chi/overseas/step1.php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21 09:54

平邮 ¥2.9
航空$3


航空就比平邮贵1毛?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21 10:00

若變成欠資也不錯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21 10:03

那要看您的运气了,或许美国邮政管都不管就寄给您了。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21 10:13

更好!!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1-21 10:48

我有两年的香港邮票正愁没有地方用。还有澳门邮票,
金箔小型张都有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21 11:39

分幾次寄來吧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1-22 06:31

1907年總論提及有此合同,詳情資料欠奉了。
07年簽訂合同,何時生效又是另一個問題。
edwardtin 发表于 2011-1-19 17:25



    终于查到资料啦 ,07年签订的合同,中国辛卯年元月初一生效(2011年2月3日)在过渡时期,可盖法国 "payé"戳 (邮资已付),接受交寄……
特此给田先生发一封邮资已付的"香港内详"信简,特别要求走马赛、苏黎世邮路请笑纳  
1.JPG

图片附件: 1.JPG (2011-1-22 06:29, 64.6 KB) / 下载次数 4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2803&k=f88d29b2fe947782d259cdf30ea1879a&t=1719398124&sid=77Tzaz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1-1-22 08:06

回复 99# parisiica
感謝先生厚禮!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