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今年《金沙邮刊》封面注入的元素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00     标题: 今年《金沙邮刊》封面注入的元素

金坛刻纸

刻纸:金坛是我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在金坛地区形成了刻纸传统。 近年来,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金坛文化局先后多次举办美术培训班,并组建了以刻纸为主业的金坛工艺美术社,使古老的金坛刻纸获得了新生。金坛刻纸以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显其艺术至力。她主题突出,题材广泛,格调清新,线条细腻流畅,刻工精致细巧,造型生动活泼,深受国内外艺术家的青睐和赞美。其中《百福骄臻图》长达4.2米,可谓世界刻纸作品篇幅之首。 金坛刻纸可分为两大流派。以朱晓坤为代表的传统刻纸,风格古朴典雅,花样奇巧繁多,代表作品《群仙祝寿》人物众多,为世所罕见。以周蕴华、杨兆群等为代表的现代刻纸,融人绘画、装饰技艺,风格清新隽永,代表作《万马奔腾》、《东方歌舞》等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金坛刻纸先后在南京、无锡、常州、镇江、徐州、北京等地展出,得到国内外专家、观众的好评与肯定。中央电视台曾制作专题片《江南一枝花》向全国播映,为金坛刻纸作了热情洋溢的介绍和宣传。 金坛刻纸现已走出国门,远销五大洲。《普天同庆》、《万马奔腾》等21件刻纸作品先后展出于挪威、芬兰、美、曰、法等国。《国际周报》经常把金坛刻纸作为礼品馈赠国外读者。


6总6封面刻纸.jpg

图片附件: 6总6封面刻纸.jpg (2011-2-7 16:00, 209.33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44&k=0423286e6cae3630221beda3934eec7d&t=1732325202&sid=qM8VR2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00

金坛刻纸.jpg

图片附件: 金坛刻纸.jpg (2011-2-7 16:00, 135.01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45&k=8ea55b83589b0d7e6d6bc440c747f4e9&t=1732325202&sid=qM8VR2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03

金坛的刻纸手工活,是金坛的一绝。当其他各地刻纸艺术从流行走向沉寂之时,金坛刻纸却在民间焕发崭新的光彩,成为一种特殊文化艺术形式,尤其是去年中法文化年,在海外展览引起轰动。据说,金坛的刻纸源于无心插柳。

  金坛刻纸研究所的所长张勤说,从剪纸到刻纸,全国各地都有人在做。但之所以金坛刻纸形成影响并成为特色,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时,当地文化馆美术创作组要送画参加展览,因为大家感觉单纯绘画技不如人,且作品难以出彩,便斟酌改变方针,把一名高中生在玻璃上刻出的绘画送展。结果,标新立异带来意外惊喜,冷门的亮点博得满堂彩。取得丰硕成果,回归金坛本地,刻纸就如旋风一样震惊当地绘画界,在全城形成一种氛围并席卷开来。

  其实,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最初,老百姓逢年过节必自己构思图案,再通过剪贴的方式,将这些纸头张贴在自家门头。另外,女性绣花或者编织时,也会先将纸张上的花纹刀刻出来镂空。所以说,金坛刻纸植根于当地民间艺术,由剪纸派生而来。它的工具、材料简单普通,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通过灵巧的双手剪出精彩纷呈的作品来,最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据说,金坛刻纸可分为两大流派。以朱晓坤为代表的传统刻纸,风格古朴典雅,花样奇巧繁多,代表作品《群仙祝寿》人物众多,为世所罕见。而另外一方,则是以周蕴华、杨兆群等为代表的现代刻纸,他们用剪、刻、撕的方法和套色、点、填、染的手法,并借鉴西北的剪纸风格特点,融入绘画、装饰技艺,风格清新隽永,代表作《万马奔腾》、《东方歌舞》等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与用剪刀剪出来的剪纸不同,刻纸艺术始终摒弃平淡无奇,它要求丰富的想象力和宏伟的创作激情。

  原来,传统的剪纸纯用剪刀,没办法剪出大篇幅的作品,工艺也难以精细。刻纸用的是刻刀,不仅可以刻出掌上小品,更要求刻出鸿篇巨制。比如说,在刻纸研究所有一幅珍藏的《梁山好汉》刻纸,它4.6米长,需要3个人托着才能展开。宽近1米,整幅作品打开后,能将半个房间的空间占满。这幅《梁山好汉》是朱晓坤81岁高龄时的醉心创作,但在人物系列构思阶段时,朱老先生去世。为了完成他的遗愿,刻纸研究所集体进行修改补进,然后4名刻工耗费了7年时间才最终将其完成。上面的108位好汉,各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线条没有一丝断裂。

  别以为刻纸简单,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因为用的都是薄纸甚至宣纸,所以雕刻起来,最担心的就是刀刻造成的线条断掉。起初,刻工是在玻璃或蜡制的底板上,运用划刻粘贴、阴阳对比及镂空等各种手法,但整幅画面有时无法做到千刀不断,仔细观察就能看出线条不流畅的破绽。后来,民间艺人们专门制作了刻板,这种刻板是用烧香残灰和羊油熬制而成,刻纸时不会像玻璃那样坚硬死板,同时夏天也不会熔化。

  最近,刻纸研究所组织了10位知名的刻纸艺术家正在启动一项浩大的工程,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刻制《从雅典到北京》的巨幅刻纸。作品将由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标志、历届奥运会的标识、和平鸽、五环标志以及所有运动项目的艺术表现图案构成,这幅有史以来最大的刻纸预计将耗费两年的时间才能完工。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05

金坛刻纸被列入国家非遗保护目录


说起雕刻,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根雕、木雕、石刻。但是在金坛,还有一样可以用来刻的东西:纸。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一张经过雕琢的纸,竟然可以卖出2万多元的“天价”。去年6月份,有着“江南一枝花”美誉的金坛刻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金坛刻纸成为金坛的一张名片,这也使得带领金坛走出国门的“金坛刻纸第一人”、原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周蕴华进入公众的视野。两周前他的100幅刻纸作品一小时内被一扫而光,其中一幅刻纸竟卖到22000元的高价,更让这位“刻纸王”名声大噪。

  纸上刻出浓浓江南情

  渔船、石桥、园林、老街、青石板路以及黑瓦白墙的房舍,在周蕴华的刻刀下汩汩流淌出来,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这些作品,总是带有浓浓的江南韵味。谈到自己无可抑制的“江南”情结,周老承认,这些作品的风格与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据介绍,16岁后就独自到金坛求学的他,因为工作的缘故,很少有时间回老家,但每每夜深人静时,故乡质朴、宁静的韵味会涌上心头,总让他百感交集。想到一切都将随流光逝去,周蕴华油然生出把古老的巷子村落留在画纸上的冲动。为此,近年他特地前往姑苏、宜兴、南京、安徽、浙江,寻找吴越民居之美,创作出“静夜思”、“秦淮人家”、“梦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等多篇刻纸精品。

  全家齐心做刻纸

  据了解,周蕴华家原本是一个“教师世家”,父亲当了一辈子教师,哥哥、姐姐、姐夫、舅舅等也都是教师,就连他自己从省立洛社师范学院毕业后也当了一年教师,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先后都当过教师。不过自从自己迷上剪纸,进而将剪纸发展为“刻纸”后,子女们纷纷在他的耳濡目染中,也迷上了这门艺术,周氏全家两代三对人,均被吸收为中国剪纸学会会员。

  在过去的几年中,全家人遍访位于苏南浙北最古老的小镇,考察研究那些历史悠久的古老房屋,巷落。去年,一家人合力完成了由“大门”、“房门”、“走廊”、“房间”等主题组成的“忆江南”,并捐赠了一套给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刻纸王”一专多能

  周围的朋友都知道周蕴华是一个刻纸艺术家,却很少知道,他在国画方面也造诣颇高。正是依靠着扎实的国画功底,41的周蕴华才能够顺利地开始工程浩繁的刻纸,并在三十多年内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1987年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观看展览后,赞周蕴华的画“有气魄、有气势、很新颖”,并为画展题词“翰墨因缘”,令周蕴华很感动。“我一生都在与中国画打交道,也是书法的‘票友’,确实是翰墨因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周蕴华说是书法的“票友”实为自谦,他的书法以行书见长,与国画水平不相上下,笔走龙蛇,别有韵致。

  如今,周蕴华尽管身体依然硬朗,手却已经有些不听使唤了,“手老是抖,写字也写不好,刻纸也刻不好。”这让他感到时间不多了,因此把精力几乎全部放在中国画上。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刻纸是“借景抒情”。他坦承,今年完成的这部献给故乡宜兴的《阳羡剪影》共有100张刻纸,使他和老伴儿都大伤元气。据了解,《阳羡剪影》在宜兴拍卖时,一小时内全部被拍卖完,一幅薄薄的刻纸“宜兴新貌”更是卖到了22000元的高价。周蕴华脸上溢满了笑意:“终于能为家乡做了点儿事。”(原载2009年扬子晚报)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07

金坛刻纸进了国家博物馆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十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飞洋鱼刻纸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知名刻纸艺术家杨兆群先生,收到了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从瑞士洛桑发来的特快专递。专函中,这位世界奥运著名领导人用“刻纸作品集《从雅典到北京》,完美地诠释了您和金坛其他艺术家们在奥运到来之际所从事的工作”等热情洋溢之词,表达了对金坛人以及对金坛刻纸作品的溢美之情。目前,国家博物馆已经决定收藏萨马兰奇这份赞誉金坛人以及金坛刻纸作品的专函。
  

  萨马兰奇专函赞誉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民间艺术分会主席、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竟教授这样解读萨马兰奇专函的价值:萨马兰奇主席的这两句话,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刻纸作品的本身,这说明,金坛刻纸作品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宣传中国民族文化、沟通中外人民友谊、进行世界交流方面,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金坛人民几千年来,为中国刻纸作出的努力与贡献,终于有了佐证和回报。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在奥运赛场之外诞生的第一块“艺术金牌”。艺术无价,奥运艺术金牌更无价。这不仅仅是金坛的骄傲,还是江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
  

  今年成为国家“非遗”
  金坛是我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刻纸作品向来以构图新颖繁茂、线条刚柔相济、刻制精益求精、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等艺术风格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江南一枝花”,多次赴国外展览,远销五大洲,近百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金坛市在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刻纸之乡”。金坛刻纸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
  萨马兰奇所提的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是由江苏飞洋鱼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坛民间艺术家杨兆群2004年10月创意,并组织尹卓宁、佘云祥、谈卫平、刘明等五位民间艺术爱好者共同创作,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年逾花甲的尹卓宁,传承祖辈技艺,具有深厚的传统剪刻纸功力,他以剪、刻、撕的方法和套色、点、填、染的手法开拓了绘彩刻纸,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在长卷担任主刻。为创作这幅作品,杨兆群先生多次赴希腊雅典、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考察、拍照,收集资料,与同行作者反复修改易稿,在2007年12月完成,历时四年。其作品长度为29米,宽2.008米,将承办历届奥运的18个国家、22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历届奥运会的金牌、八位奥委会主席头像、吉祥物、以及29届奥运会所有运动项目等内容用艺术表现形式构成,并用2008只和平鸽穿插表现,逼真地展现了从1896年现代奥运会的创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止各举办城市的独特风光、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格、地域风情、历史文化概况。真实再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辉煌历程和奥林匹克的丰富内涵,以及奥运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海传承等。“奥运史诗、世界和谐”的主题突出、意义深远。已经被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藏品”收藏。
  

  剪纸力作意义非凡
  7月29日,专门到金坛向杨兆群等颁发收藏证书的国家博物馆文物征集专家尹毅玲、丁纯怡,这样评价《从雅典到北京》:主题鲜明、彰显历史、反映时代、气势恢弘、构思巧妙、元素齐全、刻艺精湛、阴阳结合、涵义深远、令人震撼,作品具有中华文化的特点,以东方文化的视角来解析和看待奥林匹克运动,努力探求奥林匹克与中国特色文化思想的契合点,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的普遍价值观,是所有以奥运为体裁的刻纸中最好的、独一无二的精品杰作,具有非凡的艺术张力和独特魅力,是世界剪纸力作。

原载2008年经济时报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2-7 16:11

有心人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15

321945_646319.jpg

1245236304906_U86P4T8D1738582F107DT20090617175853.jpg

20078311929168603.jpg

20091205094252157.jpg
Img302869954.jpg

zb030908551.jpg

图片附件: 321945_646319.jpg (2011-2-7 16:14, 163.21 KB) / 下载次数 2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48&k=38372a8cf5d6e3c36ab3591768533575&t=1732325202&sid=qM8VR2



图片附件: 1245236304906_U86P4T8D1738582F107DT20090617175853.jpg (2011-2-7 16:14, 78.35 KB) / 下载次数 2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49&k=6e18a7f1c336a68bbb9ee10c57657e15&t=1732325202&sid=qM8VR2



图片附件: 20078311929168603.jpg (2011-2-7 16:14, 576.67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50&k=c96b6c72bd8ba76c08fd1a5a13c071d4&t=1732325202&sid=qM8VR2



图片附件: 20091205094252157.jpg (2011-2-7 16:14, 64.74 KB) / 下载次数 2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51&k=c4ebcc57f61cb0735d2edec39b9cebaa&t=1732325202&sid=qM8VR2



图片附件: Img302869954.jpg (2011-2-7 16:14, 354.16 KB) / 下载次数 5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52&k=0635edf844289d2ec7c66437cbdea422&t=1732325202&sid=qM8VR2



图片附件: zb030908551.jpg (2011-2-7 16:14, 42.35 KB) / 下载次数 3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53&k=a8172b98e431d0acd94ab2c22dffea30&t=1732325202&sid=qM8VR2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2-7 16:23

第三张
穿浅黄色的
王版介经我一下可否?
作者: 蔡锦文    时间: 2011-2-7 16:25

期待啊!!!!!!!
作者: 甄民馨    时间: 2011-2-7 16:26

记得小时候也刻了不少这玩意。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29

第三张
穿浅黄色的
王版介经我一下可否?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2-7 16:23



    好呀,下次来了让她专程陪你

或介绍到你哪学编组邮集?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31

W020081126563227999094.jpg


右边的也不错,眼线花了点功夫

图片附件: W020081126563227999094.jpg (2011-2-7 16:30, 30.61 KB) / 下载次数 3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58&k=9dd67ebbb7688e77ac7b8d00d7930590&t=1732325202&sid=qM8VR2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34

这个金坛妹妹在讲课


20078311929165721.jpg

图片附件: 20078311929165721.jpg (2011-2-7 16:34, 584.32 KB) / 下载次数 36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60&k=ad908f2b94fb213fc95a5781f4c15cb2&t=1732325202&sid=qM8VR2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36

长指甲妹妹


20060519122836.jpg

图片附件: 20060519122836.jpg (2011-2-7 16:36, 19.68 KB) / 下载次数 4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0161&k=c9f2c5c8508229bd60cd5be4a2d915ce&t=1732325202&sid=qM8VR2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2-7 16:48

王版看来收藏了不少好东西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6:51

我对金坛有较深的感情,曾在那里整整三个月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2-7 16:59

我也很有感情,去过三次
作者: zhoujinwu    时间: 2011-2-7 17:28

我欲求购《金沙邮刊》试、创刊至今各期一套,并请告知该刊2011年度的订价 ,以便汇款订阅!谢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2-7 17:30

找杨会长
作者: AndyGu    时间: 2011-2-7 17:42

呵呵,
作者: zhoujinwu    时间: 2011-2-7 17:46

回复 19# 麦国培


    可否告诉我杨会长的通讯联络方式?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7:49

我欲求购《金沙邮刊》试、创刊至今各期一套,并请告知该刊2011年度的订价 ,以便汇款订阅!谢谢
zhoujinwu 发表于 2011-2-7 17:28



    入会就有了,会费50元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1-2-7 17:50

回复  麦国培


    可否告诉我杨会长的通讯联络方式?
zhoujinwu 发表于 2011-2-7 17:46



    看这个帖子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65767&extra=page%3D1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2-7 18:25

支持
作者: wyp0815    时间: 2011-2-7 18:39

谢谢王老师介绍了。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11-2-7 20:34

心猿意马!!!!!!!!!!!!!
作者: 欧阳雷生    时间: 2011-2-7 21:02

有特色!
作者: zhoujinwu    时间: 2011-2-8 09:55

订阅《金沙邮刊》(包括补购贵刊试、创刊至今)的钱110元,已于今天上午打入您的农行卡,敬请查收!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