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得到李的后人、该书版权人的充许应别当别论了!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6-23 22:12
常有邮刊标注“内部发行”字样。 不知“内部发行”是如何发行?是否符合国家相应的法律或法规? 姜劍 发表于 2011-6-23 23:58
已经学习,并以站内信形式回复网站。 裔聃 发表于 2011-6-23 23:17
建议麦会以中国邮史出版社为依托出版新的邮学论丛。 李登强 发表于 2011-6-24 10:03
回复 alainfang 著作权期限分两种,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在中国的期限 ...合作作品是以最后死亡的合作者作为基准计算 李登强 发表于 2011-6-24 09:47
回复 麦国培 你好麦会,外国法不能在内国使用,这是一项国际上的司法主权制度。比如说外国律师就 ... 李登强 发表于 2011-6-24 09:42
台湾好象也有复印过,是如何取得授权? liudan 发表于 2011-6-24 12:28
现今的国际书号 仅是方便记录国际间书籍出版的一个系统 与版权无关 国内由于某些原因 对书号管制很严 ... TK 发表于 2011-6-24 12:07
有个疑问,比如说我前面说到的内蒙古某邮协出版一本文选,有人私印了,那么这书,邮协是有版权的 ... 小晟 发表于 2011-6-24 12:43
回复 小晟 首先校对者不是著作权人,著作权法没有说他们是不是著作权人,但是一点,著作权法说“ ... 李登强 发表于 2011-6-24 15:50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 ... gx0556 发表于 2011-6-24 16:00
现在 非常非常多的大学,学生开一门专业课后,一个班只买1,,2本教材,然后大量(至少是30-50本) ... 小晟 发表于 2011-6-24 18:05
以前,中国订科学杂志,都是举国订一-几本,然后复印几百,上千本,分发到各个大学图书馆 alainfang 发表于 2011-6-25 00:43
樊友牵头,小范围内大家共担复印费用,作学习资料之用,我觉得并无不妥啊。 何况现在原书难求,到底应该是 ... wsthym 发表于 2011-6-25 00:32
我个人觉得知识应该流传越广越好,我本身反对版权和专利。特别是药物的专利。但是我们毕竟需要遵守 ... alainfang 发表于 2011-6-25 01:16
可惜我已经有盗版的版本了,要不我就支持樊先生1本了。 alainfang 发表于 2011-6-25 01:50
回复 小晟 你好曾先生,现在比较好的集邮书籍很难找,有的涉及到版权,而有些涉及不到。我想找一些 ... 李登强 发表于 2011-6-25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