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给黄家三公子的情书一封 [打印本页]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8-17 23:36     标题: 给黄家三公子的情书一封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1-8-18 00:21 编辑

821.jpg


网上资料
1932年,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夫人徐宗汉来宣城,为其早年创立之开国纪念“贫儿教养”第一教养院(院址南京白下路)所收容教养的八百余名孤儿能有一个实习场所,拟在宣城兴建一个农场……
黄兴病逝后,长子一欧、次子一中、三子一美、长女振华、幼女德华都为他守灵,四子黄一球还在襁褓之中。两个多月后,五子黄一寰(黄乃)降生,随母亲从上海返回长沙,参加了当局为父亲举行的国葬。黄一美、黄一球为黄兴的第二位夫人徐宗汉所生

黄兴给五个儿子分别命名:欧、中、美、球、寰,女儿的名字都有一个“华”字。他曾经发起创办《世界报》,希望人们以“世界之眼光为眼光,世界之生活为生活”。

遵从父愿,黄兴的子女都先后在国外学习。黄一欧、黄振华留学美国,黄一中留学日本,黄一美留学法国,黄一球留学德国和美国。父亲去世后,尚未成年的黄德华和黄乃在长沙和祖母、母亲一起生活,黄乃后来留学日本,黄德华则在内战爆发后去了美国。

黄一美和国民党元老张继的女儿结婚。国民党撤离大陆时,黄一美留在了上海,在国民党特务搞的一次暗杀活动中,被误伤,1951年在上海去世。

这位神秘的周小姐是谁?



图片附件: 821.jpg (2011-8-17 23:29, 100.39 KB) / 下载次数 3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443815&k=abaca727966aec3f4c8efd963e4606f9&t=1731809346&sid=7UXcWu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8-18 00:19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1-8-18 00:33 编辑

黄公子在法国期间,1935年 周小姐的信 可惜掉票一分
1935 黄一美.jpg

从此封上可知 周小姐家住上海法租界 30, Rue des soeurs (圣母院路——今 瑞金一路)

图片附件: 1935 黄一美.jpg (2011-8-18 00:02, 127.04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443821&k=70c2d0675f43c564668412dacefbde60&t=1731809346&sid=7UXcWu


作者: 加国过客    时间: 2011-8-18 00:21

好啊,喜欢历史。
作者: 小卢    时间: 2011-8-18 06:21

不错啊!顶一个!
作者: 宁波邮迷    时间: 2011-8-18 06:48

第二封中的,反面第二行是MR 还是 MS?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8-18 07:06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21-11-28 07:29 编辑

此封颇有故事,我早就注意到这批邮品,并与法国朋友讨论"名人之后,黄三公子的情书",自己也没放在心上
前几天朋友兴冲冲来电,说在他去度假前已经把此封买下,要赠送给我
害得我天天盼他赶快度假回来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8-18 07:27

大夏大学 (网上资料)
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由于学潮离校奔赴上海,当时刚卸任的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前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的共同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
9月20日,大夏大学在槟榔路潘家花园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首任校务委员会委员长后改称董事长,是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
 建校初期,学校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并制定了“自强不息”的校训,以此作为砥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学校设五个学院以及三个专修科,包括文学院:国文系、英文系、历史社会系;理学院:数理系、化学系、土木工程系;教育学院:教育系、教育心理系、社会教育系;商学院:银行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法学院:政治系、经济系、法律系;师范专修科:国学组、英文组、史地组、数理组;体育专修科;盐务专修科。   学校创办之初,以租来的弄堂房作为教室,但并非长久之计。当时,只能是一边开学上课,一边筹设新址。不久,学校在胶州路上借得二亩多的土地,马君武校长以吴淞的私人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得二万两银子作为建筑费用;另外地主也拿出二万两,以后由学校按月向地主支付利息,并约定十年后造成的房子无代价给地主。1925年5月中旬开始兴建新校舍,9月,位于胶州路301号的新校舍落成,学校随即全部迁入。
 但形势的发展,让原来计划行不通了。一方面,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在学生中更掀起爱国热潮,同时也遭遇了军阀以及外国军队的镇压,处于租借的校舍已经很不安全了。另一方面,随着学校声誉提高,大夏学生人数激增,1928年秋季学期时学生人数已达千人以上,胶州路校舍已无法承载。1927年初,马君武应邀去筹建广西大学,辞去大夏校长职务,王伯群先生任校长,决定择地建立永久性校舍。   从1929年3月起,大夏陆续在沪西梵王渡中山路旁购地近三百亩(现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址)。当年夏天,由前校长马君武、欧元怀、王毓祥先生率领几位华侨同学去南洋一带募集建设新校舍的经费。王伯群校长则以六万七千余两银子(合当时11万余元)资助建筑教学大楼,并以中山路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贷建筑费32万元。  1930年初,中山路校舍开始动工,同年9月一期建筑完工,包括:教学大楼“群贤堂”,可供2000人同时上课;“群策斋”、“群力斋”两栋男生宿舍以及女生宿舍“群英斋”,3栋宿舍各可容700人;此外,还有教职员宿舍12幢,以及学生浴室、饭厅等。于是,大夏大学随即迁入,将胶州路校舍交给大夏附中使用。接着,在新校址上又继续兴建理科实验室、体育馆、医疗室、大礼堂、东西大楼教职员宿舍以及各类运动场,至1932年大体完工,此外,在学校西南部,另有四百亩土地,辟为大夏新村,为教职员自建住宅之用(抗日战争前已建成30余所);还有荣宗敬捐赠丽娃栗妲河蜿蜒秀丽,更为校园增添了美景。在当时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学中,大夏大学尤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较完备而著称。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大夏被迫内迁。最初与同为私立大学的复旦大学合并成为联合大学,一设庐山,称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一设贵阳,称第二联合大学。庐山联大以原复旦师生为主,贵阳联大则以原大夏师生为主。   不久,日军进犯江西,复旦再迁重庆北碚,大夏迁到贵阳,两校之间的联合解体。在贵阳的大夏大学,最初假当地讲武堂上课,嗣后打算兴建校舍,1939年贵州省政府曾拨贵阳花溪公地,加上当地人士的捐赠,共有一千亩左右。1940年8月,新校舍开工建筑,但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需要一提的是,1942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拟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名为国立贵州大学,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遂奔走各方与各校董商议,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终得维持大夏大学仍得保存原名与维持其私立性质。   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大夏三迁赤水。王伯群校长因迁校劳累成疾,于同年12月逝世于重庆。孙科在重庆召开校董会,推选贵州省教育厅长欧元怀为校长,王毓祥为副校长。1945年3月,大夏师生和公物到达赤水,赤水地方人士与教育界同仁热情赞助,立即让出文昌宫大庙给大夏作校本部,还有贵州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女子中学都分别借给大夏一部分校舍,首先安置好教室、图书馆、职工宿舍、办公室和厨房、饭厅、学生宿舍,在短短一个月内便正式上课。
大夏内迁之后,仍留沪上的吴浩然和1938年由贵阳派回上海的鲁继曾、邵家麟等先生,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借得重华新村房舍,设立大夏大学沪校,使无法转往内地的一些学生得以继续学业。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大夏师生同赤水民众欢欣鼓舞,举行提灯火炬游行,欢庆胜利。1946年9月,大夏师生及公物安然回到上海,直至1949年始终保持私立大学性质并保留校名至1951年。   抗战初期,上海大夏中山路校舍毁于炮火者甚多,幸群贤堂、群策斋等尚存。抗战胜利后加以修缮整理,1946年春季学期,沪校即开始在此上课;秋季学期时,在贵州的大夏师生也陆续回沪。之后,学校曾重建大礼堂“思群堂”与女生宿舍“群英斋”,并在群力斋废址上建造平房数排名为“新力斋”,在教职员宿舍区造了几排平房。还计划另造新图书馆,已购置了不少建筑材料,因国民党政府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而没有造成。   解放以后,在大夏大学中山北路校址上建立华东师大时,由大夏移交给华东师大的校舍,共计建筑面积17606平米。   大夏是一所私立大学,其经费来源只能是学生缴纳的学费,这就决定了学校的经济状况不可能很宽裕,特别是创办之初,应当说是相当窘困的,所以很难以高薪去聘请教授,一些名教授之所以愿来大夏授课,在相当程度上是看到大夏那种兢兢业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1-8-18 07:53

真不知道黄兴的后代在大陆的有没有
作者: 宁波邮迷    时间: 2011-8-18 08:10

回复 6# parisiica


    看那个贴孙像和烈士像的,上面第二行是mr,可能是笔误,或者别有用意吧。
这位周小姐笔力劲道。估计很有个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8-18 08:54

好啊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1-8-18 09:18

很好玩的!
作者: stamp_age    时间: 2011-8-18 09:23

来学习~~~
作者: mastomas    时间: 2013-2-20 17:25

回复 8# 曾雷

有。我见过黄兴的孙女。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