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无锡亚展反思录(1)——集邮展览到底给谁看?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吉昌    时间: 2011-11-27 09:57     标题: 无锡亚展反思录(1)——集邮展览到底给谁看?

本帖最后由 张吉昌 于 2011-11-27 14:53 编辑

按:这是本人打算交给新疆集邮协会的一篇观展感想,借贵网一角,供大家品头论足。

      去无锡观摩第27届亚洲集邮展览早已列入我今年的集邮活动计划中,因为还有其它私事要办,为此我特地把今年的带薪休假安排在了11月。到了无锡以后,深深感到无锡真不愧是江南名城,水美、人美、景色更美。无锡新修建的国际博览中心屹立在太湖之滨,建筑气势宏大,厅内场面开阔,具有时代气息,第27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这里举办,确实再好不过了。
      这次展览共展出竞赛性展品1324框,非竞赛类展品89框,文献展品39部。展览区面积达4000平方米,销售区面积16000平方米,共有国内外邮政和邮商销售摊位100个。邮展设有5个主题日,分别为邮展日、青少年日、吴文化日、颁奖日和亚洲集邮联日。主办方围绕这些主题日举办了隆重的组委会招待会及招待文艺演出、开幕式、闭幕颁奖晚会等大型活动和纪念邮票首发式、邮票钱币展销会、中国邮票设计家现场签名活动等。此外,广大邮迷还可现场购买集邮护照和世界各地特色邮票,加盖各国特色邮戳。
      展览期间,馆内还举办了中国邮票博物馆馆藏邮票设计原稿及珍邮展、万国邮政联盟邮品展,广大邮迷不但可以一睹红印花原票(横四连),费拉尔手稿(蟠龙图、跃鲤图、飞雁图各1幅),民国四珍之一的宫门倒印、还可以目睹“大一片红”、“小一片红”、庚申年邮票原图等珍邮风采。
      此去无锡观展,主要是想学习一下国外先进的集邮知识,以提高自己的集邮水平,但我却感觉到有些失落。一起去观展的同事或许从褒的方面写的很多,我就不必多言了。我只从另一面写一下离自己所期望的有差距的地方:
      一是这次邮展的全部展品按国际邮联规则全部采用英文字,给我和绝大多数不懂英文的观众来说,带来极大的困惑。许多国内和港澳台及华裔作者的高水平展品,只能说是走马观花。这些展品中所赋予给集邮者的邮识和文化知识,无法去品味,只能做“睁眼瞎”,留下深深的遗憾。从中使我感到,国际集邮展览与民众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我问过一个观展的本科大学毕业生,他也说看起来是很费劲的,只能选择自己熟悉的专题邮集看了。集邮展品是给观众看的,还是给评审员看的,如果只是给评审员看的,还有无必要搞展览。在中国展览,却让中国的观众当睁眼瞎,不使用当地文字,可见国际邮展规则的不断“老化”与现实集邮活动追求的“与时俱进”是有很大矛盾的。
      二是这次邮展展厅的人气较过去更为衰落。一方面是有些邮集太传统、太尖端、太专业,而且文字又都是英文,绝大部分观众看不懂。许多江南的邮友告诉我,这次亚洲邮展的人气远远不如去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集邮展览,如果想认真的看邮展,最好去观摩两三年一度的全国邮展,展品的说明文字都是中文,看起来容易理解,便于学习和提高。另一方面是人们只喜欢在专题、极限、促进等贴近大众的集邮展品前滞留,传统、邮政史、航空、邮政用品、税票类集邮展品只有中国的有少量专业者观摩,国外的此类展品几乎无人问津,受到极端的冷落。邮展区萧条的观众与商业区购买邮品火爆的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无锡亚展缺乏人气,从入场者看,更缺少青少年的参与。
      三是邮展评审专家们的极端思想加大了集邮展品的过度贵族化。本届邮展对邮集的珍罕度要求丝毫不减,且在奖级上明显拔高。有一部获大金奖的专题邮集,就是以珍罕邮品多而取胜,实际其编排水平并不如其他邮集。陈为乐先生在国际专题集邮讲座中就认为这部专题邮集最多给大镀金奖。他说专题邮集主要是看对素材的合理利用,只要素材好,运用恰当,即使不很珍罕,也要比使用不当的珍罕素材效果好。我也这样认为,不否认传统类的素材是好东西,可再玩下去,它就成了贵族们手中的高档文物,它的最终去处应该是博物馆,而不是邮展。什么事都要讲个群众基础,如果今天的集邮展览没有后期的专题、极限、促进等平民化的类别做铺垫,还有谁会去看你哪个集邮展览呢?
      四是评审专家们的极端保守,压制了新兴集邮类别的成长。评审中对极限集邮和航天集邮展品继2010年印度世界邮展后又遭受了第二次打压。郑炜先生的极限集邮展品《石质建筑》在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上还是大镀金奖,仅仅2年之后,居然变成了亚洲邮展的大银奖。一位国际评审员的手记这样写道:“为什么世界邮展的大镀金奖邮集在亚洲邮展却只得了大银奖。由于极限片的真伪难辨,使得其在国际邮展中渐渐被冷落,此次只有中国的三部邮集参展即是风向标,虽然有其他因素,但得不到高奖也在意料之中,即使以后此类别被排除在正式邮展之外,也不会令人感到惊讶,因为这毕竟是完全人为制作出来的邮品,和其他类别一再强调的‘自然产生和没有集邮痕迹’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对此,本人很难理解,国际邮联对这些邮集的定位就是人为性质的,为什么还要对它强调‘自然产生和没有集邮痕迹’呢?两个不同性质的东西,硬要用一种标准去衡量,既然是集邮展览,又要强调“没有集邮痕迹”,不仅不可思议,也是毫无道理的。显然这是亚洲邮展执权者们在评审中有意进行的人为打压?与世界邮展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相信极限集邮这个新兴的产物,一定会像昔日刚刚兴起的专题集邮一样有它应有的地位。
      另外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在亚洲邮展举办的同时,中国的民间的新兴集邮类别却在破土而出,逆势成长。由江苏、上海、无锡、生肖、文献、原地、东联原地等集邮组织举办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创新性的“2011•中国新兴集邮联展”也在无锡国际博览中心二层北厅推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常增书、王新中、李近朱,江苏省集邮协会副会长马佑璋,上海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吴才宏、沈丽华,国家邮展评审员赖景耀、林衡夫、李伯琴、马驎、张雄、李鸿远出席了开幕式。国家领导人黄孟复、何鲁丽、张怀西等也专程参观了“中国新兴集邮联展”。 此次联展规模为150框,生肖集邮类11部50框、原地集邮类14部55框、文献集邮(整理类)11部44框。这些展品总体反映了目前我国带有试验性的这三类展品的编组状况和大体水平。
      我和朱晓新一道于11月12日参观了新兴集邮联展,其中的文献集邮类引起我莫大的兴趣,以集邮杂志附件组成的《“集邮”杂志夹赠品》向我们展示了建国以来集邮杂志赠送给集邮者的全部纪念品和便函,可谓琳琅满目;以上海市电影制片厂集邮协会文献资料和上海市电影制片厂出版的反映集邮题材的电影“邮缘”宣传品组成的邮集《邮缘》,讲述了著名电影导演桑弧组建集邮协会和拍摄故事片“邮缘”的经过;以各种文献资料组成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邮集,通过展示一大召开前的筹备人员名单、国家领导人批示、对外宣传报道、邮政局内部文件等信息,真实地讲述了全国集邮联一大从发起、筹备到召开的全过程。这些新颖的民间集邮类别为本届亚洲邮展活动拓展了新鲜的集邮内容、增添了民族的文化色彩,给本届亚洲邮展的国内外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2011•中国新兴集邮联展”借台唱戏,与无锡亚展同步推出,对扩大我国集邮活动特色对国内外邮坛的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推动我国集邮活动的创新和发展,扩大此间整个邮展活动的社会影响,增加无锡亚展的人气,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这次邮展的举办也意味着我国省级集邮协会和民间集邮组织通力合作使我国的群众性集邮活动的普及迈出了新的一步。
      我也是一个注重传统、邮政史集邮研究的爱好者,但我认为集邮事业应是提高与普及同步,俗话说“遥遥者易折,佼佼者易污”,普及是基础、是生命,失去了基础,提高也就会自然消失。集邮展览的目的是调动群众热爱集邮的积极性,如果专家们一眛地把集邮展品置于“金字塔”之巅,高高在上,使广大集邮者望而生畏,其生命力也将会枯竭。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集邮活动已经呈每况日下的状态,特别是青少年对集邮活动已失去了八九十年代的那种热情,集邮事业后继乏人,也正是这一现实的真正写照!
作者: AndyGu    时间: 2011-11-27 10:11

很好的一篇杂文
作者: 西塞斋    时间: 2011-11-27 10:16


作者: 缪书峰    时间: 2011-11-27 10:27

张先生的一席话道出了很多集邮者的心声。
作者: 吴世君    时间: 2011-11-27 10:33

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小朱    时间: 2011-11-27 10:37

确有同感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0:37

辛苦了
作者: 天津李子1    时间: 2011-11-27 10:55

写的挺好的!赞一下~
作者: 易东洋    时间: 2011-11-27 11:21

写的挺好的!赞一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1:27

这次展框前有中文前言,其实认真看看还是会懂的
我看了不少外国的集子,特别是日本的
作者: 隔日游侠    时间: 2011-11-27 11:34

原创长文,赞一个!
作者: 南迦巴瓦    时间: 2011-11-27 11:49

本帖最后由 南迦巴瓦 于 2011-11-27 11:51 编辑

我去就看邮政史 传统类  邮政用品!感觉和全国展一样!一些亚洲的传统类!看不懂!实际在中国办邮展  亚展 也好,世展也好!应该有汉文文字!否则像天书似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2:06

亚展、国际展在我国举办也不是一、两次了,按惯例用英文表述也是法定的,参观者应在参观前有所思想准备。
...
大愚若智 发表于 2011-11-27 11:57



    很认同,其实真有心看还是能看懂的!
全球那么多文字与国际展,不可能每到一国就按当地的文字来展示啊!
作者: 小朱    时间: 2011-11-27 12:53

本届邮展中国内送展的全部都是纯英文说明,反而有几部港台作品是中英文对照的。组委会对于采用双文字说明的邮集也并没有拒绝。
作者: liudan    时间: 2011-11-27 12:58

配个翻译
作者: 南迦巴瓦    时间: 2011-11-27 13:05

给留会配个女翻译
作者: 宁波邮迷    时间: 2011-11-27 13:32

深表同感!!!
作者: 隔日游侠    时间: 2011-11-27 13:34

本帖最后由 隔日游侠 于 2011-11-27 13:40 编辑

"有一部获大金奖的专题邮集,就是以珍罕邮品多而取胜,实际其编排水平并不如其他邮集。陈为乐先生在国际专题集邮讲座中就认为这部专题邮集最多给大镀金奖。"
这个莫非指的是丁劲松的红印花邮票专辑? 个人也认为把大量的红印花珍品放在一起出展有种"斗富"的感觉,邮集的市场价值没准能超过水原,但其立意和编排应该没有什么大突破。

另外,严重支持国际邮展应该让大部分都看懂附带本国文字解说,8月在日本横滨的国际邮展全部用英文说明,导致日本人观看邮展本身的也是寥寥无几。脱离了群众基础发展下去的道路是极其危险的。

 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4:07

没有感想
觉得蛮不错的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1-11-27 14:24

本帖最后由 宜宾430061 于 2011-11-27 14:26 编辑
"有一部获大金奖的专题邮集,就是以珍罕邮品多而取胜,实际其编排水平并不如其他邮集。陈为乐先生在国际专题 ...
隔日游侠 发表于 2011-11-27 13:34



    呵呵呵,赞同“大愚若智”先生的观点~~~
另外,丁劲松先生的邮集是传统类,不是专题类的邮集哦~~~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1-11-27 14:25

这次展框前有中文前言,其实认真看看还是会懂的
我看了不少外国的集子,特别是日本的
麦国培 发表于 2011-11-27 11:27



    哈哈哈哈,我跟麦会长一样,所见略同哦~~~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1-11-27 14:27

知道看不懂,所以至始至终就没打算去。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4:29

以下的小插曲倒应关注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p;extra=&page=1
作者: bjsATM    时间: 2011-11-27 14:35

读了此文以后,就跟去了展场一样......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4:46

回复 26# 大愚若智


更需要关注的是文献类
香港书号甚至没有任何书号的文献都可以参展并获不俗奖项!
以前讹说的没书号、香港书号不能参展可以休矣!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5:17

不过这次文献全上锁了,真是展览到底给谁看了!
作者: 武延江    时间: 2011-11-27 15:30

来学习!
作者: 小朱    时间: 2011-11-27 16:52

回复 27# 麦国培

文献没有书号或内部准印证不能参展是中国国内的特色,这是我国新闻出版制度决定的,国内参展者通过全国集邮联参加国际或世界邮展必须遵守,但港澳台或国外参展者通过其所在地区的FIP成员组织参加国际或世界邮展就不会有这个限制了,哪怕这个邮展是在大陆举办的。
作者: 小朱    时间: 2011-11-27 16:55

回复 29# 麦国培

文献锁在柜子里,不能翻阅,文献展览变成了书籍封面设计展览了
作者: 小朱    时间: 2011-11-27 16:57

回复 19# 隔日游侠


    陈为乐先生所指的大金奖专题邮集应该是那部著名的韩国专题邮集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7:24

回复  麦国培

文献没有书号或内部准印证不能参展是中国国内的特色,这是我国新闻出版制度决定的,国内参 ...
小朱 发表于 2011-11-27 16:52



请朱兄仔细看看这次的中国文献展品目录为佳!以免又以讹传讹了!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1-11-27 17:57

就楼主提出的4+1点,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是这次邮展的全部展品按国际邮联规则全部采用英文字,给我和绝大多数不懂英文的观众来说,带来极大的困惑。完全是事实。主要是国际集邮联以前的规定,我也认为,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集邮的重心转向中国,使用中文将是趋势,目前有些邮集使用中英文对照就是迈出的第一部。集邮联对英文版的国际邮展已经考虑了将前言翻译成中文挂在第一框,我和左明一起挂的,由于格式的不同,花了好长时间也还是有几部邮集邮遗漏。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1-11-27 18:01

二是这次邮展展厅的人气较过去更为衰落。
也基本是事实。作为比较高级的国际邮展,太传统、太尖端、太专业是正常的。邮展区毕竟没有商业区吸引人,可以理解 。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1-11-27 18:03

三是邮展评审专家们的极端思想加大了集邮展品的过度贵族化。这点我反对。既然是高等级的国际邮展,当然对邮集的珍罕度有高的要求。普及性有普及性的邮展,如二楼的新兴邮展。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1-11-27 18:09

四是评审专家们的极端保守,压制了新兴集邮类别的成长。评审中对极限集邮和航天集邮展品继2010年印度世界邮展后又遭受了第二次打压。
这个大家已经明显看到了,除某些国际权威人士个人问题外,也应是国际组织的认识导向,深入理解应该也会悟出点道理。我个人认为导向应软着落而不能过度打击集邮者热情。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1-11-27 18:12

同意第五点关于新兴邮展的认识,这是各级邮展的基础,应大力提倡。关于新兴邮展中的文献类,不敢苟同。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1-11-27 18:16

综合楼主的观点,楼主最大的误区是没有认识到这是高等级的国际邮展,一味要求普及性,因而也对邮展提出了太传统、太尖端、太专业的意见。新兴邮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不知以上几点个人观点是否正确。
作者: 斩风123    时间: 2011-11-27 18:22

我认为看邮展,主要是看展出的邮品,而文字说明是次要的。国际上既然大家都认同用英文说明,没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在中国展用中文、在日本展用日文、在西班牙展用西班牙文等等,那么对于参展作者和评委就是要求太高了,一会翻译成这个文字,一会翻译成那个文字,累不累啊!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1-11-27 18:39

三是邮展评审专家们的极端思想加大了集邮展品的过度贵族化。这点我反对。既然是高等级的国际邮展,当然对邮 ...
hbw119 发表于 2011-11-27 18:03



    同意胡不为先生的看法~~~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1-11-27 18:40

我认为看邮展,主要是看展出的邮品,而文字说明是次要的。国际上既然大家都认同用英文说明,没规矩不成方圆 ...
斩风123 发表于 2011-11-27 18:22



    同意~~~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8:46

支持胡大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1-27 18:46

支持胡大侠
作者: 吴世君    时间: 2011-11-27 19:01

同意老乡的观点。支持。
作者: wzqwu    时间: 2011-11-27 19:01

根据楼主的反思,强烈要求FIP修改邮展规则,以后邮展每邮集必须配备当地美女翻译一名,皮肤要好,身材要劲,口才要好,廿四岁,廿四小时伺候。每小时换一款比基尼,每两小时换位一次。
以便增加邮展的人气和参展者的理解能力,体现各地区的美女风情。
以上建议,同意的请举手~~~~~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11-11-27 19:27

好长的帖子。终于读完了。
体会: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竞赛的原则是:只能遵循既定规则,不能违背和修改既定规则。只能在不断的竞赛中逐步完善规则。
3,收藏性质的展览遵循的就是物稀原则,而物稀自然价高,无可厚非。
4,展览的级别越高,展览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就越强。想要通俗的话,请绕行。
5,越高档的展览其实能看懂的人就越少。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1-11-27 19:31

呵呵呵,梅医师的见解,精辟~~~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1-11-27 19:33

本帖最后由 宜宾430061 于 2011-11-28 09:05 编辑
根据楼主的反思,强烈要求FIP修改邮展规则,以后邮展每邮集必须配备当地美女翻译一名,皮肤要好,身材要劲, ...
wzqwu 发表于 2011-11-27 19:01



   
颇有创意,值得一试,哈哈哈哈~~~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11-11-27 19:42

看这类邮展就当是养眼
作者: wzqwu    时间: 2011-11-27 19:43

好长的帖子。终于读完了。
体会: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竞赛的原则是:只能遵循既定规则,不能违背 ...
蓝蓝蓝梦 发表于 2011-11-27 19:27



我去车展就是看MM,汽车的神马性能不关我卵事。
如果去医院打针,护士漂亮一点,我感觉不会那么痛。
去看画展或古董展我只关心这东西多少钱。
看邮展就自己看介绍对邮品摸索,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11-11-27 19:43

根据楼主的反思,强烈要求FIP修改邮展规则,以后邮展每邮集必须配备当地美女翻译一名,皮肤要好,身材要劲, ...
wzqwu 发表于 2011-11-27 19:01



    太偶像你了……好强强,说到俺心坎里了。

下次你展出,我去看,你那个垃圾集我已经看过了,要看就看美女。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11-11-27 19:46

看这类邮展就当是养眼
摩云金翅 发表于 2011-11-27 19:42



    在这类展览上要是看到了一堆垃圾的话,那恐怕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作者: wzqwu    时间: 2011-11-27 19:47

太偶像你了……好强强,说到俺心坎里了。

下次你展出,我去看,你那个垃圾集我已经看过了,要 ...
蓝蓝蓝梦 发表于 2011-11-27 19:43



    明年广东省展可能在东莞啊~~~ 老梅要做好准备。。。。。。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11-11-27 19:50

明年广东省展可能在东莞啊~~~ 老梅要做好准备。。。。。。
wzqwu 发表于 2011-11-27 19:47



    你是不是又有新集子啦?先提前恭贺一下下。
作者: wzqwu    时间: 2011-11-27 19:57

你是不是又有新集子啦?先提前恭贺一下下。
蓝蓝蓝梦 发表于 2011-11-27 19:50



    谢谢,计划括成5框。。。不知时间能不能赶上。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11-11-27 20:07

回复 57# wzqwu


    恭喜。做专题是你的强项,时间上应该没有问题。
作者: 六六顺    时间: 2011-11-27 20:19

是的,很多东西都看不懂.还是全国邮展好
作者: thwuwei    时间: 2011-11-27 20:38

回复 39# hbw119


因为喜欢收藏集邮书刊,
对新兴邮展中的文献类,我本来很期待!
但看了以后,实在是无语了.真是败兴而归.

展示的邮集中,充斥着大量的复印件.
竟然有作者说:这是保护珍贵文献.
如果是在家自娱自乐,你再多的复印件也就罢了!但在竞争性邮展上,哪有用废纸来展示某件珍罕品的?
难道这样的废纸越多,说明了你的展品越珍罕?
作者: 武延江    时间: 2011-11-27 21:08

最看不懂的,是最有学问的,最没用的,就是最值钱的。
作者: caiyunaifeng    时间: 2011-11-27 21:28

不管怎么样,也要做到“三贴近”!
作者: 正蒙轩    时间: 2011-11-27 22:22

看完帖子学到不少!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1-11-27 23:10

能扫描出书是最好的事情了,英文字小看着确实很累,站了半天腿都酸了。

这次邮展目录居然要50元,真是太贵了也。
作者: keihk    时间: 2011-11-28 00:49

楼主应直接呼吁世畀集邮联把中文接纳为世界邮展的合法语言,否则就不可以有中文文字在贴片上,这是游戏规则,近年有新规定,青少年展集可以用举办国文字,但想获高奖的人还是会用英文,评审员看不懂,怎会给高分?国际邮展贴片有中英双文字的邮集其实是不被允许的,无锡邮展有几部中英文的邮集,那是作者不看重所能得奖级,才这么做,因那是有风险的,国际集邮联有权扣分甚至不予评审.贴片可以有双文字,但都要是被FIP接纳的英文 法文 俄文 西班牙文 德文.应要求中华集邮联正式向FIP申请加入中文.否则楼主这种不按规则出牌是不行的.即使近年内成功把中文加入,想获高奖的邮集还是要用英文.鬼子评审还是会有共识,只给英文集评高分.
作者: 假师爷    时间: 2011-11-28 08:13

我发现每次去大型邮展,真正能静下心来仔细观摩展品的时候真的很少;很多时候是走马观花看一看就奔邮商的摊位去了。现在有相机了,碰到好的,可以照下来,回家慢慢琢磨。
至于说到贴片文字,我认为还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好。这样对参展者,评审者和参观者都好。若是都要求本地语言,那可难坏参赛者和评委们了。他们可是世界各地都去的。
为了方便本地不通英语的参观者,大会应该发行一本小册子,有对各个邮集的双语介绍,一部邮集一页,以后也是很好的文献资料了。参观者拿着这个小册子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喜爱的邮集,了解邮集的基本情况。
作者: qoone    时间: 2011-11-28 09:17

原来如此 中国的地盘不是为中国人服务的 没办法
作者: caiyunaifeng    时间: 2011-11-28 11:00

统统言之有理!
作者: 张吉昌    时间: 2011-11-28 12:38

大家的观点我都喜欢,好热闹呀,送大家对联一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1-11-28 13:29

集邮联对英文版的国际邮展已经考虑了将前言翻译成中文挂在第一框,我和左明一起挂的,由于格式的不同,花了好长时间也还是有几部邮集邮遗漏。hbw119 发表于 2011-11-27 17:57



20111124772d9603462e32e141596db7298de35f.jpg

图片附件: 20111124772d9603462e32e141596db7298de35f.jpg (2011-11-28 13:29, 72.34 KB) / 下载次数 3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505384&k=f7a49f893a98a40a8a3e0d0875fba8db&t=1732604560&sid=UHG5t5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1-11-28 13:34

王小虎 发表于 2011-11-28 13:29

谁拍的?我怎不记得?是在挂中文版的前言的时候。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1-11-28 13:37

谁拍的?我怎不记得?是在挂中文版的前言的时候。
hbw119 发表于 2011-11-28 13:34



    警界福娃!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1-11-28 13:41

马党生?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1-11-28 13:52

马党生?
hbw119 发表于 2011-11-28 13:41



    老马脸还不够圆,还不象福娃。

福娃是这次的形象大使。
作者: 康熙迷    时间: 2011-11-30 01:32

此次观展确实像张先生所言  在中国办展   就应该有个中文说明   毕竟观展的大部分还是本国人   这与集邮的大众化相去甚远   至于您所言集邮缺乏年轻人   这个我倒不赞同    我年纪也不到30岁   跟我一起玩集邮十几年以上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我们此次去观展各取所需   像我就专门看邮政史和税票类的  虽然我英文水平也是半桶水   但是至少国内的集子还是能看懂一点  看看人家怎么编排的  这个对个人水平的提升还是有所帮助的   个人有个人不同的喜好取向   中国集邮的未来还是很有前途的   这点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作者: 小朱    时间: 2011-11-30 13:01

于老师的大银奖
中国        于钧生        新疆邮路(1950-1966)        75        LS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1-11-30 13:39

学习完毕,没有评论,只有一个建议:希望《中国邮史》全文刊登!!!
作者: scriptor    时间: 2011-11-30 15:35

自我感觉收获很大,看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的邮集,碰到一批老师和同好。聊天到夜里2点一点都不困,很像上大学时的精神头,着实难得了!还可以交流邮品和逛地摊,虽然没买到什么像样东西,自觉很享受这个过程。
作者: 569    时间: 2011-11-30 16:48

我看到于先生邮集中有不少新疆戳实寄的邮資封片简,有难度,喜爱邮政用品类别的评审員可能评价会高些,但邮政史类邮集制作无須这么费劲,吃力不讨巧。以往许明亮先生曾多用东北实寄简加入东北邮政史集,效果也谈不上好,外藉评审对中国邮品的理解或者说我们的宣传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者: 569    时间: 2011-11-30 17:13

集邮展览要做到给集邮爱好者与评委们一齐看才好,现在有矛盾有分岐也不用心焦,朝前望,情况总会不断改善。
作者: 于钧生    时间: 2011-11-30 17:51

我看到于先生邮集中有不少新疆戳实寄的邮資封片简,有难度,喜爱邮政用品类别的评审員可能评价会高些,但邮 ...
569 发表于 2011-11-30 16:48



    学习了,再接再励,争取较好的成绩吧!
作者: 深圳陈旭裕    时间: 2011-11-30 22:01

学习了,再接再励,争取较好的成绩吧!
于钧生 发表于 2011-11-30 17:51



    其实成绩不重要, 自己开心最重要, 快乐集邮,开心集邮!
作者: 于钧生    时间: 2011-11-30 23:43

其实成绩不重要, 自己开心最重要, 快乐集邮,开心集邮!
深圳陈旭裕 发表于 2011-11-30 22:01



    没错,快乐集邮,集邮开心,其乐融融!
作者: 王鲁邦2011    时间: 2011-12-2 21:12

这篇文章在新浪博客里看到了,没有中文,对于向我这样的初学者更是一头雾水。。。
作者: liudan    时间: 2011-12-4 23:28

本帖最后由 liudan 于 2011-12-4 23:32 编辑

看过两次新疆邮路邮集,杭州和无锡。不过感到有点遗憾的是,铁道邮路中没有展示当时的进疆的火车邮戳封——西乌火车邮戳。


xwhcf.JPG

图片附件: xwhcf.JPG (2011-12-4 23:32, 28.31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508920&k=d8639e7ad8b97dc9b1b0661d4f3f28d7&t=1732604560&sid=UHG5t5


作者: 张吉昌    时间: 2011-12-6 16:48

这次亚洲集邮展览,全国集邮联只给了新疆一个名额,由于老于的邮集是新作品,故优先推出吧。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