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真是好故事!虽然外行人写的新闻稿误导了不少人,但也正是这些新闻,使越来越多的“外行”成为了集邮者。一直在关注清票,但迟迟不敢下手。不过,估计最迟明年,我也会有我的第一套大龙。
哈尔滨市 松北区 世坤路 838号 科技创新城 7号楼 安天实验室 李柏松 邮编:150028
————————————————————
主集国际象棋专题、伪满、编年信销票。

TOP

楼上邮友不必早入清票的“贼船”
想当初,我的第一套大龙旧票300元买入200元卖出,亏损了3个月工资
大 ...
g153694 发表于 2010-10-24 10:51



    感谢郭老教诲!
    此前曾就如何收集清票在本网咨询过众师友,也得到了师友们的耐心指点。因为怕上当、花冤枉钱,我一直还在学习、观望之中。相信还有许多邮友也与我一样,对清票望而生畏吧。
    如果郭老及各位老师能多写些指导清票收集与研究的科普文章,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集邮者加入收集清票的阵营。那个时候,才是清票真正“价值回归”的时候,也必将是华邮大放异彩的时代。
哈尔滨市 松北区 世坤路 838号 科技创新城 7号楼 安天实验室 李柏松 邮编:150028
————————————————————
主集国际象棋专题、伪满、编年信销票。

TOP

革命不分先后,各项邮品永远会有新入行者,历史就这吐故奈新。
“女怕稼错郎、男怕入错行”但愿 ...
g153694 发表于 2010-10-24 11:33



    郭老讲得有道理!
    我想中国邮票的收藏队伍是呈金字塔型的:其底端恐怕是“编年”、“JT”的收藏者;清票的收藏,研究者则位于中上端;至于最顶端是什么,以我目前的浅薄见识,尚无法知晓。至少,在我不算长的信销邮票收集经历中,JT票(以及后来的编年票)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但也只是限于很初级的收集而已,尚达不到研究的高度。
    前段时间,购买了一本浙江邮友的香港普票邮集,对照着一本杨乃强目录,观察、比较水印、图案的细微差别,学习分辨版式,甚至希望找到组外品(有些异想天开了),发现其中的乐趣远非收集全套编年信销所能匹敌。郭老对于清票(以及民国、解放区邮票)的热爱,是否也更注重对其版式的研究?如果是的话,通常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然各项研究成果常常见诸报端,但初学者却鲜见对其研究方法的介绍,故难免要走很多弯路。
    郭老和麦会长两位高人在此帖中的对话,让我受益匪浅。其字里行间,似乎更多的是对走过弯路的懊悔。而恰是这样的文字,可以指引初学者少走弯路。故期待经常能读到这样的文字!但这一路艰辛的过程,所留给郭老和麦会长的,可能还是快乐多于烦恼吧?
哈尔滨市 松北区 世坤路 838号 科技创新城 7号楼 安天实验室 李柏松 邮编:150028
————————————————————
主集国际象棋专题、伪满、编年信销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