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主集麻花戳忘记拍中的东西麻烦联系蔡建初528139广东佛山三水芦苞独树岗市场东三巷

TOP

吊鲸鱼用的!

TOP

我也是!惨啊!比你更惨!
西樵佬 发表于 2010-1-25 13:42



    呵呵,在湛江头顶上飞过.

TOP

呵呵,在湛江头顶上飞过.
近礼书斋 发表于 2010-1-29 08:13



    比我们好多了!有米!

TOP

不用钱的.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搭载的!

TOP

19.曲江


曲江县地处粤北中部,北江上游,傍依五岭南麓,汇集浈武二水,全县总面积3185平方公里,曲江县自然资源丰富。煤炭储量2.3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森林覆盖率59%,活立木储量居广东省第三位;水能蕴藏量25.6万千瓦,可开发量达18.6万千瓦,是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县之一;已探明境内矿产48种,其中铜、钼、锑、钾矿储量居全省第一,铁、铅、锌矿储量居全省第二,钨储量全省第三,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
  曲江县名优特产多,有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的白马牌油粘和宝林山矿泉水,有中华名果曲江沙田柚,有荣获广东省名茶称号的黄坑银毫茶,品质优良的红瓜子、生姜、冬笋等,近年开发的“曲宝牌”系列产品重阳花生、皮蛋、及蚕蛾公酒等名优特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自然环境】 境内为山地、盆地地貌,丘陵占全县面积的52%,“船底顶”海拔1586米,是该县的最高峰。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0.1℃,7月份最高;平均28.9℃,1月最低,平均9.5℃,无霜期306天,年雨水量1676毫米,雨水集中在4--6月。
  【主要资源】 曲江县名优物产很多,著名的有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的马坝油粘,有获得全国优质产品金奖的宝林山矿泉水,有荣获广东省名茶称号的黄坑银毫茶,有品质优良的乌石红瓜子、白沙沙田柚、罗坑三黄鸡以及冬菇、冬笋等。
  【旅游景点】 曲江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别具特色。位于曹溪河畔106国道旁素有佛教“南宗祖庭”之称的南华寺,是广东六大名寺之一距县城4公里。位于县城西南1公里的狮子岩,是史前期古人类“马坝人”及新石器时代“石峡文化”的发祥地。境内风光旖旎的韶石山,相传是舜帝南巡时登弹奏韶乐的地方,文物古迹极多,正待规模开发。小坑国家森林公园富有返朴归真的自然景色。有深圳小梅沙之称的太阳岩,山清水秀。
  【经济新貌】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通讯、充足的能源,为曲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曲江县着力改善投资环境,重点发展基础工业和第三产业,稳定提高农业,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最新状况】 2004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0号)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韶关市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曲江区辖原曲江县的马坝镇、罗坑镇、樟市镇、大坑口镇、乌石镇、沙溪镇、大塘镇、小坑镇、枫湾镇、白土镇,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将原曲江县的花坪镇、犁市镇划归韶关市浈江区管辖;将原曲江县的重阳镇、龙归镇、江湾镇划归韶关市武江区管辖;将原曲江县的黄坑镇、周田镇、大桥镇划归仁化县管辖。并将曲江县大坑口镇、乌石镇二镇合并为乌石镇。


PICT3954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熟悉广东的最佳帖子!
   一哥带你去旅游!

TOP

20.电白


电白县位于广东西南沿海,是茂名市所辖的沿海县。总面积1855平方千米。总人口135.6万人(2007年)。
  县人民政府驻水东镇,邮编:525400。代码:440923。区号:0668。拼音:Dianbai Xian。
电白县辖16个镇,县城所在地是水东镇,全县共有327个村(居)委会,其中村委会293个(内含8个渔委会)、居委会34个。电白县人口较稠密,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135.6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99.6%,壮族等3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0.4%。电白县流行的方言主要有粤语、黎话(属闽南语系)、涯话(属客家语系)三种。其中还有大约30万人在使用涯话,主要分布在沙琅、望夫、黄岭、罗坑、那霍,基本说涯话,观珠大部分,大衙、马踏、林头、羊角等乡镇的小部分。委会293个(内含8个渔委会)、居委会34个,县城所在地是水东镇。电白县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北、东北部高,南、西南部低,南部南海环绕,港湾迂回全县陆地面积1840平方公里。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电白县地势背山面海,山地、平原、沿海面积各占1/3。 电白县海岸线长220多公里,海域辽阔,放鸡岛、竹洲岛、南士岛、青洲岛、大洲岛、三洲岛、岭仔屿等七大岛屿有如天然屏障。全县可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1047平方公里,有水东、陈村和博贺港等多个天然港湾多个天然港湾,其中广东省最大渔港--博贺渔港年捕捞量达15万吨以上。沿海盛产龙虾、对虾、膏蟹、鱿鱼、石斑鱼、金丝鱼、海参、鱼翅、鲍鱼、贝类等。主要河流有沙琅江、龙记河、龙湾河等14条。其中沙琅江是电白最大河流,年径流总量为11.9亿立方米,干流全长112公里,汇鉴江入海。电白县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年无霜期362.2天,年均降水量为1942.3毫米,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电白县植被覆盖率达80%,森林覆盖率为48.4%。全县山地、丘陵地带基本种上水果与南药。电白县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是粤西南的重要门户,325国道、广湛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三茂铁路穿过西北部六镇。莲头25万吨单点系泊油码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码头;博贺港是对外开放港口,正在建设大型货运码头。电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7类40多个品种,其中高岭土、钾长石、独居石、锆英石、玻璃砂等储量颇多。荔枝、龙眼、花生、海鲜等产品久负盛名,是全国最大的连片早熟优质荔枝生产基地和广东省花生主产区。旅游胜地众多,虎头山海滨浴场被誉为“南方北戴河”,放鸡岛是中国潜水旅游胜地,冼太夫人故里、热水温泉、龙头山、浮山岭、庄山等都别具特色。以及龙盘绿海、荔林石柱藏古迷、庄山碧嶂、锦盖磻坑、浮山传说越千年等旅游景区,以“山--海--岛”为轴线的现代农业观光和滨海旅游正在崛起。电白县出台免税、保税和加快工贸小区经济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和建设沿海高新技术经济带,因地制宜,已建起一批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开发性农、林业产品、海产品等农、林、牧、渔各业一系列商品生产基地。全县水果种植面积80多万亩,其中荔枝42万亩,龙眼10万亩,橄榄16万亩,各类水果大部分已投产。每年种植花生22万亩,北运菜14万亩。海水养殖面积为12万亩,网箱1万多个,分别养殖虾、蟹、贝类及各种优质鱼类,年产量16万吨,海洋捕捞业发展蓬勃,经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水产总量列为全国第八位。商贸发达,商品购销两旺,城乡市场十分繁荣。教科文卫体等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电白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百强县,全国水果总产值百强县,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百强县,全国邮电经济效益百强县,全国治沙先进县,全国水产先进县,全国物价系统先进县,全国“乡镇企业办得好,对社会贡献大”先进县。电白县的建筑工人的贡献和成就在广东省也是名列前茅,电白人的一级建筑公司也是广东最多的!
民营企业恒大钢铁基地首期180万吨/年和第二期320万吨/年轧钢项目已相继顺利投产,年产值达150亿元、800万千瓦热电厂,首期200万吨沥青加工项目,15万千瓦风力发电等大宗项目也相继落户,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00亿元。此外,电白县工业园区也有31家企业落户。年产值近40亿元。在325国道和水林路沿线,已初步形成了香精香料产业集群。目前,在“二线”的香精香料企业近40家,年产值达10亿元,占全国香精香料销售市场份额的65%以上,在国家烟草专卖局指定的烟草专用香料厂家中,电白就占了16家,产值、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电白县水果种植面积约65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水产品年产量约50万吨。还有丰富的粮食、花生、蔬菜等农产品,发展农海产品加工业前景广阔。近年来,该县大力扶持从事农海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像民丰有限公司、正红牌红心鸭蛋开发有限公司、龙海海蜇集团、电白食品集团腊味厂、德兴果菜发展有限公司、佳辉食品有限公司、金鹰大米厂、港泰食品有限公司、亿顺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投产。其中龙海海蜇集团,年产值达1.3亿元,税利3000万元。该公司对沿海3000户海蜇捕捞户的产品定点收购加工,直接安排2000多人就业,产品远销美、日、加、韩等国。此外,中国海洋水产品总公司属下的佳辉食品有限公司在电白投资2亿多元,加工各类高档海产品,年创汇5000万美元,创税收2000万元,每年有近万户渔民可以从中直接受益。电白海岸线长达220公里,海域辽阔,海产资源丰富,为海洋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目前该县已开发优质海水养殖基地234465亩,养殖石斑、龙虾、对虾、膏蟹、鲍鱼、牡蛎等100多种优质水产品。全县水果种植面积66万亩,水果总产量25万吨;荔枝总产量10.3万吨。全县现有捕捞鱼船4800艘,400匹码力以上的大渔船150艘,并配备了卫星导航仪、罗兰定位仪及优良通讯设备,远洋捕鱼能力强。同时,全县开展滩涂养殖近10万亩,其中:对虾养殖4万亩,优质渔养殖2万亩及15000个网箱,文哈养殖1.5万亩,蜡类养殖1万多声,年海产品38万吨,其中:优质鱼8万吨,虾蟹1.5万吨,贝类18万吨,操类8000吨。为了促进侮产品贸易发展,近年建起了大小制冰厂、冷冻库数十家,培养发展海产品加工群100多完各种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近几年,县城水东附件的彭村率先种植芥菜,经过彭村广大菜农和农科人员的反复选育提纯,彻底改变原品种茎叶直立、叶多茎少、纤维多、茎叶青绿并带有苦味等缺点,使之转变为卷心、茎多叶少、爽脆、茎显乳白味带微甘特征的优质品种,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餐桌蔬菜,市场发展前景看好。由于其品质受到种植区域的局限,即在电白县境内特别是水东彭村周边地区种植面积大,品质明显优于其他地区(其中以彭村的最为优质有名),因此,人们将近几年新培育的该品种称之为“水东芥菜”(也称为彭村芥菜)。据了解,水东芥菜收益好,一年可种植6-7造,年亩总产值达24000-30000元。近年来电白、茂港两地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面积已超过13000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但经济水平总体还是比较低。
宋开宝五年置电白县。据《今县释名》:因“移县治神电卫”而得名。—说此地多雷电而得名。电白县的原县城在电城镇,电城镇在明朝洪武23年为了预防海盗而建城,因当地的雷电多而叫神电卫城,电白县和神电卫城因当地的雷电多得名,而不是电白县因神电卫城而得名!
  2000年,电白县辖25个镇:水东镇、马踏镇、岭门镇、爵山镇、电城镇、树仔镇、麻岗镇、博贺镇、龙山镇、旦场镇、南海镇、沙院镇、小良镇、七迳镇、坡心镇、羊角镇、林头镇、大衙镇、霞洞镇、观珠镇、沙琅镇、黄岭镇、望夫镇、罗坑镇、那霍镇。总人口1459219人,各镇人口: 马踏镇 57595 岭门镇 58561 爵山镇 47227 电城镇 81297 树仔镇 46855 龙山镇 34908 麻岗镇 54245 旦场镇 59769 沙院镇 42058 小良镇 48560 七径镇 66687 坡心镇 70737 羊角镇 116266 林头镇 78029 大衙镇 29304 霞洞镇 80518 观珠镇 73862 沙琅镇 57298 黄岭镇 31930 望夫镇 26067 罗坑镇 24287 那霍镇 41572 博贺镇 26142 水东镇 89284 南海镇 62965 陈村虚拟镇 42634 曙光农场虚拟镇 7716 水丰农场虚拟镇 2063 电白盐场虚拟镇 78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1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1号)设立茂名市茂港区。茂港区辖从电白县划出的羊角、坡心、七迳、小良、沙院和南海6个镇。
  2002年,电白县辖19个镇(水东、林头、霞洞、黄岭、那霍、沙琅、罗坑、大衙、观珠、望夫、马踏、岭门、麻岗、旦场、树仔、电城、爵山、博贺、龙山)。
  2003年12月,(1)撤销龙山镇、博贺镇,合并设立新的博贺镇。调整后,博贺镇共有5个居委会、5个渔委会和10个村委会,总面积49.5平方千米,总人口63293人。博贺镇政府驻原博贺镇政府驻地;(2)撤销爵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电城镇。调整后,电城镇共有5个居委会和28个村委会,总面积109平方千米,总人口135708人,电城镇政府驻原电城镇政府驻地;(3)撤销大衙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林头镇。调整后,林头镇共有2个居委会和33个村委会,总面积146平方千米,总人口125695人,林头镇政府驻原林头镇政府驻地。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电白县辖17个镇(水东、林头、霞洞、黄岭、那霍、沙琅、罗坑、观珠、望夫、马踏、岭门、麻岗、旦场、陈村、树仔、电城、博贺)。


PICT3955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从化也搞大芥菜了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水东芥确实不错!好吃!

TOP

21.龙川

龙川县始设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赵佗为首位县令,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2008年9月20日,举行龙川建县2222年庆祝活动,预示着龙川经历了2222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走向繁荣,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东连梅州、汕头、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全县面积3089平方公里,辖25个镇,人口90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3万人,历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设龙川县。
县境内有金属和非金属矿20余种,且储量大,其中,铁矿总储量达1500万吨,世界五大名石之一的黑色花岗岩的储藏量达100多万立方米;与世界名泉法国“维希”矿泉属同一家族的黎咀梅子坑天然矿泉水,年流量达27万吨。全县活立木积蓄量达2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1.3%。水资源以东江、韩江为主,年径流量23.3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41.39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1万千瓦。龙川名胜古迹众多,县城南部重镇佗城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附近还有涧洞三叠瀑布、塔西合溪温泉。境内北部有风光秀丽的枫树坝水库、梅子山矿泉山庄度假村;境内中部霍山(3A景区)以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其洞幽峰奇、百态千姿,素有“朝在罗浮暮在霍”之美誉。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东连梅州、汕头、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全县面积3089平方公里,辖25个镇,人口90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3万人,历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设龙川县。
  龙川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丰沛阳光充足,平均气温21.8℃,历年降雨量平均1501.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8%。
龙川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之美称,今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颇多,如越王井、正相塔、孔庙、越王庙等均闻名遐迩,吸引大量境内外游客观光游览。风光秀丽的枫树坝库内游、东江漂流、梅子山矿泉山庄度假村、五官塘生态旅游区、佗城涧洞三叠泉瀑布,塔西合溪温泉、县城水坑生态风景区,还有霍山风景区,奇险秀丽、洞幽峰奇、百态千姿,素有“朝在罗浮,暮在霍”之美誉。如此古迹胜地,秀山丽水可谓是旅游的好去处。


PICT3956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我的隔壁,霍山的一线天很出名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22.江门

簡稱 江
設立始年 1925年11月26日第一次建市
1951年1月12日第二次建市

行政區類別 地级市
區劃 3区4市
政府所在地 蓬江区 白沙大道西1号
市委書記 / 市長 陈继兴 / 王南健
政府網站 江门市政府门户网站
市花 簕杜鵑
   
   
鄉土語言 粵語
電話區號 0750
車牌代號 {{{VRPcode}}}
總面積 9541平方千米[來源請求]  
- 市區 1818平方千米[來源請求]
總人口 412.64万(常住)(2007年年末)[來源請求]  
人口密度 407人/平方千米[來源請求]  
毗鄰 中山 珠海 中山 佛山 阳江 云浮
江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江门地区又称“四邑”、“五邑”。面积9541平方公里,江门約佔珠三角地區的1/4,人口412.64万,其中非農村人口達200.9萬。市區人口達133萬。[來源請求]江门是绿色城市。[來源請求]著名侨乡,旅外侨胞达280多万人,分佈在世界107國家和地區,是「中國第一僑鄉」,约佔全國海外華僑的1/10。[來源請求]狭义的江门仅指竹排头以西,羊桥市以东,江门河以北,高第里以南的范围,面积两平方公里。[1] 江门市区为蓬江区和江海区。县级新会市于2002年6月22日并入江门市成为其第三个区。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秦、汉为番禺县地。三国后为新会县地。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51年1月12日从新会县析置江门市,之后先后由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市管县新体制实行,江门被定为省辖地级市,下辖新会,台山,鹤山,恩平,开平,阳江,阳春共七个县。1988年,阳江和阳春独立建市,其余县亦相继升为县级市。

明、清时期,新会县属下的江门镇逐渐兴起,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9月5日,根据《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开放为通商口岸。民国时与南海县佛山镇,增城县新塘镇,东莞县石龙镇并称为广东四大镇。当时的江门商业极为发达,在现在市区长堤,仓后路,太平路附近存有超过三公里的骑楼街。其时富商在市区以及附近白沙乡的东海里,江右里,迦南里等建有大量富有西洋风格的住宅。建国后政府在江门投资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著名的企业有曾经是亚洲第二大糖厂的江门甘蔗化工厂,江门柴油机厂,江门造纸厂,江门船厂,江门无线电三厂,江门锁厂,江门电缆厂等等,此时江门的工业产值跃居广东第三位。
江門市是平原为主,西北方高,東南方面低。河流有西江、江门水道等,江門市的海,島岸線的長達630公里。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2000毫米,年均温度21.8℃。江門市的山,丘陵面積由於4400平方公里多,佔著46.13%。水資源總量120.8億立方米,佔據著全省水資源總量的6.49%。江門市的森林總積蓄量是830.2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是43%,林業用土地綠化率是87.6%。在西北部,南部山地原始次生林有數千公頃,野生植物有1000多種。
农产有稻、蔗、果、茶等。矿产有金、铜、锡等。
工业主要有纺织、食品、制糖、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等业。有南国纺织城之称。
江門市是全國最大的紡織服裝,化學纖維,皮革產品,食品,紙製的產品生產基地之一。江門也是廣東省重要的製造業基地,製造業涵蓋30多個工業行業。機電、紡織服裝、食品、造紙及紙製品、電子信息、建材等為江門六大支柱產業,摩托車製造都是江門的優勢產業。


PICT3957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又去过一个地方.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去多了!以前!

TOP

23.五华
五华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它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地处北纬23°23'~24°12',东经115°18'~116°02',东起郭田照月岭,西止长布鸡心石,南起登畲龙狮殿,北至新桥洋塘尾。东南与丰顺﹑揭西﹑陆丰﹑交界,西南与河源﹑紫金接壤,西北与龙川相连,东北与兴宁毗邻。东西相距71.59公里,南北长为87.99公里。全县地形成为菱形,总面积达3226.06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1.47%。现辖水寨、河东、转水、华城、岐岭、潭下、长布、郭田、周江、横陂、 双华、安流、棉洋、 梅林、华阳、龙村16个镇,412个村民委员会和34个 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水寨镇,邮政编码:514400,电话区号:0753,行政代码:441424
该县四周山岭为障,境内地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相间,河谷盆地交错。其中山地占49.1%,丘陵占41.3%,河谷占5.4%,盆地占4.2%。 该县地势西南高,东北底。西北部南岭山脉自西北向西南延伸,北有玳瑁山,西北有七目嶂﹑石马髻﹑笔架山﹑七星嶂。这些高山峻岭,气势雄伟,蜿蜒起伏,组成了西北天然屏障,交汇成紫五龙河边界。这支山脉,尤以七目嶂为第一高峰,海拔1318米;又以石马髻驰名,山崖石壁,形神如马,山溪流水,清澈可鉴;银流飞瀑,仿如飘带。笔架山峰,蘸云抹雾,仿佛专供文人墨客挥毫遣兴。石马支脉,东跨饭篓髻,南越洋塘山,平覆于黄龙﹑员谨﹑横陂﹑夏阜﹑锡坑。东南部莲花山脉由南向东延伸,三天嶂﹑圣峰嶂﹑李望嶂﹑三县凸﹑鸿图嶂,高山相照,巍峨挺拔,延绵八十公里,共有千米以上山峰12座,形成南部﹑东南部和东部屏障,交汇成揭﹑陆﹑华﹑丰边境。这支山脉,既有宋丞相文天祥的足迹,又有天柱山的环山古迹名胜。天堂山上的白云庵,誉为“广东名山第七庵”,八乡山上的鸿图嶂,筑起了粤东电视转播台。
  五华两支山脉的走向,重迭的山峦,纵横的河流小溪,构成了全境地形复杂多样的格局。琴江﹑五华河沿岸狭长的河谷地带,南起梅林北部,北至水寨河口,西起蓝关,东止大坝,由于大自然变迁,侵蚀冲积,形成了河谷平原。这些平原中,以水寨平原为大,东起白凤岭,西至乌石浦龟形岭,南达旱塘凹石子蒗,北止楼子角﹑高车洞,最宽处达七公里,海拔均在50—100米之间。西部山地上,在九座千米以上的山峰下,又形成了华城盆地﹑歧岭盆地﹑双头盆地﹑潭下盆地﹑长布盆地﹑大田盆地和华城盆地。本境东南,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山地丘陵区,海拔一般在400~800米之间。北部形成平原丘陵区,地势和缓,山丘零星破碎,海拔一般为200~400米。
琴江发源于紫金县龙交凤北,从登畲吉祥流入五华,全长136.5公里,流域集雨面积2871平方公里,主要支流七条:北琴江源出紫金中坝七塘寨,河长56公里,流经紫金中坝﹑敬梓﹑本县华阳,在梅林琴口注入;优河源出陆丰茶壶嶂,河长24公里,在梅林堵河石注入;周江河源于长布仙溪沥鸡心石,河长69公里,经长布﹑周江,在安流蓝田注入;伏溪河源于绵洋石山嶂,河长25公里,在安流学少注入;大都河源于双华龙狮寨,河长35公里,在大都里江注入,蕉州河源于郭田照月岭,河长40公里,在横陂新华注入;小都河源于小都南蛇岭,河长30公里,在横陂河头坝注入。
  五华河是本县第二大河,发源于龙川县龙母,全长105公里,集雨面积184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三条:歧岭河源于龙川七目嶂,河长53公里,流经龙川鹤市﹑登云,至歧岭合水注入;潭下河源出大田分水凹,河长59公里,流经大田﹑潭下,在华城水心坝注入;矮车河源于潭下桃军塘,河长20公里,在转水黄龙注入。
该县地下资源丰富,矿产种类繁多。黑色金属矿物有磁铁﹑碣铁﹑镜铁﹑软锰﹑硬锰等,有色金属有钨﹑锡﹑铋﹑钼﹑铜﹑铅﹑锌、铝﹑钴;稀有金属有阑﹑铈﹑镨﹑钕﹑钐﹑钇﹑铽﹑镝、钬、铒、铥﹑镱等20种;贵重金属有金﹑银;钢铁原料金属有钛、锰、铁;非金属矿物有石灰石﹑重晶石﹑独居石﹑萤石﹑水晶石﹑电气石﹑钾长石﹑云母﹑石墨﹑耐火石﹑石英石﹑玻璃石﹑方解石﹑蛭石﹑石棉﹑瓷土﹑稀土﹑煤﹑大理石。
  五华现有的四处温泉,分布在横陂﹑平南﹑转水﹑双华。这些温泉,地处风景秀丽的山庄,温度高,喷泉大,是开发旅游业的圣地。五华的地下水开发,潜力大,价值高。近几年,油田开发的优质矿泉水,经专家勘测验证,碳酸气高,泉涌量大,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五华人民的宝藏。
五华,原名长乐。据史书记载:西汉初,赵佗(河北真定人)为龙川县令,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赵佗一次为狩猎率行部到五华山下(即今华城北门外),恰巧高祖派遣汉使陆贾奉旨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为了朝拜汉室及授封南越王,遂筑台于五华山下,名为长乐台。以后以人口繁衍,设为长乐镇。在北宋熙宁四年置县时,因县治所在取名为长乐县。
  五华县,战国时为百粤地。秦汉西晋时为南海郡龙川县地,东晋时为东官郡兴宁县地,南齐 属齐昌县,梁初废齐昌县,属兴宁县。北宋神宗熙宁四年设长乐县。据史籍记载,西汉时,南越 王赵佗曾筑台于五华山下,称长乐台,因而得名,县治亦名长乐(今华城镇),属循州。明洪武二 年,撤循州并入惠州。明洪武二十一年始筑城墙。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长乐改属嘉应直隶州。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福建省和湖北省的长乐县同名,遂改称五华县,以境内五华山取名,1954年迁治水寨镇。现属梅州市管辖。
水寨镇 水寨镇地处五华县城,位于五华河与琴江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东临琴江河,北倚五华河,南接本县 横陂镇,西与转水镇相连,总面积99平方公里,是五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中心。下辖 4个居民委员会,23个村民委员会,至2005年底,全镇总户数47782户,146941人,其中非农78830人,农村68111人。
  河东镇 河东镇地处县城,交通便利,有水双、水梅公司横贯其中,全镇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416亩,山地26251亩。现辖18个村1个居委会,219个村民小组,有人口61780人,其中农业人口52914人。
  郭田镇 郭田镇是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从原油田公社分设的建制镇,地处海拔1277米的鸿图嶂下,五华县东南部,是五华县三个重点老区镇之一,总面积142平方公里,有耕地1.35万亩,山地16.3万亩。管辖12个村(湖华、布美、空南、郭田、龙潭、双光、三坑、坪上、蕉州、横塘、石团、再下)1个居委会,250个村民小组。
  双华镇  双华镇地处五华县东南部,毗邻揭西、丰顺、距县城28公里;辖16个村,1个居委会;有5587户,32550人;辖区总面积142平方公里。
  棉洋镇
  安流镇 安流镇地处五华县南部,东与棉洋镇相接,南与梅林镇接壤,西与周江镇相连,北与横陂镇交界。区域面积238平方里。辖42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人口12.5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11.4万多人。安流在安流圩。
  梅林镇 梅林镇位于五华县南部山区,上游,毗邻揭西县,。全镇有1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7615户45800多人,,有山地面积14.5万亩,耕地2.1万亩,,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古大存同志的故乡。
  龙村镇 位于梅州市最南端,南与揭阳市揭西,河源的紫金,汕尾的陆河相临!北与梅林镇,西与华阳相临.距县城56公里镇府设在龙村村,总面积137平方公里下设龙村.塘湖.硝芳.登畲等村.....有劳动力1.9万多个,五华琴江河源头,
  横陂镇
  华阳镇 华阳地处五华西南端,毗邻紫金县,是五华县通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出口之一,全镇辖十三个村、一个社区居委会,共8000多户45000多人。
  周江镇 周江镇地处五华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原中兴镇并入后,全镇总面积199.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25.9万亩,耕地22190亩,其中水田19366亩,旱地2824亩。下辖2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39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8659户,总人口48874人。
  长布镇 长布镇位于梅州市西部,与河源市龙川县毗邻,是出入广州、深圳等地的门户,韩江源头,广梅汕铁路由西向东经过,笔直,宽阔的205国道穿腹而过,交通便利。总面积98平方公里,15个村,1个居委会,10478户,42524人。
  潭下镇 潭下镇位于五华县西部,地处山地盆地带,全镇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设2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户数9400户,总人口4.9万人。
  岐岭镇 岐岭地处梅州市西部,五华县北部,韩江源头,与河源市龙川县接壤,是梅州出入广州、深圳等地的门户。205国道、广梅汕铁路、梅河高速公路由西向东穿腹经过该镇,交通便利,条件优越。全镇154.5平方公里、25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16613户、72563人。
  转水镇 转水镇地处华城与县城水寨之间,转水镇面积158.5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61300多人,是期著名的侨乡和红粬之乡。 
  华城镇 华城镇是梅州市五华县北部重镇,北与河源市龙川县毗邻,东与梅州兴宁市交界,距县城水寨镇25公里,是梅州市通往珠三角地区的门户,也是全省270个中心镇之一。 华城镇总面积247.5平方公里,辖34个村委会,527个村民小组和3个居委会,有32781户,共110435人,其中农业人口90694人,非农业人口19741人。
五华特产的禾梨属梨属,是五华县特有的梨属品种。其存在肉质粗、石细胞多,五华禾梨外观差等缺点。但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富含对心血管有利的黄酮素,通过加工制成糖水罐头、果脯、梨膏、梨汁、梨酒等多种饮料,具有突出的镇咳、润肺等医疗价值。
  绞股蓝是葫芦科多年生草南藤本植物,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名贵中草药材之一、也是梅州特产之一。
  五华特产的砂糖桔又称沙糖桔、冰糖桔、十月桔、蜜桔,果呈扁园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皮薄易剥离,果形指数0.78,果心大小1.38x1.14,平均果重60克,可食率71%,全糖12%,可溶性固溶物12.9%,果酸0.41%,果瓣为10瓣左右,无核或少核,味甜化渣。果肉爽脆、汁多、吃后沁心润喉。
  五华特产的砂糖桔,其果树3月开花,10月始甜,11月成熟,12月收获,丰收性强,高产稳产。树势高大,枝梢紧密,树冠内结果率高,盛产期一般亩产球5500斤,株产75斤,抗病抗逆性强,对栽培环境要求不严格,对肥料要求中等,一般肥力的沙壤土也能获得高产。
  五华棉洋镇特产棉洋桃驳李。果大,单果重30-50克;果球形,含可溶性固形物13%,品质极佳;端阳节前后(六月中下旬)成熟,且耐贮运,是我县销量较大、传统的出口商品。
  据省果树资源调查总结,把本品种称为李类的最优品种之一。目前我县的种植面积有2000亩,主要分布在棉洋、桥江、双华、华阳、龙村等镇。
  梅州特产大田柿花产于五华县大田镇的果合柿(加工后称柿饼、柿花),有300多年的历史。大田柿花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果大、核小且少;二是肉厚质软,色泽橙红,味似蜂蜜,久藏不硬化;三是营养丰富,含有转化糖及游离酸,甘露醇及维生素C等,有润肺、健胃、降血压等药用功效。大田柿花的独特,除与当地的气候、水土及栽种技术有关外,柿花的加工也相当考究,柿果在养分充分积累后进行采摘,选择大好晴天,将去皮后的柿果置放在竹筛上曝晒三五天,然后逐个揉搓成浑酱状,接着日晒夜露约30天,直至水份基本蒸发,表层自然淅出白色粉状糖分(俗称柿霜),便成了色泽橙红,肉厚质软,有蜂蜜香味的柿花了。



PICT3961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又有好资料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我们生产队就有几个兄弟娶了五华女人,旺夫啊
主集麻花戳忘记拍中的东西麻烦联系蔡建初528139广东佛山三水芦苞独树岗市场东三巷

TOP

好东东啊!嘿嘿!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