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升級精華版,人氣也蒸發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由于肖先生,田先生,王先生的讨论。本人认为这个话题值得移动到精华版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回复 113# 肖万里

客氣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6-21 17:19 编辑

回复 110# edwardtin

田兄此图与帖甚好,一目了然。疏勒(喀什)是最集中的转口地。
当年若不是左宗棠和李经芳的功劳,这大片的国土险被老毛子霸占了。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6-21 09:39 编辑

回复 110# edwardtin


    新疆邮路自清代开始,就有三处出口与俄国相接:1.自甘肃、经哈密、迪化、霍尔果斯(塔城附近)至俄国;2.经哈密、吐鲁番、拜城、疏勒至俄国;3.自西安、敦煌、婼羌、车尔城、叶城、疏勒至俄国。后来南疆均抵疏勒至俄国。

俄国在新疆客邮,也是以此三通路口为主要邮途。早在1870年俄国在新疆开办邮政,并无任何条约作根据,仅武力为后盾。

TOP

看来有结论了,高帅福有钱,可以花钱买快捷。

TOP

依爾克斯塘位於喀什西邊之中俄邊境,那裡早在清未時設有俄客郵,一樓那枚封應該是經那裡往塔什干。1920年中華郵政才由喀什拓展郵路至依爾克斯塘,後來才設立交換局。

新疆.jpg (141.13 KB)

新疆.jpg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如果有俄国邮路图就好了。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清未民初新疆郵路圖
新疆1.jpg
從此郵路圖看,若果在南疆交中國郵局寄歐美等地,似乎要繞大彎。其節衷方式是多付中國段郵費,轉交喀什俄客郵局出境;這種節衷方法是中華郵政與俄客郵局的協議還是寄信人之權宜之計?但是此情況據聞由1915年至1917年底發生,總論並無提及有此合作形式,是否是一廂情願認為是局間之合作?另據1921年總論提及自大清於新疆開辦郵政至民國10年,只提到塔城(1910年設立交換局)設位中俄國際交換局一事。既然塔城離南疆甚遠,洋人早應利用多付郵資交中國局轉給南疆俄客局,但是為何這類混票封出現於1915年後?似乎並不單純於中國郵局要交塔城交換局辦理的原因,而是因1914年一戰爆發後,新疆督軍借口省內各國洋人雜處,為保省內治安,向洋人實施檢查。是否因這措施,令南疆寄歐郵件被送至廸化,然後經走甘肅至北京或上海出國,致令郵件費時,所以南疆洋人為求方便快捷,多付郵費轉交俄客局代為辦理寄歐。同時間中國經西伯利亞鐵路寄新疆及蒙古郵件,因被俄方送去俄京受查,於1916年10月中華郵政宣布不再採用此郵路往兩省,寄信人若堅持則自成責任。可想而知,塔城作為新疆當時的唯一交換局,已失去其重要性,其國際郵局業務一落千丈,因此南疆洋人更要依賴這節衷方法寄信回歐洲,形成了獨特的南疆郵史?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日本中島八十一先生撰文於台灣郵史研究第十六期,文中提及1927年時新疆國際交換局有塔城、依爾克斯塘、吉木乃、霍爾斯果及蒲黎等五局。一枚於1914年12月9日由南疆喀什經塔城中轉寄丹麥,可想而知民初時南疆有部份寄歐洲郵件經塔城。另一封1917年10月22日由寧遠寄美國三藩市,寧遠雖然夠接近塔城,因著要被運回廸化檢查,此封便要經走甘肅至北京、奉天去美國。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没法告诉您
王 骏

TOP

回复 104# 清邮路

1915年前呢?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研究新疆早期郵史,还要结合蒙古郵史。
蒙疆早期郵史,一直有俄国郵局如影随形。
70楼的寄件方式,据记载1915年整年都有,即便中国加入万国邮联。
王 骏

TOP

从此封盖有“T"欠资戳来看,说明了1917年美国国内邮资2美分也是不足的.难道美国客邮局竟然不如寄信人清楚自己 ...
肖万里 发表于 2012-6-20 14:40



    刚涨价2天,不知道似乎还可以理解。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回复 101# 肖万里
票應該是寄信人預貼的。

總論提到的是因英國及美國實施由華寄回其本國之輕費,外人居於內地者,乘此便宜郵資,先將粘妥其本國輕費郵資後,外加粘上中國國內資費郵票之封皮,
再寄經各口岸客郵局或友代為辦理接寄。中國郵政特節通知各處客民,此仍有違國際郵章,希不違章。(總論上P64)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从此封盖有“T"欠资戳来看,说明了1917年美国国内邮资2美分也是不足的.难道美国客邮局竟然不如寄信人清楚自己的国内邮资?(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邮捡签封另当别论)

TOP

回复 99# edwardtin


    这些邮品是可以任人想象的。早在清代,(邮政事务总论中就明确指出)这些做法都是是违规的,特别指出美国利用国内轻资的做法。到了民国年间,依然有此事发生,只能说是我们当年被列强某些家伙欺人太甚而已!
诚然,萨特的名言“存在即是合理的”,但合理并不等于合法。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见仁见智罢了。这种特例层出不穷,乐趣也会不少。

TOP

回复 97# 肖万里
有連接,可以看看,不用太天馬行空的想像,並且在大清時這類中美混貼封片價值不菲。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复杂的故事,
姓名:詹彬华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晓园新村17号602(510260)

TOP

回复 94# edwardtin


    蒙一下:此乃美国一穷小子的聪明而无奈之举,当年充当冒险家闯荡上海滩淘金,可能还未如愿以偿,或寄信回去求赞助或劝投资。遂将随身带来的美国邮票贴上2分(应该10分);再花1分上海本埠邮资(符合)请你们帮给我送到美国客邮局,可避免要我当面再掏钱补票,难为情。他们会心知肚明的,加个欠资戳,不就一切OK了么!呵呵.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