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762# williamzhang


   我给您转一篇文章 您看了可以对  有进一步的了解:北海大桥(金鳌玉蝀桥)





常说水面是城市的眼睛,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城市的眼睛,也是城市心灵的窗户。蕴涵着城市的文化精神。说保护生态环境,湿地很重要。湿地重要,比湿地还湿的水面,不更重要么?咱祖先明白这些道理。广安门护城河边上有北京建城纪念柱,刻着: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北京城的开发是从这里开始的。时间是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当时的地名叫蓟。为什么开发这里?靠着莲花池和蓟丘,水足草盛。“依水草而居”才能生存。没有水就不会有草。
北京上升为都城始于辽代,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顺天府。元朝取代了金,蒙古人放牧牛羊、习逐水草。看中了水面更大的前后三海(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后三海:什刹海的前海、后海、西海)。大都城建到金中都的东北,水面尽入城中。那时团城还是水中的小岛。
忽必烈选定北海这片建皇宫,团城是东西两宫的中间地带,团城以东是大内,皇帝居住、处理朝政;以西是皇太后的兴圣宫和皇太子的隆福宫。团城上增建了通往东西的木桥和仪天殿,环岛围砌了砖石,称为“圆城”。
明朝拆除团城以东木桥,填平水面。西边拆木桥改建石桥。弘治二年(1489)五月石桥建成,桥上修两座牌坊,东边叫“玉蝀”,西边叫“金鳌”。桥叫“金鳌玉蝀”。就是现在的北海大桥,是北京城区最大的古代石桥。是北海和中南海的分界线,桥北北海,桥南中南海。桥东是团城和北海公园南门,桥西是文津街。
这桥如同双眼间的鼻梁,使脸庞有了突出。聚集的疏开去,散落的聚拢来。增添了美丽,完整了美丽。
这桥是我国古石拱桥的典型。九个石拱劵桥洞每个石拱券顶都雕有螭形兽头。正中桥洞有石刻的对联、横批。南边,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圆峤水中央。横批,银潢作界。北边,绣縠纹开环月珥,锦澜漪皱焕霞标。横批,紫海洄澜。桥面两侧有玉石栏杆,远处望去,似玉的长虹(玉蝀);桥面拼铺条石,平缓隆起如龟背(金鳌)。
前三海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按神话“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的意境格局,修建铺排。保留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是一部精品书,要细读。是一组精美的艺术品,要细品。会不断的有新感悟。
  北海大桥的东西延长,景山前街到文津街。老舍先生在小说《骆驼祥子》里有一段描绘:祥子曾在曹宅里拉包月,虎妞到曹宅里来找过祥子……“他们边走边谈话,由北长街走到北头的三座门,再到景山前街和文津街。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
这些景致,这些文化元素,汇集在这条街,汇集在这座桥。
1949年以后,各种车辆不断增加,金鳌玉蝀桥桥面窄,坡度陡,上桥下桥还都要拐弯,卡了交通发展的脖子。有人说拆平团城,去弯取直,把路面拉直,建座新桥;遭到文物工作者及古建筑学者的反对。1954年决定拓宽东四至西四的道路。直接涉及团城的去留。国家文物局就在团城,自身就是文物,自身难保。属员意见纷纷,局长郑振铎更急得要死。他请来了梁思成、范文澜、翦伯赞等专家学者商讨。认为唯一的办法是桥身向中南海拓宽。郑振铎给周总理写报告,陈述自己的意见。梁思成先生请苏联权威专家到团城来看实际情形,希望得到支持。专家没有表态。
郑振铎直接去找总理,恳切说明陈保护团城的意见。又让罗哲文对团城测绘拍照,搜集文献资料,在《文物保护参考》上发表。争取多方支持。
几天后郑振铎接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通知他总理视察团城。1954年6月的一天,郑振铎和副局长王冶秋,在团城迎来了周恩来总理。他环团城走了一圈,站在城墙边,眺望北海琼岛。有转到临马路的墙边观察来往车辆,不断地向郑振铎等文询问有关情况,最后他说:团城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不能动!把桥向中南海方向扩。“金鳌”、“玉蝀”两个牌坊就没法子保了。
按周总理的指示,1955年1月,拆除北海三座门;11月,拆除金鳖玉蝀牌楼,大桥拓宽至34米,桥身加长,坡度降低。大桥的九孔只保留中间的第五孔能流水畅通,其余的八孔桥洞用砖砌堵死只为装饰之用。为安全起见,把石栏板改成铁栏杆。1972年再一次把栏杆加高。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站在桥上遥望南北,祖国历史的悠久丰富,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各个朝代的种种成就都是先人的血汗,我们必尽我们的力量,永远保护。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回复 761# 小丫
你的分析和提供的资料对喜欢收集老明信片的人很有帮助.

请看两张“北海大桥金鳖玉蝀牌楼”明信片:
根据网上资料这牌楼也已拆除。

scan0004.jpg
scan0006.jpg
scan0003(1).jpg
scan0005.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我查清楚了:  这些照片是作者阿尔方斯·冯·穆默(Alfons von Mumm)是庚子时期德国驻华公使
穆默极端关注各地的古迹名胜、风土人情,20世纪中国迭遭天灾人祸,古代建筑等文化遗产毁、损严重,故而其遭受毁灭、破坏、扰动以及修缮前的历史照片所具之参考价值,德人近110年前所摄照片,多数为相关古迹存世最早或较早的影像资料,于研究、保护、修复、重建工作,实大有裨益。仅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为例,即著录有紫禁城、太庙、天坛、三海、景山、颐和园、圆明园、城墙、城门、钟鼓楼、国子监、孔庙、贡院、雍和宫、白塔寺、天宁寺、五塔寺、大钟寺、西黄寺、大觉寺、东岳庙、白云观、街景牌楼、卢沟桥、长城关隘、居庸关云台、明十三陵、清东西陵、避暑山庄外八庙以及老北京的三教九流、众生百态等多达306幅,可谓洋洋大观!书中著录的天津鼓楼和城楼、北京被毁后复建的前门、安定门、西便门、贡院、大清门、承德行宫等等今均已无存,某些从高处拍摄的北京城墙、城门、紫禁城、街巷的全景照片以及雍和宫活佛及其打鬼照片、建设中的慈禧定东陵照片等亦属珍贵。他编辑成册 没有公开出版 只作为赠诸僚友同好不足600册 曾在孔夫子网有一册编号为587  出让 标价198000.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我把国子监内的琉璃牌楼的背面照片也传上来 看看

背面.jpg (177.79 KB)

背面.jpg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再传几个不同角度的照片

黄寺内的白塔4.jpg (134.84 KB)

黄寺内的白塔4.jpg

黄寺内的白塔2.jpg (50.67 KB)

黄寺内的白塔2.jpg

黄寺内的白塔3.jpg (31.37 KB)

黄寺内的白塔3.jpg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本帖最后由 小丫 于 2014-9-1 14:14 编辑

毫无疑问 它们是同一处 我事先并不知道您会有什么样的明信片 可我能比较快找到它们的照片 ,这是“度娘”的功劳。(网民习惯把百度称为度娘,为什么我也不知道),那么怎么使用百度 就有个技巧了,我想您通过看皇城根下的博文 已经对牌楼 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印象了 但 他的14篇文章里 并没有这个照片 ,再从牌楼入手 查 效果不会好,而这个明信片的特点 是 塔 ,可在百度输入北京的塔 就是图片也有88万多 范围还太大 再仔细看 塔 有点像北海的白塔 ,就可以在百度输入北京的白塔 这个范围小多了 有5万多(比 88万少多了)排除大量重复的 很快就会找到。 这个照片是北京黄寺,知道了是黄寺 再查黄寺 就简单了。 所以 您使用百度 千万不可用外国人的语言查 那么查是死胡同。还有另一条路线 就是查 老照片 史上就那么几个外国人 拍了那么些照片  也可以比较快的查到。 关于 “黄庙” 这个倒是最接近 黄寺 黄庙 还贴普。 所以我想(我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人拍摄) 他把凡带有牌楼的反映寺庙类的 统统叫黄庙了 这是我不懂外文 瞎推测 见笑了。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本帖最后由 小丫 于 2014-9-1 13:19 编辑

回复 756# williamzhang


   那咱们就从您提供的这枚明信片谈起吧  我先让您看一张照片

黄寺内的白塔.jpg (80.1 KB)

黄寺内的白塔.jpg

黄寺内的白塔1.jpg (122.22 KB)

黄寺内的白塔1.jpg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回复 753# 小丫
小丫,谢谢你提供的资料,我看了,很有收获。

我上华邮网就是抱着学习态度来的,能遇到像你这样乐意帮助别人的人我好开心。难怪小尚他很尊敬叫你丫姐。
很想聆听你传授如何更好地在百度上搜索资料。

请看另一张清代蟠龙北京实寄明信片,这明信片上的相片为何叫又叫黄庙(Yellow Temple)呢?

    1910 Yellow Temple.jpg
1910 Yellow TempleB.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753# 小丫


    照片 001.jpg 照片.jpg 蟠龙票是过桥
尚     晓     岩  山东省淄博市邮编255000,

TOP

回复 753# 小丫


    收藏当地的明信片,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可以了解百年的面貌,也可以追忆很多历史往事,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照片版的明信片,甚至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
北京的老明信片非常多,大多数价格也不是很高,我非常喜欢也收集了一些,找找再发一些给大家欣赏。
尚     晓     岩  山东省淄博市邮编255000,

TOP

回复 752# williamzhang


   我又有老明信片看了 好幸福呀,谢谢 您说得对 牌楼是北京最多 拆的所剩无几 我给您一个链接 那里图文并茂 讲述了北京的各种牌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1c2c00901017to1.html

另 我觉得您使用百度有点不太得法(如用词不当,请海涵)能使用好百度 事半功倍 可如果我在这和您说这个话题是不是离本帖的主题太远了,合适吗  我必须征求您同意,这是起码的礼貌。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回复 751# 小丫
你的回答非常好。看来你是老北京的。这百年前老外可能又是摆乌龙了。上一张是五塔寺,却写成七塔寺,而这张是国子监内的牌楼却成了黄庙。我用英文Yellow Temple输入到百度,得不到任何资料。我已收集到好几张北京牌楼老明信片,有空将会上转让你这位老北京看看。

据说中国牌楼最多的地方是在北京,解放后因为要改善交通堵塞状况,拆掉很多,不知这是真的吗?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我这么回答可以吗? 明信片上的琉璃牌楼是国子监内的牌楼 至于 为什么成了黄庙 我真的不知道了 我原来一直不敢在这个帖子发言 就是我不懂外文,我一直看可一直不敢说话。谢谢楼主的鼓励。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国子监琉璃牌楼是唯一不属于寺庙的琉璃牌楼
国子监琉璃牌楼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唯一不属于寺庙的琉璃牌楼。牌坊上书“圜桥教泽”和“学海节观”是乾隆御笔。牌楼黄琉璃瓦蟠龙雕刻,牌楼后的建筑叫“辟雍”,是皇帝亲临讲学的地方。 琉璃牌楼位于国子监二门内,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立的牌坊,是中国古代重视文教的象征。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琉璃牌楼是北京牌楼家族中的“贵族”,一般只建造在极重要的寺庙里。琉璃牌楼一般都是三间四柱七楼的结构。底座一般是用青白石砌就的须弥座,上面是砖壁,牌坊辟圆券门三个。琉璃牌楼的楼顶和脊兽都是琉璃的,多用黄、绿两种颜色的琉璃瓦相嵌而成。琉璃牌楼在大型寺庙起引导、威仪作用。据统计,北京地区共有七座琉璃牌楼。(如果小西天的4座牌楼单算,则有10座琉璃牌楼。) 这些琉璃牌楼都很有特色,有些特点是惟一的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本帖最后由 小丫 于 2014-8-30 19:34 编辑
回复  小丫
小丫- 欢迎你来福建版块张贴和提供很好有关五塔寺的历史资料。谢谢。

请看一张北京另外一个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4-8-30 17:08



   谢谢您的信任  我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 先传两幅照片 您看一下 是不是同一座建筑 如果肯定 是  那它就是建在国子监内的<圜桥教泽>琉璃牌楼

黄庙1.jpg (121.55 KB)

黄庙1.jpg

黄庙.jpg (129.92 KB)

黄庙.jpg

黄庙2.jpg (91.23 KB)

黄庙2.jpg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回复 740# 小丫
小丫- 欢迎你来福建版块张贴和提供很好有关五塔寺的历史资料。谢谢。

请看一张北京另外一个寺庙,英文是Yellow Temple,又叫Gelber Tempel 我已在百度查过,效果不理想,不知你是否有关于此塔的历史资料?此片写于1908.4.6,从北京寄出,1908.4.11由上海邮局和英客邮局中转后寄英国。那三个腰框戳(干支)年份是否是印不清楚还是掉了?月日很清楚,是三月初六。1908年4月应该是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1908 PK Yellow Temple.jpg
1908 PK Yellow TempleB.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有一段时间我和太太没事就跑博物馆,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好玩。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参观了不少。
假师爷 发表于 2014-8-30 04:01



  祝福你们!那时82年夏 我还是剩女 ,一人无聊 ,到处瞎跑 呵呵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我把介绍北京五塔寺的小文转在这把吧, 这个介绍是比较客观比较详实的, 就是稍微有点长 需要一点耐心

五塔寺原名“真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长河北岸,创建于明代永乐年(1403-1424年),寺内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约建成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名为“金刚宝座塔”。据史书记载,明永乐初年,印度僧人班迪达自西域来京,向明成祖朱棣呈献了五尊金佛和印度式“佛陀伽耶塔”即金刚宝座的规式。明成祖与他谈经论法十分投机,封他为大国师,授予金印,并赐地於西关(今西直门)外长河(今高梁河)北岸,为之建寺,寺名“真觉”。后又根据这位高僧提供的规式建成了金刚宝座塔,并重修了寺院。建成后的五塔寺前临长河背倚西山,成为当时京城士人重阳登高、清明踏青的去处。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为给其母做寿曾两次重修五塔寺。乾隆十六年第一次重修后为避雍正皇帝“胤祯”名讳,改名为“大正觉寺”。乾隆二十六年是当朝皇太后七十大寿,五塔寺作为祝寿的主要场所之一又进行了全面修葺,并请来一千名喇嘛念经,各国使臣都进贡了寿礼,头戴红顶花翎的大臣们奔波于殿前塔后......。当时热闹繁华的情景被绘制在一幅彩图中。图画再现了五塔寺当年的全貌:南临长河,南北向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金刚宝座、毗卢殿、后大殿,东西分别列钟豉褛、廊庑配殿等大小二百馀间旁屋。寺内主要建筑屋顶全部换上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碧辉煌,显示出皇家寺院的威严气势。
  自清朝后期开始,五塔寺逐渐衰落,到民国初年仅剩一塔兀立于一片瓦砾中。由於无人看管,宝塔的铜质鎏金塔刹多次被盔。迫于无奈北平市政府於1937年至1938年对五塔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修缮,增添了院墙、门楼及门楼两侧六间南房。院内圈地30亩。所庆幸的是两棵与塔同龄的白果树竟幸兔于难,至今郁郁葱葱、果实紧累。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是印度佛陀伽耶精舍(释迦牟尼得道处迦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形式的佛塔。在我国同类的十馀座塔中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的年代较早,样式最秀美,堪称为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结合的典范。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砖和青石,内部砖砌,外表甃石。其建筑外形可分为下层宝座和上层五塔两部分。宝座高7.70米,建于高约50匣米的台基之上。宝座最下层是高1.78米的须弥座,由下而上分为圭脚、下枋、束腰、仰莲、上枋等几个部分,外表周匝刻有梵文、佛像、法器等花纹,梵文内容除佛经外,还记述有关建塔事迹。须弥座至宝座顶分作五层,每层挑出石刻短檐,檐头刻成椽子、满头和滴水,每层四周刻佛龛,龛内各刻有坐佛一尊。龛与龛之间及转角处刻有花瓶式柱子,柱头刻有一斗三升斗拱,用以承托枋、檩、短檐。宝座外形的装饰材料均为青白石。宝座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8.6O米,东西宽15.73米,南北立面各有一方形塔柱,塔柱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小佛龛,龛内原有佛像早已遗失。宝座南门内两侧各有一四十四级盘梯可通宝座顶的罩亭内。宝座的建筑外形顶部比基础收进约半米,宝座比台基高约15倍,给人以稳固、高大、庄重的感觉。
  宝座顶部的台面四周绕以石护栏,东西各有一罩亭。罩亭为琉璃砖仿木结构,亭之南北各开一券门通台面。五塔就建在这宝座顶部的台面上,中央为一大塔,四角各置一小塔。五塔均为密檐式,全部采用青石砌成。中央大塔高约八米,下层为须弥座,其上有十三层密檐,每层密檐下周匝刻有小佛龛及佛像。塔顶冠以仰莲、相轮、华盖宝珠组成铜制塔刹。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佛足迹一对,是佛的象徵,有“佛迹遍天下”之意。传说佛祖圆寂之前留足迹於摩揭陀国一块石头上,后人刻佛足以示敬仰。在我国有十馀处佛足迹,北京地区仅此一处。佛足迹旁刻莲花、八宝等纹饰。传说印度高僧带来的五尊金佛就藏在这座塔中。四角小塔形同大塔,只是高度约低度一米,塔檐十一层,塔刹为石制。立於高大宝座之上的五塔及其它建筑,给人以高耸而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感觉。
  在佛教中宝座和五塔各有由来和讲究。按佛经上说,金刚有五方五界:佛部(中)、金刚部(东)、宝部(南)、莲花部(西)、羯摩部(北)。每部有五方主佛:中为毗卢遮那佛,东为阿闲佛,南为宝生佛,西为阿弥陀佛,北为不空成就佛。佛又有五方宝座,即动物坐骑:大曰狮了座、阿閦象座、宝生马座、阿弥陀孔雀座、不空成就迦楼罗金翅鸟王座,所以五塔寺金刚宝塔宝座和五塔的须弥座四周都有狮子、象、马、孔雀、金翅鸟王等五种动物形象的雕刻。五塔寺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寺院荡然无存,只有这座金刚宝座塔幸存下来。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是佛教艺术的结晶。在宝座和五塔的须弥座上密布着佛足迹、佛像、五佛宝座、八宝金刚杵、菩提树、法轮、花瓶、天王、罗汉、梵文、卷草等。这些内容大多属藏传佛教题材,对佛学研究有重大参考价值。金刚宝座塔虽然是以印度的“佛陀迦耶塔”为蓝本,但还是融合了我国传统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实证。正是由於在历史、艺术、科学上具有的特殊价值,五塔寺金刚宝座塔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后,政府部门对这一古老精美的佛教建筑十分重视,多次进行维修,特别是在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使宝塔塔基下沉、后部开裂的情况下,政府于1979年较全面地对古塔进行了修缮,并于1982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寺内还开辟了“金刚宝座塔资料陈列室”和“中国古塔图片展览室”等,以供游人观赏研究。现在这里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所在地。
殷宗琳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中兴和园二期8号楼3单元2403
农行  95599 8001 41372 87018
工行  旧卡到期新卡未到暂停使用(柜台存不收手续费)
支付宝 shachenlao@126.com

TOP

回复  假师爷
"这是五塔寺,现为石刻博物馆。"

师爷,这明信片说明是the temple of seven Pagodes,为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4-8-30 08:11


看来老外不会数数
片的上面写的是“Wuta-su"五塔寺,我当时参观时也记得是四角各一塔,中间一塔,共五塔。老外看图片可能想当然成七塔了(七个小塔不好分布呢)。
您看714# 尚兄的片,就清楚写作五塔。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