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2856
非「印刷品」而欠資 -- 夏大緯
欠資郵件的產生原因很多,而銷有註明欠資原因的戳記,則可相當清楚讓人明白其欠資產生的原因,但此種相關戳記種類並不多,頗值得介紹給郵友欣賞及参考﹕
(圖1、2)為中式封未貼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1元、印刷品為5角),銷台灣、63.12.23日17時、東勢(子)戳寄台北,另銷黑色T欠資戳,及藍色「未書明種類、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63.12.25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
(圖3、4)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5.4.15日16時、台北(辛一)、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欠資戳,背面上方另有藍色「應作信函交寄」戳,左下及背面有台灣、65.4.17日10時、台北(36)戳到達,正面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1枚,銷台灣台北、65.4.17日12時、三十六支(子)戳,投交收信人,手寫「拒收、藍色有框9825小戳」、紅色「再投、稽47」戳、手寫「招領、藍色有框不清楚小戳」、藍色「招領逾期退回寄件人」戳,後右下角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再貼欠資票1元2枚,銷台灣台北、65.5.10日X時、X支戳,然後退交寄件人,有手寫「收發不在招領11﹕15、藍色有框7979小戳」及紅色「無法退回、稽47」戳,最後把背面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應是當做死信處理了。
(圖5)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5.10.22日19時、草屯(辛)戳寄集集,另手寫「查無此車行」、「原址查無此車行」、藍色有框「退回南投局」戳,及藍色「無法投遞退回、改寄、之書籍、印刷物、貿易契、應另納郵費」戳,另在右下角貼欠資票1元,銷台灣、65.10.25日10時、南投(子)戳後退寄件人,因手寫「拒付、紅色有框3330小戳」,後在欠資票上銷蓋藍色有框「此票註銷」戳,後應是當做死信處理了。
(圖6)為中式封未貼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2.28日18時、新莊(辛)戳寄台北,另銷黑色T欠資戳及藍色有框「貿易契己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
(圖7、8)為西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1日14時、台北(子2)戳寄本市,另銷藍色有框「T」戳及藍色有框「(一)XXX、(二)貿易契XXX應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6.3.2日17時、五十五支(子一)戳,正面雖有台北市政府警察局、衛生警察隊、66.3.3日收文章,但恐因需付欠資費而手寫「拒收、藍色有框7934小戳」,後另銷藍色「退回原寄局、稽查、台北、62」戳,再把背面欠資票銷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後,應退回寄件人了。
(圖9、10)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日18時、台北(辛)、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新竹,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戳、藍色有框「T、手寫2元」戳,及藍色「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1元2枚,銷台灣、66.3.3日、新竹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查無此人、紅色有框1537小戳」,及「稽查203」手指型退回戳退回寄件人。
(圖11、1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日17時、台北(辛)、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寄本市,另銷藍色有框「T」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6.3.4日10時、七支(子2)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無此人、黑色有框817小戳」及藍色有框「退回」戳,再把背面欠資票加蓋藍色有框「郵票己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13、14)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日17時、XX(辛)、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寄新莊,另銷藍色T欠資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5日11時、新莊(子)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不在、7/3、紅色有框4355小戳、11.52」及「不在、9/3、紅色有框4355小戳、11.58」後,另銷藍色「新莊稽查三九七」手指型退回戳,及紅色「招領逾期、退回原寄局」戳,再把背面欠資票加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該封未寫寄件人地址,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15、16)為西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3日19時、XX、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寄本市,另銷藍色T欠資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6.3.4日、三十支(子)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有手寫「不在、紅色有框7795小戳」、手寫「不在招領、紅色有框7795小戳」,後再銷紅色有框「招領逾期」戳,並把背面欠資票銷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退回寄件人,正面有台灣台北、66.3.21日14時、三十支(子2)戳,背再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3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投交寄件人,正面左中處有手寫「拒收、藍色有框739小戳」及藍色「無法退回、稽查65」戳,最後把背面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17)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9日11時、台南(辛一)、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有台灣、66.3.10日15時、台北(36)、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到達。
(圖18、19)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13日17時、屏東(辛)戳,左下方另有台灣、66.3.13日17時、屏東(辛一)、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寄高雄,另銷黑色有框「T」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1元2枚,銷台灣高雄、66.3.16日17時、廿六支(辛)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有高雄第26支局領取郵件之章,其下方另手寫「拒收」,及藍色「高雄26支局、拒收」手指型退回戳,再把背面欠資票加蓋藍色有框「註銷」戳後退回寄件人,該封未寫寄件人地址,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0、21)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19日21時、台北(辛50)戳寄彰化,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背有台灣、66.3.20日8時、永靖(辛)戳到達,正面中間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0日9時、永靖(甲)戳後投交收信人,有手寫「拒收」及紅色有框「退回」戳,再把欠資票加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面再加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3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後再退回寄件人,正面左下有藍色「拒收」及藍色「無法退回、藍色有框035小戳」,後把背面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3日15時、台北(辛一)、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桃園,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下方貼欠資票1元2枚,銷藍色波浪戳後投交收信人,手寫「無人、紅色有框2744小戳」及藍色手指型退回戳,再把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因寄件人没寫地址,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3、24)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4日20時、豐原(辛)戳寄埔里,另銷藍色有框「T」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5日11時、埔里(庚)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有手寫「拒收、紅色有框2962小戳」及藍色「埔里稽查357、拒收」手指型退回戳,再把背面欠資票銷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有台灣、66.3.31日9時、豐原機戳到達,正面因寄件人没寫地址,手寫「退無着枱」字樣,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5、26)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3.25日22時、台北(辛一)、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板橋,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戳,及藍色「本件非印刷品、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或小包納費」戳,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26日9時、板橋戳後投交收信人,手寫「欠資拒收、紅色有框2917小戳」及藍色手指型退回戳,再把右下角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3.30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後投交寄件人,正面手寫「不在招領、藍色有框143小戳」及藍色「無法退回、紅色有框稽查050小戳」,最後把背面欠資票銷蓋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7、28)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4.9日11時、台南(辛三)、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當地,另銷藍色「T、夾信」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4.10日10時、台南(子1)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拒收、10/4、紅色有框456小戳」,及藍色「台南稽查(52)」手指型退回戳,再把背面欠資票銷紅色有框「註銷」戳後退回寄件人,因寄件人没寫地址,正面銷紅色「無法退回」戳,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29、30)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4.22日、台南戳寄台北,另銷藍色有框「T、手寫2」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有台灣、66.4.23日10時、台北、請用標準信封、請寫郵遞區號機宣戳到達,背貼欠資票2元銷戳不清楚,後投交收信人,正面另銷藍色「欠資拒收、退回原寄局」戳,後把背面欠資票銷紅色有框「註銷」戳,及銷台灣、66.4.25日16時、台北(子廿一)戳後退回寄件人,正面左下處有手寫「不在、27/4、紅色有框8499小戳」、「不在、28/4、紅色有框8499小戳」、紅色「窗口招領」、紅色「招領逾期未領」、紅色「無法退回」戳,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31、3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6.5.2日11時、台南(辛三)、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寄當地,另銷藍色有框「T、手寫2」戳及藍色有框「(1)本件非印刷品、(2)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納費」戳,背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66.5.3日10時、台南(子)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手寫「不在、3/5、4/5、5/5、紅色有框1289小戳」,及紅色「窗口招領」、紅色「招領逾期未領」、紅色手指型退回戳,後把背面欠資票銷紅色有框「註銷」戳,再退回寄件人,正面左下處有手寫「不在、23/5、24/5、紅色有框1215小戳」,及紅色「窗口招領」、紅色「招領逾期未領」、紅色「無法退回」戳,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33、34)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67.4.19日21時、台北(辛廿二)戳寄當地,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應作信函交寄戳,左下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7.4.20日10時、三十六支(子)戳後投交收信人,正面左方手寫「此人已遷移請轉寄」後再重寄,背有台灣、67.4.21日14時、台北(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到達,背面另加貼欠資票2元,銷台灣台北、67.4.23日17時、五十五支(子一)戳後重新投遞,正面有手寫「拒收、藍色有框7945小戳」,及藍色「退回原寄局、稽查、台北(65)」戳,並把背面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因寄件人没寫地址,最後應是當死信處理了。
(圖35、36)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北(辛一)、1980.3.23日20時、TAIPEI機戳寄花蓮,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欠資額、手續費、3.一」應作信函戳,及藍色有框「一、本件非印刷品、二、貿易契已廢止應按信函交寄」戳,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9.3.24日18時、花蓮(子)戳,另銷藍色「發單招領」、藍色「招領逾期退回、69.4.5」戳,後把右下角欠資票銷藍色有框「此票作廢」戳,後退回寄件人,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9.4.8日10時、七支(子2)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37、38)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北(辛一)、1980.3.23日20時、TAIPEI機戳寄台南,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欠資額、手續費、3.一」應作信函戳,背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69.3.27日、台南戳後投交收件人,正面有手寫「無此人、27/3、紅色有框台南548小戳」,及藍色有框「台南榮家」、「查無此人」、「退回」、藍色「台南稽查143」手指型退回戳,背後再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9.3.31日10時、七支(子2)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39、40)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北(辛一)、1980.3.23日20時、TAIPEI機戳寄中壢,另銷藍色有框「T、台北(辛一)、欠資額、手續費、3.一」應作信函戳,右下角貼欠資票1元4枚,銷台灣、69.3.25日7時、中壢(子)戳後投交收信人,另手寫「無此人、紅色有框中壢子044小戳」,及藍色「中壢、稽查、293」手指型退回戳退回寄件人,背面另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69.4.1日10時、七支(子2)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41)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0.1.29日21時、台北(子三)機戳寄屏東,另銷藍色有框「T、欠資額、手續費」戳、藍色有框「本件非印刷品」戳,背有台灣、70.1.30日9時、屏東(子)、請寫郵遞區號、請用標準信封機宣戳到達,正面有手寫「無此人、1/30」及藍色「稽查、211」手指型退回戳,背有台灣、70.1.31日10時、台北(子三)機戳到達,正面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70.2.10日15時、八十七支(子)戳,後退回寄件人。
(圖42)為中式封貼1元郵資(當時信函郵資為2元、印刷品為1元),銷台灣、73.7.8日18時、XX機戳寄台北,另銷黑色有框「T、欠資額、手續費」戳、藍色有框「本件非印刷品」戳,右下角貼欠資票2元2枚,銷台灣台北、73.7.9日10時、八十支(子)戳,後投交收信人。
上項僅為個人所收集到的部份,除此之外應還有其他種類、式樣等不同存在,可見欠資郵品的分類、式樣、種類等,五花八門內涵豐富收集起來較為容易,也是甚多郵友選擇收集的對像及原因,有興趣的郵友還可参考,個人之前所寫多篇相關「欠資」郵文,均已刊登在個人部落格之上,歡迎郵友直接参考。
2010.11.13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郵林季刊第7期(2011.3.15日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