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张恺升先生书中还有18号戳,按石教授说法应是涉外第18支局戳了。

北京第4-17支局和19-26支局至今没有见到汉英单线戳,这真奇怪了,这些邮局都不涉外了。

北京有什么3个“涉外支局 "的说法,本人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听到。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回复

张恺升先生书中还有18号戳,按石教授说法应是涉外第18支局戳了。

北京第4-17支局和19-26支局至今没有见到汉英单线戳,这真奇怪了,这些邮局都不涉外了。

北京有什么3个“涉外支局 "的说法,本人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听到。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jrshi在2008-9-1 22:47:31的发言:

卢版主:传图有一定困难,待克服后再传,先文字说明吧。

谢谢,麻烦您了。多谢支持!

卢长春:第698号会员联系地址:江苏徐州西苑小区艺君花园2号楼3单元302室.卢长春邮政编码:221006联系电话:13151238601大清邮政与集邮网:www.daqingpost.com电子邮箱:lccdaqingpost@126.comQQ号:391781465

TOP

张恺升先生书中还有18号戳,按石教授说法应是涉外第18支局戳了。

北京第4-17支局和19-26支局至今没有见到汉英单线戳,这真奇怪了,这些邮局都不涉外了。北京有什么3个“涉外支局 "的说法,本人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听到。

TOP

张恺升先生书中还有18号戳(使用时间1925年3月18),是有第18涉外支局用的?怎么4-17 涉外支局和19-26涉外支局从未见过?我也从未听过北京有3个涉外支局的说法。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9-1 22:08:34的发言:
是的,有图对比更好了。

卢版主:传图有一定困难,待克服后再传,先文字说明吧。

TOP

田先生:谢谢您的参与。
    本人认为北京的中英文日戳可分四类:总局五信息戳;总局六信息戳(含时刻);支局六信息戳(不含时刻);支局七信息戳(含时刻)。
    以本人收集到的票为例:1)北京经典五信息戳,销盖在清代邮票上;2)北京,28年11月3日17时(北京总局六信息戳);3)北京一,X年2月8日(北京一支局六信息戳,有盖在蟠龙邮票上、也有盖在帆船邮票上);4)北京三,18年10月30日7时(北京三支局七信息戳);5)北京二,24年5月25日19时(北京二支局七信息戳)。说明北京涉外一支局戳出现在清末与民初,北京二、三支局戳的确出现得较晚,已在18年以后,且都已使用含时刻的日戳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22:50:30编辑过]

TOP

是的,有图对比更好了。
卢长春:第698号会员联系地址:江苏徐州西苑小区艺君花园2号楼3单元302室.卢长春邮政编码:221006联系电话:13151238601大清邮政与集邮网:www.daqingpost.com电子邮箱:lccdaqingpost@126.comQQ号:391781465

TOP

精彩討論!能否上傳戳圖作參考?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厚邦在2008-9-1 21:11:25的发言:
在清代邮戳中我发表的另一个话题为"清代北京一号戳" 正在讨论中,至今看到的最早一号戳为1911年4月8日的,

那么北京区分涉外支局是从1911年4月才开始的.而二号和三号戳要到1918年(民国9年)才见到.按石教授说法,那就是到1918年才有第2个和第3个涉外支局. 北京的涉外支局岂不出现得太晚了吗?

“北京的涉外支局岂不出现得太晚了吗?”——此不是争论的问题,而是需要由事实来说明的问题。争论的问题是——有没有二类支局——国内支局与涉外支局。

TOP

欢迎各位继续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22:36:14编辑过]

卢长春:第698号会员联系地址:江苏徐州西苑小区艺君花园2号楼3单元302室.卢长春邮政编码:221006联系电话:13151238601大清邮政与集邮网:www.daqingpost.com电子邮箱:lccdaqingpost@126.comQQ号:391781465

TOP

<p>等了许久,今天见到回音,谢谢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21:23:52编辑过]


TOP

<font size="4">在清代邮戳中我发表的另一个话题为"清代北京一号戳" 正在讨论中,至今看到的最早一号戳为1911年4月8日的,<br/><br/>那么按石教授说法: 北京区分涉外支局是从1911年4月才开始的.而二号和三号戳要到1918年(民国9年)才见到.那就是北京到1918年才有第2个和第3个涉外支局. 北京的涉外支局岂不出现得太晚了吗?</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21:35:34编辑过]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我赞同王先生的看法:常熟,江阴应属于“类似”小圆戳的范畴。实际上小圆戳的正规名称应该是“中英文日戳”,小圆戳是大家都叫习惯,也就约定俗成的了。这里就涉及到小圆戳的定位问题,到底什么样的算是小圆戳。我觉得应该从其用途来确定。<br/>以下引用张先生书中原文:“1903年颁用干支戳时,规定干支戳用在国内邮件上,称为国内日戳;中英文日戳限各邮界总局使用于发自经转或寄往国外之邮件上,自此该中英文日戳称为国外日戳。”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小圆戳的使用范围,即与国际邮件相关时使用的日戳。大清邮政初办时,能拥有这种戳的地方并不很多,以后邮政渐入佳境,有权使用这种戳的地方才陆续增加,而且也已经不再限于邮界总局或副总局。许多地方邮政自己使用的邮戳,有时会对其进行仿制(比如大圆戳的使用,就有清江浦,保定,扬州等地仿制使用)。戳式上看,江阴,常熟戳与小圆戳类似,也是戳内横线,上面中文地名,下面英文地名,然后年月日。但从使用途径看,这两地应还不能处理国际邮件,所以它们使用的这两个戳记也不能算国际日戳,进而也就不是小圆戳,只能视作类似于小圆戳。这种情况实际上也颇多,翻看孙先生的《清代邮戳志》就会看到很多这种“类似”戳。以上是个人管见,欢迎更多朋友讨论。(最后,尽管我有以上的认识,我还是觉得可以把它们放入小圆戳的邮集中,作为小圆戳的一个补充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21:06:55编辑过]


coil_dragon@163.com

TOP

<font size="4">石教授认为:<br/><br/>而另一类是涉外支局,另有编号,反映在小圆戳上,当时只有一、二、三三个涉外支局。当然,这只是我的认识,不一定正确,听听麦会长的高见吧!<br/>????????????????????????????????????????????????????<br/></font>&nbsp;<font size="4">提出:北京另一类是涉外支局,另有编号,反映在小圆戳上,当时只有一、二、三,3个涉外支局。不知有何根据?<br/><br/></font>
<p><font size="4">&nbsp;我已经查到:北京城区在1909年有11个支局,1911年有16个支局。怎么只有3个支局为涉外支局?是那3个?<br/><br/>&nbsp; 北京戳上的“一” “二” “三”张恺升先生书中已经明确为戳号,不是支局号。 我也这么认为。<br/><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21:01:35编辑过]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font size="5">  </font><font size="4">孙君毅先生的《清代邮戳志》中,将江阴和常熟两个戳列入“第9章 地方邮局、代办所、信柜戳”中,即不认为它们是汉英单线戳,而是地方邮局戳.<br/>  特别常熟戳内有2根直线,第2线下还有"江苏"这种写法和汉英单线戳的常规写法不一样.当然不能归入“汉英单线戳”范围内。江阴戳戳内是单线,还勉强可以,所以张恺升先生就把江阴戳列在中英文日戳最后,称为:“类似戳”. </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 6:48:26编辑过]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br/>有道理<br/>
全方位集郵服務 出版全方位通信拍賣.歡迎連繫 出品.投拍兩相宜
通訊拍賣網址   vision.youj.net

我們經營中國各時期之郵票.信片簡.紙鈔.硬幣.勳章.印花.車票.書刊...等等.

TOP

<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常熟与江阴二地的小圆戳,我认为还是与正统的小圆戳有关系的,它们出现在正统小圆戳后,信息量与小圆戳相同,只是日期用手填,可能与每天的信件收发量不大有关(常熟还多了一条线和“江苏”二字,这很像是干支戳的幼型),所以,我认为它们是小圆戳的变异,不必另分一类戳型,若硬要另分一类,这类戳就无根源,且很单弱,立不住足。不知专家们有何高见?</font>

TOP

我刚好也偷看了,但不懂,来学习的。
卢长春:第698号会员联系地址:江苏徐州西苑小区艺君花园2号楼3单元302室.卢长春邮政编码:221006联系电话:13151238601大清邮政与集邮网:www.daqingpost.com电子邮箱:lccdaqingpost@126.comQQ号:391781465

TOP

<font size="4">来了,因已开学,时间相对紧张,不能常来,希望原谅。<br/>&nbsp;&nbsp;&nbsp; 王先生的回信看了,觉得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完全符合五十多年前的情况。<br/>&nbsp;&nbsp;&nbsp; 我觉得小圆戳发展过程中,先只有中英文地名、年、月、日。后增加了戳号,那时的戳号显然是代表支局号,与现在的戳号含义不同。<br/>&nbsp;&nbsp;&nbsp; 当时北京的支局,我认为有二类:一类是国内支局,使用干支戳,干支戳上北京早就有戳号了,我就有一枚“直隶、北京<strong><u>五</u></strong>、丙午、三月、三十”的双线干支戳,这<u><strong>五</strong></u>显然是国内支局的编号,亦称戳号。而另一类是涉外支局,另有编号,反映在小圆戳上,当时只有一、二、三三个涉外支局。当然,这只是我的认识,不一定正确,听听麦会长的高见吧!<br/>&nbsp;&nbsp;&nbsp; 偷看的抓住了??也要发言!麦会长,说说您的高见。</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30 22:56:53编辑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