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没去过了!
以后要一哥带队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丹霞山,听名字就可以想象!一座绛红的奇山!去过!

TOP

48.仁化
仁化县城面 积: 2204平方千米
  人 口: 22.75万人
  代 码: 440224
  邮 编: 512300
  驻 地: 丹霞街道
  拼 音: Renhua Xian
  区 号: 0751
  车 牌: 粤F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交接地,东接江西省崇义、大余县,北邻湖南省汝城县,南面紧邻韶关市区。全县总面积2204平方千米,总人口22.75万人(2006年)。
  地处南岭山脉南麓,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约占70%,丘陵约占20%,小平原占10%。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冷,夏秋热,年平均气温19.7℃;年平均降雨量1858.6毫米;无霜期308天。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交接地,北邻湖南省汝城县,东接江西省崇义、大余县,南距韶关市区50公里。仁化县历史悠久。秦末汉初,南越王赵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至南齐年间(公元479年至502年),始建仁化县,距今约1500年。全县辖丹霞、仁化、董塘、石塘、扶溪、闻韶、长江、城口、红山、周田、黄坑、大桥等12个镇,136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2.72万,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县政府驻仁化镇。
  仁化县地处南岭山脉南麓,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约占70%,丘陵约占20%,小平原占10%。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冷,夏秋热,年平均气温19.6℃;年平均降雨量1619.6毫米;无霜期305天。
  丹霞一景境内土地、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拥有大量耕地面积、宜林面积、有林面积,森林覆盖率78%,活立木蓄积量750多万立方米,毛竹面积2.3万多公顷,毛竹蓄积量3100万多株,年产毛竹400多万条。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6万千瓦,水电总装机容量达约14万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铅、锌、钨、铁、铜、铀、锰、锡、硅石、磷、水晶、花岗岩等40余种,境内有全国最大的铅锌矿生产企业凡口铅锌矿和中央企业核工业部七四五矿,煤炭蕴藏量列全省第二位。
  境内的丹霞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理学上“丹霞地貌”的命名地,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闻名遐迩。
  全县拥有唐、宋、明、清历代不同风格的宝塔一十四座,有广东境内唯一的国家级唐代古塔『云龙寺塔』,有两座省级北宋古塔『澌溪寺塔』、『华林寺塔』,还有十一座明、清时代的古塔。如此众多的古塔完好保留在一个山区小县,不但在广东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苏屠矗立云霞护,千年不废藏山阿,峥嵘古塔崇尊久,长与山灵共嵯峨。”是清代诗人鲁超,对仁化的古塔倍加钦赏而写下的咏塔诗篇。
  仁化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供水、供电和市政建设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京广铁路支线直达县内,国道323线、106线和省道1949线贯通全县,县城至各镇公路全部实现了硬底化,镇至各中心村公路80%实现了硬底化。水路锦江河直达北江汇入珠江。通讯网络覆盖全县,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小灵通无线电话。电力充裕。年发电量超过6亿千瓦时。县城日供水量达2万吨。县城环境优美,是广东省卫生城镇,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已进入验收阶段。全县治安形势稳定,民风淳朴,政通人和,是理想的投资置业、生活居住的宝地。
仁化县辖1个街道、10个镇:丹霞街道、闻韶镇、扶溪镇、长江镇、城口镇、红山镇、石塘镇、董塘镇、大桥镇、周田镇、黄坑镇。共有109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丹霞街道。
仁化县春秋时属百越之地。战国时属扬越。秦朝属陆梁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象郡,仁化县地域属南海郡。秦末汉初(公元前207年前后),赵佗据岭南三郡,自建南越国,仁化地域隶属之(赵佗在仁化筑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归汉,仁化为曲江县地域,属桂阳郡,隶荆州。新莽改曲江县为除虏县,桂阳郡为南平郡,仁化属荆州南平郡除虏县地域。后汉复故,和西汉同。三国时期,仁化地域属吴国。甘露元年(265年)分桂阳郡南部都尉置始兴郡治曲江县,仁化地域改属荆州始兴郡曲江县。晋太康元年(280年)平吴,仁化地域随始兴郡改属广州。东晋成帝时始兴郡复属荆州,仁化地域又属荆州始兴郡曲江县。后又改属荆州分出的湘州。
  南北朝时期的170年间(420年至589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仁化地域属广州始兴郡曲江县。元嘉三十年(453年)改属湘州始兴郡曲江县,泰豫元年(472年)又改属湘州广兴郡曲江县。南齐(479年至502年)时,从曲江县分出地域,开始设置仁化县(县治在今仁化县境走马坪北20里的恩溪扶溪合流处),属湘州始兴郡。梁朝至唐垂拱三年(502年至687年),撤销仁化县,并入曲江县。陈属东衡州始兴郡。
  秦末汉初(公元207年前) 南越王赵佗在仁化北端筑城,为南越北端隘口,自汉至今均称为城口。
  南齐年间(479年至502年)始置仁化县,属湘州始兴郡。
  梁朝至唐垂拱三年(502年至687年) 撤消仁化县,并入曲江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仁化县属广州总管韶州曲江县,开皇十一年(591年)废韶州,属广州总管广州曲江县。仁寿元年(601年)属番州总管番州曲江县。大业三年(607年)属杨州南海郡曲江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仁化县属广州总管番州曲江县,不久属广州总管东衡州曲江县。贞观元年(627年)属岭南道韶州曲江县。垂拱四年(688年),从曲江县划出仁化、光宅、清化、潼阳四乡复置仁化县(县治改设走马坪),隶属岭南道韶州。天宝元年(742年)至至德三年(758年)一度改韶州称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韶州。
  垂拱四年(688年)从曲江划出仁化(约今城口、红山)、光宅(约今仁化镇、丹霞)、清化(约今长江、扶溪)、潼阳(约今董塘、石塘)等4乡,复置仁化县。县治在走马坪,隶韶州。
  五代十国(907年至960年)时,仁化县仍隶韶州,初属卢光稠管辖的地区。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归南汉国。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仁化县并入乐昌县。至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再复置仁化县(县治又改设于当时的光宅乡,即现仁化县旧城,沿至今)。属广南东路韶州。
  元朝属江西省广东道韶州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称府,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又撤销广东道,仁化县改属广东行省韶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广东行省称广东布政司,仁化县属广东布政司韶州府。清属广东省韶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裁韶州府,仁化县直属广东省。民国21年仁化隶广东省西北绥靖委员会。民国25年至38年仁化县属广东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6日全县境解放。随即成立仁化县人民政府,属广东省北江专区。
  1952年仁化县属中南军政委员会广东省粤北行政区。
  1956年仁化县属广东省韶关专区。
  1958年11月7日,仁化县并入广东省韶关市,为市管辖的郊区。
  1961年1月17日仁化从韶关市划出,恢复县建制,属广东省韶关专区。
  1968年2月21日仁化县撤销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县革命委员会,隶广东省韶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11月,恢复仁化县人民政府,属广东省韶关地区。
  1983年6月,韶关市与韶关地区合并,以市带县,仁化县属广东省韶关市辖,沿袭至今。
  2000年,仁化县辖9个镇:仁化镇、丹霞镇、长江镇、石塘镇、红山镇、扶溪镇、城口镇、闻韶镇、董塘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63213人,其中:仁化镇 43826人、丹霞镇 6300人、闻韶镇 4439人、扶溪镇 10787人、长江镇 21110人、城口镇 8789人、红山镇 8017人、石塘镇 10761人、董塘镇 31469人、凡口铅锌矿虚拟镇 13932人、广东铝厂虚拟镇 2282人、七四五矿虚拟镇 1501人。
  2002年,仁化县辖9个镇(仁化 城口 长江 扶溪 董塘 石塘 闻韶 丹霞 红山),88个村委会、13个居委会。
  2004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0号)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将原曲江县的黄坑镇、周田镇、大桥镇划归仁化县管辖。调整前,仁化县面积1822平方千米,人口17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仁化县辖12个镇(仁化、城口、长江、扶溪、董塘、石塘、闻韶、丹霞、红山、黄坑、大桥、周田)。
  2006年6月7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6]28号)批准:撤销韶关市仁化县丹霞镇、仁化镇,设立丹霞街道办事处。
仁化山青水秀,风光迷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境内名胜古迹不胜枚举。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批准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位居广东省四大名山之首。丹霞山以“奇、险、秀、古、广、幽”之特点赢得了“万古丹霞冠岭南”之美称,是世界地理学上“丹霞地貌”的命名地,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
  全县拥有唐、宋、明、清历代不同风格的宝塔一十四座,有广东境内唯一的国家级唐代古塔『云龙寺塔』,有两座省级北宋古塔『澌溪寺塔』、『华林寺塔』,还有十一座明、清时代的古塔。如此众多的古塔完好保留在一个山区小县,不但在广东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苏屠矗立云霞护,千年不废藏山阿,峥嵘古塔崇尊久,长与山灵共嵯峨。”是清代诗人鲁超,对仁化的古塔倍加钦赏而写下的咏塔诗篇。[3]
  此外,还有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塘双峰寨,城口古秦城、地下洞群和锦江库区游江,红山森林自然保护区,红山温泉、城口温泉等旅游景点,每年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达数百万人次,成为仁化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国家级唐代古塔『云龙寺塔』



PICT3990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新会柑太有印象了!小时候到新会,柑肉任吃,柑皮收藏,我还以为这里的人傻了!

TOP

47.新会
新会,古称冈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新会地处中国大陆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银洲湖畔,扼粤西南之咽喉,据珠三角之要冲,濒临南海,毗邻港澳,陆地面积1387平方公里,人口77.43万,辖会城、大泽、司前、七堡、罗坑、双水、崖南、崖西、沙堆、古井、三江、睦洲、大鳌等13个镇和会城、今古洲、圭峰区、围垦等4个派出机构。
     新会是全国著名侨乡,旅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港澳、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累计捐资赠物总值13亿港元。
江门新会区旧称,1992年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
新会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部,潭江下游。总面积1260平方千米。总人口74万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会城街道,邮编:529100。代码:440705。区号:0750。拼音:Xinhui Qu。
新会在秦朝时属南海郡,到三国时期孙权置为平夷县,到晋朝改称新夷,再到南北朝设立新会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置新会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撤郡为县。
  1992年撤县设市,
  2002年撤市设区。
  新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诞生了梁启超、陈白沙、陈垣、吴冷西等诸多名人。新会当代娱乐圈名人刘德华、谭咏麟、梁咏琪、容祖儿、李克勤、苏永康、钟镇涛。其中祖籍新会在外地出生的还包括:黎姿、黎民伟、林楚楚 美国国会第一位华裔女性众议员赵美心及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崔世安祖籍新会双水镇崔嘉亨村。
(1279年初),宋元交战双方在新会崖门地方共投入兵力20多万人,1600多艘船和1000多艘民船,历时23天,尤以二月初六最后一天的决战最为惨烈。最后南宋朝廷全军覆没。南宋皇帝、杨太后和众文武大臣及军民或战死或蹈海殉国,崖门海面浮尸数万,海水为之染红,宋朝彻底灭亡。宋朝国祚三百余年,历十八帝。
  这场海战参与人数之多,出动战舰之多,战斗时间之长阵亡人数之多,影响之深远,确为震古烁今。它导致我国历史上的两个封建皇朝的更替,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四大海战”之一。在这场海战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涌现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张达等民族英雄和御敌义士。时至今日,宋朝遗族在新会扎根,形成新会的赵氏一脉。新会为了纪念这历史事件,在那里建立了国母殿,崖门古战场等。
新会的名胜,包括有圭峰山、玉台寺、紫云观、小鸟天堂、崖门炮台、梁启超故居。小景点有270省道奇乐村处的奇石。
新会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现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故称“陈皮”,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中药“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会陈皮价格较高,皮比肉贵。
  据说新会陈皮运往北方各地,过了岭南之后,其味更为芳香。曾有华侨携带新会陈皮乘船出国,船抵太平洋,顿时芳香四溢,无法掩盖。新会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是其独有品质。经药检部门初步化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壤条件、栽培技术、农田小气候的差异,新会产的陈皮与外地移植新会柑的陈皮,其形状组织结构虽然相似,但挥发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药用与调味效果就相差很大。
  陈皮在药用上有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中医中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是主要靠陈皮治病的。以陈皮为主要成份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的良药。
  在凉果、食品方面,新会陈皮梅、陈皮鸭、陈皮酒,其色、香、味都具特色、制作菜肴若加入陈皮,不但辟去鱼肉的膻腥气味,且使菜肴特别可口、制作绿豆沙、红豆粥等甜品,如加入一点陈皮,味道分外芳香。
  新会产葵,这是远近闻名的。葵树在新会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葵树属棕榈科,枝干挺直,叶呈圆形,外观十分貌美,柔中含刚,刚柔并济,用玉树临风来形容,那是毫不为过的。葵叶经过剪、晒、焙、焗、编织、缝制、刺绣、火烙等多道工序,便可做成一件葵工艺品。如葵篮、葵垫、葵包等等,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属葵扇。 葵扇的品种也很繁多。根据不同的工艺和形状,分别为牛心扇、鸡心扇、玻璃扇、火画扇、漂白绣花扇、竹箨画扇、胶花织扇等上百个品种。品质也有高低不同4个等级。新会的葵扇历来以芯蒂圆正、骨骼细匀、扇面洁白柔韧光滑、编织工艺精良而扬名于世。尤其是它的竹箨贴画扇、三脊火画扇、双面绣花扇,更是精雅秀美,令人爱不释手。我在新会圭峰山下的葵博园看到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一张竹箨贴画扇,扇面呈杏形,纹路细密,图案是一片田园风光,近处的葵林稻田、远处的河流小山,一应俱全,疏朗得当,还有一座石塔,成为整个扇面的点睛之笔,让一把平面的扇,一下变得立体起来。这把扇,荣获了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也使新会的葵扇之名,迅速为世人所知。


PICT3988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如数家珍!羡慕!
杨先明 发表于 2010-4-14 20:23



   广东的县!到处郁郁葱葱!无限生机!大有作为的!

TOP

如数家珍!羡慕!
杨先明 430060 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蓝湾俊园7号搂三单元106室
E-mail:yxm2790@sina.com  农行卡622848 0050 94418 6613
支付宝 644295372@qq.com

TOP

听说很好玩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龙母庙,盘龙峡是德庆的名片!

TOP

46.德庆
德庆县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中游北岸。地处东经111°32′~ 112°17′、北纬 23°04′~23°30′之间,北回归线经过县境最北端。东连高要市,西接封开县,北界广宁县、怀集县,南临西江与云浮市的郁南县、云安县隔江相望。县城德城镇,东距肇庆市94公里,广州200公里,西距广西梧州市80公里。县境东西长72公里,南北长47公里,地域面积22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西江,可谓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德庆县辖14个镇,175个村委会,2002年底人口35.29万。
  德庆县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有驰名中外的地道特产何首乌、巴戟天、西江桂皮、松脂、广佛手、“中华名果”皇妃贡柑、“荔枝珍品”鸳鸯桂味荔枝等;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种有31种,其中主要的有金、银、铜、锡、锌、石灰石、花岗岩、稀土、瓷土、钽铌、水晶、玉石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全国重点广物保护单位德庆学宫(孔庙)和悦城龙母祖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元塔、龙山宫、华表石、三洲岩,还有自然生态旅游区盘龙峡和金林水乡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林木年生长量达41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量达763万立方米。
德庆县辖1个街道(德城)、12个镇(新圩、官圩、马圩、高良、莫村、永丰、武垄、播植、凤村、九市、悦城、回龙)。
德庆汉称端溪,唐称康州。宋绍兴初置德庆府。明改州。1912年因置德庆县。因州为名。据《方舆纪要》:“绍兴初升为德庆府,以高宗潜邸也。”潜邸即曾受封之地,无非是因德受封志庆也。
  2000年,德庆县辖15个镇:德城镇、播植镇、回龙镇、新圩镇、马圩镇、高良镇、沙旁镇、古有镇、莫村镇、永丰镇、武垄镇、官圩镇、凤村镇、悦城镇、九市镇。总人口308589人,各镇人口: 德城镇 44314 新圩镇 21842 回龙镇 17628 官圩镇 21314 沙旁镇 5996 马圩镇 17736 高良镇 28323 奠村镇 17237 古有镇 8440 永丰镇 17945 武垄镇 14824 播植镇 15073 凤村镇 24540 悦城镇 27707 九市镇 2567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德庆县辖15个镇(德城、新圩、官圩、马圩、高良、莫村、永丰、武垄、播植、凤村、九市、悦城、回龙、沙旁、古有),175个村委会、17个居委会。
  2003年9月29日,撤销沙旁镇并入官圩镇,全县由14个镇改制为13个镇,193个村(居)委会,总面积2258平方千米,2003年底总人口35.50万人,外来人口6500多人。
  2005年5月,德庆县辖13个镇(德城、新圩、官圩、马圩、高良、莫村、永丰、武垄、播植、凤村、九市、悦城、回龙)。
  2005年6月16日,广东省民政厅批准(粤民区[2005]30号):撤销德庆县德城镇,设立德城街道办事处,作为德庆县政府的派出机关。德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德城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4个居委会和4个村委会,总面积17.5平方千米,总人口545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290人。街道办事处驻原德城镇政府驻地。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德庆县辖1个街道(德城)、12个镇(新圩、官圩、马圩、高良、莫村、永丰、武垄、播植、凤村、九市、悦城、回龙)。
悦城龙母祖庙
  悦城龙母祖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三江汇流处,因其蕴涵着深厚的龙母文化、古建筑文化、风水文化和历史文化而闻名海内外,成为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四海朝宗、祈福观光的旅游圣地,在西江流域和港澳地区更是家喻户晓。近年来,慕名前来龙母祖庙敬拜的海内外游客超过120多万人次。
  龙母祖庙地处“灵气独钟”的形胜宝地之上,她前临西江、背靠五龙山,左右青黄旗山两相拱卫,形式“五龙护珠”之势。庙前,“灵水洄澜”,波不扬涛,西江水流经龙母祖庙前似有灵性,团团回旋,不愿离去。
  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时期,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重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集中两广能工巧匠和技艺大师历时七年时间建造而成,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并称为岭南古建筑的“三瑰宝”。
  龙母祖庙是我国古建筑的明珠,享有“古坛仅存“的美誉。她由巍巍的牌坊、雄伟的山门、独特的香亭、溢彩流光的大殿、神秘的梳妆楼、古朴的碑亭、庄严的龙母墓等建筑物组成。庙内殿中有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石雕、砖雕、木雕、灰雕技艺精湛,独具匠心;陶塑、壁画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历代名人石刻对联,对仗工整,意蕴隽永,书法各具特色,堪称珍品。
  龙母祖庙最为值得称赞乃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其建筑体系按水区特点设计: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石板铺设,每逢西江发大水淹过后,庙外街道往往淤泥及膝,而庙内稍作清扫便干净如故。自光绪三十一年重建至今,历经洪水雷雨而墙不裂、地不陷、害虫不蛀、雷电不侵,堪称建筑史上一绝。 其高超的防洪、防虫、防雷的建筑设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龙母祖庙是海内外龙的传人“四海朝宗”的圣地,龙母文化源远流长,母仪龙德百代磬香,龙母瓷恩泽被后世。有众多“龙母智斗赖布衣”等美丽动听的传说,龙母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的事迹被广大人民广为传颂,龙母千百年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且受到历朝皇帝的敕封,龙母祖庙也成为了广大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缅怀龙母厚德的圣地,每年海内外龙的传人四面八方前来瞻仰龙母、敬拜龙母,祈求龙母赐福,得到龙母保佑和恩惠,因而龙母祖庙的香火常年十分鼎盛,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四的龙母开金印、正月二十二龙母开金库、五月初一至初八龙母生辰诞、八月初一至初八龙母得道诞、十二月十五龙母水灯节等传统节假日前后,各方善信游人汇集于龙母祖庙,寻根问祖朝圣龙母,人山人海,兴盛之极。
盘龙峡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德庆县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整个生态旅游区占地3万亩。区内峡谷漫长,罕见的瀑布群共有大大小小100多个,是首个得到广东省旅游局认可有10级以上瀑布群的旅游区,被誉为“亚洲罕见、广东第一”瀑布群。2005 年获中国最高权威旅游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广东最美丽的地方”。
  盘龙峡景区是一个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龙文化与传说的圣境。景区内古木葱茏,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椤遍布其间,是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拍摄基地。峡谷空气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12.5亿个,是南中国最大的天然大氧库。
  盘龙峡生态旅游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山、水、森林等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成功开发了峡谷漂流、栈道观光、瀑布观光、峡谷品氧、大型梯级天然泳池、全国最大的水车群、全国最具风情的山顶木屋度假村、岭南仅存的古老织布村、高空溜索、越野卡丁车等等生态休闲型旅游产品。自漂流2001年开放以来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成为广东省内游的必游精品线路。
  有“中国勇士第一漂”之称的盘龙峡漂流,于2002年在全国首创冬季漂流,成为国内唯一可以开展四季漂流活动的景区,在广东省内众多的漂流景区当中一枝独秀,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经广东省旅游局考证,德庆盘龙峡100多公顷范围内的近百个大小瀑布组成的瀑布群在全省独占鳌头,这种规模的瀑布群在亚洲亦属十分罕见,因此正式命名“盘龙峡瀑布群”为“亚洲罕见、广东最大的瀑布群景区”。
  其中最有名的是“腾龙飞瀑、聆天飞瀑、烟雨飞瀑”三大天然奇观,水势变幻属南国罕见,最大的腾龙瀑布落差达90米,是广东省落差最大的瀑布。



PICT3986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博罗的防倒不错!

TOP

45.博罗
广东省博罗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江中下游北岸。东邻惠州,南接深圳,西邻广州、东莞,毗邻港澳,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全县总面积2858平方公里,辖16个镇1个办事处,户籍人口80万,外来人口40万。
博罗,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北岸,辖区面积29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15万人;东与惠州市区相接,南与东莞隔江相望,西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港澳,在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有广州、香港、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等6座大中城市和惠州机场、深圳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以及大亚湾港口;是珠三角和穗港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九铁路经济增长带的咽喉地带。
丰富的自然资源。博罗山川秀美,人文苍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中国岭南风光和文化。境内的罗浮山,集道、佛两教于一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和“中国道教圣地”之美称。博罗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三高”农业条件优越,是广东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非常丰富,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 优良的投资环境。近10年来,全县共投入了近50亿元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5国道、324国道和京九、广梅汕铁路,以及正在兴建的广惠、惠河高速公路都在博罗境内交汇,水泥大道贯连22个镇,是全国交通先进县。博罗超前发展了通信、供电、供水事业,早在1994年已进入全国通信百强县。博罗不断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全县对外资企业实行“一个窗口”收费制度,对外商的投资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可以说,博罗县已构筑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投资环境。 扎实的经济基础。目前,博罗县已有来自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外资企业。在外资强有力的牵动下,博罗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方面,一批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得到培育,已形成了建材、制药、纺织、化工、服装、电子等30多个行业,拥有工业企业5000多家,电脑配件、电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农业方面,已形成了一批优质粮、油料、水果、蔬菜、水产、三鸟等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有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总的看,博罗已经建立起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贸、工、农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已成为一块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热土,成为充满商机的风水宝地。 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博罗将继续努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外商的各项工作;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深化对外商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特别希望能与广大商家在高科技产业、旅游、“三高”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资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博罗县西北为罗浮山地,西南部为平原,东江从南部县境流过。
  罗浮山
  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它位于广东中部的东江之滨,在惠州博罗县境内,总面积260多平方公里,景区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980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罗浮山势雄伟挺拔,风光清静幽秀。罗浮山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峰顶盘圆平坦,花草并茂,云雾缭绕,日出可与泰山媲美。
  象头山
  象头山形成于白垩纪的火成岩,具有岩壁耸立,雄伟奇峻的山势。区内层峦叠嶂,峻峭山峰多达165座,主峰蟹眼顶海拔1023米。山体基岩形成花岗岩特有的“石蛋”景观,垒叠奇妙,物象逼真,遍布山坡、山顶、河床。
  太阳峰
  该峰地处广东省博罗县石坝镇黄山湖畔。其突起的山峰在夕阳的辉映下,形似毛泽东的静卧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头像。长约1.5公里的山峰突立在群山之中,格外醒目。山峰东西向,由东向西稍稍下斜,依次是宛如人形的下巴、嘴唇、鼻梁、眼睛、眉毛、额头和向后梳理的头发,最为传神的是高挺的鼻梁和宽阔饱满的额头。
  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环绕博罗近百公里,境内有较大河流29条,有大中小型水库453座,地表水流量77亿立方米,水能蓄藏量达5.73万千瓦。
  东江,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干流河道长523千米,流域面积占全珠江流域的6.3%。发源于粤北、赣南,主流寻乌水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大竹岭,属山区性河流。下游在石龙以下分东江北干流,在汇入增水和绥福水后,西流至增城,从虎门注入狮子洋入南海。东江南支流,在汇寒溪水后分许多汊流,经狮子洋入南海。东江流经的城市有河源、惠州、东莞。东江河源以南河段可通航,水质优良,是香港淡水的主要供应源。
  北回归线中部偏北穿过,水源充沛,气候温和,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21.8℃,年降雨量1932.7毫米,平均日照2023小时,无霜期长达345天。 1月均温12.8℃,7月均温28.4℃,年均降水量1814毫米。
  博罗自然资源丰富。是广东重要的农产区,拥有近百万亩可耕地,是著名的渔米之乡,优质大米、荔枝、龙眼、柑桔、中国黑糖、红糖、酥醪菜等名扬海内外。自然资源有石灰石、铁、钨、锡、钽、铌、硅、煤、花岗岩、石英、水晶、磁铁、金、银、铜、云母、红石、等20多种矿藏;有巴戟、鸡血藤、沙仁等10多种名贵药材;有金钱龟、穿山甲、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博罗,催生了一大批以花卉、水果、蔬菜、生猪、三鸟为主产品的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农业不断迈向产业化、现代化。
  罗浮山风景幽美,气候宜人。山峰林立,有铁桥、玉女、骆驼和上界等大小山峰432座。可谓“满山皆奇石”,“峰峰有灵境”。罗浮山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山上有980多个飞瀑名泉,其中著名的有“薄雾炎天犹飘渺,十里吹来毛骨寒”的白漓瀑布,“跌宕千尽响如雷”的白水门瀑布,以及“峰头两道瀑布水,飞作满天风雨声”的黄龙洞瀑布。山下有微波荡漾的白莲湖和芙蓉池。泉井如“泉涌而出,满而不溢,汲而不涸,清洌甘甜”、为苏东坡所推崇的卓锡泉。
  罗浮山中石室洞穴也比比皆是。如通天、罗汉、伏虎和滴水等72个石室幽岩和朱明、蓬莱、桃源、蝴蝶和夜乐等18个洞天奇景。朱明洞是山上最大的洞穴。
  汉置,《后汉书郡国志注》傅罗县有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于罗山,遂置博罗县,《宋书州郡志》“南海太守博罗男相,汉书县,二汉皆作傅,晋太康地志始作博,”即今广东博罗县。
  博罗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在此相互辉映交融,使博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博罗,自秦始皇33年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博罗古城在以前还形成三街六十四巷。
  秦置县,有罗浮山,自会稽浮往博罗山,故置博罗县。一说原为傅罗县,后讹傅为博。
  2000年,博罗县辖22个镇。总人口780477人,各镇人口: 石坝镇 28720 蓝田镇 5339 麻陂镇 18694 观音阁镇 16928 公庄镇 39188 杨村镇 34495 柏塘镇 29072 平安镇 11221 泰美镇 32611 仍图镇 17174 罗阳镇 127466 义和镇 26355 响水镇 16959 湖镇镇 25401 横河镇 18527 长宁镇 36417 福田镇 31126 龙华镇 19335 龙溪镇 54186 园洲镇 70477 九潭镇 21441 石湾镇 73735 杨村柑桔场虚拟镇 2561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博罗县辖22个镇(罗阳、平安、公庄、柏塘、杨村、麻陂、石坝、泰美、仍图、龙溪、园洲、石湾、九潭、龙华、福田、长宁、湖镇、横河、响水、蓝田、义和、观音阁),366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
  2003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36号):将博罗县的仍图镇划归惠阳市惠城区管辖。区划调整后,博罗县辖21个镇(罗阳 平安 公庄 柏塘 杨村 麻陂 石坝 泰美 龙溪 园洲 石湾 九潭 龙华 福田 长宁 湖镇 横河 响水 蓝田 义和 观音阁)。2003年上半年,惠州市将杨村华侨农场下放博罗县改制为杨侨镇。
  2005年5月,博罗县辖18个镇(罗阳、公庄、柏塘、杨村、麻陂、石坝、泰美、龙溪、园洲、石湾、龙华、福田、长宁、湖镇、横河、响水、观音阁、杨侨)。
  2005年12月9日,粤民区[2005]64号批准博罗县撤销横河镇,并入长宁镇;撤销响水镇,并入湖镇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博罗县辖16个镇(罗阳、公庄、柏塘、杨村、麻陂、石坝、泰美、龙溪、园洲、石湾、龙华、福田、长宁、湖镇、观音阁、杨侨)。其中撤销九谭并入园洲。
客家山歌
  博罗传统民间音乐是山歌,它是博罗最具群众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客家人居住的农村、山区。博罗的显村山歌就是客家山歌的一种。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她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武举板,在博罗县客家地区盛行。五句板的曲调是固定的,五句一段,所以叫五句板。另外,演唱五句板时要用到三片竹板,所以也叫竹板歌。它开始时是穷人沿街丐讨时唱的歌子,所以也叫“叫化歌”,后来,逐渐发展成演唱长篇故事的专用曲子,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句板登上了大雅之堂,其中的《山村新风》还进京调演,受到好评。
  还有粤曲弹唱,流行于博罗县一些地方,粤剧在博罗粤语乡镇十分流行。
  舞狮
  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在惠州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且延续至今,尚有方兴未艾之势。
  中国不是狮的产地,故舞狮应该是舶来品。相传汉代道教天师派鼻祖张天师居龙虎山,坐骑是虎,故汉代百姓是舞虎而不舞狮。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佛教大兴,据说佛教文殊菩萨的坐骑是狮,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影响,狮子受民间崇敬,所以舞狮便逐步代替舞虎。据记,南北朝以后,舞狮在民间日益盛行,盛唐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锣鼓伴舞。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就记曰:“西凉伎,假面胡子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明清以后,逐步分成南北两派,北派全身包裹,俨然真狮模样;南派以广东狮为主,一人舞狮头,一人舞弊狮尾,舞狮者往往着唐装、灯笼裤,人外露,主要显示武功。
  惠州民间的舞狮当属广东狮,近现代在惠州流行的狮主要有4种,一是“大头狗”,谓“大头狗狮”;二是“麒麟”,谓“麒麟狮”;三是扁鼻狮;四是斗牛狮;这4种兽类与西域传入的狮子,在种类上已起了变化。已完全没有了狮的影子了。4种狮中,“大头狗”疑从开平、南雄、顺德、中山等地传入;“麒麟狮”属客家狮,而“斗牛”、“扁鼻”等狮种,以淡水、龙川等地居多。从一些资料看,惠州的土狮种应该是“大头狗”和“麒麟”。
  惠州民间舞狮活动亦和舞龙有相同特点,均是自己扎造,平时以街(村)为单位自发组织狮队。旧时在新狮扎造好后,往往到元妙观点睛,谓“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春节期间是舞狮活动最多的时候。除此外,一些大户在喜事及店铺的开张之日,为“驱邪保安”,经常也请狮往舞。
  惠州民间舞狮的特点是,狮爷携匣领路,继而是狮子,之后是锣鼓镲钹,持刀、棍、矛等冷兵器的武术队殿后。
  舞狮的传统动作有行进、瞌睡、抓痒、登高抢青、抢炮仗等。鼓点分快板、中板、慢板和煞板,多打七声鼓节奏。
  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往往就是狮队穿家过巷的时候,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狮队则在家居中的门庭中舞耍,给户人带来吉祥好运,完后居民鞭炮相送。春节舞狮之习,往往也要延至正月十五方止。
  春节舞狮延续至今,博罗县一些镇、村的醒狮队相当有名,并经常组织一些舞狮比赛活动。
  农历正月初七,博罗县罗浮山脚下的澜石村敲锣打鼓,鞭炮震天。该村延续了几百年的上灯民俗又隆重举行。
  据村里的老人讲,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每年的正月初七当地都要举行上灯民俗。周边几个同姓的村庄,谁家添了男丁,长者在这一天就带着村人敲锣打鼓,到那家接灯,然后再上到自家祠堂。今年初七,以澜石村为中心,周边的下朗村、酥寮村、郭前村同一姓氏的村民聚集在一起举行仪式。
  以前上灯民俗有重男轻女的意思,现在的上灯节不同了,更多的意义是大家聚集在一起,以一种古老的方式迎接一个个新生命的到来,祈祷大家平安,事业顺利。这一天几乎成了村中的欢乐节,在外工作的人都要赶回来,聊天、耍闹,男女老少欢声笑语,很开心。
  博罗本地居民以汉族为主。博罗亦是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广东县份之一,有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博罗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江中下游北岸,东邻惠州,南临东莞,西接广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港澳。博罗县横贯东经113°50′至114°42′,纵跨北纬23°07′至23°43′。 [1]
  Boluo Xian
  0752
  441322
  516100
  罗阳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博罗县辖16个镇(罗阳、公庄、柏塘、杨村、麻陂、石坝、泰美、龙溪、园洲、石湾、龙华、福田、长宁、湖镇、观音阁、杨侨)。
  罗阳镇 罗阳镇地处东江中下游,位于岭南第一山 罗浮山东麓,处于广州、惠州、深圳、东莞四大城市的交叉辐射区,是博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广东省重点工业卫星镇之一。全镇辖区总面积 168.8 平方公里。辖 21 个村委会、 6 个居委会、 1 个办事处。
  公庄镇 公庄镇位于博罗县东北部,东与河源市相连,北与龙门县相接,总面积 299.5 平方公里,有山地 24 万多亩,耕地 51202 亩,辖 20 个村委会, 2 个居委会,总人口约 5 万人。
  柏塘镇 柏塘镇地处博罗县中部,是县家产品加工业基地。全镇总面积 161 平方公里,总人口 4 万多人。
  杨村镇
  麻陂镇 麻陂镇位于博罗县东部。
  石坝镇 石坝镇位于惠州市北部,襟博罗、河源、紫金等县市相接地带,总面积 182 平方公里, 4.2 万人,是广东省农牧业最发达的乡镇之一,历史上被称为经济贸易的“金三角”。
  泰美镇 泰美镇位于博罗县东部,东临东江河,西靠象头山,南与惠城区小金口镇接壤,北跟本县杨村、柏塘两镇相连。全镇总面积为 183.5 平方公里,辖 21 个村(居)委会。
  龙溪镇 龙溪镇位于广东省博罗县西部。全镇现有人口 8 万多人。
  园洲镇 园洲镇,坐落在珠三角洲东部,东江之滨,跟东莞石排镇、企石镇隔江相望,与石龙镇一脉相连,总面积 110 平方公里。
  石湾镇 石湾镇位于广东省惠州市西南端,地处惠州、东莞、增城三市交界。面积 83 平方公里,辖 12 个村委会和 1 个居委会, 47 个村民小组。
  龙华镇 龙华镇位于惠州西部,全镇总面积 6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2.2 万人。
  福田镇 福田镇地处罗浮山下,位于博罗县西部。全镇有常住人口 3 万多人,管辖区占地 86.7 平方公里,其中有农田 1700 公顷 ,山林 4330 公顷 ,有 9 个山塘水库。
  长宁镇 长宁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博罗县西部。全镇总面积 117 平方公里。辖有 1 个居委会、 14 个村委会、 173 个村民小组。
  湖镇镇
  杨侨镇 杨侨镇前身是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是博罗县管辖的一个新建充满活力的镇 , 是博罗县提出 “ 一城兴起,三区带动 ” 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开发区之一。杨侨镇总面积为 89 平方公里,辖 12 个办事处、 2 个居委会。
  观音阁镇 观音阁镇地处北纬 23 ° 24 ′,东经 114 ° 36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观音阁镇地处惠州博罗东北面的东江河北岸,是博罗县、惠城区、河源市三市交界处,西南与博罗县杨村镇、杨侨镇、麻陂镇相连,北面与博罗县石坝镇、河源紫金古竹镇相邻,南与惠城区芦岚镇一江相望。观音阁镇辖区有:棠下、南坑、砂岭、伍塘、联星、彭村、南村、柏湖、十字路、菱湖、杨村、塘角、桂岭、泳新等 14 个自然村和 1 个居委会。全镇常住人口 22484 人,其中居民人口 2273 人。



PICT3985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这梅县像优泰人!名声在外!

TOP

我靠栗子去过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怎不见局长来说几句!这些天仼务重?

TOP

43.梅县
44.梅州
梅州市隶属中国广东省,1988年设立。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梅州是中国著名的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
中文名称: 梅州
外文名称: Meizhou
行政区类别: 市
所属地区: 中国中南
下辖地区: 梅江区、兴宁市、梅县
政府驻地: 梅江区
电话区号: 0753
邮政区码: 514021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东北部
面积: 1.5925万平方公里
人口: 505.28万人(2008年)
方言: 客家话、粤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千佛塔、人境庐、雁南飞、雁鸣湖等
机场: 梅县机场
火车站: 梅州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M
梅花,是梅州市市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亦代表梅州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毅进取精神。梅州标志性建筑——梅江桥及“一江两岸”。梅州标志性传统建筑——围龙屋,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为“世界客都”,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
梅州市,东北邻福建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四县,西北接江西寻乌,西面连河源的龙川、紫金县,西南、南面与汕尾的陆河、揭阳的揭东、揭西相接,东南面和潮州的潮安、饶平相连。全境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5°18 ′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最大的盆地是兴宁盆地,面积约350平方公里。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积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土地肥沃,含钾丰富。
  梅州地下资源丰富
  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530多处矿床。 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锰、 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梅县的铜、蕉岭的石灰石、大埔的瓷土、兴宁的煤、平远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但由于2005年8月7日,在兴宁市黄槐镇一煤矿发生"8.7矿难",造成至少123名矿工遇难,梅州的全部煤矿已经被封闭。 也给当地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兴宁市。
  水资源丰富
  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250.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产水量259.7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发电量77.5万千瓦,地下温泉多(特别是丰顺县)、水温高、水量大,还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
  动物资源
  梅州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种以上。
  植物资源
  梅州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已被记载的有1084种,隶属于182科,598属。这些植物中,有材用、药用、油脂、芳香、蜜源、淀粉、果类、鞣料植物等,极富科研、实用和观赏等价值。
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梅州市 面积15899.6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05.28万人(2008年),常住人口约41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2.07万人。 
  梅江区 面积 298平方千米,人口 32万。邮政编码514000。区人民政府驻金山街道。 
  兴宁市 面积2105平方千米,人口 118万。邮政编码514500。市人民政府驻兴田街道。 
  梅县 面积2755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514733。县人民政府驻程江镇。 
  大埔县 面积2470平方千米,人口 59万。邮政编码514200。县人民政府驻湖寮镇。 
  丰顺县 面积2710平方千米,人口 68万。邮政编码514300。县人民政府驻汤坑镇。 
  五华县 面积3226平方千米,人口 128万。邮政编码514400。县人民政府驻水寨镇。 
  平远县 面积1381平方千米,人口 27万。邮政编码514600。县人民政府驻大柘镇。 
  蕉岭县 面积 960平方千米,人口 23万。邮政编码514100。县人民政府驻蕉城镇。 
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著名的景点有:梅城的千佛塔、人境庐,梅县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国家5A级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阴那山省级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国家4A级景区)、联芳楼、洞天湖旅游度假区,平远县的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景区),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镇),明、清时期粤赣闽著名“盐道”要冲,广东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粤东最佳矿物质浴疗保健温泉热柘温泉;丰顺县的丰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龙鲸河漂流、龙归寨瀑布,蕉岭县的长潭旅游度假区,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国家3A级景区),兴宁市的合水旅游区、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埔县的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大埔三河镇旅游景区等。其中,大埔三河镇在2008年9月被确认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饮食文化: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美食,如: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客家娘酒,梅州腌面,米粄,黄粄等等。
梅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和近几年的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点398处。南汉设敬州,宋开宝四年(971年)改敬州为梅州,元代设梅州路,明属潮州府,清设嘉应直隶州,民国3年梅州改名梅县,先后属潮循道、第六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65年设立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1988年,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梅州市总人口3802186人;梅江区 313821人、梅县 516761人、大埔县 352013人、丰顺县 449769 人、五华县 879286人、平远县 215856人、蕉岭县 203173人、兴宁市 871507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5个街道、161个镇,2089个村委会、236个居委会。
  截至2003年5月16日,全市共有4个街道、154个镇,共有179个居委会、2082个村委会,33779个村民小组。
  2005年12月31日,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6个街道、104个镇。
  2009年12月31日,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12个街道、104个镇。
梅州由于是侨乡,在海内外拥有众多的著名乡贤。其中较为著名的如现代的叶剑英、黄遵宪、丘逢甲、泰国前总理他信、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宪梓、田家炳,现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及前著名足球运动员李惠堂等。



PICT3983a.jpg PICT4059b.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海丰海产丰富啊!

TOP

42.海丰
海丰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西距广州290km、距深圳197km,东距汕头180km,水路由辖下联安镇西闸、三关妈“天然良好渔船避风塘”至香港83海里,水陆交通便捷,是粤东地区陆上交通要津。海丰取义于“南海物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清雍下九年(1731年)划出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陆丰县。1988年3月成立汕尾市,海丰划出沿海7镇为市城区。1988年全县辖19个乡镇和3个农林场,总人口69.23万人,其中,男36.31万人,女32.92万人。非农业人口17.25万人。汉族占总人口99.82%。海丰又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7万人。(最新数据:全县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现辖16个乡镇和3个农林场,人口74.6万人,外来暂住人口20多万人,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60多万人。)
  全县总面积1750km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莲花山主峰海拔1337.3m,莲花山脉横贯县境北部。西北山峦叠嶂,中部为宽阔平原,土质肥沃,河涌交错,有赤石、大液、丽江、黄江4大江河,东部濒临碣石湾,西部面向红海湾。境内有长沙湾、高螺湾、九龙湾3 大海湾,海岸线116km。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20C,无霜期360天,年均降水量2389.5mm。
海丰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稻、番薯、大豆、花生、甘蔗、荷兰豆、莲藕、沙姜等;林果有荔枝、菠萝、龙眼、芒果、梅、李、柑、甘蔗等;主要海产品有马鲛、带鱼、龙虾、贝壳等;有海岸滩涂3340公顷、渔塘水库6660公顷,可供开发养殖鲍鱼、翡翠贻贝、花蛤、对虾、蟹、 蚝、甲鱼、鲩、鲤、珍珠等。海丰矿藏种类较多。主要有锡精矿、钨矿、水晶矿、绿柱石等;建筑石料、沙、花岗岩和陶瓷粘土等蕴藏量丰富。 海丰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蔚然,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全国13块红色根据地之一。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背山面海,毗邻港澳,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全县有16个镇,236个村民委员会,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海丰县人民政府驻地设在海城镇。
  一、置县起源与历史区划沿革
  海丰县为岭南所称望邑。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东南沿海聚居生息。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也是“百越族”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214年),秦平百越设郡县,次年设南海郡,置龙川、博罗等县,海丰地域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成帝元年,析南海郡之东为东官郡,海丰隶属东官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从东官郡的博罗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海丰县。据传因海丰地临南海,海产丰富,取意于“南海物丰”,称海丰县。海丰置县后,至南北朝均隶属东官郡。唐代属循州,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海丰县擢升海丰郡。海丰郡管辖归善(今惠阳、惠东)、博罗、海丰、河源、雷乡(今龙川)、兴宁六县。唐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废置海丰郡,仍为海丰县。五代属越州,宋代属惠州,元代属惠州路,沿至明、清均属惠州府。
  海丰置县后,区域界限曾有变更。唐代武德五年(公元 625年),从海丰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安陆县(即原陆丰县的前身)。至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安陆县又并回海丰县。宋代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推行王安石“募兵制”新法,海丰县设八个都,有兴贤都、金锡都、杨安都、石塘都、石帆都、吉康都、坊廊都、龙溪都。当时的海丰县区域包括现在的汕尾市全境和惠来、普宁、揭西等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全县又分设 8都 30里,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6年),从海丰县划出东部的龙溪都与普宁县部分地区合起来设置惠来县,海丰县存 7个都。清雍正九年(公元 1731年)农历四月五日,将海丰县所属的坊廓都、石帆都、吉康都等3个都划出来,设置陆丰县。海丰县存兴贤都、石塘都、杨安都、金锡都4个都,下设55约。
  二、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建置与变更
  辛亥革命以后,全国行政区划废除府、州的设置。民国三年至民国九年(公元1914年至1920年),海丰隶属于广东省潮循道(潮循道包括汕头地区和佛山地区一部分,共25个县)。海丰县设立 9个行政区:附城区(一区)、公平区(二区)、梅陇区(三区)、鮜门区(四区)、汕尾区(五区)、赤坑区(六区)、田乾区(七区)、捷胜区(八区)、可塘区(九区)。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广东省划分为15个行政视察区,海丰隶属第10行政视察区(第10行政区包括海丰、陆丰、惠来、潮阳、普宁等县)。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 1936年),广东省改为九个行政督察区,海丰县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海丰设立七个区:一区海城、二区公平、三区梅陇、四区青草、五区汕尾、六区赤坑、七区捷胜。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五月以前,全县设立6个区,45个乡,11个镇,794个保; 5月以后,又改设为4个大区,50个乡,10个镇。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以后,全县撤区分设为35个乡镇,辖582个保。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行政区划的建置与变更
  1949年初,粤赣湘边纵队成立,海陆丰人民自卫队改编为边纵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和第六团,2月1日,海丰县人民政府在海丰县赤石成立,蓝训才任县长,7月13日,我方接管海丰县城,海丰第一次解放,九天后,因敌方犯境我方主动撤出。8月9日,边纵东江第一支队五团政治处主任刘夏帆调任海丰县县长。10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入东江地区扫荡残敌,10月11日,海丰县城宣告解放。10月18日,汕尾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1月底,海丰全境解放。
  1954年6月,海丰县人民政府改称为海丰县人民委员会。1967年3月,成立海丰县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4月,成立海丰县革命委员会。1983年,成立海丰县人民政府。
  1949-1952年12月,海丰县隶属东江区;1952年12月以后,海丰县改属粤东区;1956年3月以后,海丰县隶属惠阳地区;1958年12月以后,海丰县改属汕头地区;1983年9月以后,海丰县改属惠阳地区;1988年1月,汕尾市设立,海丰县隶属汕尾市。
  解放后,海丰县区域界线变更情况:1952年春,原属惠阳县(现惠东县)的小漠、元澳2个乡划属海丰县,1958年冬,原属惠阳县(现属惠东县)的高潭区改属海丰县,1962年7月,高潭区再改属惠东县。
  解放以来,海丰县行政区域经过划大区、乡,撤区并大乡、高级农业社、人民公社和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等阶段的沿革、变化和调整。调整和设置的情况如下:
  1950年,全县设立7个区和汕尾镇,辖5个乡级镇(海城镇、公平镇、联平镇、可塘镇、捷胜镇),44个乡。
  1952年冬,全县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全县调整为10个区,2个镇(汕尾镇、海城镇),辖145个乡。
  1953年,全县设立 12个区,1个镇(汕尾镇),辖2个区辖镇(海城镇、公平镇),135个乡。
  1954年,根据宪法规定,县、乡政权机构改称为县、乡人民委员会。
  1955年,农村生产高潮和互助合作组织逐步形成,全县成立初级社170个,参加农户5883户,占总农户的6.5%。
  1956年冬,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全县设立12个区、1个镇(汕尾镇),辖7个区级镇(海城镇、公平镇、梅陇镇、鮜门镇、马宫镇、青草镇、田墘镇),50个乡。内设20个中心乡,这是撤区并大乡的过渡阶段。同年,全县成立农业社559个,其中,高级社319个,参加农户81404户,占总农户的93%。
  1957年撤区并大乡镇,全县设立 28个大乡镇。其中,镇 3个,乡25个。同年,成立农业社718个,其中高级社513个,参加高级社农户72748户,占总农户的84%。
  1958年9月,撤乡建人民公社。全县设立 14个人民公社:海城、公平、梅陇、鮜门、红草、赤坑、田墘、捷胜、可塘、陶河、联安、东涌、汕尾、高潭。135个农业大队(不包括高潭公社大队数,下同)。
  1959年,增设圆墩、遮浪、马宫3个公社,全县有17个公社,216个农业大队。
  1960年,撤销圆墩公社改设为鹅埠、赤石 2个公社,全县为 18个公社,248个农业大队。
  1961年,全县改设为3个区:海城区、汕尾区、高潭区。辖2个镇(海城镇、汕尾镇)、30个公社(除原有设立的18个公社外,增设赤山、附城、联河、三新、渔业、黄羌、平东、香洲、芳荣、宝溪、大河、守望 12个公社),420个农业大队,44个渔业大队,17个居委会。
  1962年7月,高潭区所属的高潭、宝溪、大河3个公社划归惠东县,增设浅沙、仓刀、陈厝陂3个公社。全县仍为1个镇、29个公社,478个大队。
  1963年,全县合并公社,改设为1个镇,18个公社:汕尾镇、海城、三新、公平、黄羌、梅陇、鮜门、鹅埠、赤石、红草、马宫、赤坑、田墘、遮浪、捷胜、可塘、联安、陶河、东涌公社,176个农业大队,32个渔业大队,23个居委会,共231个。
  1964年春,汕尾镇划出香洲公社,全县为一个镇,19个公社,190个农业大队,37个渔业大队,23个居委会,共256个。
  1965年,恢复海城镇,撤销三新公社,增设小漠、莲花、大湖公社,全县有2个镇,21个公社,211个农业大队,28个渔业大队,18个居委会,共258个。
  1966年,全县有2个镇(海城镇、汕尾镇)、21个公社,231个农业大队,26个渔业大队,21个居委会,共278个。
  1967年至1973年,全县镇和公社的区划没有变化,大队数量略有变更,1973年,全县的大队数为282个。红草公社曾改称为东风公社,赤坑公社曾改称为向阳公社。
  1974年,增设城东、平东公社,全县有2个镇,23个公社;288个农业大队,23个渔业大队,20个居委会,共331个。
  1983年10月,香洲公社并入汕尾镇,全县有2个镇;22个公社,331个农业大队,30个渔业大队,37个居委会,共398个。
  1984年3月,全县开展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工作。全县设立4个区级镇(海城镇、汕尾镇、公平镇、梅陇镇),22个区,225个乡,9个乡级镇,4个国营农林场,1个县直大型水库(区级),不需设立乡政权的4个区级镇和梅陇农场,下辖20个居委会,25个农业管区,9个渔业管区。
  1985年3月,公平区并入公平镇,梅陇区并入梅陇镇,全县设立4个镇,20个区。
  1987年,全县开展撤区建乡镇工作。全县下设21个镇和3个乡。21个镇是:海城镇、可塘镇、赤坑镇、大湖镇、陶河镇、联安镇、梅陇镇、鮜门镇、小漠镇、赤石镇、鹅埠镇、公平镇、平东镇、黄羌镇、汕尾镇、东涌镇、田墘镇、捷胜镇、遮浪镇、红草镇、马宫镇。3个乡是附城乡、城东乡、莲花山乡。
  1988年1月,汕尾市及汕尾市城区成立;海丰县的汕尾镇、东涌镇、田墘镇、捷胜镇、遮浪镇、红草镇、马宫镇等七个镇划归汕尾市城区管辖。海丰县所辖镇14个,乡3个。
  1993年1月,附城乡、城东乡、莲花山乡等3个乡撤乡建镇。分别改称为附城镇、城东镇、莲花山镇。
  1994年8月,撤销西坑林场,设立西坑乡;12月,撤销圆墩林场,设立圆墩乡。
  1998年,全县开展理顺农村管理体制工作,乡镇场(水库)管辖的管理区办事处改为村民委员会。
  1999年12月,全县辖17个镇、2个乡。有村民委员会232个、居民委员会42个(不包括黄羌林场、梅陇农场)。
  2004年,全县42个“居民委员会”改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5年,撤销莲花山镇并入海城镇;撤销圆墩乡并入鹅埠镇、赤石镇;撤销西坑乡并入公平镇。
  2006年底,全县辖16个镇。16个镇是:海城镇、梅陇镇、附城镇、联安镇、陶河镇、可塘镇、赤坑镇、公平镇、城东镇、黄羌镇、平东镇、鹅埠镇、赤石镇、鮜门镇、小漠镇、大湖镇。有232个村民委员会、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包括梅陇农场)。



PICT3982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沒去过!以后也想去!

TOP

去过蕉岭的塔牌和云浮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