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济南 小圆戳 [打印本页]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8-9-18 20:52     标题: 济南 小圆戳

UsAFgabE.jpg <br/><strong><font size="5">一直记得济南的英文是 TSINAN<br/>是什么时候改成<font color="#ff0000"> CHINAN</font><font color="#0000ff"> ?</font></font></strong>


图片附件: [济南 小圆戳] UsAFgabE.jpg (2008-9-18 20:50, 42.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302&k=926b08e7f192a93b52adc2d5d748bd20&t=1719174156&sid=g3WjzG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08-9-18 21:31

<p>都有,还有INAN,在《清代古典邮票研究》总第4期中有李先生的大作考证。</p>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9-18 21:46

<p>看来邮戳也是错误不断</p>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08-9-18 21:48

有个来龙去脉~~~~呵呵,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9-18 21:50

<p>刘斑竹讲故事了,我们排队听</p>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9-18 21:51

本帖最后由 liuyuan 于 2015-8-13 16:18 编辑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iuyuan</i>在2008-9-18 21:48:32的发言:</b><br/>有个来龙去脉~~~~呵呵, </div>
<p>有道理,不会无缘无故乱改的。</p>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8-9-18 22:00

刘班长您倒是讲讲,怎样的来龙去脉。大家都热切盼望。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9-18 22:07

不急,搬个凳子慢慢听。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9-18 22:30

<p>不是英文?是其他文字?</p>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9-18 22:51

刘先生明天还要教课,估计得下课后来讲了。

作者: 客人    时间: 2008-9-18 23:00

那就等等吧。
作者: 老邮迷    时间: 2008-9-19 05:46

德国的济南翻译是tsinan看图,有可能chinan是另外国家的翻译?
h9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08-9-19 08:40

下段文字引自《清代古典邮票研究》2006特刊,李先生文章《济南小圆戳英文地名拼写探微》
因为不是我的成果,所以如果大家引用,请注明出处。

据此也可粗略推得济南小圆戳不同英文地名的使用时期:最先使用“
CHINAN”地名;至1906年(或1907年)后改用“TSINAN”,“CHINAN”地名仍偶见使用,在1908年还见将“CH”去掉使用;其后一般都使用“TSINAN”地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9 8:41:52编辑过]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08-9-19 08:45

sWNuaWrP.jpg
我的一件手绘片,其中济南即是“INAN”地名的小圆戳

图片附件: [济南 小圆戳] sWNuaWrP.jpg (2008-9-19 08:44, 76.51 KB) / 下载次数 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3415&k=4609718d72ede1befef85fe67fa022a3&t=1719174156&sid=g3WjzG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8-9-19 08:53

法文中国是CHINE, 德文好像也是CHINA.不知道那个是哪国语言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8-9-19 09:56

谢谢班长!
作者: TK    时间: 2008-9-19 11:04

综合严平西先生《山东及威海卫》及《汉英半切圆形日戳》两书中关于济南小圆戳的资料,
CHINAN戳约1904年启用(有2月13日实寄封,期待更早的发现),约1906-1909年间,将英文CHINAN改为TSINAN,由于日戳来不及更换,临时采用铲字办法,将CHINAN的CH铲去,成为奇特的“INAN”地名。
严先生收集到最早的铲字戳为1909年3月30日( 刘先生的1908年为较早),最迟为1911年6月9日(期待更迟的发现)。
TSINAN地名的起码见有3种不同字形,第一种字右边的一捺长,见1907年7月19日实寄封,属就较早使用。
第二三种字右边的一捺短,另有大字及小字之分,见1912及1913年使用,属较后刻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9 11:11:58编辑过]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8-9-19 11:08

谢谢介绍。我的书还没有收到[em53][em53]
作者: TK    时间: 2008-9-19 11: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9 11:18:36编辑过]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8-9-19 11:20

楼上刚才介绍此戳是从1904年使用,那1906不能算早了吧。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08-9-19 14:50

下段文字亦引自《清代古典邮票研究》2006特刊,李先生文章《济南小圆戳英文地名拼写探微》

1906年的《大清邮政事务总论》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述:“更论中国之地名,数年来外人以罗马字母拼成之音,人各异式,至今仍无一定通行之字,致照封面所写者往往误投。大清邮政局现为此事,已在商埠特出招告,令封面书洋字之信,均须加添华字以存其真……现经总税务司准由邮政总办会同商订,转饬上海造册处税务司用通行之洋字刷印华洋字地名合表一本,计邮政局所之地各约二千处……”此本华洋字地名合表在1906年颁行,济南之英文地名也当在此时变更,目前所见“TSINAN”小圆戳的较早使用日期在1907612日,也暗合了这一时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9 14:51:05编辑过]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8-9-19 22:23

不错,学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9-23 09:57

不错,很好的资料,学习了。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25 22:17

顶上来,希望大家这次能过目不忘!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4-25 22:31

以下内容摘自wiki

邮政式拼音是一个以拉丁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系统。始于晚清,1906年春季于上海举行的帝国邮电联席会议通过其使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继续使用邮政式拼音,因此它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拼写中国地名时最常用的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大陆地区邮政式拼音逐渐被汉语拼音取代。
邮政式拼音以威妥玛拼音为根据,不过采用一些已经普及化的地名拼法。此外,一些地方使用当地方言或古音来拼写其地名。

邮政式拼音与威妥玛拼音的主要差别有:

    * 不使用附加符号与音调号
    * Chi、ch'i、hsi(ㄐ、ㄑ、ㄒ;汉语拼音中作ji、qi、xi)以tsi、tsi、si 或 ki、ki、hi表示,视其自尖音或团音演变而定,例如:
          o Peking(北京;威妥玛拼音:Pei-ching)
          o Tientsin(天津;威妥玛拼音:T'ien-chin)
          o Tsinan(济南;威妥玛拼音:Chi-nan)

Tsinan(济南;威妥玛拼音:Chi-nan)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5 22:40

濟南的拼法是有多種,可是樓主這戳真圓度太差,似是用電腦的AUTOCAD繪製,而且英文字体與常見中英小圓戳不同,所以應該是假戳.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25 22:51

dLUaRLXi.jpg
还好还在手里,邵先生再看一下。

图片附件: [济南 小圆戳] dLUaRLXi.jpg (2009-4-25 22:50, 36.0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0511&k=0d30e5197f1acbcebee397f743c5cb65&t=1719174156&sid=g3WjzG


作者: shao8086    时间: 2009-4-25 23:08

這票上的外圓碎裂不連且呈曲折狀,與一般所見戳型完全不同,若是用過AUTOCAD繪圖的都會知道,繪圖機它畫出的圓與圖上之戳是極近類似的,再者中英文小圓戳的英文字体,除少數英文字數較多的戳偶有外,很少蓋出來會呈最細的單線狀,尤其中間的"CHINAN"也是斷線或者帶有漏墨現象.以上屬個人觀點.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25 23:12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5 23:08:12的发言:

這票上的外圓碎裂不連且呈曲折狀,與一般所見戳型完全不同,若是用過AUTOCAD繪圖的都會知道,繪圖機它畫出的圓與圖上之戳是極近類似的,再者中英文小圓戳的英文字体,除少數英文字數較多的戳偶有外,很少蓋出來會呈最細的單線狀,尤其中間的"CHINAN"也是斷線或者帶有漏墨現象.以上屬個人觀點.

欢迎继续探讨。我却认为这是真戳,见过的也都是这个样子。
若有邮友手上还有,不妨也贴出来比较。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25 23:16

没有。应该不会少的。欢迎贴来探讨。
继续进来学习。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4-25 23:17

另外刚才又看了下严西平先生书上的两件,戳的真圆度也是这样的!最细的单線也是一样。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4-26 01:02

不了解戳,继续听讲。
作者: 婠婠    时间: 2009-5-25 23:53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5 23:08:12的发言:

這票上的外圓碎裂不連且呈曲折狀,與一般所見戳型完全不同,若是用過AUTOCAD繪圖的都會知道,繪圖機它畫出的圓與圖上之戳是極近類似的,再者中英文小圓戳的英文字体,除少數英文字數較多的戳偶有外,很少蓋出來會呈最細的單線狀,尤其中間的"CHINAN"也是斷線或者帶有漏墨現象.以上屬個人觀點.

高 


作者: 婠婠    时间: 2009-5-25 23:56     标题: 看了大家就明白

图片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6 0:08:18编辑过]


作者: 婠婠    时间: 2009-5-25 23:58

EtkfJmQ5.jpg


图片附件: [济南 小圆戳] EtkfJmQ5.jpg (2009-5-25 23:58, 74.5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5216&k=79db6e3fc88f94c3a5b74de22447913c&t=1719174156&sid=g3WjzG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5-26 00:00

继续进来学习。
作者: 婠婠    时间: 2009-5-26 00:03

看看这个戳 是不是和那个一样啊&nbsp; ? 字迹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5-26 00:10

QUOTE:
以下是引用婠婠在2009-5-26 0:03:04的发言:
看看这个戳 是不是和那个一样啊  ? 字迹

的确。


作者: 婠婠    时间: 2009-5-26 00:11     标题: 反面

4xfKfppa.jpg


图片附件: [济南 小圆戳] 4xfKfppa.jpg (2009-5-26 00:11, 42.1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5218&k=efa284555c90a1d5d97ce2a7273906b5&t=1719174156&sid=g3WjzG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5-26 00:13

好像同一批的样子
作者: 婠婠    时间: 2009-5-26 00:25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邮路在2008-9-18 20:52:52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00 02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直记得济南的英文是 TSINAN
是什么时候改成 CHINAN ?


楼主的图片 是不是处理 压缩了下?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5-26 11:27

王先生近来到哪发财去了?
作者: sggdxq168    时间: 2009-6-29 17:42

聊城的片子不错,戊申(1908年,光绪34年),阳谷坡里天主教堂位于阳谷县定水镇坡里庄。是一座结构完备、功能齐全、建筑精美的天主教堂。是山东西部最大的教堂。1928年中共党组织领导的著名的坡里起义就发生在这里。教堂坐北朝南,是一座由8栋西式洋楼相互连接组成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包括大教堂、修士楼、修女楼、育婴堂、修道院等等。据《聊城地区志》记载:清光绪七年(1881)德籍神甫安治泰和奥籍神甫福若瑟到阳谷县坡里庄传教,次年购地建堂。到光绪十五年(1889)教堂建成,教务得到迅速发展,遂成立坡里本堂区,辖阳谷镇、范县、观城、朝城、梁山等地堂口。1933年,经罗马教廷批准成立阳谷宗座监牧区,主教府设在坡里教堂。1939年,阳谷监牧区升为宗座代牧区。1945年,阳谷代牧区升为主教区。1947年,因战争等原因教会活动基本终止。古老的坡里教堂中西结合,堪称建筑精品。至2001年底,教堂现存房间200余间,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
作者: sggdxq168    时间: 2009-6-29 17:46

那时候阳谷坡里庄已经设立了邮政代办所。要是戳记全了就好了,不过也有代办所无章记的可能行。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6-29 17:49

再来了解一下!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6-29 19:43

了解清楚了。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09-6-29 21:34

孙先生对这段邮史颇为关注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6-29 22:01

家乡的东西肯定会多关注的。
继续进来学习。
作者: sggdxq168    时间: 2009-6-30 10:49

孙先生对这段邮史颇为关注
liuyuan 发表于 2009-6-29 21:34
都是纸上谈邮,东西确实是好品,收集一个地方的邮品也很难的,有时候欲罢不能啊,呵呵
作者: 邮谭    时间: 2009-6-30 11:10

认真学习多有益。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7-10 14:38

都是纸上谈邮,东西确实是好品,收集一个地方的邮品也很难的,有时候欲罢不能啊,呵呵
sggdxq168 发表于 2009-6-30 10:49

不要怕,兄弟努力收藏吧我们支持你
作者: 清邮路    时间: 2009-7-19 15:32

20# 清邮路

图片附件: 002 006.jpg (2009-7-19 15:32, 56.6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3055&k=8b1f8989dc765c38e6b937a6d2003e34&t=1719174156&sid=g3WjzG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7-19 15:33

不错清晰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9 18:27

很清的样子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