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张勋复辟时期邮品考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4 22:44     标题: 张勋复辟时期邮品考

本帖最后由 黄瓜头 于 2013-3-14 23:21 编辑

张勋复辟时期邮品考


一枚快递邮件寄件凭单

春节前,我参加一个集邮活动。一位藏家展示了一枚民国年间的快递邮件寄件凭单,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这是一枚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一版快信邮件收据,寄件人收存以备查验邮件。民国成立之后,按照大清邮政的旧制,继续办理快信邮件的收递业务。先是加盖大清邮政发行的快递邮票来使用,后来在1912年和1914年,分别发行了两个版别的中华邮政快信邮票。随着快信业务量的迅速上升,邮政总局于19162月停用快信邮票,代之以快信收据。1917年印制了第一版快信收据,五联张,第一、二、三、五联上印有ABCD四个字母。这是第五联,寄件凭单(图一)



凭单的号码0462”,是所寄快信的编号。当中一枚邮政日戳;左上盖有“PEKING.21”黑色油墨矩形英文地名戳;左下盖有疑似“李强”的红色油墨矩形人名戳,是办理邮件的邮务佐名字。特殊之处是右侧的“中华邮政”上,竖着加盖了黑色的“大清帝国”字样;中间的邮戳是“直隶 九年五月二十 十五 北京 十八”的黑色油墨右读全汉文腰框日戳。


九年还是元年?

这位藏家介绍说是袁世凯称帝时的邮品,日戳中的年份是“元年”。拿到手中,首先对加盖的“大清帝国”产生怀疑。众所周知,袁世凯称帝后,成立的是“中华帝国”,改元为“洪宪”。已经发现很多在中华邮政快信邮票上加盖“洪宪”字样的邮品,以及“洪宪元年”的邮政日戳出现。而此凭单上加盖的是“大清帝国”。肯定与袁世凯无关。再仔细辨认,年份是“九年”不是“元年”,那么是不是张勋复辟时期的邮品呢?




请移步本人新浪博客批评指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2ce720101adff.html#comment1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3-14 22:46

马上来学习…!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3-3-14 23:14

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黄定光    时间: 2013-3-14 23:14

好文!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4 23:32

回复 4# 黄定光

微博给你发私信了,周六晚吃饭。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4 23:32

回复 3# 陆小凤

多提意见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4 23:33

回复 2# 麦国培

莫取笑。。。。。
作者: llicolt    时间: 2013-3-14 23:42

好文章。
作者: davidfu    时间: 2013-3-14 23:55

认真读完全文了,以后凡有九年或六年戳的实寄封又火了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3-3-15 00:04

学术性美文,读来意犹未尽,赞!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5 00:11

回复 10# 王小虎


   多谢王局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5 00:11

回复 9# davidfu

符局发了之后别忘了请我喝酒
作者: 方鸿渐    时间: 2013-3-15 00:55

九年的票早就很贵了,不好找呢,只在北京等少数地方,时间又只有短短的12天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3-3-15 02:46

好文章,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3-15 07:12

只好退出学习了…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3-3-15 08:08

认真学习!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3-3-15 10:17

回复 16# 曾雷


    旁征博引,是非常难得的好研究邮文,令人拍手称快!
作者: you-piao    时间: 2013-3-15 10:25

戳的年份不清,是不是九不好说。即便是九,仅靠旁边盖的大清帝国四个字也太欠缺说服力了,不知道这四个字是何人,何时所盖。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5 12:50

本帖最后由 黄瓜头 于 2013-3-15 21:23 编辑

回复 18# you-piao


大清帝国 这个戳,确实没有见到有资料记载。老兄的质疑有道理,期望能不吝赐教。
作者: 韩亚林    时间: 2013-3-15 15:48

不愧是记者,文笔相当好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3-3-15 19:28

回复  you-piao


  中华帝国 这个戳,确实没有见到有资料记载。老兄的质疑有道理,期望能不吝赐教。
黄瓜头 发表于 2013-3-15 12:50



    是大清帝国吧? 常老的快信邮票研究一书有提及。
作者: 石叻侯    时间: 2013-3-15 20:51

本帖最后由 石叻侯 于 2013-3-15 20:55 编辑

适逢有人提及张勋复辟事件, 我正巧有两枚张勋于京城南池子(清末称东华门外南长街)的官邸明信片。
其时称为“定武军驻京转运总局”。一枚为官邸破坏前而另一枚为官邸破后。

“定武军驻京转运总局” 破坏前

PPC_1917_ZhangShun_Residence_B4Attack_F.jpg

注:那中间身穿白衣马褂者应是张勋


“定武军驻京转运总局” 破坏后

PPC_1917_ZhangShun_Residence_AFAttack_F.jpg


网上资料

定武军
也称新建陆军,是晚清军队名称,是当时最早近代化的军队之一,因後由袁世凱領導,
在天津小站操練新军部隊,史稱小站练兵。北洋政府时期再次出现。

<簡介>
定武军的创建是在1894年12月,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派胡燏棻到天津马厂编练新军,
后移天津小站,共编十个营4700余人,并聘请德軍教官,名为「定武军」,这也是所谓小站练兵的序幕。
1895年10月,胡燏棻調職,袁世凯接管定武军,改称“新建陆军”,扩充到7000余人,参照德国陸军制度进行编制,
并分立警、步、騎、砲、工、辎等兵科。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何宗蓮等知名將領都曾在此新军中任职,
或由此发迹。1898年10月,“新建陆军”改为“武卫右军”,直接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节制。

<张勋的定武军>
定武军的名称再次出现是在1915年,张勋改所统武卫前军为定武军(1914年袁世凯曾任命张勋为定武上将军)。
因张勋忠于清廷,其所率部队均不剪辫子,所以又称为辫子军。1917年定武军复辟事件失败后,定武军也全军覆没。

图片附件: PPC_1917_ZhangShun_Residence_AFAttack_F.jpg (2013-3-15 20:54, 185.55 KB) / 下载次数 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85480&k=b3ead2de9bd1c7358c7a0b4299b272fb&t=1719481659&sid=6cw6dY



图片附件: PPC_1917_ZhangShun_Residence_B4Attack_F.jpg (2013-3-15 20:54, 186.35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85481&k=a32f0279066bfff839a24a8334f48ae5&t=1719481659&sid=6cw6dY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5 21:22

回复 22# 石叻侯


   好片!
作者: TK    时间: 2013-3-15 21:55

阅毕全文,赞!
在网上曾看到过一枚信销票,销“九年五月十五 徐州城”的日戳。如果是农历宣统九年五月十五日,是1917年7月3日,在张勋复辟期间内。可惜只是一枚信销票(图三),邮戳日期可说是宣统九年,也可说是民国九年。把它作为张勋复辟期间的邮品,说服力欠缺。
“即”是“既”的笔误吗 ?
关于内西华门支局的设立时间,文内说“第十八邮政支局是内西华门支局,1913年11月设立。
但附图六引用《北京邮政历史图片选集》的图片却说约建于1919-1921,想不到这册书资料也欠准确。
文内引述《民国白话报》发了一条消息“西安门内”是西华门内之误。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5 22:12

回复 24# TK

感谢陈兄!

报纸上说十八支局的位置在西安门内。各种邮史资料称邮局名字为内西华门。
   
西安门在故宫的西北方向,西华门在故宫的西南角。

报纸的消息笔误的可能性大些。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17 22:37

回复 18# you-piao

在常增书老师的《清代、民国快信邮票研究》一书里找到了“大清帝国”的戳。

北京邮局加盖使用。


大清帝国.JPG

图片附件: 大清帝国.JPG (2013-3-17 22:36, 27.5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86688&k=2090537406c5dc14064e3d38597b83b2&t=1719481659&sid=6cw6dY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3-17 23:03

学习中…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3-3-20 20:40

好文章。
RPSL本月會刊已經刊出田兄的姓名,恭喜了。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3-3-20 21:23

回复 28# 姜劍

惭愧,姜兄要多指教。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