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喜见建国初期双胞胎实 寄 封 [打印本页]
作者: williamzhang 时间: 2013-6-7 08:13 标题: 喜见建国初期双胞胎实 寄 封
大约三个星期前, 我很高兴地看到李先生在华邮网买了一些很好的建国初期实 寄 封.
特别是其中带有C2 和C3邮票的信封. (见图一) 因为我也有一个非常相似的. (见图二)
第一眼看到李先生那一张, 我还以为是自己的. 比较后发现它们是双胞胎实 寄 封.
我把我那一张的图片送给李先生看, 他也觉得惊讶. 它们太相似.
如今此建国初期双胞胎姐妹实 寄 封, 一在美国,另一在新西兰. 想想顶有趣.
图片附件: 1950 Cover.jpg (2013-6-7 08:11, 89.56 KB) / 下载次数 1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24797&k=a6fca671d3eccad8302825c40b09a4c0&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1950-Cover2.jpg (2013-6-7 08:11, 66.51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24798&k=44851c88babfcabc11b9a0fc86b51424&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6-7 08:20
好东西,值得收藏
作者: 卡卡 时间: 2013-6-7 09:08
欣赏学习啦
作者: 加国过客 时间: 2013-6-7 09:35
如东北寄出就大好了。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7 11:39
如东北寄出就大好了。
加国过客 发表于 2013-6-7 09:35
东北寄出的很少见纪3全套,单张就价格不菲。
不过北京灯市口29号是当时美国基督教公理会(American Board Mission)地址,
该公理会于1864年在灯市口北开设了育英学校(男)和贝满学校(女),演员孙道临和作家冰心分别就读这两所学校。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7 11:44
这个也是由灯市口29号寄出。
邵作德,原为美国基督教传教士,1919年被教会选派任育英学校副校长,兼英文主任和图书馆主任。邵作德与校长李如松合作执掌校务近30年,邵作德代表教会负责与国外联系,李如松主持校务和联系国内各个方面。两人合作经营,使育英学校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邵对育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建国后,政府接管了育英学校,育英小学部改为灯市口小学,中学部就是现在的北京25中。
图片附件: 1-2.jpg (2013-6-7 11:44, 54.36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24991&k=f2bee6e72ca524c4c2ea5ac03248d2a0&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7 11:54
回复 6# hart
楼上的信应是邵作德结束育英学校工作后回到公理会寄出,但29号下面的原信封还可以看出是邵作德育英学校的台头,是邵在育英时的专用信封。下面的封是由网上摘得,是邵更早期寄出的,用的是邵在育英学校的专用封。
图片附件: 邵.jpg (2013-6-7 11:53, 68.03 KB) / 下载次数 2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24992&k=4c789b97e92baf3a810c7a712d3bd103&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williamzhang 时间: 2013-6-7 17:10
回复 7# hart
谢谢李先生提供这些有价值资料和信息, 无疑它让我更爱此建国初期双胞胎姐妹实 寄 封.
根据你所说, 此双胞胎老爸可能也是美国基督教传教士. 此人看来有
集邮头脑.
作者: williamzhang 时间: 2013-6-15 09:55
回复 5# hart
我那张实 寄 封有中转戳(广州), 可惜没有落戳(见图), 李先生你那张有否?
邮戳日期: 1950.2.18 (北京) 1950.2.24 (广州)
李先生, 你能告诉我你那张邮戳日期? 我想知道那张是姐姐, 那张是妹妹.
寄信人英文名Isabel (伊莎贝尔), 是女的(见图).
图片附件: Cover-1-Back.jpg (2013-6-15 09:53, 90.1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29225&k=86d94aed09649f357697ca864493fd41&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5 10:05
回复 9# williamzhang
图片附件: 3-2.jpg (2013-6-15 10:05, 59.75 KB) / 下载次数 2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29226&k=cdfe52f74a53d86a4ea20723188c05dc&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3-6-15 10:15
太好的东西,估计寄件人也没有想到今天会成为珍品。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5 11:24
回复 10# hart
我的这个封贴了3套半纪特票,超资6分
图片附件: PIC_4371.JPG (2013-6-15 11:24, 141.39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29244&k=dfd5c68fdca05b8d90900f6f734a7de1&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PIC_4374.JPG (2013-6-15 11:24, 132.78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29245&k=1564ecf475b57fd0b6506157df3a7edd&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williamzhang 时间: 2013-6-15 11:43
回复 10# hart
谢谢李先生快速答复,.
我已经查对过. 他们在同一天出生在北京, 同一天到达广州, 所以很难说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李先生那张有7个戳, 我那张有
8个戳. 但李先生那张背面有特殊标记, 那是什么意思?
当年伊莎贝尔女士决不会料到今天她的双胞胎实 寄 封, 一在东半球中国家庭中, 另一个在西半球也在中国家庭中, 并且同被人珍藏.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5 12:27
回复 13# williamzhang
背面的是垃圾。
而且一个在北半球,一个在南半球。
也许是多胞胎,注意寻找
作者: williamzhang 时间: 2013-6-15 20:19
回复 2# 麦国培
是的,李先生, 他们分开这么远,不知什么时候才会相聚. 幸亏有华邮网, 她俩才知道在这世上, 他们有自己的双胞胎姐妹. 新中国建立在1949年10月1日
她俩出生大约5个月后, 随着祖国日益繁荣富强, 他们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我们俩都应该感谢伊莎贝尔女士, 感谢麦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3-6-15 20:25
缘分也!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6 14:42
感谢麦会的平台,感谢刘先生的承让,感谢WILLIAM的细心,感谢不认识的寄信人,感谢大家的欣赏,感谢-------------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6 16:21
回复 17# hart
再介绍一位美国基督教公理会(American Board Mission)的 传教士胡本德( HUGH W HUBBARD), 把篮球带到中国的第一人。
中国什么时候才有篮球这一运动的呢? 1908年。这一年美国公理会的传教士胡本德(Hugh W. Hubbard)被委任为天津基督教青年会(YMCA)的教练,是他将篮球首先带到中国天津。胡本德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阿姆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而篮球就是于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A. Naismith)博士发明。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一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推行到全世界,从此篮球这项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女子篮球1976年后才登上运动舞台。
胡本德的父母是传教士,长期在土耳其传教。胡本德本人于1887年在土耳其出生,长大后去瑞士读书,然后又回到美国受高等教育,毕业后立志去中国传教。1908年去天津YMCA(现在的天津少年宫)当老师和教练,期间回到美国欧伯林学院(Oberlin College)进修,1913年又返回中国传教,在中国北方:河北保定,天津,和山东德州一代传教。1936年他和天津的另一位传教士,奥运会400米冠军李爱锐(Eric Henry Liddell)牧师一起训练中国队,这才让中国第一次走向奥林匹克运动会舞台。李爱锐牧师于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夺得400米冠军后继续在天津传教。很不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爱锐被日本抓获,投入在山东潍坊的集中营,并于1945年死在山东潍坊集中营。 1941年日本和美国宣战后,胡本德也被日本人抓住投入山东潍坊集中营。1947年被释放后继续在中国事奉,中国解放后于1952年他才不得不离开中国回到美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请求他关于中国问题的意见,他表明:中国人喜好面子,把面子给中国人足了,一切就好办了。1975胡本德在美国去世,带着基督的香气走完完美的一生。
主要贡献:
1。 把篮球(Basketball),棒球(Baseball)介绍到中国。
2。鸟类专家,同另一位美国公理会在中国北方的传教士山嘉立的女婿George Wilder共同研究中国北方的鸟类。著作有<<中国东北方鸟类>>一书。
3。亲自培养了中国教育家杨绳武[见高粱_新浪博克]
4。耶稣道成肉身在世间中国的真实见证。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6 16:24
回复 18# hart
这个封是胡本德于1952年3月,在离开中国之前,从北京通县寄出的
图片附件: 5-1.jpg (2013-6-16 16:24, 38.33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074&k=7e23a4737e4e239ad0f7576ffad46f69&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5-2.jpg (2013-6-16 16:24, 55.63 KB) / 下载次数 2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075&k=fa7f2d76a919de80703236fda4ad8ddf&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williamzhang 时间: 2013-6-16 18:58
感谢麦会的平台,感谢刘先生的承让,感谢WILLIAM的细心,感谢不认识的寄信人,感谢大家的 ...
hart 发表于 2013-6-16 14:42
李先生, 我们也应该说声谢谢你, 因为你为我们大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有价值信息和资料.
作者: williamzhang 时间: 2013-6-16 19:08
我在华邮网福建邮史上曾经张贴自己几张民国后期和新中国初期的实寄封.
我认为其中二张也可以说是双胞胎实 寄 封, 因为他们也很相似(见图一) . (见图二) (见图三) 和(见图四) 也都带有C2 和C3邮票
#1 邮戳日期: 1950.7.18.26 (福州) 1950.7.26 ( 广州)
#2 邮戳日期: 1950.9.28 (福州) 1950.10.8 ( 广州)
寄信人英文名: E. PEARCE HAYES
中文名字: 富品德, 此人属于中国基督教卫理公会 (10 Club Road, Foochow)
他在中国呆了近30年. 他是教会的财务经理.
现在我有他的六张实 寄 封 (民国 X 4, 中国初期 X 2)
如果可以说他们是双胞胎实 寄 封, 我会很高兴. 如果不能认为他们是双胞胎实 寄 封话, 我也开心, 因为他们都还是不错的新中国初期的实寄封. 我很想听听大家意见.
图片附件: Foochow1.jpg (2013-6-16 19:01, 89.88 KB) / 下载次数 3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162&k=0e46ca40c765b56814e252b1035dbe3d&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Foochow1.jpg (2013-6-16 19:04, 89.88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164&k=2f00d4ac9afc10828877c0a0189bb3e6&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Foochow1-Back.jpg (2013-6-16 19:04, 81.24 KB) / 下载次数 2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165&k=4b6bc6aaa7118901e7b4dab065505506&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Foochow2-Back.jpg (2013-6-16 19:05, 93.13 KB) / 下载次数 3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166&k=42e30449236957d30df3a6bd3ed9ad6c&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0444 时间: 2013-6-16 20:34
本帖最后由 0444 于 2013-6-16 20:39 编辑
回复 21# williamzhang
寄的不少
图片附件: c2 c3.jpg (2013-6-16 20:34, 23.49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206&k=d48ff7f2e01796be64c892ce46144893&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c2 c3全.jpg (2013-6-16 20:34, 41.82 KB) / 下载次数 3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207&k=ed0eeac959703bf036ebac3e1e8e11cc&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c2 c3.jpg (2013-6-16 20:39, 32.66 KB) / 下载次数 3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209&k=484dd7a8e06fcfc5c4a5501960631c37&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7 03:55
回复 williamzhang
寄的不少
0444 发表于 2013-6-16 20:34
谢谢顾先生
果然如我猜测,是个多胞胎的大家庭,这下好玩了,不知哪位高手还有,麻烦都发来,让家庭团聚。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7 04:27
通过此封的大量出现,给买“珍品封”的朋友提个醒,什么“孤品”,“存世仅几枚”都是意想和猜测,谁知道还有多少同样的东东躺在喜欢潜水的名人或已故的收藏家的册子里。
我开始集邮时很兴奋买到一个漏齿连票,后来拍卖行又出来一模一样的,我就全买,但随着不断出现,我挺不住了,找到拍卖行老板问是怎么回事,他给看了很多,有的是原整张,我傻眼了,最后只有“高价”全部收来。
在不得已时一下子买这枚多,几乎伤了元气,好在和现在比还是便宜。几年来,可以安慰的是我所能看到国内国外的拍卖行和网址,只见过一次,价高高于我付的数倍。
估计我要潜水,这个东东市场就不会多见。
别相信孤品一说,尤其是封。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7 18:59
本帖最后由 hart 于 2013-6-17 19:30 编辑
回复 19# hart
有趣的是我在6楼和19楼的由公理会寄出的两封信都是给Harold Matthews,他是美国基督公会总部海外公理会的负责人,他们负责海外102个分会,600多名神职人员。我还有一个封是由福州寄出,也是寄给他的
图片附件: 6-1.jpg (2013-6-17 19:30, 76.17 KB) / 下载次数 3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554&k=99b7a1e88e57ce4c36932d69fe84e5f0&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6-2.jpg (2013-6-17 19:30, 69.95 KB) / 下载次数 2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555&k=237279a9022cc5370c1d244b207ce015&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hart 时间: 2013-6-17 19:16
本帖最后由 hart 于 2013-6-17 19:19 编辑
回复 25# hart
再介绍 :中国内地会
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CIM)(1964年以后称海外基督使团(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或OMF International)),是一个基督教的差会。于1865年,由戴德生创办。
1862年戴德生在英国的布莱顿成立宁波差会,招募到第一位志愿者宓道生,并派往中国宁波。1865年6月25日,戴德生将宁波差会改名为中国内地会,并确立了中国内地会的原则:要召一群宣教士,可以全家迁到中国,而且一定要愿意迁到中国的内陆地区(后称为:内地)。
中国内地会的宣教中心在上海,慢慢把宣教工作传入到中国的内陆地区。20世纪50年代撤出中国内地以后,中国内地会改名为海外基督使团(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现时时海外基督使团有大约一千名宣教士,分别来自东亚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等),向17亿非基督徒继续传扬福音。
下面的两个封都与内地会有关:
第一个是1950年12月8日由重庆中国内地会寄往美国。
第二个是1950年12月27日由青海寄澳大利亚转中国内地会,并表明如找不到(收信人)请转新西兰。这说明当时
中国内地会在海外有分会或当时有内地会人在海外。
真是内地会,两封信都是由内陆寄出。
图片附件: 2-1.jpg (2013-6-17 19:16, 44.42 KB) / 下载次数 2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538&k=2577ddd1ee6fd78e87c68226dc3ce156&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2-2.jpg (2013-6-17 19:16, 69.75 KB) / 下载次数 28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539&k=9aebfc1dd49dd3927ac2a6c4e1bbffaa&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52.JPG (2013-6-17 19:16, 91.99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540&k=156b123f2e4a3ea7d1f60b083efa2e04&t=1732621699&sid=t7mLtm
图片附件: 52-1.JPG (2013-6-17 19:16, 88.23 KB) / 下载次数 4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30541&k=9a54d98740bb5c0001e4bb9628b5f075&t=1732621699&sid=t7mLtm
作者: caiyunaifeng 时间: 2013-6-21 23:18
见少多怪了,前几年大拍上这些封挺多,能看出是集邮封,不过多符资还是不错!
作者: 莆田邮俊 时间: 2014-11-17 20:46
通过此封的大量出现,给买“珍品封”的朋友提个醒,什么“孤品”,“存世仅几枚”都是意想和猜测,谁知道还 ...
hart 发表于 2013-6-17 04:27
别相信孤品一说,尤其是封。确实如此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