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它是坐着自己来上海的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爱邮客
时间:
2013-11-21 20:44
标题:
它是坐着自己来上海的吗?
法国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是一部在中国也非常有名的小说。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其中的波多斯是由人物原型的,是大仲马使他更加有名。可把他与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等名人联系起来,你会说楼主在关公战秦琼了。
其实不然,话说法国邮轮从马赛到上海一开始用的船名就是阿多斯,他就是三个火枪手的第一位,后来那船坏了,法国人就推出了他的姐妹船,波多斯号。
众多的名人就是乘坐该船到欧洲求学的。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怀着对真理的渴望,搭乘法国波尔多斯号邮轮启程,赴欧洲勤工俭学。
这张明信片就是波多斯号
下载
(73.97 KB)
2013-11-21 20:40
有趣的是它是从西贡到上海的,寄给上海徐家汇教会的。
而西贡是波多斯轮到中国前的最后一站,所以它有可能是坐着自己来上海的。
图片附件:
nEO_IMG_IMGP7340.jpg
(2013-11-21 20:40, 73.97 KB) / 下载次数 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6786&k=c92b4853da1c08435ace1317673e6312&t=1732724355&sid=jvt91w
作者:
爱邮客
时间:
2013-11-21 22:45
是坐着自己
作者:
爱邮客
时间:
2013-11-22 00:36
是波多斯轮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13-11-23 08:40
呵呵,有没有阿拉宓斯号?
再来一个达尔大尼央号就齐全了。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3-11-24 00:02
"A bord de l'André lebon près Shanghai" = 由停靠在上海附近個 André Lebon 號郵輪上交寄
下载
(132.43 KB)
2013-11-23 23:59
當年鄧小平、鄧紹聖等人就是乘此郵輪從上海出海旅法個
图片附件:
02.jpg
(2013-11-23 23:59, 132.43 KB) / 下载次数 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8327&k=36e9102d6700106a84757afb142f4588&t=1732724355&sid=jvt91w
作者:
爱邮客
时间:
2013-11-24 03:19
回复
5#
parisiica
何时黄花?
作者:
爱邮客
时间:
2013-11-25 17:02
集邮是收藏世界的一个类别,用通常意义来理解,除了满足个人的收藏爱好,陶冶性情,丰富知识外,还有一定的储蓄保值作用。
但是,在香港却有这样一位集邮爱好者,把集邮的意义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他认为:“集邮的范围也包括对邮政史料的收集,通过收集实寄封和明信片等,从上面的邮票、邮戳、邮路的变化来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政史。”为此,多少年来,他历游各国,所到之处,必先去旧书店、旧货店和邮商处,搜寻有关反映中国的邮品、图片、文件,甚至出高价收购,“每有收获,顿忘劳累”。十几年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将收集到的实寄封、明信片、邮票、历史图片、照片等.按年代依次与历史相结合,先后出版了《邮海漫话》、《续邮海漫话》、《百年沧桑》、《旧上海明信片》、《明信片中的老天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和《老明信片选》7部以邮品为基本素材的集邮专著和图册。实现了他用集邮的方式来反映历史,让青年一代了解过去的夙愿。这位集邮爱好者就是香港著名邮品收藏家——哲夫。
哲夫是笔名,他真名郑介初,193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宁波镇海。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战事爆发后,哲夫的父亲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于是,年仅3岁的他随母亲逃难到镇海乡下,住了一段日子。哲夫对家乡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拼凑起来只记得是从上海坐轮船去宁波,船上有肉骨头粥喝,到了宁波还要坐“脚划船”才到家。还记得老家离海很近,母亲常带他去海边玩,找“毛巾草”给他吃,他还吃过“和尚饼”……仅有的记忆也就这些。为此,多年来他先后数次到故乡寻根,在镇海区侨办沈天祥主任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他在镇海湾塘顺风村的祖宅,还找到了许多亲戚。原来一直帮他寻根的已有多年交往的沈天祥,也是他的亲戚。
2001年4月,哲夫携带全家三代专门到镇海湾塘老家省亲,并将百年老屋稍加修缮,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后代不要忘了自己的根,他们的老一辈就是从这简陋的小屋出去闯世界的。水有源、树有根,希望子子孙孙今后可以常回家看看。
同时,哲夫怀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促使他更加潜心收集有关宁波的邮戳、邮件、图片、明信片、文物等,为了家乡的文化事业默默地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方寸”内外的人生
哲夫一生与”方寸”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走过了一段奇特的经历。1944年,年仅14岁的哲夫,在重庆郊外南温泉读初中时开始集邮。1945年冬,—个偶然的机会,他无意中以面值价购到50枚整版孙中山先生肖像错体邮票,即集邮界叫惯了的“纽约版贰元中心倒印”票。这是指1941年发行的、纽约印刷的孙中山肖像贰元邮票,在套印过程中边框印倒了,其实,称之为“孙中山肖像错体邮票”更为确切。这就是集邮史上有名的民国四珍之一“二元倒”。
哲夫一下于成为珍邮“二元倒”的发现者和惟一的拥有者,也意味着他从此拥有了一大笔财富。以后他将其中部分与邮商交换到另外不少珍贵邮票,于是,集邮兴趣越发高涨。
1946年哲夫离开重庆回上海读高中,继续集邮。此时,他父亲所在的上海广大华行是美国施贵宝药厂的代理商,广大华行在纽约、香港都设有分行,邮件往来较多,给哲夫的集邮提供了来源。有时父亲下班将旧信封、邮包皮上的邮票带来,有时则他自己去取。每逢周末他家中的浴缸里总是泡浮着花花绿绿的邮票。
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集邮已成为一种时尚。苏州河四川路桥旁,最突出的建筑是上海邮政大楼,也是昔日上海邮政总局所在地,楼内设有邮政组。从1946年到1949年,哲夫是那里的常客,每逢有纪念邮票预订,他总是成百套地订,低面值的加盖票更是成捆地买,从中收集到不少的变体票。其时,在上海的中央商场有一个袁必成先生创办的成记邮票社,每逢周末都有邮票拍卖,哲夫几乎每次都到场。他全家一度迁居香港,只留他一人在沪读书,家中自香港寄给他的生活费,哲夫大多都用来购买邮票。
1949年,哲夫全家相聚天津,此时,他已考入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离开天津去北京上学时,他整理了全部邮票,竟然有大小12箱之多。他将这些邮集和邮票全部存放在天津的家中,十分遗憾的是,这些珍品在“十年浩劫”中因抄家而遗失殆尽。
回过头来,再说说那50枚“纽约版贰元中心倒印”邮票的下落。除哲夫在重庆时与邮商交换了16枚外,其余都交给父亲保管带到了上海。1946年初,上海各报曾登载一条“上海外滩一号广大华行保险箱被贼盗去大批黄金”的重大新闻。哲夫父亲即为物主之一,他曾将剩余的倒印邮票放在一只大信封内和黄金摆在一起,盗贼眼中只盯着黄金、美钞,将这只“大信封”掷于地上,才使这些珍贵的邮票没有被一起偷走。
1952年春节,在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寒假,哲夫回天津家中过年。有一天晚上,全家聊起此事,父亲让他到楼上书架上取一本《政治经济学》下来,其中夹着剩下的邮票,大约有二十几枚,他让哲夫撕下一枚留下作纪念。此后,不管天南海北,这枚邮票一直珍藏于哲夫的怀端。
大学毕业后的哲夫,遇上抗美援朝,他参了军,以后又被选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在即将出国的前夕,那场反右斗争开始了,他被打成右派,降职降薪发配至宁夏,过了17年的“牧马人”生活。“右派”摘帽平反后,哲夫从宁夏来到香港.先后从事旅游业和进出口贸易,历任港九顾绣百货商会副会长、港九五金钢材进出口商会会长,成了一名港商。
世事沧桑,百感交集,但邮票始终是哲夫记忆中不能抹去的重要部分。他回忆在宁夏时,曾将这枚“方寸”珍邮深藏于他家小土房的土墙内而幸免于难。1980年,他抱着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东西被拍卖的复杂心情,在香港参加丹利·杰宾斯拍卖行拍卖“纽约版贰圆中心倒印”的活动,结果一枚编号为268的邮票被拍到了5.6万元港币。1992年太古嘉士德拍卖行在港拍卖邮票,其中有带版铭的10张相连的孙中山肖像错体邮票,底价为150万元港币。哲夫从版铭上编号31来看,正是自己当年买到的50枚中的10枚。他只能暗中祈祷,但愿这些珍邮能落入华人集邮家手中。
邮票,使哲夫缅怀少年时代集邮的乐趣,也使他想到自己曾拥有和失去的一切,更使他想到要记住和忘却的一切。
1990年秋,哲夫承几十年前的校友、香港《良友画报》社伍福强社长之约,为读报“邮海漫画”专栏撰稿。为了写稿,他开始收集资料和邮票。于是,他从仅拥有的—张“二元倒”邮票开始,又重新集邮,边写边集,边集边写,再次成为集邮行列的一名新丁。
从集邮到“集史”
邮海浩瀚,虽是不拘题材的漫话,但哲夫还是下了许多功夫,从邮品的点滴入手。有感而发,千把字的说明词,常能引起集邮爱好者的兴趣,起到画龙点睛、发人深省的效果。
可是,漫游邮海之中,一个强烈的感受震撼着他的心灵。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他被一张1902年2月24日由天津寄往德国法兰克福的集邮用的战地明信片吸引了目光。按国际惯例,从一个主权国家寄出的邮件应贴用所在国邮票。但是,他吃惊地看到,这张明信片除了贴有清盘龙1分邮票之外,另贴有法国邮票、日本加盖支那字样邮票、德国横盖CHINA字样邮票、俄国斜盖俄文“中国”字样,以及印度维多利亚女王像、加盖C、E、F(中国远征军)邮票,都盖上了各国在天津的邮戳。再翻开那一段邮政史,他看到各国列强在华邮局及其代办所居然达到340个之多!这在世界邮政史上绝无仅有。这件事对哲夫刺激很大,他不禁感慨万千。
1997香港回归前夕,哲夫的《邮海漫话之三》出版了。在前言中,他告知读者:“中国近百年来的邮政史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层面,同样也反映了百余年来,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的历史。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曾被那么多国家任意侵犯邮政主权,这从众多的商埠邮票、客邮、外国在华军邮等等中可见一斑。”
集邮的较高境界是收藏实寄封和明信片。明信片自1869年问世以来,就成为集邮爱好者收集的邮品之一,尤其是图像明信片,除集邮票、邮戳、邮路等于一身外,还加上文字内容和图像,其所蕴含及传达的历史信息,是最有力的历史佐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集邮爱好者精心觅藏。
自从再次踏入集邮行列起,哲夫就把目光瞄向了旧明信片。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集邮也是在收集历史。他要收集那一百年来血泪斑斑的帝国主义侵华史,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了解祖国的昨天所经历的苦难沧桑。 哲夫利用从事旅游业和经商的机会,周游了世界各国。他每到一地必先去旧书店、旧货店和邮商处,寻觅有关帝国主义侵华的旧明信片、信函。但毕竟如“大海捞针”,能够收集到的十分有限。于是,他开始十分留意起拍卖活动。如嘉士得、苏富比、斯宾克、吉本斯等世界性的拍卖行活动,他都涉足过;还有香港著名的“扬氏”、“布约翰”、“鉴珍”等公司的拍卖活动,他也从不错过,从中选购到一大批旧明信片;还有部分来自他与香港收藏协会同行间的交换和相让。
“深究细钻”是集邮活动的特点。深入旧明信片的收藏之中,更使哲夫感到,图像明信片在中国的流行是和列强侵略中国分不开的。他从收集的明信片中看到,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大批外国人涌人中国经商、旅游、传教……他们为了向其所在国的亲朋介绍在华的所见所闻,有关中国的风俗、人物、民情、风光均成了明信片的内容,其中有不少是历史事件的记录。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在中国的洋人,随随便便从中国寄出的一张普通明信片,现在都变得身价百倍。一次香港邮展,哲夫闻讯而至,海外邮商摊位出售的旧中国明信片,深深吸引了他,但标价不菲,几枚八国联军侵华的旧明信片,俄国的邮商竞开价几百美金一枚,让人不敢问津。
搜集旧明信片,不要说耗费大量的时间、心血,还得耗费可观的财力,尽管哲夫绝非富有,但每逢好品,他总是义无反顾地高高举起手中的竞拍牌。为了满足这一份特殊的爱好和实现揭露侵略、教育后人的心愿,他和妻子商量,两人一边节衣缩食,一边多打一份工,而用两份工的收入悉数用于购买藏品。
积年累月,哲夫在几乎倾其几十年积蓄的同时,也使自己手头上有了2000多份异常珍贵的明信片、信函和图片。 继《邮海漫话》、《续邮海漫话》和《邮海漫话之三》出版以后,于1999年9月和2001年1月、8月,哲夫又分别自费出版了《旧上海明信片》、《明信片中的老天津》和《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三部以邮品为基本素材、精心编纂而成的集邮历史图册。这是他在20世纪末向世人推出的三部从集邮的角度来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力作,这在我国集邮界是前所未有的。
翻开《旧上海明信片》,这部1903—1938年的明信片专辑,外滩、南京路、黄浦江、苏州河、南市老城、交通运输、风土人情……跃然纸上,收入书内的许多明信片都是经过实寄的、贴有邮票、盖有邮戳,记载了某处某月某日的实证性镜头。《旧上海明信片》渗透着哲夫强烈的爱与恨。此书前面收有两枚抗日战争时期的明信片:一枚是日本海军陆战队员坐在掠自居民的太师椅上,用迫击炮轰炸上海闸北三元里民居;另一枚是日机轰炸上海后一个坐在废墟上哭泣的儿童。哲夫在此书前言中说,“这一切对我并不陌生。抗日战争时我家就在闸北八字桥附近,后毁于日军炮火……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往事历历,如在眼前,永不会也永不能忘怀。”
哲夫虽是江浙人士,但曾经两度客居天津,一家三代均与天津渊源深长,因而他对收集有关天津的邮品格外情有独钟。《明信片中的老天津 》所展示的300多张旧明信片,是从千余张中精选出来,按其内容分为“九国租界”、“津门风物”、“沽上民情”和“邮海拾遗”四部分。读者可以从这些凝固的图案里细细品味天津的历史。用哲夫自己的话说,《明信片中的老天津 》的出版,除将爱好与津门的父老乡亲共享外,还有“以史为鉴”、“温故知新”、“前事不忘”等意思在内。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被史学家称之为“一本有震撼力的图史”,这也是哲夫从收集邮品延伸到图片,以最终达到“收藏历史”的成功尝试。出于深切的爱国之情,他不惜代价,集十余年之心血,从世界各地精心收集到几乎已近绝版的历史图片。在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到当年列强侵华的景象和现场实录,书中一幅幅真实、生动的图片,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回到百年前中国备受屈辱的年代,演绎着一幕幕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百年国耻”。
这本书的历史图片,都是当年事件发生不久即在外国报刊上刊出的新闻图片,有很强的即时性和真实性;而且它们均出于当年外国随军记者和画师之手,他们从侵略者的视角,反映了侵华战争,是侵略者绝妙的“自供状”。很多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再现了过去只见诸于文字记载的历史场景,可以说比文字记载更直观、比历史信息更丰富。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近代史专家李文海先生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写到的:“这部历史图集,不论对于专业的史学工作者,还是对于只是有兴趣了解我们祖国昨天的广大历史爱好者,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2001年6月,哲夫又一部题为《老明信片选》集邮图册付梓。这是迈入新世纪后哲夫的又一部警世之作。书内的最后一章“日本侵华”中刊登的89张明信片和写真帖,实录了“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场面,而且它均来自当年日本官方出版和发行的军用明信片(也称军事邮便),绘画者和拍摄者都是当时的日本人。虽然侵略者从中作了美化,但仍不能掩饰其侵略过程和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哲夫首先把第一批300本《老明信片选》发运到宁波,赠送给家乡的大、中专学校学生和父老乡亲,他说,我要把它作为揭露日本当局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有力见证。
“搜寻历史、积累文化”,这是林霏开先生为《旧上海明信片》作序的开头语。事实确实如此,哲夫的这些集邮专著、图册,是对“集邮文化”这一概念的最好诠释。除了反映历史场景外,让读者能从这些形形色色的明信片中了解到明信片简史、民俗民趣、昔日风光……还能欣赏许多珍贵的邮票、邮戳,了解近代中国邮政史情况。因此,无论从主题阐述、知识探求、艺术鉴赏.历史层面等诸多方面来考证,哲夫对集邮爱好者的启发是全方位的,这些书和图册也值得作为集邮者收藏的珍品。
邮品凝聚的乡情
2001年6月上旬,哲夫风尘仆仆从香港来到宁波,此行他专程来参加在其故乡展出的“百年国耻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展”。此展览是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在2000年为纪念八国联军侵华一百周年而举办的,除在天津展出外,还将在全国巡回展出,宁波是第一站。展览的图片资料基本上都选自哲夫的那本《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大部分文物也由他捐赠。展览在宁波共展出150余块图版,400余幅照片和文物。短短的几天里,参观的人数达2.5万余人,其中大多数为青少年和机关干部。“让宁波的年轻人了解过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露出欣慰的笑容,发出了由衷的心声。
就在回乡举办展览会之际,他向筹建中的宁波博物馆捐献了27件反映近代宁波的明信片、图片、史料信函和纪念章等。人们在展柜前目睹了那一张张已近泛黄的明信片,那上面记录了“宁波新江桥”、“城内天封塔”、“镇海金鸡山”、“去宁波天童之路”、“宁波湖中垂钓的渔民”等画面,展出的还有英国“伦敦图画新闻”刊登的1862年8月被英法联军轰毁的宁波城墙图片,1884年英侵略军头目华尔率领常胜军炮兵在宁波等版画,以及1900年宁波商号联合向海关税务司检举贪污舞弊之信函。“让历史馈赠今天”,这些珍贵的文物向家乡的父老乡亲生动再现了百年前宁波的历史和文化。
哲夫说,他捐献的这些文物虽然并不很值钱,但都是从世界各处刻意搜求来的,如果能为促进家乡文化建设略尽绵薄之力,他会深感欣慰。原来,哲夫听说宁波要实施“文化大市”战略,建设“三江文化长廊”后,非常兴奋,他认为,宁波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该有自己的博物馆、艺术馆、大剧院等,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是缺乏生命和活力的城市。他说:“宁波人搞经济可以,相信搞文化也绝不会逊色;我愿做宁波的‘马前卒’。”
其实,哲夫从80年代中期起就担任了宁波发展的“马前卒”。那年他随国家旅游局局长卢绪章一同来宁波,为家乡的旅游发展出谋献策,还被聘为宁波旅游公司的首批顾问之一。进人90年代,他又加入了香港甬港联谊会,被选为秘书长。受“宁波帮”前辈们造福桑梓精神之感染,他奔波于港甬两地之间,热心于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现在哲夫更加留意收集反映宁波的明信片。他从最近香港的一次拍卖会目录上,发现一批明信片中有个别关于宁波的明信片,如当年宁波福建会馆内的“龙柱”等。他说:“不管多少钱,我都想把它们拍下来,今后可以再捐献给宁波博物馆。”
完成10部集邮著作,是哲夫此生的最大追求。如今年逾古稀的他仍在邮海中孜孜不倦地耕耘着。让人感动的是,哲夫曾动过大手术,是位身患癌症的病人。他即使去北京医院作检查时,还不忘带上一大叠的图片和文稿资料。宋代苏轼曾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哲夫的这种令人敬佩的精神和他的这些宝贵的集邮专著,正是他欲为后人留下的雪泥鸿爪。
作者:
爱邮客
时间:
2014-11-14 03:33
回复
4#
蓝蓝蓝梦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174434
作者:
江村居士
时间:
2014-11-14 10:27
赞一个!顶一个!
作者:
yahawu
时间:
2014-11-21 13:46
赞,值得敬佩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