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打眼记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1:36     标题: 打眼记

在收藏圈子有一句行话叫“打眼”,意思就是看走眼,打眼并不是单纯指买到假货,亦可能是指高价买到低价值的东西,总之可以多种理解。

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脚,尽管我在收藏这方面已经是千锤百炼,但偶然还是会有买到假货。

我个人认为买贵没有问题,买假就太遗憾了,真货只要是好的,现在贵点以后还会升回来,损失有限,但假货则永无翻身之日。

如何杜绝或避免买到假货,唯一是提高自身辨伪能力,其次是找信用好和水平高的朋友购买。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1:36

由于历年买到太多假东西,而我又从来不会再流出市场,所以在2007年,我把我买到的假货整理成《中国邮品辨伪图鉴》一书,供大家参考(图1)




图片附件: 1.jpg (2015-5-14 11:36, 225.18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683&k=0178ce0c1d8b0733f0fc9b2276c26d7d&t=1719477282&sid=n88icS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1:36

早年我买到假货的原因很多,包括:

1,水平问题上当受骗(最著名的就是三水西南“屎坑巷”买到的特大大龙套票)。

2,整批购买混入假货,通常是原藏家上当受骗或不知情的情况下买进,因是整批出让,故亦只能无耐地收进。

3,有意购进辨伪,通常这些都是高仿或觉得有辨伪用途的,专门购之以作研究之用,包括各种邮政赝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1:37

近年由于水平提高,而且亦很少有人整批藏品出让,故我买到的假货越来越少,倒不是说现在假货少了,而只是说我的水平确实提高了,而且心理平衡,很少抱着捡漏的心态去买那些不明所以的东西。

那怕极偶然买到一些伪品,但由于来路有保障,亦能顺利退回而免受损失。

其实现在做假的已经很愿意投入成本,不像以前用低档品冒充高档品,现在很多时会利用一些价值高昂的真封去做假,故大家鉴定亦要与时俱进,不要还是停留在固有思维上。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1:37

我自己收藏的邮品,有不少是编成邮集,可以说再三验证,因此从来没有一件邮品在邮展上被发现有问题,这是我对评审和对自己藏品的尊重,尽自己能力去把好关。

但万事都有例外,尽管这个已经是十年八年前的事,但还是值得公开,以供大家参考,亦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警醒。

最少在十年前,我收集到一个百城一版10元的实寄封,这个实寄封贴用的是一个直双连无齿票(图2)。



图片附件: 2.jpg (2015-5-14 11:37, 154.63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684&k=c9ededfe783f030b80dc4f634946ded3&t=1719477282&sid=n88icS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1:37

由于百城一版的齿孔相当复杂,包括无齿、点线齿、圆形齿、点圆混合齿,其中还有各种漏齿等等,所以有很多变体和组外品,那些特别的齿孔在实寄封上难得一见。

我买到的这件信封时与一位相熟的藏家买进,当时买卖双方都只是当普通封进行交易,而这种10元的无齿封非常普通,现在可能亦只是值一百几十元。

当邮品在我编组邮集时整理出来,意外地发现右上角明显看到带部分齿孔,当时头脑一热,亦没有考虑其它问题,很自然地从这票的复杂齿孔上去考虑。

故此认为这是一件漏齿票封,因在发售或使用时剪去大部分齿孔,而仅留右上角局部齿孔。

由于这种漏齿票封非常罕见,因此在七、八年前参展时,我在邮集中特别标注(图3),并做了局部图,感觉效果还不错。



图片附件: 3.jpg (2015-5-14 11:37, 114.66 KB) / 下载次数 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685&k=3b90dc34585eaa95e626214af7441f02&t=1719477282&sid=n88icS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1:38

这件邮品展出后并没有评审提出问题,而且我的邮集获得镀金奖,之后不久我报名参加国际邮展并获批准。

当我为参加国际邮展再次整理这件邮品时,再看此封,感觉怪怪的,最后用放大镜及扫描仪再看,终于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有问题的封。

它的问题所在是此封原贴邮票右上角缺失,可能是原寄件人撕坏,亦有可能是后来撕坏,而后来的收藏者可能觉得不够完美,因此就进行了修补,但却误用了有齿票的局部来补这一角。

而由于我的大意,没有仔细研究而看走眼,并当成珍品珍而重之。

好在这次参展再取出研究,否则在国际舞台上被人发现,那真是老猫烧须,令人笑掉大牙。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1:38

图4是这票的局部大图,上半部分的“拾”字可以看出错位,而下边的线条则接得比较好,初一看确实不容易发现。

我这个打眼故事告诉大家,对邮品还须慎而重之,那怕是普通的邮品,亦须火眼金睛,以免招受财物和名誉上的损失。

以上个人经历特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启发作用。



图片附件: 4.jpg (2015-5-14 11:38, 372.01 KB) / 下载次数 1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686&k=bb7b80985a4da25276e04685e6c77be5&t=1719477282&sid=n88icS



图片附件: 4a.jpg (2015-5-14 11:38, 279.95 KB) / 下载次数 1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71687&k=2a404602b66ddd0872f8d819f79041bf&t=1719477282&sid=n88icS


作者: 李鹏    时间: 2015-5-14 11:52

本帖最后由 李鹏 于 2015-5-14 11:54 编辑

好文,学习了
作者: 唐山    时间: 2015-5-14 13:01

听课来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3:05

急听,欢迎大家参与
作者: 邮寄队    时间: 2015-5-14 14:18

板凳一小步,认识一大步.-------------谢谢讲解.辛苦了.
作者: 轻云    时间: 2015-5-14 14:27

吃过相同亏的人进来学习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4:54

都是有苦难言
作者: 卡卡    时间: 2015-5-14 15:59

这个p版,按说下面不好接,上面相对好接一些呀。下面接的严丝合缝,上面接好了,也是完美级的作伪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6:20

确实如此
作者: 卡卡    时间: 2015-5-14 16:23

回复 16# 麦国培


   不然麦会撕下来重新接接,反正也是留着自己玩
作者: 雨田人龙    时间: 2015-5-14 16:28

粗心大意常有错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6:39

回复 17# 卡卡


   
作者: 难忘军旅    时间: 2015-5-14 16:57

邮识这道行太深了,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懂人文历史
作者: 陈永鸿    时间: 2015-5-14 17:07

学习!!!!
作者: 张镇安    时间: 2015-5-14 17:16

集邮的故事太多了。这就是集邮的魅力。好好分享,大家受益。
作者: 五味和    时间: 2015-5-14 17:56

学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4 19:22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作者: 卡友俱乐部    时间: 2015-5-15 01:11

学习,好文采。。。
作者: 宜兴宜城    时间: 2015-5-15 08:14

给麦会的邮品和人品点赞!
作者: -邓-    时间: 2015-5-15 09:00

好文,学习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5 09:27

回复 26# 宜兴宜城


   谢谢大家的参与
作者: 卢跃明    时间: 2015-5-15 09:33

收益多多,谢过老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5-5-15 09:33

回复 29# 卢跃明


   
作者: 南京李茂长    时间: 2015-5-15 09:35

学习了。
作者: linjint    时间: 2015-6-16 14:21

获益良多!
作者: 江城邮友    时间: 2015-6-28 12:20


作者: 仙人    时间: 2015-7-4 11:51

学习了...........
作者: 仙人    时间: 2015-7-4 11:51

学习了...........
作者: chenwei1936    时间: 2015-7-7 18:35

谢谢讲解.辛苦了.
作者: 风的味道    时间: 2015-7-9 17:28

学习!
作者: 我爱推邮    时间: 2018-8-20 21:39

认真学习,谢麦会长传授邮识!
作者: 我比帅哥帅    时间: 2018-11-11 03:57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