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国三格式断框邮戳特例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10 09:25     标题: 民国三格式断框邮戳特例

本人名言:无戳不成封,无封不成集。

意思就是一个实寄封如果没有邮戳,就不是实寄封,如果一份好邮集或一个集邮家没有收集实寄封,就难以称为邮集或集邮家。

因此集邮离不开实寄封,而实寄封又离不开邮戳,由于邮戳每个邮局都有使用,而且不止一把,加上国家邮政开办至今已有120年,复合计算起来,全国的邮戳何止千万种,由于品种太多,故永无穷尽,永远都有新发现和新记录。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10 09:25

而这正是集邮乐趣的所在,人无你有,人有你精,玩出个人风格,特别有满足感。

邮戳是邮政史集邮中排名较次的类别,但却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只要一收集实寄封,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邮戳。

就算在官方规定的正式日戳之中永远都有特例,无论是最高级别的总局还是最低级别的代办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10 09:26

在圆形各式邮政日戳中通常所见都是字正方圆的戳式,但确实见到一些邮戳有外框特意缺损的情况。

如清代比较常见的就有汉口邮局使用实例。

以下为两例极特殊的实物。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10 09:27

1920年代初推行三格式通框日戳取代之前沿用的清代腰框戳式,也有断框的情况发现。最典型的是天津总局19312月使用的三格式通框日戳(图1),此戳居然连外框都通了,名符其实“通框”(此图引用自上海华宇拍卖,特别鸣谢)。

按民国此类戳式实物所见,都是一个完整实框,不知天津此局为何有此设置,原因亦成迷。



图片附件: 1.jpg (2016-7-10 09:27, 304.69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13039&k=5bc57c0c702268f519d557991289f920&t=1719296379&sid=Yzy9Kk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10 09:27

本人在研究机盖戳时,发现部分嵌入式机戳确实存在外框可以抽取出来换字钉的情况(图2,引用自本人《中国机盖邮戳图鉴》),这个和抽屉的原理是一样的,尚可理解,但这种手盖戳居然亦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确实令人百思不解。



图片附件: 2.jpg (2016-7-10 09:27, 233.8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13040&k=ac2d8a51aa76976bb6673703e0e32f53&t=1719296379&sid=Yzy9Kk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10 09:28

天津此式日戳为正常业务使用,并非无知者讹传的“检查戳”,实物不算多见,但确实在实寄封上能偶尔找到,此戳为特例,收集者见到不可错过。

无独有偶,近期本人又发现一种之前未见过的断框戳,为北京总局使用,实物所见为19252月(图3),此戳与天津的不同,是左右对称的断了一小段,而非天津那样整节缺失。



图片附件: 3.jpg (2016-7-10 09:27, 236.3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13041&k=e50d4423a068336db4174f7a1e064942&t=1719296379&sid=Yzy9Kk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10 09:28

从以上二种实物所见,都是大城市总局级大邮局使用,而非小邮局不规范使用,因此其原因确实令人费解。

由此可见,邮戳的研究确实还有很多文章可作,无论是本应规范的总局,还是比较随意马虎的代办所。

以上为近期心得,欢迎同好补充指正。


作者: 卢跃明    时间: 2016-7-10 11:30

好戏连台,有发现才有生命力,深深的致敬、紧紧地拥抱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10 11:38

谢谢欣赏
作者: 姚天才    时间: 2016-7-10 12:39

大開眼界!
作者: 缪书峰    时间: 2016-7-11 07:19

学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6-7-11 10:25

继续努力
作者: 中国邮史    时间: 2019-8-1 11:09

来学一下!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