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看不懂的快件邮品 [打印本页]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9-5-3 18:21     标题: 看不懂的快件邮品

到底是特快专递,还是邮政快件呢?
邮资怎么收取的啊
NWDIQQUJ.jpg
jAmFg05P.jpg


图片附件: [看不懂的快件邮品] NWDIQQUJ.jpg (2009-5-3 18:20, 52.3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1884&k=16463fd185f99f652887ee8a26d7b7f7&t=1719391869&sid=5CKqO8



图片附件: [看不懂的快件邮品] jAmFg05P.jpg (2009-5-3 18:21, 35.83 KB) / 下载次数 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1885&k=1c85fd85a91f345e060da49975b333c1&t=1719391869&sid=5CKqO8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9-5-3 18:22

这个也是一样的
搞不懂
Oc5L61F5.jpg
cawjziWi.jpg


图片附件: [看不懂的快件邮品] Oc5L61F5.jpg (2009-5-3 18:22, 48.5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1886&k=6867b90a730b58e5f70da2c5bdfaf4e8&t=1719391869&sid=5CKqO8



图片附件: [看不懂的快件邮品] cawjziWi.jpg (2009-5-3 18:22, 47.8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71887&k=883467ac955ca4cc85e0e31ff11ee7e9&t=1719391869&sid=5CKqO8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5-3 18:31

这二个也太好了,喜欢啊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9-5-3 18:36

怎么好啊
我都搞不懂是什么意思
按特快专递收寄,却按邮政快件转寄
难道邮局在骗银行的钞票?
作者: 柏山蚁    时间: 2009-5-3 19:54

估计是江阴寄金华使用一段特快专递,金华寄永康使用一段邮政快件传递(可能当时金华至永康尚未开办特快专递)。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5-3 19:59

搞不懂就卖老宋好了
作者: 艾明    时间: 2009-5-3 20:43

重点是邮戳日期。一封日期不清,二封无日戳。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9-5-4 00:39

QUOTE:
以下是引用艾明在2009-5-3 20:43:25的发言:
重点是邮戳日期。一封日期不清,二封无日戳。

这您就错了
一封日期清楚,图片缩小的原因
二封有日戳,就在那个白纸条下面


作者: fssjy    时间: 2009-5-4 12:51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5-4 13:48

我好像也有,但就盖了个特快的副章!
作者: jmk1022    时间: 2009-5-4 15:25

我存有二枚由江苏江阴、江苏仪征93年寄往浙江永康的特快专递联行封。其中江阴封使用的是联行大宗预印快件封,盖江阴“邮资已付T.P.1993.10.22.17.江苏江阴”戳,由江阴寄往浙江永康,封上另盖有“EMS国内特快”方形戳记,特殊的是封正面贴有江阴邮政速递公司的一枚简函,简函预印文字为:“金华(金华两字为手写)局邮政速递公司(站):本件邮政特快专递是因用户要求,在全程中有一段特快专递传递而收寄的,请贵公司(站)受到后协助按快件转发。谢谢合作!江阴邮政速递公司”。仪征封使用的也是联行大宗预印快件封,盖“邮资已付T.P.1993.5.14.18.江苏仪征”戳,由仪征寄往浙江永康,封上另盖有“国内特快专递”和“用户自愿申请交寄〈请转快件投递〉”两枚红色方形戳记。以上两封都没有加盖落戳。

   

从以上两封业务属性分析。1993年江苏省邮电局会同六家银行以苏银邮发(93)27号文规定自1993年3月1日起,在全省各级银行同时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并将全国统一资费12元下浮至8元。因此,江苏江阴、仪征等地是根据江苏省邮电局等六部门的文件精神开办此项特快专递业务的。我认为两封应是江苏省银行的特快专递邮件,使用大宗快件联行封并按特快专递交寄。

    从以上两封的邮路分析。从封上所贴简函和加盖中转戳分析,这两枚封并非全程使用特快专递经转交递,而是一段使用特快专递寄递,另一段使用国内邮政快件业务经转投递。笔者从山东省邮电局1993年10月颁发的《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监督检查实行办法》中附件“特快专递邮件分拣封发经传关系资料”中发现浙江省金华市为当时的特快专递邮件指定转口局,而金华市所属特快专递经转开办局中并无永康县,但永康县在当时只是邮政快件业务开办局。因此可以认定,两封从仪征-金华、江阴-金华段使用特快专递经转交递,而从金华至永康就只能使用邮政快件经转寄递了。我认为此封应是一种“分段”寄递的特快专递函件,是一种另类的“分段快件”。

    从此封的邮政时限分析。1987年邮电部发布的《国内特快专递邮件处理规则》中规定,国内特快专递从收寄到投递的时限为2天,即在交寄之次日投递;在有些情况下可适当放宽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3天,收寄局还必须对外公告。因此,我认为此封之所以永康局没有加盖投递戳,应是邮政时限不能保证的原因,永康局考虑到此封不能全程按特快专递寄递的情况,在整个信函经转过程中有一段是由邮政快件经转,特快专递的时限已不能保证,因此对此类封函不与加盖落戳,而不是永康局遗漏了投递戳。


以上是我在几年前在《邮政快件研究》刊载的一篇文章,对这两种信函作了一些分析,不知正确否,请大家讨论提出异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4 15:28:31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5-4 15:31

学习了。很详细.
作者: stones    时间: 2009-5-4 15:53

QUOTE:
以下是引用jmk1022在2009-5-4 15:25:19的发言:
我存有二枚由江苏江阴、江苏仪征93年寄往浙江永康的特快专递联行封。其中江阴封使用的是联行大宗预印快件封,盖江阴“邮资已付T.P.1993.10.22.17.江苏江阴”戳,由江阴寄往浙江永康,封上另盖有“EMS国内特快”方形戳记,特殊的是封正面贴有江阴邮政速递公司的一枚简函,简函预印文字为:“金华(金华两字为手写)局邮政速递公司(站):本件邮政特快专递是因用户要求,在全程中有一段特快专递传递而收寄的,请贵公司(站)受到后协助按快件转发。谢谢合作!江阴邮政速递公司”。仪征封使用的也是联行大宗预印快件封,盖“邮资已付T.P.1993.5.14.18.江苏仪征”戳,由仪征寄往浙江永康,封上另盖有“国内特快专递”和“用户自愿申请交寄〈请转快件投递〉”两枚红色方形戳记。以上两封都没有加盖落戳。

   

从以上两封业务属性分析。1993年江苏省邮电局会同六家银行以苏银邮发(93)27号文规定自1993年3月1日起,在全省各级银行同时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并将全国统一资费12元下浮至8元。因此,江苏江阴、仪征等地是根据江苏省邮电局等六部门的文件精神开办此项特快专递业务的。我认为两封应是江苏省银行的特快专递邮件,使用大宗快件联行封并按特快专递交寄。

    从以上两封的邮路分析。从封上所贴简函和加盖中转戳分析,这两枚封并非全程使用特快专递经转交递,而是一段使用特快专递寄递,另一段使用国内邮政快件业务经转投递。笔者从山东省邮电局1993年10月颁发的《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监督检查实行办法》中附件“特快专递邮件分拣封发经传关系资料”中发现浙江省金华市为当时的特快专递邮件指定转口局,而金华市所属特快专递经转开办局中并无永康县,但永康县在当时只是邮政快件业务开办局。因此可以认定,两封从仪征-金华、江阴-金华段使用特快专递经转交递,而从金华至永康就只能使用邮政快件经转寄递了。我认为此封应是一种“分段”寄递的特快专递函件,是一种另类的“分段快件”。

    从此封的邮政时限分析。1987年邮电部发布的《国内特快专递邮件处理规则》中规定,国内特快专递从收寄到投递的时限为2天,即在交寄之次日投递;在有些情况下可适当放宽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3天,收寄局还必须对外公告。因此,我认为此封之所以永康局没有加盖投递戳,应是邮政时限不能保证的原因,永康局考虑到此封不能全程按特快专递寄递的情况,在整个信函经转过程中有一段是由邮政快件经转,特快专递的时限已不能保证,因此对此类封函不与加盖落戳,而不是永康局遗漏了投递戳。


以上是我在几年前在《邮政快件研究》刊载的一篇文章,对这两种信函作了一些分析,不知正确否,请大家讨论提出异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4 15:28:31编辑过]


学习了
很奇怪,怎么您介绍的这2个信封跟我这两个信封一样的啊,好像邮戳的日期都是一样的


作者: 陈凤刚    时间: 2009-5-4 16:18

QUOTE:
以下是引用stones在2009-5-4 15:53:26的发言:


学习了
很奇怪,怎么您介绍的这2个信封跟我这两个信封一样的啊,好像邮戳的日期都是一样的

特转快副戮是全省统一刻制下发的。


作者: jmk1022    时间: 2009-5-4 16:48

QUOTE:
以下是引用stones在2009-5-4 15:53:26的发言:


学习了
很奇怪,怎么您介绍的这2个信封跟我这两个信封一样的啊,好像邮戳的日期都是一样的

这种封这样特殊使用的时间好像不长,见过几个封好像时间都比较集中。
作者: maosg2007    时间: 2009-5-4 21:43

[em17]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