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河南“虞城县”---“商丘市” [打印本页]

作者: wjw_hy    时间: 2010-1-31 10:40     标题: 河南“虞城县”---“商丘市”

照片 042.jpg 照片 043.jpg 照片 044.jpg 照片 045.jpg

图片附件: 照片 042.jpg (2010-1-31 10:38, 85.16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2241&k=3e2a13c2c9cd46a4f0caa6448b286a5a&t=1719369608&sid=KfhizF



图片附件: 照片 043.jpg (2010-1-31 10:38, 41.78 KB) / 下载次数 1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2242&k=b610111db79e097e7ada31acf5e850a0&t=1719369608&sid=KfhizF



图片附件: 照片 044.jpg (2010-1-31 10:38, 82.58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2243&k=3f04a59a49770448e7b2ef4a27f8a642&t=1719369608&sid=KfhizF



图片附件: 照片 045.jpg (2010-1-31 10:38, 38.2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2244&k=93111ffd578187faf33606877d126a10&t=1719369608&sid=KfhizF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31 11:02

有趣
作者: 天习雨    时间: 2010-1-31 13:12

位于河南省东部,和山东、安徽二省相邻,属商丘市。河南省虞城县地处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中原腹地,建县已有1400余年。这里自古人才辈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仆出身的宰相、最早发明汤药的伊尹,号称字圣的造字鼻祖仓颉,最早发明秫酒的造酒鼻祖杜康,巾帼英雄花木兰等,都赫然写在虞城的史册上。

虞城县灿烂的文化为虞城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诸多历史名人如司马相如、高适、李白、苏轼等都曾来虞城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著名的有杜康造酒发祥地、魏征墓、仓颉墓、伊尹墓等,现已成为十分壮观的旅游景点,距京九铁路木兰站仅2公里的木兰祠更是名扬海内外。2000年5月,国家邮政总局在商丘隆重举办了《木兰从军》系列邮票首发式,商丘市举办了两届木兰文化节,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现存黄河故道长堤在境内绵延近百里,春天鸟语花香,秋季硕果累累,地上果木葱郁,水中莲鱼肥硕,更有田庙万亩梨花开似雪,张集万亩果园红似火
作者: 天习雨    时间: 2010-1-31 13:13

商丘传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帝喾之子契(此处读xie,“谢”音)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为商族人的始祖。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3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商丘南)。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周赫王二十九年(前286)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属魏。
  秦时,本地分属砀郡与陈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为梁国,属豫州。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将梁国改为梁郡。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南朝宋、齐为南梁郡,属南徐州。北魏为梁郡,属南兖州。隋开皇初梁郡废,十六年(596)置宋州,大业三年(607)复置梁郡。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宋州,天宝元年(742)置睢阳郡,属河南道,乾元元年(758)复为宋州。五代梁三年(909)升为宣武军,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为归德军,五代周时仍为宣武军。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应天府始为京东东路路治,后为京东西路路治),大中祥符七年(1014)诏升为南京。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更名为归德府,属南京路。元为归德府,属河南布政使司。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降府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州为府。清沿明制,仍为归德府,属河南省。民国2年(1913)裁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1932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直到1948年。
  1948年11月全区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1949年3月改为河南省商丘专区,辖睢县、民权、宁陵、柘城、商丘、虞城、夏邑等7个县及商丘市。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1951年7月设立谷熟办事处(县级),同年8月朱集、商丘二市合并为商丘市,市治朱集。1952年1月,永城县(现在的永城市)由皖北专区划归商丘专区,同年8月撤谷熟办事处正式建谷熟县。1953年1月,裁淮阳专区,其所属淮阳、鹿邑、太康、沈丘、项城、郸城等6县划归本区。1958年12月,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1965年6月,淮阳、鹿邑、太康、沈丘、项城、郸城等6县划归周口专区。1968年改为商丘地区。1977年10月兰考县由开封地区划归本区,1980年8月兰考重归开封地区。1997年6月撤地设市后,商丘市:辖梁园、睢阳2区,虞城、夏邑、民权、宁陵、柘城、睢县6县,代管县级市永城市。总面积10704平方公里。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市辖梁园、睢阳2个市辖区,商丘经济开发区(省级)、虞城、民权、宁陵、柘城、睢县、夏邑6个县,代管永城市。共有14个街道、61个镇、115个乡,4619个村委会、183个居委会。
作者: 天习雨    时间: 2010-1-31 13:14

本帖最后由 天习雨 于 2010-1-31 13:16 编辑

商丘是先商和商业的发祥地。早在4千年前,帝喾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阏(e)伯,故《诗经 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阏伯便是商的始祖。阏伯之孙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这便是史书上“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的记载。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王亥便用牛车拉着货物,赶着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便称他们为"商人"。从此“商人”一词作为“买卖人”的代称一直沿袭至今。
  商丘有三皇之首的燧皇陵,有文字鼻祖仓颉墓,有五帝之一的帝喾陵,有中华民族最早的天文台——火神台,有宋氏始祖微子墓,有葵丘会盟台,还有名声在外的商丘三杰:职森、屠东、张珂.有纪念孔老夫子的文雅台,有爱情悲剧的青陵台,有道家大师庄子墓,有风景如画的三陵台,有闻名中外的芒山汉墓群、有纪念巾帼英雄的木兰祠,有纪念大唐忠烈的张巡祠,有颜真卿手书神品的八关斋,有中原四大名刹之一的白云寺,有赵匡胤避暑的清冷台,有范仲淹读书的明朝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有明清黄河大堤“水上长城”,有天下奇观“八卦城”,有侯方域故居壮悔堂,有春秋两季祭孔的大成殿,有佛教胜地小南海,有李香君住过的翡翠楼,有古朴典雅的明清四合院,有淮海战役总前委司令部,有中原二月会议会址,有西式圣保罗医院,有洋式西班牙教堂。商丘还有众多的古木园林。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梁园遗址,有木瓜园奇观,有西陂别墅,有南园风光,有申甘林带,有风景迷人的黄河故道;这里有两千余年的梁园古木,有张飞、赵匡胤的拴马树。
  商丘文化灿烂,轶闻趣事丰富多彩。这里有"相思树"的悲剧,有"月下老人"的喜剧;有"闹龙街"的幽默,有"葫芦诗"的戏谑;有"桃花扇"的传奇故事;有"高祖斩蛇"的神话传说;有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有鲜为人知的两桥趣话;有对邪恶势力的辛辣讽刺,有对善良行为的美好赞歌.可谓包罗万象,不胜枚举。商丘是中华民族的祖居地之一。帝喾高辛氏之后裔数千年来繁衍生息,已多达千余姓氏,遍布海内外。汉民族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52个;台湾10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6个。千余个姓氏的"根"在商丘。

图片附件: [芒砀山] 42e89c26e885da338a82a1bb.jpg (2010-1-31 13:15, 6.91 KB) / 下载次数 1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2304&k=534b5926b705546dd3923898289d5111&t=1719369608&sid=KfhizF



图片附件: [仓颉墓] 86d5bac28463163f0ef47787.jpg (2010-1-31 13:15, 9.37 KB) / 下载次数 18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2305&k=fef6d821d20fe57a8e2b887eab1981ca&t=1719369608&sid=KfhizF



图片附件: [商丘古城] 389aa8fd5117143209244db2.jpg (2010-1-31 13:15, 5.62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2306&k=b7554a56fa48a2642914b2aea5f14c13&t=1719369608&sid=KfhizF



图片附件: [孔子还乡祠] 8759287aef308ec92e73b38e.jpg (2010-1-31 13:15, 4.77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2307&k=1e60c07623cf141d10c514e41cace5cb&t=1719369608&sid=KfhizF



图片附件: [木兰祠] b3508d133d0b0ea46538dbbf.jpg (2010-1-31 13:15, 7.57 KB) / 下载次数 18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2308&k=da03ac1f6570690719f13e8b33a1e9f2&t=1719369608&sid=KfhizF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31 15:50

真是好贴子
作者: 爱无止尽    时间: 2010-1-31 16:34

赵岩友对俺的家乡研究得恁好,付出这份辛勤和劳动,向您致敬和致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31 16:36

漯河临颍的封曾出来一些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