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江西机盖式子母戳 [打印本页]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5-20 12:33     标题: 江西机盖式子母戳

mHfUba1g.jpg


lhz22t6p.jpg
      去年7月香港回归十周年邮展在深圳举行,借此机会麦会组织了一次中国邮史研究会联谊会,会上本人除有幸认识几位深圳的会友外,最主要的一个收获,就是得益以麦会对新中国机戳的研究体会,也为我的收藏范围开拓出一个新品种,半年中收获不少机盖式子母戳——包单上的使用。

     此枚包单也是得自谈兄的支持,文革期间江西南昌长征路支局特色机戳,手盖填置子戳。由麦会引领的一股自动化邮戳收集研究浪潮正在邮坛中普及蔓延!让我们有机会认识并收集到不少地方特色品种,也为记录一份地方邮史开了个好头!



图片附件: [江西机盖式子母戳] mHfUba1g.jpg (2008-5-20 12:22, 87.2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64&k=4c896a6081bb63ed355e479af447ede0&t=1719377936&sid=YjJQB1



图片附件: [江西机盖式子母戳] lhz22t6p.jpg (2008-5-20 12:23, 55.6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65&k=30fcb91b7a97c8c427be8dc5fd8bd5b5&t=1719377936&sid=YjJQB1


作者: 谈柏辉    时间: 2008-5-20 13:09

   这是一种使用、还有一个将营业员的姓名:“宋长华”横条章盖在邮戳框中使用,那种特殊使用的更为希有.我也只有二件!!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5-20 13:19

[em51]谈兄发个图欣赏下,感觉咱们江西的使用不是很多,北京的我收集到不少个不同使用的,很有意思,江西的不知道有几个地区使用了,还要收集积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8 13:20:39编辑过]


作者: 谈柏辉    时间: 2008-5-20 13:22

晚上吧


作者: 雨田人龙    时间: 2008-5-20 13:44

路过......

不是很喜欢单据,可能错过些东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0 21:25

确实是好玩的东西,我收藏东西很杂,又特别喜欢冷门的,相信某些现在冷门的领域,经大家参与后就会热起来的!
作者: 谈柏辉    时间: 2008-5-21 17:49

将营业员的姓名:“宋长华”横条章盖在邮戳框中使用.(考虑到其它因素、图小做处理一下!)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5-21 19:39     标题: 拍2001北京国际邮政新技术新设备展览会推出的二维自动化机盖戳,含产品广告,有北京

   谢谢谈兄贴图欣赏,包裹上的此类收包式子母机戳很有意义。

这也是自南昌那批汇款单和近半年来对子母戳收藏递进过程给我的一个感受,通过研究分析,我个人认为子母戳的出现,无任是手盖式、还是各种形式的机盖式都有其存在的现实“邮政意义和价值”。我觉得非常好玩!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5-21 19:43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田人龙在2008-5-20 13:44:10的发言:

路过......

不是很喜欢单据,可能错过些东西

     欢迎来访,其实在单据中确实有很多不错的东西,虽然从经济价值上看,它不一定很高,但从邮史研究角度去说,其中的一些实物确实非常之难得。大邮政业务范围,许多信息中单据上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说明,或者说它本身就是研究的主体。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1 20:35

QUOTE:
以下是引用谈柏辉在2008-5-21 17:49:54的发言:

将营业员的姓名:“宋长华”横条章盖在邮戳框中使用.(考虑到其它因素、图小做处理一下!)

个人认为有可能是偶然误盖此位置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1 20:36

QUOTE:
以下是引用邹元在2008-5-21 19:39:04的发言:

   谢谢谈兄贴图欣赏,包裹上的此类收包式子母机戳很有意义。

这也是自南昌那批汇款单和近半年来对子母戳收藏递进过程给我的一个感受,通过研究分析,我个人认为子母戳的出现,无任是手盖式、还是各种形式的机盖式都有其存在的现实“邮政意义和价值”。我觉得非常好玩!

此类戳很丰富,也是我喜欢的领域!欢迎大家多交流!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8-5-21 22:07     标题: 7月5日22:04截标,普8-2.5分裸寄单

感谢麦会引导,进入这个领域!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1 22:27

不客气,现在还是冷门,多努力吧!
作者: 谈氏邮研学会士    时间: 2008-5-26 12:01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5-21 20:35: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谈柏辉在2008-5-21 17:49:54的发言:

将营业员的姓名:“宋长华”横条章盖在邮戳框中使用.(考虑到其它因素、图小做处理一下!)

个人认为有可能是偶然误盖此位置了!

 

  此种误盖我还有2枚复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6 13:51

谈兄宝贝真多,我个人意见不一定对。

此戳我也有数十枚,我认为是误盖。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26 13:51

即无意或有意之中盖在这个位置,并不代表与这个戳有任何关系。

 


作者: 谈氏邮研学会士    时间: 2008-5-30 14:38

 

   我认为此种邮戳,是姓名邮戳使用当中一种延伸使用的方式。如果它是巧合的话,它那应该只就是一枚。而手中有三枚都是盖在这一个方位上,如果不是的话,我也认为它是不会三枚都那么的巧盖。

 

vOpl02gC.jpg


P1PMLuac.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30 15:16:47编辑过]



图片附件: vOpl02gC.jpg (2008-5-30 14:40, 86.0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997&k=0e9b8687b4494b837a58a5d9dfe26eac&t=1719377936&sid=YjJQB1



图片附件: P1PMLuac.jpg (2008-5-30 15:16, 82.2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010&k=e83e34389fc00c88424df29ec69b0190&t=1719377936&sid=YjJQB1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5-30 15:13

这种设置有工号员戳的机戳,本身就需要盖上寄件人的这种副戳。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使用这种戳,最初设计是带上营业员的工号(或姓名?),后来实际操作困难,很多都没有设置营业员工号,而要另外再盖,造成多余,故最后把这个框给删了,另由营业员再盖自己名章。

这类戳有一个发展过程,建议谈兄以全国同类戳作对比后再作定论。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