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湖北二波纹线机戳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容子    时间: 2008-7-16 17:17     标题: 湖北二波纹线机戳

北京五短波纹线似常见,而湖北二波纹线较少见。
FHO5nanm.jpg


图片附件: [湖北二波纹线机戳] FHO5nanm.jpg (2008-7-16 17:12, 28.1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7475&k=ce57abbf708150e9827d7100464899e3&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6 17:20

欣赏了,两线的确实少见。
不知有没有一线的?
作者: 信雅达    时间: 2008-7-16 20:23

洪湖这枚机戳可能是水波纹松动或其他原因没盖清晰所致,不是真正的二波纹.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6 20:44

不清楚,没见过实物
作者: 信雅达    时间: 2008-7-17 09:18

洪湖的这枚戳我手头有多枚,其他波纹有的清楚,有的则很模糊。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09:33

原来如此,希望多些实物对比就能明白。
作者: 木容子    时间: 2008-7-17 17:52

QUOTE:
以下是引用信雅达在2008-7-17 9:18:21的发言:
洪湖的这枚戳我手头有多枚,其他波纹有的清楚,有的则很模糊。

此戳下边无压印痕迹,请贴上对比一下,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17 20:43

期待,研究研究
作者: 信雅达    时间: 2008-7-25 21:29

不好意思,今天才看到.找到三枚,其他的不知道搁什么地方了。不过应该可以直观地说明问题了。
第一枚:顶上二波纹清晰,底下三波纹左边分别有三个小黑点。
cYdHnb0H.jpg
第二枚:顶上二波纹清晰,底下第三条波纹右边可以看清有很短的一段,第五条有不太清晰的痕迹。
ycrsCBCf.jpg
第三枚: 红色油墨,基本可以看清五条波纹。

pbfKJCiu.jpg
三枚邮戳编码相同,戳号相同。时间上看,95年的比较清晰,95年底到96年逐渐不大清晰,也许是使用过度磨损所致。


图片附件: [湖北二波纹线机戳] cYdHnb0H.jpg (2008-7-25 21:22, 65.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0847&k=bb432d48c7b575768ac290e5502ae1f3&t=1719355728&sid=68wQoo



图片附件: [湖北二波纹线机戳] ycrsCBCf.jpg (2008-7-25 21:25, 71.1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0853&k=8d06469a13fed14302b5e873697b55e6&t=1719355728&sid=68wQoo



图片附件: [湖北二波纹线机戳] pbfKJCiu.jpg (2008-7-25 21:27, 81.5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0854&k=bf895ea5cc560abcb15af14c0a17aa4c&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木容子    时间: 2008-7-26 17:13


谢谢!再对比一下,有“市”与无“市”区别。有意思。
LHokVlLc.jpg


图片附件: [湖北二波纹线机戳] LHokVlLc.jpg (2008-7-26 17:08, 34.8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21041&k=98e129558d1ea19021c87c7a0b5ebf83&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6 21:05

东西多了就能找到区别
作者: 练恺东    时间: 2009-7-10 15:31

应该有所区别
即使原来是5条的,现在只剩2条可盖了,也亦属2波纹的.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0 15:42

洪湖这枚机戳可能是水波纹松动或其他原因没盖清晰所致,不是真正的二波纹.
信雅达 发表于 2008-7-16 20:23


是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唯有武汉的由邮资机改制的2条水波纹是正宗的2条。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0 15:44

应该有所区别
即使原来是5条的,现在只剩2条可盖了,也亦属2波纹的.
练恺东 发表于 2009-7-10 15:31


也不能完全这样去认为。
就比如一个普通邮戳的字订,因为磨损或者什么其它原因没有装上,盖了一个没有字订的戳记,难道就此就可以认为,那个戳戳是不装字订的吗?
作者: 练恺东    时间: 2009-7-10 15:49

我认为没装和拆掉不装(或磨掉)是2回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0 15:51

需要慢慢研究。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0 15:51

我认为没装和拆掉不装(或磨掉)是2回事
练恺东 发表于 2009-7-10 15:49


是的。是2回事。
所以不能因为只看到剩下的2条,就说他是2条水波纹。
作者: 九山夜雨    时间: 2009-7-10 15:55

应该算是五线波纹的变异(因磨损也不清直至完全消失),不能叫做二线波纹戳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0 15:57

有不同见解是好事,关注。
作者: 练恺东    时间: 2009-7-10 16:00

那是否可叫5条改2条波纹机戳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0 16:04

应该算是五线波纹的变异(因磨损也不清直至完全消失),不能叫做二线波纹戳
九山夜雨 发表于 2009-7-10 15:55


就叫五线水波纹的磨损——这种连变异都算不上。
其实真正的变异,我到觉得,乐清的五线水波纹中增加图案,勉强可以称呼为变异。
呵呵,个人理解,不对之处,还望商榷。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0 16:04

不一定要急于定名!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0 16:08

不一定要急于定名!
麦国培 发表于 2009-7-10 16:04


是啊。新的东西的认可是需要时间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0 16:12

先研究清楚和明白成因最重要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0 16:17

我在尽力……
作者: 练恺东    时间: 2009-7-10 16:17

梅兄,从化的能否上个图,有机会我拿去邮局问问看有没有成果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0 16:21

支持实地征察一下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0 16:32

如果是磨损导致的,应该不能成为二波纹线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0 16:36

梅兄,从化的能否上个图,有机会我拿去邮局问问看有没有成果
练恺东 发表于 2009-7-10 16:17


除了从化,还有都匀的,也是那个样子的……
我得翻箱倒柜地去找了,找到后发图。
作者: 练恺东    时间: 2009-7-10 16:39

那辛苦你了.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0 16:44

期待一下~
作者: meter    时间: 2009-7-10 16:50

掉牙的老人和没掉牙的老人是不是也要进行分类?哈哈哈,开个玩笑
作者: 练恺东    时间: 2009-7-10 16:53

茅塞顿开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0 16:56

掉牙的老人和没掉牙的老人是不是也要进行分类?哈哈哈,开个玩笑
meter 发表于 2009-7-10 16:50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分类是有必要的。
因为没有掉牙的,专业需要做的是拔牙,而掉了牙的专业面临的更多问题是镶牙。
作者: 练恺东    时间: 2009-7-10 16:59

二个医师过下招,咱站旁看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0 17:23

大受启发,因我老掉牙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0 17:35

大受启发,因我老掉牙
麦国培 发表于 2009-7-10 17:23


有毛病!要治疗!
建议:把剩下的都拔了,这样你再也不会为掉牙而烦恼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0 17:50

是的,己全换成金的了
作者: meter    时间: 2009-7-10 21:08

二个医师过下招,咱站旁看看
练恺东 发表于 2009-7-10 16:59

^_^,我不是医生,这是我家里的地址。我要是学医就好了。学医最适合平民老百姓的子弟,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3:24

除了从化,还有都匀的,也是那个样子的……
我得翻箱倒柜地去找了,找到后发图。
蓝蓝蓝梦 发表于 2009-7-10 16:36


找了一上午,还没有找到。我的东西放的太乱了……
不过却找到了这样几枚——请看下图: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3:25

40# 蓝蓝蓝梦

图片附件: 121.jpg (2009-7-11 13:25, 57.3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854&k=a52c8f8ff88224c6e06421baf3c72d34&t=1719355728&sid=68wQoo



图片附件: 122.jpg (2009-7-11 13:25, 57.1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855&k=ed29de090a448830314b4f71ca8b7ff7&t=1719355728&sid=68wQoo



图片附件: 123.jpg (2009-7-11 13:25, 45.3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856&k=5674010f19ff3162d49def92ac6c87ea&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3:27

楼上的4条水波纹,漂亮吗?确实很漂亮!几乎不留任何痕迹!
但是原装的吗?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3:30

这几枚戳戳是同一个机型的机器盖出来的。当初刚接手的时候,我理所应当地把它们当作是标准的4波纹。
因为在波纹上下没有任何第5条的痕迹——由此我推断,目前现行的机盖水波纹戳戳中确实有4波纹的!
但,结果很遗憾!!!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3:30

43# 蓝蓝蓝梦

图片附件: 124.jpg (2009-7-11 13:30, 53.3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857&k=0e44a494746eea5248ff540e374c4f69&t=1719355728&sid=68wQoo



图片附件: 125.jpg (2009-7-11 13:30, 58.3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858&k=27c3497c2de2aa93ac8db3f666a7f8ec&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3:36

请看上图——
这几枚戳戳都是同一种型号的机器盖出来的。其实所谓的4波纹,最初的机械设计还是5波纹,只不过最后的1条因为机械设计的原因(可能是销票时容易倾斜)导致常常不清晰,这个结论从41楼的1,2,3图的下半部分就可以看出来,由此而诞生了4波纹。41楼的那3个图我都找到了相应的5波纹戳,并且时间在此之前!呵呵……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3:41

44楼的图更让我们充分地了解了所谓4波纹的真相。两枚戳经过处理,然后重合到一起去观察,就会发现,一模一样。其实根本就是一个戳戳!
有意思的是这个5波纹的戳戳的使用时间是在4波纹的后面,(我也找到了在前面使用的5波纹戳戳),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这个5波纹的戳戳是在两戳的时间段中间的某个时间内,该台机器得到了正常的维修,于是恢复了正常呢?我认为,完全可以这样去说。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3:49

这种型号的机器在全国的大部分城市都有使用。可能是由于机器性能的问题,出现下半部分不清晰的情况时由发生。根据痕迹学去推断,估计是机器在过戳时上下受力不均匀导致——(个人判断,难免有误,还请谅解)。
碰巧的是宁夏银川市的部分邮局也是使用这种同样型号的信函邮票盖销机,更为巧合的是,其下半部分也时有阙如,呵呵,有些甚至看起来就是4波纹的……更更为巧合的是我曾经收集到他们的戳样本,呵呵,等到戳戳不清楚的时候,戳样本上经常写着:机器维护,无戳样。
呵呵,用了这么多的巧合来说明问题,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必然——这种型号的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必然!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3:57

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阐述几个观点:
1,除非是有意设计,否则出现的任何情况都需要大标本去判断,不要随便见一个孤列,就忙着下结论。往往研究的标本越多,得到的结论自然就越真实。本着这个原则,我个人认为,截止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真正的在设计意图中的4波纹戳戳。而所见到的4波纹都是5波纹的衍生……推而广之,包括3波纹也是如此。(遗憾的是今天翻箱到柜地去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我的3波纹的东西放哪里了,所以只好拿4波纹来说事)
作者: 刘其顺    时间: 2009-7-11 14:04

48# 蓝蓝蓝梦
发一个四波纹的邮资已付戳

图片附件: 4p.jpg (2009-7-11 14:04, 10.4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859&k=42bd579e806aa1a32654e522e571b248&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4:04

2,从信函邮票盖销机的设计本意来讲,是因为邮政自动化的需要,节省劳力,节省时间,所以在戳头填了个尾巴,以增加劳动效率。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超过5条的,是十分能理解的,比如江苏等地用的7条(那是另外一种机型)和重庆的6条,等等。但少于5条则是不能理解的,(但也有列外,比如湖北武汉的由邮资机改装的2条,这就是一个十分少见的列外。),我个人认为,少于5条的水波纹,首先先持怀疑态度,然后再去寻找证据,切莫先入为主,想当然地去认为它就是哪个样子,然后寻找肯定的结论……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4:10

3,那是不是就说,水波纹越多越好呢?众所周知,长沙的10波纹,广州西堤的8波纹,也是很多见的。但我要说的是,在机器设计的因素中,无论是10波纹,还是8波纹,都是在5波纹的基础上由地方自己画蛇添足,或者人为改装的。仔细看看10波纹,研究的人很多,文章也很多,其实稍微具有点高等数学常识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比如前个帖子中讨论的广州8波纹,呵呵,5条上面的3条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很显然是画蛇添足的结果。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机械真的设计成那种歪歪扭扭的样子,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呵呵……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4:16

4,讨论完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江苏等地使用的7波纹——呵呵,波纹和戳头整体十分和谐,曲线优美动人,很显然,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她就是这个样子的。我收集到全国十多个省市使用的7波纹,发现,所有的不同城市的7波纹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波纹的所有测量数据都一样(具体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请学习数学)——据此可以认为,这些不同城市使用的7波纹的机器都是由一个厂家按照同一个标准生产的。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4:20

5,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重庆的6波纹。由于我手里的6波纹戳戳十分有限,所以到现在我也没有得到一个很能令人满意的答案。并且6波纹的戳戳似乎只有重庆有,呵呵……(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还请持有6波纹的师友指正)
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重庆6波纹戳戳的机器就是重庆自己生产制造的呢?(呵呵,我胡乱推断的,如果错了,还请谅解并预以指教)。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4:24

综上所述:
5波纹是正宗,小于5波纹是5波纹的衍生,或者如少可兄所言的变体。(武汉邮资机改制2波纹除外)。
6波纹和7波纹也是正常存在的,机器型号不同,设计理念不同而已。
8波纹和10波纹是5波纹的拓展,是地方行为,不是机器的设计行为。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4:32

48# 蓝蓝蓝梦  
发一个四波纹的邮资已付戳
刘其顺 发表于 2009-7-11 14:04


好清晰的图,欣赏中……
对于邮资已付机盖水波纹戳戳,我手里的东西有限,所以不敢说什么。但有一项可以肯定:
这种水波纹都是自己的创新产物。在创新的过程中为了安装方便也有可能随便去掉或者填加几条波纹,甚至所使用的水波纹根本就是信函邮票盖销机的戳尾巴,而已而已。所以邮资已付戳出现的水波纹的随意性很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1 15:21

很值得收集和研究。
作者: 九山夜雨    时间: 2009-7-11 15:26

那是否可叫5条改2条波纹机戳
练恺东 发表于 2009-7-10 16:00

不能,因不是改的,是自然生成,或磨损,或加墨不均形成的,都不能叫做二线机盖戳。有一种设计起来就是二线的,才是,如武汉的。
作者: 九山夜雨    时间: 2009-7-11 15:28

就叫五线水波纹的磨损——这种连变异都算不上。
其实真正的变异,我到觉得,乐清的五线水波纹中增加图案,勉强可以称呼为变异。
呵呵,个人理解,不对之处,还望商榷。
蓝蓝蓝梦 发表于 2009-7-10 16:04

这二线的倒是自然生成的,乐清增加图案的倒是人为的,不过邮政局倒是同意的。
作者: 九山夜雨    时间: 2009-7-11 15:35

梅兄把这些整理一下,就是一篇很不错的水波纹戳研究的文章了,可以发在《邮政用品研究》吗?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6:22

梅兄把这些整理一下,就是一篇很不错的水波纹戳研究的文章了,可以发在《邮政用品研究》吗?
九山夜雨 发表于 2009-7-11 15:35


呵呵,这些都是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而已,如果这样就写成文章,那文章也就太有些随意了。不过,文章虽然暂时写不成,但可以出本图谱,呵呵。出图谱要比写文章简单多了,随便归归类就可以了……
另:即便是能勉强成文,也不能发《邮政用品研究》。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6:26

我正准备编一部8框左右的现行机盖水波纹日戳的邮集,特征集求购各种有特色的机盖水波纹日戳,还望师友们能予以支持。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09-7-11 16:30

好贴。。支持。。。。
作者: 收藏收藏    时间: 2009-7-11 16:31

发一个四波纹的戳

图片附件: showimg.jpg (2009-7-11 16:31, 47.7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898&k=abf8cd84efc5a3582138279eee669141&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09-7-11 16:39

这就是渐变的过程?
5变4的过程?.JPG

图片附件: 5变4的过程?.JPG (2009-7-11 16:39, 38.4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899&k=b065830af706ab033a5010ca3ce78e7a&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09-7-11 16:41

再传一个。请教。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6:44

是啊。楼上也是非常具有隐蔽性的4波纹。但请注意看波纹尾巴——最底下应该还有1个波纹,也可能已经磨损,也可能是被维护人员去掉了,总之是有的,但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另请注意第3条尾巴也要即将消失……
只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痕迹!痕迹学是刑侦学的一个主要内容,起源于逻辑推理,推理的依据便是痕迹,应证推理的结果的正确性则需要大量的实物。楼上的属于另外一种型号的机器,和我发的四川的4波纹不是同一类机器,但产生的后果是相同的。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09-7-11 16:44

这个5波纹下边多出的空白处怎么回事?
27?.JPG
而空白处的(27)又咋回事?

图片附件: 27?.JPG (2009-7-11 16:44, 37.2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900&k=98391f445999d3967bed725171d4bbec&t=1719355728&sid=68wQoo



图片附件: 27?.JPG (2009-7-11 16:44, 37.2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901&k=bc1a46d80852469c96eb454ac68f5067&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6:47

要想应证楼上的图是5条,其实也很简单。把能收集到的该机器的戳戳都上下摆开,按照时间自上而下排列,观察产生的痕迹就可以了……当然了,如果能找到同样的5条的,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呵呵……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6:50

其实4条波纹中最具有欺骗性的还是我发的图的那种机型。我当初一直就认为那确实是4条的,呵呵。至于其他机型盖出来的戳戳尽管也表现为4条,但还是有痕迹可以观察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1 17:26

很好的讨论,精彩。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19:35

看来少于五条的水波纹都得注意是否磨损导致的呢~不过多于五条的就不怕了,哈哈~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9:43

这个5波纹下边多出的空白处怎么回事?
81901
而空白处的(27)又咋回事?
摩云金翅 发表于 2009-7-11 16:44


呵呵,江苏无锡的带数字的水波纹机盖戳戳。好羡慕啊,如果您手里的这个号码有重复的,还望能支持一枚,谢谢。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19:54

说实话,我一直想搞清楚江苏无锡的带数字的水波纹戳戳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可惜的是我手里的东西太有限了,也就那么几十枚,想要从几十枚中找出答案,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我曾经在本版江苏邮史中发帖求购,可惜收效甚微。
67楼陆兄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机械结构导致下边(或者上边)留下了大片的空白,能够容忍一个个不太知道目的的数字的存在?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这种带数字的戳戳是江苏无锡独有的,也就是说是江苏无锡在原来戳戳的基础上做过创新的。既然已经创新,那么是否存在以下的可能:
1,适当调整波纹的间距,使之变窄,腾出地方预置数字?
2,将波纹整体向上(或者下)移动,预留空白,装置数字?
3,将原来的间距比较宽的波纹换成间距比较小的波纹,留出空白,装置数字?
等等……
帖子太长了,吃完饭饭再思考……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0:19

为何要设置数字呢?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2:25

看来少于五条的水波纹都得注意是否磨损导致的呢~不过多于五条的就不怕了,哈哈~
畅哥 发表于 2009-7-11 19:35


是的。得出这个结论是需要十分慎重的,因为太多的朋友相信少于5波纹的存在,并且有太多的事例蒙蔽了人们的眼睛。所以能从源头上去认识除了有足够的实物来证实,还得需要一定的自我否定的勇气。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1 22:26

问一下该局好了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2:27

为何要设置数字呢?
畅哥 发表于 2009-7-11 20:19


十分睿智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这么问:设置数字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我的答案:不知道。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2:29

上面看蓝兄说是该局的创新之举,还以为您知道其中奥妙呢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2:31

是的。得出这个结论是需要十分慎重的,因为太多的朋友相信少于5波纹的存在,并且有太多的事例蒙蔽了人们的眼睛。所以能从源头上去认识除了有足够的实物来证实,还得需要一定的自我否定的勇气。
蓝蓝蓝梦 发表于 2009-7-11 22:25


有证据来证明是最好不过的了,倒是能有办法像麦会说的咨询到该局,估计就容易多了,哈哈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2:43

上面看蓝兄说是该局的创新之举,还以为您知道其中奥妙呢
畅哥 发表于 2009-7-11 22:29


呵呵,我不是当地人,我只能依靠实物来判断。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种戳戳我手里的实物很有限,所以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判断啊……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2:45

记得我在新中国邮戳栏发过两枚广州的四波纹的,另外我手上好像还有2波纹的,待找到之后发上来。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09-7-11 22:47

这个5波纹下边多出的空白处怎么回事?
81901
而空白处的(27)又咋回事?
摩云金翅 发表于 2009-7-11 16:44
呵呵,江苏无锡的带数字的水波纹机盖戳戳。好羡慕啊,如果您手里的这个号码有重复的,还望能支持一枚,谢谢。
复品倒没有。。但梅版主这么爱研究倒是我等榜样。。支持你就是。。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2:48

谢谢陆兄支持。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2:51

恭喜蓝兄又添一缺咯~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09-7-11 22:54

我明天邮局挂号,,地址就你签名栏的可以吗?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2:55

是的,又填补了一缺口。
无锡带数字的水波纹戳戳 变化十分多,这在戳戳中是很少见的,很有意思。能填补一下还是十分惬意的。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2:57

全国仅次一处,那真的较为特殊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3:10

我明天邮局挂号,,地址就你签名栏的可以吗?
摩云金翅 发表于 2009-7-11 22:54


平信就可以了。地址发签名栏地址。谢谢。
改日回赠您 关于邮政副戳的邮品——您的签名栏写着您收集研究这个。呵呵……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3:13

邮政副戳的,这个算不?
showimg.jpg

图片附件: showimg.jpg (2009-7-11 23:13, 80.7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978&k=3ff0ae835b6b25decb012fb9070842c2&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3:15

当然算了。呵呵,也需要……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3:17

当时在快乐上拍出去过一个,手上应该还有副品的,不过同样,还是得找找才知道。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09-7-11 23:22

用不着两位版主操劳我的。支持不一定要回报的。不然就无趣了。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3:23

哈哈~~互相支持嘛~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3:23

我有几个,可惜的是戳戳都当落地戳使用,并且都盖在背面了。
对于这个戳戳也是很有意思的。
从机械的角度来讲,这个戳戳很容易就能做到。但从邮政使用的角度来讲就很让人费解了。
邮戳的本性是为了判断时间,表明责任——该戳戳能干什么?
印刷品邮政副戳的作用是表明邮件的性质——该戳戳是作为落地使用的,如何表明?
所以我一直都很纳梦,对这个戳戳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11 23:28

邮政有时真是不明所以的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3:28

梅先生错啦,此戳未必用于落地,请看:
11.jpg

图片附件: 11.jpg (2009-7-11 23:28, 97.2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1979&k=73d4656a05e49d462f47d84618c78b94&t=1719355728&sid=68wQoo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3:33

呵呵,有意思。由于此戳戳没有时间和地名所以很难判断它是落地?还是始发?
我手里的一堆都是盖在背面的,并且没有正式的落地戳,所以我认为它是落地,也可能我真的错了,所以我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个戳戳。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3:37

可根据邮资来猜,诸如此封,7毛钱刚好是外埠印刷品邮资,所以不难知道。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11 23:39

没有落地戳的封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不能因为没落地就把此戳当落地戳看待了;不过话说回来,盖在背面又有点让人摸不着脑袋,会不会是过机的时候没留意,纯属邮局工作人员失误误导了您呢,呵呵~
作者: 蓝蓝蓝梦    时间: 2009-7-11 23:43

可根据邮资来猜,诸如此封,7毛钱刚好是外埠印刷品邮资,所以不难知道。
畅哥 发表于 2009-7-11 23:37


呵呵,你发的这个是0.70元,我手里的可不是啊……呵呵。要我的都和你的这枚一样,那我肯定不会做出那样的判断。呵呵……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