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集邮的春天 [打印本页]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11-4-5 17:09     标题: 集邮的春天

集邮的春天-丁临渊


我从193910岁那年起,就喜欢上了小小的老人头邮票。那时候我并不知道集邮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更不明白集邮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只是觉得邮票花花绿绿很好玩。

随着年龄的增长,集邮的兴趣逐渐大了起来,但正式加入集邮爱好者队伍是在1956年。那年我到杭州去探望老岳母,闲来无事翻箱倒柜,无意间发现了老岳父的遗藏,竟有不少民国邮票和少量清代邮票,有的还是全张的。我最有兴趣的是《节约建国》和《赈济难民》小全张,各有好几张,我喜出望外,统统收归名下。自这年起,我自觉像个草根集邮爱好者了。

可惜好景不长,196512月,我到常熟辛庒参加四清工作,19665月开始动乱,农村到处破四旧,抓人打人,夺权抢公章,什么样的怪事都出来了。不久,我所在单位的领导命令:你们有什么四旧的东西,自觉破,不要被动。于是,我万般无奈之下,回家去把老岳父长期任邮政局长时留下的邮品全部付之一炬,损失惨重。

民国邮票和清代邮票当四旧给破了,就专集新中国邮票,这该没有问题了吧!当时还特别钟爱字邮票的《毛主席万岁》和《毛主席诗词》,各买了好几套。又有谁能预料,林彪竟在1971年的913日坠到了大漠那边。过了一段日子,我新单位的新领导也发下话来:有关林彪与毛主席在一起的邮票,都要妥善处理。怎么个妥善法?没有下文。留着吧,说你别有用心;剪开吧,说你破坏毛主席形象。更麻烦的是林彪题词的两枚邮票,题的都是毛泽东思想,左右为难,反正处理不妥,唯你是问就是了。最后找了个胆子大的,把邮票全部送给了他,我集邮生涯又一次遭受严重挫折。其实在十年动乱期间,集邮遭遇寒冬并非我一个人,而是所有集邮人士。

吃了两次大亏,我丧失了信心,放弃了集邮。又一个七八年过去了,有幸等来的竟是十年动乱的终结。经济建设的好转,文化生活的活跃,中国开始了融冰之旅,集邮的春天来临了。

1980年初,思南路卢湾邮电支局门口忽然热闹起来,一些集邮爱好者在邮局门口交换邮品。开始是三三两两,后来是熙熙攘攘。当时有人主张驱而赶之。那时候我恰好调到这个支局担任支部书记,我不赞同驱赶,只要集邮者不到营业大厅里交换,不予干涉。其实我自己也被集邮热感动了,一到休息时间,就挤在人堆里轧闹猛,觅点外国名画邮票玩玩。

上海电影界的桑弧导演也爱好集邮,当集邮的劲风一吹,桑老耐不住了,与电影界几个同样爱好集邮的编剧一商量,决定拍一部以集邮为主线的电影《邮缘》,由郭凯敏、陈燕华主演。

为了把这个投递员演好,陈燕华来到我们卢湾邮电支局体验生活。我们商量后,决定由副支局长高巧芳与陈燕华交朋友。陈燕华骑自行车的本领就是在卢湾支局学的,这部电影的个别镜头也是在卢湾支局拍的。《邮缘》于1984年在全国上映后,反响不错。桑老余兴未尽,接着于1986年又拍了一部《女局长的男朋友》,仍由郭凯敏、陈燕华主演。

19802月第一轮生肖猴邮票发行,同年10月上海市集邮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它们见证了集邮春天的来临,真是个好年头。大地的复苏,集邮的兴旺,也使我焕发了集邮的青春,不仅重新加入了集邮的队伍,而且成了一名集邮工作者,一干就是20年。

凡铁杆邮迷皆着迷珍邮独特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而决非邮商垂涎的金钱价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4-5 17:10

春天来了
作者: 放眼世界    时间: 2011-4-5 17:52

好文章值得学习
作者: 欧阳雷生    时间: 2011-4-5 19:56

好文!
作者: g153694    时间: 2011-4-5 19:58

八十年代初,思南路邮市太热闹了,人山人海的,那时候还是以交换为主,我每星期都要去几次,那时候清民区票价真廉呀!璠龙低分旧约八分至一角一杦。低档区票淮海、京沪解放、广州解放等约5分一杦,中山烈士版票约2-3分一杦。记得烈士成套版票有人售5分一杦无人问津。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