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无价之宝 [打印本页]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3 03:58     标题: 无价之宝

转贴

自己拥有的无价之宝千万别轻易放弃!


拯救方言


        汉语由文字和语言双重要素构成。音在字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多有分支,所以不会有一个中国人能掌握中国所有的方言。方言的魅力在于它生长的环境。几千年来,中国人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让我们今天得以听到美不胜收的不同方言。如果由于我们这一代人一时疏忽让它永远的消失了,那我们就是民族的罪人。

这一组文章五篇,依次为《拯救方言》《文学方言》《商业方言》《娱乐方言》、《方言魅力》,目的是在推广普通话基础上,大力保护方言。敬请中国人关注,发表意见,共同发出呼声。



由于中国幅原辽阔,文化悠久,我们需要用一套标准的信息沟通。秦始皇首先制定了文字统一系统,让我们两千多年来享受了其便利;建国以后,国家开始推广普通话,现已见成效。今天中国人在中国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


再好的事物也有另外一面。我生在北京,学普通话得天独厚,但我至今仍不能完全说准标准普通话,如让我去中央台播音,估计薪金全部会被扣光。在任何情况下,我一张嘴,谁都会知道我是北京人,说得一口北京方言,北京人俗称京片子。


方言在中国是个最普遍的现象,各地有各地方言,不仅语音语调有差异,还有语法用词的不同。许多方言的表现力是普通话不具备的,表达之生动,表述之深刻,各家方言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因此才构成中华语言文化的宝库。


可惜,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方言在悄然无声地消逝,其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我最近在各地与朋友们探讨方言,发现保护方言迫在眉睫。由于普通话的推广,由于各地人员的流动,几乎所有商业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都在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交流,让方言退居二线。直接的影响是目前上学的孩子们已处于方言能听不能讲或不愿讲的地步,这样的后果是方言在下一代消失。


为了保护我们几千年形成的各地优美的方言,我建议国家在推广普通话的基础上颁布法令强行保护方言,刻不容缓,各地必须设立纯方言的电视台和广播台,用方言上至播新闻下至播天气预报,让方言保持活力,保持魅力,保持多样性,这实际上是保护汉语言复杂的血统,让我们使用的中国话永远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2011.2.28

作者:马未都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1-6-3 04:09

是收藏古董的马未都?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3 04:25

回复 2# 喜子


    不知道,这篇博文我是在一个语言网站里读到的

你的签名蛮有意思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1-6-3 04:40

本帖最后由 喜子 于 2011-6-3 04:43 编辑

能去土耳其博物馆亲眼看看中国元代陶瓷的,中国没有几个,姓马的就一位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3 04:58

文章所谈到的问题确实刻不容缓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1-6-3 05:11

不会那么严重的,替古人担忧,多到乡下走走就知道了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3 05:17

不会那么严重的,替古人担忧,多到乡下走走就知道了
喜子 发表于 2011-6-3 05:11



    北京及"官话区"相对还好,吴语区特别是上海很糟糕,很多土生土长的上海年轻一代,不会说上海话,听不懂,不愿意说,自称"污"(第一人称单数是"我")
作者: anbao6504    时间: 2011-6-3 07:15

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1-6-3 07:57

中国之大,什么都有,见少了,怪!!见多了!!!!!!!!!!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11-6-3 08:33

我小孩就不会说了--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6-3 09:28

不懂了,如果方言这么重要。为何说始皇帝最大的功绩就是书同文,车同规。原来始皇帝是摧残中华文化的鼻祖?
作者: 甄民馨    时间: 2011-6-3 10:54

国内推广统一语言是大势所趋,便于交流。方言也应该加以保护,因为方言可以研究民族的迁移聚居的历史。比如60年代初湖南、四川、贵州向西双版纳大量移民,开始是各说各的方言,经过50年的相互交流,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语言(非普通话),当地傣族人及定居在那里的原湖南、四川和贵州人均以此语言进行交流,当然他们仍保留各自的原方言。
又如江门四邑地区,方言更是多姿多彩,有原生态的语言,也有因古代战争避祸而南迁的民族原有语言,而这些语言经过交流逐渐形成了新的方言,原方言逐渐失传。就江门城区就有水南、窖头、白沙、礼乐、杜阮、北街话等各自不同的方言,除北街话与广州话基本相同外,其余的方言各自差别很大,如果说得快,连我这在江门出生的人也是无法听得懂的。呵呵......
作者: 潇湘夜雨    时间: 2011-6-3 12:26

对岸小马说的“识繁用简”其实用到方言上也是行得通的,普通话作为全国标准的交流语言,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但是方言也需要保护,不能一棍子打死。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3 15:29

不懂了,如果方言这么重要。为何说始皇帝最大的功绩就是书同文,车同规。原来始皇帝是摧残中华文化的鼻祖? ...
edvardtin 发表于 2011-6-3 09:28


书同文,统一文字,但没有"语同音" 统一发音! 原六国人民在大秦帝国照样说方言
焚书坑奴,在这点上始皇帝是当之无愧的摧残中华文化的鼻祖,就此"大一统"思想已经流传了二千多年
为求共性,抹杀个性
侬在美国,应该很有体会的,这是中、西方文化较明显的差异之一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3 15:31

回复 12# 甄民馨

很生动的例子,很有趣
作者: 杨峰    时间: 2011-6-3 15:39

http://blog.sina.com.cn/u/1347712670
马的博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3 15:41

我小孩就不会说了--
摩云金翅 发表于 2011-6-3 08:33


阿哥啊,搿是老坍台个!!!!!!!!!!!!!!!!!!!
上海人勿会讲上海话,与 中国人不会中文 其实是一样的
因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难道方言就要在我们手里失传?
建议在家里建立方言语言环境,对小孩进行"双语教育",即掌握普通话又视方言为母语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3 17:13

对岸小马说的“识繁用简”其实用到方言上也是行得通的,普通话作为全国标准的交流语言,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
潇湘夜雨 发表于 2011-6-3 12:26



           
很喜欢"对岸小马"这个称呼 很风趣
作者: 潇湘夜雨    时间: 2011-6-3 17:24

回复 18# parisiica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11-6-3 18:57

阿哥啊,搿是老坍台个!!!!!!!!!!!!!!!!!!!
上海人勿会讲上海话,与 中国人不会中文 ...
parisiica 发表于 2011-6-3 15:41



    麼孩活好港-----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1-6-3 20:08

书同文,统一文字,但没有"语同音" 统一发音! 原六国人民在大秦帝国照样说方言
焚书坑奴,在 ...
parisiica 发表于 2011-6-3 15:29



    但是原来文字也有多样性,为何要否定呢?

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这么多方言,造成交流不便,当然不利于社会的交流。
作者: 甄民馨    时间: 2011-6-4 01:49

中国社会交流需要统一的语言,通过对方言的研究,也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但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外来人口不断的涌入,城市郊区的方言将逐渐消亡,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4 07:40

麼孩活好港-----
摩云金翅 发表于 2011-6-3 18:57



  阿哥啊,侬搿句,用上海话正字写 "没言话好讲"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1-6-5 06:02

麼孩活好港-----
摩云金翅 发表于 2011-6-3 18:57



    http://www.shanghainese.info/download/wugniu/%bc%f2%c3%f7%ce%e2%b7%bd%d1%d4%b4%ca%b5%e4.pdf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