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特殊意义的文12

谁了解文革期间大搞“三忠于”活动,家家户户设立宝书台,要陈列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像,文12邮票被剪,当作相片用。

前不久,一位邮友向笔者推荐一款特别的《毛主席去安源》arentID=root&Mode=1&keyword=&fenye=40" target="_blank">邮票“样票”,“样票”为五连张,邮票的下边“中国人民邮政”和“8分”都被剪去了。邮友告诉我:该票在发行前送到中央文革小组审计,因时间紧迫来不及,只好用将发行去安源邮票将面值和中国邮政剪去,但是一定要5连张不能撕开,否则就不是样票了。笔者将裁剪的5连张票与手头收藏的去安源的邮票对照,从两者的纸张、齿孔、刷色来看,仅刷色稍有差异,这是邮票多次印刷版次造成的,属正常现象,被裁剪的邮票确系真票无疑。样票送审应该是一枚完整的邮票,“中国人民邮政”、“8分”是邮票构成之一,其设置、字体直接影响整个画面的审美感,将邮票上的部分要素裁剪后审核,似乎是不可能的。

  带着种种疑问,翻阅了大量arentID=root&Mode=&keyword=&fenye=" target="_blank">集邮文献,也找不到答案。与一些邮友进行探讨,众友都说没听说过此种样票的形式,不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邮票,谁也说不清楚。正在迷茫之际,见到著名集邮家张文光先生的专著《张文光集邮文选》,内收录了他发表在2000年9月10日《南方日报》上一则关于他在上海巧遇剪裁《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的经历,并将邮票被裁剪的原因道出:“文革”期间曾大搞“三忠于活动,要求家家户户设立“宝书台”,“宝书台”要陈列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像,这样一来,毛主席像和印有毛主席像的明信片和照片,都被抢购一空。当时有人就想到了文12《毛主席去安源》邮票——把下面的“中国人民邮政”和“8分”剪去,不就是一幅毛主席像了吗?于是,文12就非常走俏,印了一次又一次——这也是文12有多个版式的原因。

  邮票收藏十分注重品相,被裁剪的邮票被集邮爱好者视为次品、废票,而此种被裁剪的《毛主席去安源》邮票非同一般,它记载着一种特殊的社会场景,有着深远的历史内涵及一种特别的美,有着独特的收藏研究价值。

TOP

肯定没有人舍得剪呵呵,特别是5连票。不知道有谁接触过被剪的票

TOP

小弟买了被剪的5连票左右带版铭,不知道是有幸还是不幸。

TOP

文章是查此票的时候在网上找到的。也不知道是否有依据,还是编故事

TOP

呵呵有点不大明白麦先生的话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