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5705# 114jyx

这些照片都是不错的历史见证,谢谢分享。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今天看到这本书,觉得挺有意思的,就买下来翻翻看。
这本是日语版的,但是是德龄写的,是不是应当有中文版的?

西太后乘车.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5782# williamzhang

这些题材都不错,希望能尽早拜读。
谢谢分享,祝节日快乐!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我下个星期去中国出差,会在上海。北京停留。在上海会去参加刘版主的活动,能够见到很多邮友,有机会可以向老前辈/大佬们当面请教。
在北京,我停留时间很短,刚才发了个帖子,请丫姐帮忙张罗一下,11日下午在马甸见面。有兴趣参加的可以到下面这个帖子中和丫姐联系。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179480&extra=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有可能我和老张在国外呆得太久了,说实话真的不太适应国内的吃饭方式,我总觉得这种上高档饭店吃饭只有对饭店有好处,对普通邮友来说没有半点益处,有钱多买几张邮品多好。请客/回请,来来往往,要记住欠了谁的,何时要还,最后搞得大家都很累。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还是喜欢美国AA制方式,轻轻松松找个安静的地方聊聊天,交流一下,分手之后谁也不欠。
我父母家都是上海的,上海的景色看过很多,上海老城的里弄跑过很多,我表哥家从窗户里就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没有必要坐在饭店里花钱去欣赏美景了。
酒店里灯光昏暗,没办法看清老阮的精品封,好的酒店里无法大声说话,看到极品封也无法大声表达自己的感情;差的酒店里喧嚣声太大,面对面无法听清谈话内容。
找不到好地方,就到我的酒店里,绝对清静没人打扰,还可以好好探讨邮学,省得吃饭搞得汤汤水水,弄脏了邮品。
邮友间邮学为重,吃喝是小事,也没有那么多的礼节。平淡之中见真情,互相尊重,共同探讨,这样的友谊可以长久;光靠饭桌上得到的友谊是靠不住的。

老张,老阮,老侯及肖老,您说呢?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本帖最后由 假师爷 于 2015-1-6 14:21 编辑

我是从大吃大喝过渡到不吃不喝,看来是退化了。
原来每年回国,亲戚朋友大吃大喝,你请我,我请你,一轮没玩又来一轮,基本上回去一次涨十斤,后来吃出了三高男,现在在家只能当兔子吃素菜,酒也不喝了。
在美国比较好的是每个人都尊重别人的选择,并不会强迫别人做什么。国内的请客/灌酒那一套,在美国是不常见的。
说起AA制,当然不是对家人和熟悉的朋友,更多的是同事之间,这样大家出去并没有压力,没有这次该轮到谁付账的问题。而且这里不像国内各种活动很多,这里的活动不多,这次人家请了你,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在一起聚呢。很多时候,饭店还会将每个人的账单分开,各人付各人的部分,这样喜欢吃大闸蟹的尽管吃大闸蟹,喜欢吃青菜尽管吃青菜。大家以聊天为主,而不是以菜品价格高低或酒店高低来评价一个人。
这里很多身价过千万上亿美金的老板,穿着打扮及开的车也是极其普通的。美国人不关心别人是怎么过的,别人有钱没钱过得好不好那是别人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里送礼的标准也很严,好像不能接受客户20美金以上的礼品。
国内有国内的环境及相应的行为,国外有国外的,互相理解就好。能够入乡随俗最好,不行的话也不勉强。

阮兄总有惊人之语,您也是留过洋的,看来中西合璧搞得不错。佩服!
我和老张从原来的小白变成乌贼了,难道要吐点黑墨汁将这池子水染黑不成?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5903# sxy667788

多谢!
我原来也是吃喝一族,但是在美国呆时间长了,发现美国这里的方式不错,很放松。虽然有人说美国人无法亲近,比较虚伪,但是环境不同,想法/做法不同,那是很自然的。
其实您从我和老张的帖子里也能看出来,这里的人没有什么心眼,阶级斗争这根弦早就淡漠了。

另外,说老实话,阮兄的鸿门宴不是那么好去吃的,煮蟹论邮,我没有那个胆量和能耐。到时候恭恭敬敬听老阮讲经就是了。另外要请教他的一些密语,以后能更好地体会他帖子的深意。(原来麦会的帖子也是搞了一阵才慢慢领会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我哪是在想他? 我是在想他帮我从美国带回来的东东!
阮秀佑 发表于 2015-1-10 09:58


明天您就可以看到朝思暮想的东西了,现在我才更能体会为什么原来那么多从福州寄出的封上没有邮戳,原来都是手递封.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回复 5988# sxy667788

不用害怕,他不是想我,是想“疯子”和“骗子”。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本帖最后由 假师爷 于 2015-1-17 01:01 编辑

我刚刚回到酒店,今天晚上和陆游先生在杏花楼见面(阮兄不许瞎想),据说这里是老一代邮商们经常见面的地方。我们从7点到现在聊了5个多小时仍然意犹未尽,可惜杏花楼9点关门,移师麦当劳继续聊,最后连麦当劳都在12店钟关门了,店小二不客气地将我们这两个邮痴赶出门去。

这几天在上海接连遇到几大高手(邵先生,阮先生和陆先生),加上在北京遇到的丫姐和杨老,这次来京沪两地收获颇多,”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各位前辈这里又学到很多,非常感谢!

期待明天(应该是今天了)和更多的邮友见面,畅聊邮史。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邮学会的全家福照片。
邮学研讨会-1.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今天尊照邵先生的指点,前往土山湾博物馆参观,看了两个多小时,收获颇多。

邵先生,我买了一些书,这些书介绍了土山湾木工部的历程,我那边夏师姑也在福州开办木工传习所,也参加了美国博览会,上海的资料正好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以根据手中资料循迹研究下福州的情况。多谢您的指点。

关于印字所火灾事,我看到书中几次提到1919年冬天的大火,但是并没有一点189x年的火灾报告。不知道您是从哪里得到火灾情报的?

几本书都不错,邵先生有空可以去翻翻看看,讲了不少故事(我就爱看故事)。

土山湾书.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这次参加研讨会,我和不少原来华邮网没有见过面的邮友见了面,还和几位大佬级专家聊天至深夜,受益颇多,万分感谢刘源先生举办这次活动,也感谢各位邮友对我的信任和关心,对我无私地帮助指点。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后面的拍卖环节,我买到了不少好邮书!各位邮友知道我喜欢读书,在美买书不易,于是多有谦让,感谢各位邮友高抬贵手,让我买到这些书。

邮学研讨会-2.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中午离开土山湾博物馆,去了局门路卢工邮市,多是新票,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买了两枚2015熊猫银币准备送给孩子,买了两本火花及税票的书,这里书价比马甸的贵。但是遇到了就买下来。
本来想买几枚2.4元信封给父亲,问了价后因为她要价太高就没有卖,结果这位女摊主马上暴跳如雷,就差破口大骂了,说我耽误了她的生意。我只有苦笑着和她说,对不起,您看来不是做生意的,您丢掉了一个大单。于是转身离开了。
前几年我在云州也遇到过一位女摊主,我看到一本拍目,就请他拿给我看,结果要价很高,我就放弃了。他也是非常不高兴,大声吼道,您让我拿了书又为什么不买!好像是我故意逗她玩的,弄得我苦笑不得。
我遇到的一位男摊主的修养好一些,在门外的一个摊位前我想买一些小护邮袋,问了价之后,我说我等会儿出来买,看到他脸上露出一丝不快,但是并没有像那女摊主那样露在脸上,说在口中。于是,在逛完邮市之后还是回到他那里买了,即使屋里也有类似的,我也是回来买。他似乎没有想到我还会回来买,也感到有些意外。
我说这些只是讲述我的遭遇,并没有性别或地域歧视,只是感觉可能邮商的压力大了些,所以希望每单都成。有些人又是极易表露出来。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这两本书可以作为科普读物,可信没有清迈民初老火花的目录,只是在7788收藏网上看到一些老火花。
火花-税票.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几天没来,这里真是热闹得很。
这次上海/北京之行收获很大,研讨会上每篇邮文都非常精彩;和很多邮友见了面,有幸当面聆听大佬们的教诲指点;看了几部好集子,大开眼界。在此向刘源先生及各位邮友一并表示感谢!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原来我是基本上不买票,主要集封,这次在上海看了阮兄的票,心里也痒痒的。
上个周末邮展就遇到几枚票,于是买下玩玩。

福州-1898-石印蟠龙.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这票上的日期地点什么都看不清,原来肯定不会买。
这次看见石印蟠龙就买来玩。结果居然把信息解读出来了:
福州邮政局 二十四年八月初九日 (1898年9月24日)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这套福州工部票只缺一张一分的,6分票是独脚。
福州工部票其实并不多见,但是我遇到两次6分都是独脚,真是怪了。

福州工部.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本帖最后由 假师爷 于 2015-2-4 17:39 编辑

顺便也买了汉口的无水印票。

汉口-无水印.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1239号会员
Member of CSS
R.O.B.E.R.T. J.I.A.
REDMOND WA USA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