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为壮观 今年上海集邮节,主会场和分会场活动场次达到20个以上,用沪语来说,真所谓“三日(音‘热’)两头”有活动。分会场分别由区邮协、行业工会、社区、学校及专门性集邮研究团体主办,其实并无市邮协的刻意组织或资助,而是多年来在3月份举办活动的习惯已经在上海集邮界形成了一种风尚,正是这样的约定俗成展现了上海集邮节独有的魅力。
资源充沛 这些分会场活动,有的是研讨会,有的是邮展,更有两者兼备的,但因限于条件,邮展大都只有一天乃至半天时间,而且没有像主会场那样事先公示,打开大门向社会开放,因此资源虽然充沛却未充分发挥其社会效应,不免有点可惜,但愿今后有所改观。
谁是老大 散文作家林霏开“白相”小型张越来越起劲,本期文章穷追其起源,究竟哪个品种是世界第一?有趣的是他把卢森堡和比利时早期发行的小面积全张邮票都翻了个底,弄得一清二楚,梳理了它们的脉络,却没有下一个结论。可能这就是散文的特点,作者享受的是梳理的过程,对主角的命运却不作安排,任由读者自己去想像,去推理。
赓老百十 十年前为纪念前辈张赓伯,其传人盛裕委托邵林编注《张赓伯文集》,但至正式出版时已过了他百年诞辰的年份,上期和本期发表的金问涛专稿,原为纪念赓老诞生110周年而作,踏准了年份,却因本刊稿挤而错过了月份。将赓老划为上海集邮家似从无异议,然细究其籍贯、出生地又皆非沪滨。上海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容纳五湖四海,“出去”和“进来”的集邮家特多,只要本人愿意划入,上海集邮界是从来不排外的。本刊也是同样,向全世界的中文作者征稿,向全世界的中文读者征订。(邵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