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文章一篇,请问这片文章在讲述的故事有几人能理解?
中國最早之首珍及孤品郵封- 貼用上海工部書信舘大龍郵資票
上海工部書信舘創立於1863年7月13日,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化郵政系統,於1865年8月2日在上海印製與發行其首套上海大龍郵票。研究上海工部大龍郵票之版式,歷經英國人宋希爾(W. B. Thornhill)於1894年出書《Shanghai (上海)》時,尚無上海大龍郵票的貼用郵封之記錄存世,後至1971年美國人李文斯頓(L. F. Livingston)及1996年中國郵王周今覺兒子周煒良(W. L. Chow)博士,在研究上海大龍郵票所作專書《上海工部書信舘- 大龍郵票》時,對上海大龍郵票之貼票郵封之存世記錄,亦告闕如。如下介紹這枚中國最早貼用上海大龍郵票之首珍郵封,隱藏至今149年,終在筆者要出版新書之際,展示其尊貴龍顏,呈獻給全世界的集郵同好。在這個中國郵政史上石破天驚之時刻,本書作者充滿著興奮與感恩之情,為這枚中國第一古封作文介紹,是極盡言語及筆墨亦無以敘懷,如下先探討這枚郵封之當代歷史背景。 早自1849年起,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功掌握印度全境之統治權,1857年印度爆發民族大起義,該公司對印度的統治權遂轉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並控制對亞洲地區之一切物資與貿易(含鴉片、茶葉、絲綢、瓷器等),以及在軍事上之人力需求,皆取自印度。這枚寄自上海之古封,封面所寫收件人地址為香港,以及下頁所附內信,皆以古吉拉特(Gujarati)語文書寫,古吉拉特語為印歐(Indo-European)語系,源自西元1100至1500年西印度的古吉拉特族人之語文。甫於2014年5月印度總理當選人莫迪(Narendra Modi),十三年來(2001至2014年)即是擔任印度古吉拉特省之省長,該省原本為印度最貧困地區,在莫迪政府之領導期間,其國民平均所得成長逾兩倍,經濟規模更增長百分之五十。有鑑於古吉拉特省政府之優良行政效率,多項外來重大投資案有: 印度Ratan Tata 建廠生產Nano小型汽車,銷售國內外,台灣的中鋼印度公司設立電磁鋼廠,作為開拓印度、西亞和歐洲市場的灘頭堡。 中英鴉片戰爭期間,1841年1月英國即佔領香港,並在維多利亞港設立軍郵局,此為外國人在華設置的第一所軍郵局,於同年8月英國軍郵局之郵遞事務,改由香港郵政局辦理。鴉片戰爭後,1842年8月29日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開放五口通商,上海遂成為國際租界區,因此上海與香港之間,自然存在著英國皇家軍人彼此應有之通信郵件。這枚上海大龍貼票郵封之背面封口處,有一雙外圈凸出鋼印,圈內圖案為船錨附錨繩,類似海軍徽誌,這枚郵封應是隸屬英國皇家海軍的印度軍人(來自西印度古吉拉特省),由上海寫信給英國在香港之海軍基地(維多利亞港)之通信郵封,並經由香港郵政局(兼任英國對華之軍郵局)轉遞,送交收件人。作者亦專集印度古典片封簡,將對信文內容作譯讀,若為軍事通信,則本枚郵封係屬英國在華之軍郵封。 當時上海工部書信舘,為由上海國際租界區之市政機構「工部局」所隸管,其與英國在上海之領事舘、英國郵政局同置一棟樓房辦公(位於上海大馬路,即今之南京路),兩個郵政局間之交換互遞郵件,以及彼此郵資拆帳問題,往來甚為方便。寄件人將這枚上海寄往香港之郵封交給上海書信舘,除了支付國內外郵資費,並貼上海大龍第#10版式2分銀郵票,此為1863年7月13日上海工部書信舘設局時訂立之本埠郵資,上海信件不逾1盎司為2分銀,隨後再加貼英國女王像之香港郵票8分為國際郵資,並在兩枚郵票上銷蓋上海書信舘SLP-D1型藍色英文日期戳(1865年12月7日),經英國客郵之上海局銷蓋藍色日期戳(1865年12月8日)於封背上,轉遞香港,寄抵香港銷有黑色日期戳(1865年12月13日),再送交收件人。 這枚上海大龍貼票封,歷經149年孤寂歲月之洗禮與韜光養晦,如今潛龍騰空出世,以飛龍在天之雄姿驚艷天下,吾人確幸並能爭睹此一尊貴之龍顏。本件郵封由中國上海寄出,封面混貼著國內外郵資票並銷蓋上海書信舘郵戳,封背沿途銷蓋轉遞郵戳,完整清晰,且品相完美,尤其封內附有信文,古色古香,耐人探究及品味其歷史之郁馨,閃爍著149年的歷史光輝,真是難得之孤珍極品。由於上海工部書信舘大龍郵票,係中國最早所印製的首套郵票,1865年8月2日發行於上海,郵票使用於上海及其他商埠代理書信舘,因此將本件郵封記錄為「上海大龍郵票之唯一珍封」的頭銜,是無庸置疑;也榮登為「中國最早發行及貼用郵票之第一古封」的寶座,更是實至名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