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01# 阮秀佑
煮酒神侃商埠票
翻阅民国“邮乘”、“新光”等著名邮刋,大致可知彼时集邮人士的爱国之心溢于言表,公认商埠邮票是中国邮票史上一段受洋人欺侮、屈辱的邮政史,不堪回首。充其量受SCOTT等外国邮刋的影响有少数人仅收集上海工部的邮品,而轻视拒收其它商埠邮品。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因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的原因,商埠票和客邮及日伪票更是无人问津。(唯集邮家史济宏医师是另类,也只是默默在研究。)
文革就不多谈了,它在横扫之首。
改革开放初期,乍暖还寒,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有些邮人涉猎雷区,收集起了商埠票,感觉价格十分低廉,有些趣味,但资料鲜见,困难重重。也都只是泛泛玩一下而已。
进入新世纪以来,玩商埠票的人渐渐增加了不少,尤其是玩地方邮政史的邮人关注得多,因为那是一段无法回避、绕不过去的真实历史和邮史。加上政治环境开明、国门开放了。但其资料大多还是早年老外前贤的著述。史医师的邮品捐献给了国家,幸有其80年代自刻油印大作流传后世,迄今尚未见正式出版发行。
当台湾王丰銓先生编译周炜良博士大著“上海工部书信馆大龙邮票”、并继先进卢家富先生之后一举屡获世界邮展大金奖,大陆商埠票的收集者才开始扩大、升温起来,但依然是小众。
近几年来,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大龙”孙先生在华邮网亮相,其商埠邮品琳琅满目,许多珍罕实寄封片,一下顷倒了无数邮迷,令人称羡不已、获益匪浅。
相信日后收集商埠邮品的邮人会逐渐多了起来,通过交流探讨,会在前贤的肩上看得更远、更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