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宝镇处上海县中部偏北,与青浦、松江两县相接。东至新泾港,南达庙泾港,西起小涞港,北迄青沪路。南北、东西长宽均为4.6公里,近似正方形,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19187亩,为粮、棉、菜夹种地区。1984年居民6563户、24641人,其中城镇居民6088人。1982年镇与七一公社合并前,以塘桥为中心,东起东桥,西至粮食收购站,南缘老宅角,北至徐家库。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5公里,面积0.615平方公里,有2000户、7700人。
解放前夕,属上海市龙华区,下辖3乡(大寅、杜行、吴家巷)1镇(七宝)。1949年5月解放,建七宝镇人民办事处,属松江县辖。同年8月,复归上海市龙华区。1956年3月属西郊区。1958年9月撤镇,并入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1966年5月国务院批准为县属镇。1983年5月七一公社并入。全镇分为镇中心区域和农村两部份,镇中心区设城镇办事处,下辖北东、北西、南东、南西4个居民委员会;农村有11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1984年农、副、工总产值7573.5万元,农业738.7万元;副业1408.5万元;工业5428.8万元,占总产值71.6%,利润1367.8万元。1958年,家庭妇女和社会闲散劳动力先后创办镇编织厂、喷漆厂和蓄电池厂。1984年有镇办、村办企业32家,职工5760人。七一电机厂三相异步电动机被市机电系统评为一级品。七一蓄电池厂1979年试制成功335型电瓶,填补国内空白。七宝衬衫厂1985年创外汇700多万元。1984年有67家商店,589名职工,其中国营商店34家,职工318人,分属百货、棉布、立金交电、饮食服务、烟糖业;集体商店33家,职工271人;零售额1917万元,利润124.4万元。个体商贩84户,从业人员120人。集市贸易上市品种有220余种,上市量2447.9吨,其中水产232.5吨,全年成交额179.32万元,较1983年增长71.69%。1984年6月建立县内第一家砖瓦市场,年内成交总额达3890万元。198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745马力,其中拖拉机163台;灌溉机口 24座,装机容量1227千瓦。粮食总产5050吨,皮棉230吨,油菜籽345吨,上市蔬菜5.3万吨。交售生猪1.6万头、鲜蛋152.3公斤、鲜牛奶70.5万公斤。漕宝、吴宝、上泗、七莘等公路过境,92路、87路、91路和沪松、沪佘昆、莘纪等公交线设站。
1909年(清宣统元年),设邮政代办处,1913年(民国2年)设邮政局,1915年设七宝邮电营业所;1978年设有邮电支局。有邮路5条、信箱16只、邮筒2个,报刊零售亭1座,装有237门的电话总机,配置电话分机230架。1984年,农村人口人均收入728元,比1983年增加30%。镇办企业职工人均收入954.59元,较1983年增加11.1%;乡村企业职工人均收入1171元,比 1983年增加28%;务农集体分配人均收入1170元,较1983年增加38.8%。1984年975户农民建房8.6万平方米。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里人杨光霖、张之珍创办民强小学堂,1984年设普通中学2所、小学8所、幼儿园1所、职工业余中学1所。上海农学院坐落境内。七宝卫生院有医务人员65人、床位44张,村卫生室11所、乡村医生23人,企业医务室18所、医务人员21人。建有红十字会。七宝皮影戏享盛名于沪郊,盛行于清末,今尚有戏班演出。有文化站、七一影剧院、七宝电影院、图书馆、文艺工厂等文化设施。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文艺工厂、镇文化站出刊不定期文艺刊物《蒲花》、《民间文学》。土特产有朝鲜蓟、白梗芋艿、十条筋黄金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