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以下是引用[I]王厚邦[/I]在2009-1-9 14:23:35的发言:[BR]我也瞎起个名.小圆戳就称二格式戳. 真是瞎起了个名,考虑欠周详一点,就会出现问题。那些清代方形的 ,碑形的二格式木刻地名戳不也应包括在“二格式戳”中了吗?
我们在讨论小圆戳,方型、碑型戳不在其内,王先生多虑了。

TOP

我也瞎起个名.小圆戳就称二格式戳.
以下是引用[I]麦国培[/I]在2009-1-8 22:27:54的发言:[BR]
[BR]还是老兄想得好!这不更实在更好记吗?老兄上华邮网最大的贡献终于出来了
真是瞎起了个名,考虑欠周详一点,就会出现问题。那些清代方形的 ,碑形的二格式木刻地名戳不也应包括在“二格式戳”中了吗?
王厚邦 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北四环中路211号太极公司大院14楼501室E-mail:wanghoubang@163.com中国邮史研究会会员 会员证 179号主集:北京邮戳和实寄封,研究课题:北京邮史

TOP

准备领奖!
王 骏

TOP

以下是引用[I]清邮路[/I]在2009-1-8 22:14:16的发言:[BR]您非常科学的理解了它的真谛。
含中英文地名的小圆戳从“二格式”到“腰框式”、再到“三格式”,的确“非常科学”,也需要“理解”,清邮路先生在《华邮网》上虽喧哗耍油,却也道出了真谛。

TOP

继续进来学习听课。
各位继续。
卢长春:第698号会员联系地址:江苏徐州西苑小区艺君花园2号楼3单元302室.卢长春邮政编码:221006联系电话:13151238601大清邮政与集邮网:www.daqingpost.com电子邮箱:lccdaqingpost@126.comQQ号:391781465

TOP

以下是引用[I]fred[/I]在2009-1-8 22:10:12的发言:[BR]我也瞎起个名.小圆戳就称二格式戳.
并非瞎起,小圆戳的确有“二格式”、“腰框式”、“三格式”,其中“二格式”是鼻祖。

TOP

下次到上海面交!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看来麦会要颁发杰出贡献奖了。
王 骏

TOP

还有奖励![EM98][EM106],

TOP

当然是真的了!要奖励一下才行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起不来了!
王 骏

TOP

真的吗?[EM77].瞎说的,当不得真.[EM56]

TOP

以下是引用[I]麦国培[/I]在2009-1-8 22:27:54的发言:[BR]
[BR]还是老兄想得好!这不更实在更好记吗?老兄上华邮网最大的贡献终于出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厥倒!
王 骏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9-1-8 22:10:12的发言:

我也瞎起个名.小圆戳就称二格式戳.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还是老兄想得好!这不更实在更好记吗?
老兄上华邮网最大的贡献终于出来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下是引用[I]fred[/I]在2009-1-8 22:10:12的发言:[BR]我也瞎起个名.小圆戳就称二格式戳.
您非常科学的理解了它的真谛。[EM55][EM55][EM55][EM55]
王 骏

TOP

[BR]我也瞎起个名.小圆戳就称二格式戳.[EM55]

TOP

个人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抱歉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下是引用[I]麦国培[/I]在2009-1-7 8:48:34的发言:[BR]有些戳与戳之间根本没有相承的关系,如果要硬说成是一个演变或有规律的变化,确实难以令人认同.
的确,有些戳与戳之间根本没有相承的关系,但谁也没有把这些戳要硬说是一个演变或有规律的变化——确实难以令人认同。——不知是麦会长的说法有问题?还是我的说法和理解有问题?——我并没有把“根本没有相承关系”的邮戳,“硬说成是一个演变或有规律的变化”和硬要人“认同”啊!麦会长不要曲解我的原意——曲解了原意就很难讨论了。

TOP

有些戳与戳之间根本没有相承的关系,如果要硬说成是一个演变或有规律的变化,确实难以令人认同.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以下是引用[I]王厚邦[/I]在2009-1-7 0:02:18的发言:[BR]  上面帖子说:"中国含中英文地名的小圆日戳,其戳式与戳式变化规律,是明确的。"  如果探讨中国含中英文地名的圆形日戳,其戳式有多种 ,有汉英单线戳,腰框戳,各种三格式戳三大类吧. 各类戳的文字有各种字体字号;日期有各种文字,(中文或阿拉伯字码);排列形制有不同;圆形直径有大小;线段有粗细等等. 谈戳式变化规律不知谈什么? 是按时间排列下来,就是变化规律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0:04:23编辑过]
首先,应把“中国含中英文地名的小圆日戳,其戳式与戳式变化规律,是明确的”改为“中国含中英文地名的小圆日戳,其戳式与戳式变化规律,是明显的”——这是我的用词不当,检讨。王先生问:“谈戳式变化规律不知谈什么?”          我的理解(个人看法,不强加于任何人)简单地说——时间排列+相互关系——最后能画出谱系图。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