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双热 上海邮乐园是在本市每年举办上海集邮节之余,另择时段,利用优越场地条件,集中举办的又一综合性集邮活动,通常包括邮展、学术报告、邮品交换、成果展示、图书首发、邮识竞答等项目。由此,上海的集邮热将一年双燃,加上各区、各系统邮协和各专业委、研究会的活动,实际上已达到了“月月有活动”的状态。
可资借鉴 本期“放眼世界”栏刊出徐金德文章,介绍法国集邮研究院和邮政博物馆,真的很“值得中国各级邮政博物馆和集邮协会借鉴”。邮票和集邮都由西方传入我国,关于集邮的事,人家起步较早,根基较深,持续较久,成绩和经验也较丰厚。前些年以来,我国集邮界向往建成“集邮强国”,然而我国还没有建立集邮研究院这样的机构。虽然,全国集邮联已曾命名三批会士,但是好像只停留在授予“称号”的阶段,没有进一步组织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许正是因为缺乏一个像研究院这样的机构及其《章程》所致。至于已经建成的邮政博物馆也还没有附带建立集邮图书馆的计划,这是广大集邮者翘首以盼的基础设施。
报告文集 本期使用5个页面刊发李磊的《大跃进前后自动化邮戳的使用》,这是他在市邮协学术委月度研讨会的报告稿。我们准备将这类报告的一部分在本刊逐期发表,另一部分则以增刊形式印行。报告稿与刊出稿会有所不同,因为现场报告会大量使用图片,而在邮刊发表将受篇幅限制,会将信封“裁剪”为戳片,会将邮品从贴片上“取下”,删去不易在单色图中清晰展现的票品,以及同一类型的不同个体,等等。理想状态是报告者另行提供刊出稿,每篇约3000字,适当配图,每篇使用约三四个页面。
早作准备 提前公布新邮发行计划,有助于首日封爱好者未雨绸缪,抗战题材发2套,传说人物发《包公》,紧随形势,寓意深刻,制作邮品大有内容! (邵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