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edvardtin 于 2010-12-20 09:51 编辑

早期紀戳種類稀、實寄存世更不多

~談徐大總統就任紀念戳實寄片    夏大緯


大清郵政開辦初期忙於拓展郵路、開設局所及爭取客户,可說是非常積極建立自己的郵政系統,但由於民情、風俗的關係,並非短期内即能夠立竿見影,馬上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及普遍使用,另當時國人普遍還未有集郵此種概念,倒是一些外國人仕却懂得購買甚多大龍郵票,如上海福利商號歐瓦爾及繪製我國早期票的費拉爾本人在内,都早有著郵票可以圖利的念頭,但大多僅止於對郵票的買賣相當熱心,唯一例外的大約只有毛斯一人,其餘一般人大都較少注意到除郵票之外,實寄封片、紀念戳的保存更有郵史價值,而且金錢價值也遠超過郵票本身價值,由於早期不論公私兩方面,普遍都未加重視及提倡推廣,目前所知大清時期大約僅使用過5種紀念戳而已,民國開始之後則略有改善增多,這些早期使用的紀念戳,留存至今的並不多見極為難尋,偶有發現也僅銷戳或斷片為多,銷在明片之上且實寄者更為少見,頗值得珍藏。

    袁世凱於民國2年10月10日就任大總統任期5年,後想稱帝於5年1月1日起改國號為洪憲,至3月23日 被迫下台,結束其83天的皇帝夢,並於6月6日 憂憤而死,由黎元洪繼任,民國6年張勳復辟失敗,黎元洪去職,再由馮國璋代任,至7年8月任期屆滿,馮氏通電表示無意戀棧及競選,時值北京新國會開幕,並於9月4日 選舉徐世昌為大總統,並於10月10日 在北京正式就任,北京郵政總局通令全國各郵局於是日使用「徐大總統就任紀念」戳1天,但由於徐世昌係由當時北京國會所推舉,並不為西南各省所承認,因此所謂全國各郵局使用該紀念戳並非如此,只有在北京政府的勢力範圍之內才有使用,集郵道第154期何輝慶先生所著「關連清朝與民國兩段郵史的特殊人物-從徐世昌就任總統紀戳印証南北國會之爭」一文中,統計出使用這枚紀念戳的局所約有30處數量相當少,另根據「民國十年郵政事務總論」內記載,民國7年時各郵務管理局及1.2.3 等郵局、郵務支局共計有1763處,郵寄代辦所則有7604處,可知當時使用該紀念戳的局所確是甚少,而各局刻製的紀念戳,雖大同却也有多處地方實異,可從戳內文字、字體大小、星狀符號等多處分別,且由於僅使用於10月10日 這1天,除銷戳片封存世者較為多一些之外,真正當日實寄的片封,相信數量並不多,尤其是實寄明信片更為少見。

    (圖1)為一版帆船綠色壹分片銷北京7年10月10日徐大總統就任紀念戳。



1.jpg

    (圖2)為一版帆船綠色壹分片銷温州7年10月10日徐大總統就任紀念戳,旁有温州1918年10月10日 中英文小圓戳實寄當地。


2.jpg

    (圖3)為一版帆船綠色壹分片另加貼帆船票半分、壹分各壹枚,銷上海7年10月10日徐大總統就任紀念戳,旁有上海7年10月10日戳及1918年10月10日 戳兩種,實寄福州背有福州1918年10月17日 到達戳。


3.jpg



    参考資料﹕集郵道第154期何輝慶先生所著「關連清朝與民國兩段郵史的特殊人物-從徐世昌就任總統紀戳印証南北國會之爭」一文



該篇全文原刊登於1995.12.22日出版的大明報「郵史郵事話片封(76)」内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