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那是,不过我觉得这个东西嘛不用太上心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回麦会:发倒没心思,集邮能有收获,又能相互学习交流,从中汲取知识和获得乐趣就足矣。

TOP

看来要发了。恭喜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补充一下:2007年11月的文革邮史研究封二彩页上,就登出了一枚此变色票的新票.首次出现.

另刚才在淘宝上发现有此票新票出售,开价18200,虽然有点离谱,但也的确是罕见品.
广州市天河区华景路62号海锦写字楼228志邮文化,符志华510630主集:红印花前四种,民国特殊时期邮资。

TOP

此文引述中国集邮报2006-10-20徐洪先生的<新中国究竟有没有错色票?>一文,徐先生认为边廊分明,与红色部分鲜明对比,效果比原效果还要好,绝非人为所致,属印刷着色变异或错色.而且作者在不同地方均见过此变色票.但均为信销,不曾发现新票.

中国集邮报2006-10-27郑福基先生文章<错色票不能在信销票基础上研究>谈到,徐洪先生文章,虽然颜色差异很大,但认为最好能提供全新完好的邮票,最好有连票和版票.

中国集邮报2007-9-4董良义先生文章<新发现的编39漏色变体票>,天津某民刊有此旧票拍卖,笔者也有一枚.目前仅发现数枚,存世量肯定不大.从放大图看,漏色部分还有细浅的红丝,是由于漏印大部分浅红形成.

广州李阿宝先生文章<关于编39票>,文革邮史研究会亦有一枚此票,从1998秋季上海拍卖行拍得.

广州文革邮史研究会2007-9-9活动日召开专门研究会,最后结论是,此票为印刷过程中造成,不是人为因素.到会者多人多年前已见过此票,包括文革后期.
广州市天河区华景路62号海锦写字楼228志邮文化,符志华510630主集:红印花前四种,民国特殊时期邮资。

TOP

是的,我摘抄一下文革邮史研究上的话给你参考.
广州市天河区华景路62号海锦写字楼228志邮文化,符志华510630主集:红印花前四种,民国特殊时期邮资。

TOP

此贴已发50天了,终于遇到知音了,正如符友所讲此种错色票早有记录。大家特别要注意我那张票的颜色变化过程,由深到浅,而且旧票的品相非常好,颜色也正,完全排除化学变色、物理变色。谢谢符友。

TOP

发了,很多人有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这个票我最近也得了一枚信销票,品相还较差.但似乎不影响它的变色.
这个变色感觉不是褪色,因为其它部分的颜色依然鲜艳,而且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邮友发现此现象了.

关于这个票,在文革邮史研究2007年第11期上也有研究文章.
据了解,此票新票和实寄封很少,信销票偶尔能见,但也不容易找到.不知存世量有多少.

编号39篮球正票和套色错印票信销一对.jpg
广州市天河区华景路62号海锦写字楼228志邮文化,符志华510630主集:红印花前四种,民国特殊时期邮资。

TOP

旧票说不清楚。下过水之后通常都有化学反应。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