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在150年前英国等已十分先进,百姓文化程度已很高,而中国那时是封建社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社会,一个县城有几个秀才已不错,都是长辨与小脚,中国太贫苦了,无法与西方比
通信址:上海卢湾区打浦路80弄2号11A室200023,店铺址;大木桥路88号5楼21包房, 店铺电:021-64186716     农行帐号;6228480038414359877郭有达, 支付宝:guo153694@vip.citiz.net 郭有达

TOP

1860年代-1880年代, 这20-30年, 的确是是西方世界集邮风气之崛起期.

到1890年代, 集邮就很普遍了.

这方面资料很多的. 有兴趣的邮友,可以进一步查询.

黑便士邮票旧票和信封存世量很大, 倒不是因为1840年集邮的人很多.

而是因为1840年在西方信件的投递被普通百姓大量使用. 而且黑便士发行量也特别大.


假设大龙先生所说为正确,何以工部大龙旧票存世200枚左右之少(信封并未闻有存世记录)?只有一个可能就是 ...
加国过客 发表于 2011-10-10 07:59

TOP

对比下来
工部票太便宜了
有记录欧瓦尔在大龙发行一年前己订购了一批
现在见到的大龙首版版票就是其所购的
看来当年买了后没有分开来卖
才有较多版票存在
又可能当年买了根本没人买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10000件是个估计的数字. 但周炜良和其它上海工部邮学前辈是根据100多年前的文件和资料,

得出, 现在市场大多数上海大龙票, 来自当年没用完的那批2000-3000张左右.

当年的文件记录, 没用完的那批上海大龙票, 后来按面值出售给了集邮者 (但不可以作邮票使用).

所以这批票绝大多数保留下来. 而且上海大龙票大多是新票, 且高面值票多过低面值票.

海关大龙出现于1878年, 红印花出现于1897年, 虽说比上海大龙就晚了那么十几年, 几十年,

但集邮的人在这些年却是增加了很多倍.

海关大龙就印了100万, 估计现在不到10万. 红印花现在的数字, Tom Chiu应该更清楚.






如果总共印了1万张,现在还有这么多存世,您说没有人集邮,我不信。红印花65万张,现在存世多少?大龙1 ...
edvardtin 发表于 2011-10-10 04:18

TOP

同意大龙兄的说法!
其实大龙、红印花真的存世很多
只是近三四年升了才觉得少见
十年前大龙旧票八百元一套
邮商都是以百套为单位来交易的
多得很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这方面,在邮票出现的500年前, 信件的投递就很发达了。 在中国有驿站和后来的民信局。在欧洲因为政治和商业的需求,也很发达。

这里并不是一定要会员, 才能寄信。 只要交寄费, 就可以帮您寄。上海工部也不应该例外。



您这里指的是贴1865年贴邮票的实寄封有10000件。我想请教一下,在发行邮票之前,不是会员,如何寄 ...
edvardtin 发表于 2011-10-10 05:10

TOP

“靠卖邮票赚集邮者的钱, 在1865年应该可能性很小.

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在1865年,全世界范围内, 集邮的人恐怕也不多。”

这方面的资料很多. 世界上最早的集邮协会 (RPS)成立于1869年。美国集邮协会更晚,成立于1886年。  

世界上最早的集邮册出现于1860年代中后期。

世界上最早的邮商广告则更晚出现。

有兴趣的邮友,可以进一步查询。。。



如何可以肯定?
edvardtin 发表于 2011-10-10 05:08

TOP

本帖最后由 加国过客 于 2011-10-10 08:01 编辑
早在1865年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时, 距黑便士发行时间仅25年, 估计当时集邮的人, 是极个别的.

靠卖邮票赚 ...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0 01:55

假设大龙先生所说为正确,何以工部大龙旧票存世200枚左右之少(信封并未闻有存世记录)?只有一个可能就是1865年代集邮人士非常少,非常少。
不知黑等便士邮票新旧票存世量多大?,但即使这样,对25年后发行于遥远之东方大国邮票,肯关注之西方集邮人士也一定不会多的。
但是15年不到的大龙一次票发行,却留下相对多的信封和新票(更逞论旧票)。
是否是1865-1880年这15年是西方世界集邮风气之崛起期(当时集龙头票相信不会有中国人)或者说第一个高峰期(或第一个高峰期之其中一段时间)?
白文彦
No.1 Taiyuan St.Post Office,Shenyang,110001,P.R.C
PayPal&Alipay:baiyuyu2006@yahoo.ca

TOP

10000件是统计还是估计?
王 骏

TOP

民信局吧
王 骏

TOP

早期上海工部邮政, 很多收入来自会员费, 而这些信件往往不贴邮票。 大件的包裹恐怕也不贴邮票。

“1864年邮件收入是3466元,1865年只有10000件邮件” 就可以解释了。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0 04:17



    您这里指的是贴1865年贴邮票的实寄封有10000件。我想请教一下,在发行邮票之前,不是会员,如何寄信。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靠卖邮票赚集邮者的钱, 在1865年应该可能性很小.

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在1865年,全世界范围内, 集邮的 ...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0 04:19



    如何可以肯定?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靠卖邮票赚集邮者的钱, 在1865年应该可能性很小.

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在1865年,全世界范围内, 集邮的人恐怕也不多。

TOP

另一个方面, 工部大龙票, 前后总共印了可能不到10000张, 或10000张左右. 到1866年第一套英国印的工部小龙票发行, 替换了工部大龙票. 剩下了大概2000-3000张左右.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 大部分来自当年没用完的那批2000-3000张左右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0 01:55


如果总共印了1万张,现在还有这么多存世,您说没有人集邮,我不信。红印花65万张,现在存世多少?大龙100多万,现在存世多少?如果不集邮,为何有那么多邮票存世?而且为何上海大龙存世的新票那么多,而相对而言中国海关邮政存世旧票比新票多?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早期上海工部邮政, 很多收入来自会员费, 而这些信件往往不贴邮票。 大件的包裹恐怕也不贴邮票。

“1864年邮件收入是3466元,1865年只有10000件邮件” 就可以解释了。

TOP

方版主这套图片, 是否是台湾王先生翻译的中文本? 再补充的.

这可省了我不少工夫.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0 01:41


图片是王先生翻译的中文版,上面的介绍来自贝克曼那那部分(点心邮集中有中文翻译,可惜当时没有点心邮集)。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现在已知的资料,
1864年, 邮件收入为$3466.  到1883年, 仅一年, 上海工部就处理了677940件邮件. 所以在1865年有5000-10000件, 需要帖邮票的邮件, 是可以理解的. 印了10000张, 也的确是邮政需要.
大龙 发表于 2011-10-10 01:55

1864年邮件收入是3466元,1865年只有10000件邮件?平均每件邮件的邮费是3钱?完全不合理

---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

Extra Goettingam non est vita, si est vita, non est ita.

TOP

第23号变体

s23c.JPG (90.29 KB)

s23c.JPG

TOP

第23号变体

s23b.JPG (96.21 KB)

s23b.JPG

TOP

第23号可能是上海大龙票里, 部分漏印或其它变体最多的一枚.

第23号变体

s23a.JPG (76.27 KB)

s23a.JP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