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集邮集邮 于 2013-9-22 09:31 编辑
人有收藏的兴趣,久之养成收藏的习惯,收藏者有唯吾独藏的奢望,久之集邮者对发行量以千万枚计的邮票不感刺激了,进而热衷实寄封,写信封、投邮筒之余,在集邮活动中幸遇知名人士,顺便请他在信封上签个名,留作纪念,也算一桩韵事。人同此心,久之蔚然成风,凡集邮活动都发纪念封,凡发封都行签名。小民的活动影响大人物,大人物一签名,人皆羡慕,连同不小的人物也热衷于此,于是产生“城中好高髻”的效应,弥漫成潮。
今日上文献集邮网,见王建平发帖《上将出了一部签名封专辑》,初以为是“上海……”,马上打开,方知是介绍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的著作《藏书·记事·忆人》,封面标明“签名封专辑”,建平解释“书中收录的珍贵签名封分政界、军界、外交界、学术界、文化艺术界、科教卫生界、国际知名界类别。” 这次上海邮展中,也有一部签名封专集,是武警部队100多位将军的签名封,每人分别签题一个信封,所以展品共有5框,放在最前面的是国家原主席、军委原主席签名的信封,一人签了3个信封,因为地位最高,展品最高贵,所以放在最前面。展出者是武警上海总队大校、上海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张长东。一般来说,地位越高,身份越大的人的签名最不易得,因为“求签”者不容易接近签名者,通常难度很大。上述将军的签名,由大校来收集,恰如其分;而将军的收集较之将会再高一档,上海最“高档”的签名封是李将军的珍藏,好多年前曾在当时的集邮大楼展出,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政治局委员全体、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全体、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全体等一套一套的。当年这次签名封邮展的展品初审时,有人带来一大包,声称家里还有两麻袋,但因没有分类,没有多下功夫,也没有“吓煞人”的大人物签名,我们没有接受他的藏品用于展出。 当年沈阳有位小朋友很幸运,他写信给一位英国老太太,征求签名,如愿以偿,接着他如法炮制,得到了许多好东西。那位老太太的名字叫伊丽莎白二世。这位小朋友后来加入了会部在我们上海的原地封研究会。 有人珍藏即有收藏价值,久之收藏品必然以稀为贵,有的还会成为绝版、孤品,在市场上会被哄抬,价格会相当高的,一般来说,越是难得越是价高,于是今日请人签名好像就在向人索明日的钱,有了这样的念头,求人签名会不会产生不好意思的犹豫呢?然而,没有这样的念头就大可泰然处之,该求的仍求,该签的照签! (邵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