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民国 大型广东公函封

本帖最后由 风雨无阻 于 2015-5-18 18:53 编辑

[attach]1174018[/attach][attach]1174019[/attach][attach]1174013[/attach][attach]1174015[/attach][attach]1174016[/attach][attach]1174014[/attach][attach]1174017[/attach][attach]1174018[/attach][attach]1174019[/attach][attach]1174020[/attach][attach]1174021[/attach][attach]1174012[/attach]

请教
河北省枣强县富强路65号 053100

本人邮品售出不退(如假除外),物品如图,看好后,再确认。

多少钱?短信说说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明清时期,“拓林为岭东第一关”(清《国朝柔远记  沿海形势论》),在广东海防上有着重要战略地位。“百二山河下岱全,拓林戍旅自年年。金 门潮涌咽喉地,月照旗头沙影妍。”明代东里才子曹宗在《东里纪咏》中道出了拓林地势之险 要,历来是军事重镇。早在明嘉靖年间,郑若曾在《筹海图编》的《广东事宜》中云:“拓林 乃南粤海道门户,踞三路(明代将广东沿海之卫所防务分成三路:惠州、潮州二郡为东路;广 州为中路;高州、雷州、廉州为西路)之上游,番舶自福趋广,悉由此入。”可见,东路的中 心防区就是拓林。《海防考》也载:“拓林波连南澳,跨闽粤之交。他寨或山或礁或港,皆有 险可恃。此都四面孤悬,无附近卫所可以缓急。故其备为最切。”清代李调元在《粤东笔记》亦道:“广东海防,当分三路。三路者,左为惠、潮,右为高、雷、廉,而广州为中。惠、潮二郡,皆与福建接壤,而潮尤当其冲。拓林、南澳皆要区也。由拓林而西,大城、海门、靖海、蓬洲诸所,又西接甲子门、碣石、平海诸卫所,皆以拓林为最要。拓林乃南澳海道之门户,踞三路上游,番舶自福趋广,皆由此入。澳去惠、潮水寨,远几百里,水寨为惠、潮之要冲,而拓林为水寨之卫。慎固之防,不可不豫,而大城所声援差近,备尤不可或疏也。”
  据地方志记载:明正德年间朝廷在拓林象头山设守备营,万历三年,兵道金松涧在下岱大腹山尾、旗头山、鸡髻山设烟墩。清顺治八年(1651年)“拓林镇设游击1员,水师1000名,中军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4员……”在旗头山和鸡母澳设立炮台,有营房26间,驻兵62名;在象头港和尖山设汛地兵营。古代通讯设备落后,在海防要塞之地设望墩,遇敌情燃烟为号,以便调兵来援。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倭寇大舰10余艘进攻拓林。五月十八日,惠潮兵备道副使任可容与勇士陈聪在此设下奇谋,伪装渔船数艘,来回于拓林与南澳之间的海域,以主力埋伏在旗头山下,诱倭寇至岸边,伏兵齐出,奋勇杀敌。结果生擒真倭4名、贼首3名、通事1名,斩贼15名。今山上遗存的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旗头山汛地是饶平县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营盘,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堡呈凸字形,周长约二百米,墙高约八米,厚三米,是三合土夯成,面积一千一百多平方米米。堡内构筑营房,城隅置望墩二座,炮台二处,置炮六座
河北省枣强县富强路65号 053100

本人邮品售出不退(如假除外),物品如图,看好后,再确认。

TOP

霸气外露
陈俊(Chan Chun)  手机:13850259305
支付宝 1092078074@qq.com

TOP

回复 3# 风雨无阻


   布約翰給個讚,頂一下!!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