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十六铺岁月之杜月笙 [打印本页]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08-12-6 22:03     标题: 十六铺岁月之杜月笙

                                        十六铺岁月之杜月笙                                                         □吴新生

      只要你对上海的近代史稍有涉猎,就会立刻注意到这样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他的名字叫做:杜月笙。
  1888年8月22日(清光绪十四年七月十五日),杜月笙出生在上海浦东高桥镇南的杜家宅。这一天恰逢中国农历的“中元节”,又称“鬼节”,他的父亲便为他取名为“月生”。后来他自己改名为“镛”,号“月笙”。4岁以前,杜月笙的母亲、父亲相继去世,此后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抚养,年少辍学。14岁的时候,家人让他到十六铺的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从此开始了只身闯荡上海滩的生涯。
  当时的十六铺小东门一带,是华洋杂处的租界地,也是重要的对外通商码头,是当时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大小的赌场、烟馆、妓院也像苍蝇、老鼠一样在这里孳生蔓延。这里是官、商、地痞流氓以及一切社会渣滓聚集的地方,然而这里也是少年杜月笙的“乐土”。由于很小就有赌博的恶习,在十六铺,他经常混迹于大小赌场,终日与地痞流氓为伍,看到有运水果的船只开来,就半偷半抢地拿一些,然后到大街、茶楼、烟馆、赌场去叫卖。
  在十六铺,势单力薄的“水果月笙”是一个注定要受到其他流氓欺侮的角色。为了寻找庇护伞,杜月笙就拜了陈世昌为“老头子”,加入了青帮。陈世昌又名陈福生,绰号“套签子福生”,在青帮中排“通”字辈,手下有一伙亡命之徒,人称“三十六股党”,横行于十六铺一带。杜月笙按“大通悟学”的排行,排在“悟”字辈。经过陈世昌的介绍,杜月笙到了当时叱咤上海滩的黄金荣门下当跟班。黄金荣是当时法租界的华探督察长,而且其势力不但遍布全上海,还达到了江苏、浙江的许多地方,在当时是有名的“大亨”。
  年少的苦难经历磨练了杜月笙,他变得机灵诡诈,善解人意,再加上得到黄金荣的情妇桂生姐的喜爱,很快就由跟班上升为鸦片提运,并负责经营法租界的三大赌场之一———公兴俱乐部。1925年杜月笙在租界和军阀当局的庇护下成立了“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的鸦片提运,同年担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任纳税华人会监察,势力日大,逐渐取得了与黄金荣平起平坐的实力。1927年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为蒋介石镇压革命充当打手,取得了蒋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1929年杜月笙任法租界公董局华董,这是当时华人在法租界的最高职位。黄浦江水依旧滔滔向北奔流不休,而在杜月笙身上却再也找不到那个水果小贩的影子了,一代“大亨”终将长成。
  为了取得“上流社会”的支持,杜月笙除了大量吸收一些原本在十六铺的门徒外,还刻意地一年四季身着长衫,并且规定身边的党徒不准讲粗话,给人以文质彬彬的印象。同时利用各种机会,接近讨好各类知识分子,或请客送礼,或慷慨解囊,或卑辞厚礼,或长期供养。这样网罗了一大批人,如当时被人称为“封建余孽”的杨度、著名的律师秦联奎等,就连名满中华的革命元老和国学大师章太炎也对其另眼相看,用古色古香的文字为其修订了家谱;还有一些工商界人士如王晓籁、虞洽卿、吴开先、杨管北、杨志雄等。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的总统黎元洪,黎的秘书长特地写了一幅对联送给他:“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称他是“当代春申君”。
  如今徜徉在曾是中国最大的十六铺客运码头上,一切是如此的萧索,江水拍打着岸边的青石,裸露出石子的水泥路面不知被多少人磨过,然而这里却总磨不掉杜月笙的痕迹。十六铺客运码头的前身是南通张謇创办的大达轮船公司,垄断了上海至扬州的苏北航线。1931年由杨管北出面,趁大达公司遇到困难时,设法替杜月笙和自己收购大达的股票。1933年新董事会开会酝酿董事长人选,杜月笙就指使徒众抢做大达码头的工头,把原工头张金奎及徒众赶出码头。双方发生械斗,大批武装警察前来弹压,大达码头被封锁,轮船无法装卸货物。而后经过调解,杜月笙如愿以偿出任董事长,执掌了大达公司管理权。当时苏北一带土匪横行,杜月笙就请出苏北青帮的头面人物高士奎传话,只要是大达公司的船就一律秋毫不犯,而大肆抢劫其他公司船上的货物和行李,其黑帮手段可见一斑。
  毫无疑问,旧中国的十六铺孕育了这位大亨,然而他身上却总有着某种奇异的特质,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地把他和其他的流氓大亨区分开来。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杜月笙选择了抗日的道路。他与时任国民党上海党部党委兼组织部长的吴开先密商后发起组织“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仅月余时间,就募集救国捐150余万元。杜月笙在杜美路(今东湖路70号)的公馆,是其门徒金廷荪花了30余万美金造了送给他的,十分富丽堂皇。杜月笙把它送给财政部,作为“劝募委员会”的办公地点,他自任上海市民劝募总队队长、上海商界劝募总队副队长。经杜月笙等人奔走,上海共认购了救国公债7500万元,几占全部发行量的1/6。杜月笙还个人出资1万元购买一辆装甲车送给淞沪战场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10月杜月笙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向晋北前线的八路军将士捐赠荷兰进口的防毒面具1000套,对共产党也表示了合作的态度。上海沦陷后,杜月笙在上海的门徒还协助军统特务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筱庵,大快人心。他甚至不惜巨资购买中共党组织设法出版的《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烫上“杜月笙赠”的金字送给租界内的各大图书馆,支持抗日宣传。
  关于杜月笙有着太多的是非曲直,很多往往相互矛盾的东西,却同时出现在他这个黑帮中人身上,他就像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团,深藏在历史的浪花中。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12-6 22:19

称黑帮似乎是不对吧!
现在还是什么都称黑帮!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08-12-6 22:57


   杜月笙做到-杜先生,是老上海“白相人”的最高级别。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12-6 23:12

升到不能再升的等级了
作者: fred    时间: 2008-12-7 07:36

[em63][em63][em63],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