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1909年初湖南到意大利经过德国客邮 [打印本页]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11:52     标题: 1909年初湖南到意大利经过德国客邮

田兄上次贴了一个4次片经过德国客邮,我这里贴一个信封销湖南XX干支戳--&gt;长沙小圆戳--&gt;上海小圆戳--&gt;上海德国客邮戳--&gt;米兰戳<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1/2009131152133995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1/2009131152344111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nbsp;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11:54

戳图<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1/2009131153143792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湖南XX干支戳<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1/2009131153567597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长沙小圆戳&nbs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 11:57:01编辑过]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11:55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1/2009131154425193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上海小圆戳<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1/200913115519431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上海德国客邮戳<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1/2009131155187314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米兰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 11:56:21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1-3 12:03

不会是德州吧?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12:14

那敢情好,德国,德州,不错看来中国地名重复的也很多,山东也有个德州.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12:16

不过从长沙到上海用了半个月有点满.查了一下当时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德州到长沙只有4-5的样子.

作者: 名戳    时间: 2009-1-3 13:24

[BR]应该是湖南衡州,今衡阳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9-1-3 13:50

<p>是衡州,邮路清楚详细,寄意国的也不多,好封</p>

作者: 张冬冬    时间: 2009-1-3 14:52

寄意大利的不多见,欣赏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1-3 15:21

好像确实是衡州。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9-1-3 16:39

从上海到意大利用了一个月,不知道走西伯利亚铁路, 还是走水陆?这种德邮中转的较少见,当时邮路是怎么分的?

作者: fred    时间: 2009-1-3 20:10

[BR]学习,学先进.[EM56]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21:28

以下是引用[I]风青[/I]在2009-1-3 16:39:38的发言:[BR]
       
        从上海到意大利用了一个月,不知道走西伯利亚铁路, 还是走水陆?这种德邮中转的较少见,当时邮路是怎么分的?
       

引用一下田兄的观点.
自1907年西伯利??路重?後,只在1910年9月至10月?因北方霍?爆?,俄??政才宣??停西伯利??路???件。由1908年至1914年7月前,??路一直??地被使用。在?期?,大致可以勾?出中?各出口?件的??: 1)日客?:主要走太平洋往美加等地 2)法客?:主要走西伯利?往?洲(除南?不?西伯利?)及美加?岸 3)英、法客?:主要?南中?走?伊士?河往沿途所?地方及南? 4)英、法客?:主要走南太平洋往沿途所?地方及澳洲?以上情?,大致?察出其出口?件的?律(明?的殊例不能??常例)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9-1-3 21:49

是啊,我也在找田先生的解释, 但没上面解释没德客邮什么事啊?如果要走西伯利亚的铁路,不需自德邮转, 从日期看,走铁路时间长了点, 所以应该是走水陆,德国确有邮轮自青岛,上海到汉堡,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21:56

赞同风青先生的观点.不过德国客邮在田兄的眼里应该是殊例了.&nbsp;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1-3 21:57

又把田兄拉下水了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21:58

田兄有次跟我说邮路上"殊例"的不见得比常见的邮路贵,看来我又亏大了.[EM19]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22:00

以下是引用[I]风青[/I]在2009-1-3 16:39:38的发言:[BR]
       
        从上海到意大利用了一个月,不知道走西伯利亚铁路, 还是走水陆?这种德邮中转的较少见,当时邮路是怎么分的?
       

翻翻以前的帖子,好像从西伯利亚走到米兰不需要1个月,所以可能还是是水路.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22:01

以下是引用[I]麦国培[/I]在2009-1-3 21:57:31的发言:[BR]
       
        又把田兄拉下水了
       

不拉他,我能拉谁?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1-3 22:09

以下是引用[I]alainfang[/I]在2009-1-3 22:01:23的发言:[BR]
       
       
       
不拉他,我能拉谁?
       

拉您自己的肚子!
作者: 风青    时间: 2009-1-3 22:09

以下是引用[I]alainfang[/I]在2009-1-3 22:00:27的发言:[BR]翻翻以前的帖子,好像从西伯利亚走到米兰不需要1个月,所以可能还是是水路.
是的, 我帖的一个1913年山东潍坊到意大利的封 6日寄出,同日到济南 13日到奉天, 22日要意大利, 整个只用了14天, 要算单独的西伯利亚铁路, 可能6天都不到, 真是神速啊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1-3 22:27

以下是引用[I]alainfang[/I]在2009-1-3 21:58:34的发言:[BR]
       
        田兄有次跟我说邮路上"殊例"的不见得比常见的邮路贵,看来我又亏大了.

       

我有說殊例的不見得比常見的郵路貴?還是我的意思是在郵史的價值上,殊例不能反映出郵史的真正價值。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1-3 22:53

先进来,仔细学习。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23:03

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9-1-3 22:27:25的发言:[BR]
       
       
       
我有說殊例的不見得比常見的郵路貴?還是我的意思是在郵史的價值上,殊例不能反映出郵史的真正價值。
       


田兄总是正确的[EM17][EM17][EM17]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1-3 23:06

估计方兄又漏到了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23:10

以下是引用[I]麦国培[/I]在2009-1-3 23:06:35的发言:[BR]
       
        [BR]估计方兄又漏到了
       

没有,这次好贵呀.[EM19]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1-3 23:11

多少银两?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3 23:41

以下是引用[I]麦国培[/I]在2009-1-3 23:11:18的发言:[BR]
       
        多少银两?
       

160多美元吧[EM19]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1-4 09:26

以下是引用[I]alainfang[/I]在2009-1-3 23:41:35的发言:[BR]
       
       
       
160多美元吧
       

這件不是中縫漏齒嗎?應該檢漏!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4 09:54

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9-1-4 9:26:23的发言:[BR]
       
       
       
這件不是中縫漏齒嗎?應該檢漏!
       

漏齿吗?没有看出来[EM53]
作者: fred    时间: 2009-1-4 10:05

可能是图案不居中~齿孔移位.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1-4 17:59

好像有点高了!看来方兄发了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4 22:41

亏了.不过相对也比较少见.&nbsp;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1-5 10:25

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说亏吧?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9-1-5 11:34

以下是引用[I]风青[/I]在2009-1-3 22:09:51的发言:[BR]
       
        是的, 我帖的一个1913年山东潍坊到意大利的封 6日寄出,同日到济南 13日到奉天, 22日要意大利, 整个只用了14天, 要算单独的西伯利亚铁路, 可能6天都不到, 真是神速啊
       
這是此時津浦鐵路已通鐵路連結的結果。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1-5 22:15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9-1-5 11:34:45的发言:
這是此時津浦鐵路已通鐵路連結的結果。

原来如此。
继续学习。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6 07:06

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9-1-3 22:27:25的发言:
       
       
       
我有說殊例的不見得比常見的郵路貴?還是我的意思是在郵史的價值上,殊例不能反映出郵史的真正價值。
       
田兄请看[/SIZE]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ead.php?tid=5892&amp;star=6
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8-7-18 6:18:17 的发言:
是否是指殊例郵品的價格高於常例的?這個沒有必然性,在一般情況下,走國際路的常例騰越封價格比殊例的為高。但是在集票的領域中,似乎就要追求與別不同。&nbs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6 7:10:22编辑过]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1-6 08:29

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8-7-18 5:53:05的发言:[BR]
       
        以個人淺見,玩郵史的人,會將郵史案例分為常例與殊例。以騰越郵路為例,主要收集的是走國際郵路,再加上其他國內至騰越路線為副。所以研究此郵路、郵戳及郵資等,不會為殊例大費周章的,尤其當研究樣本不足時,不能單就一件實物推演為一個普遍現象,這是有違研究的精神。
       


以下是引用[I]alainfang[/I]在2008-7-18 6:04:13的发言:[BR]
       
       
        [BR]十分赞同,先生这种研究精神和作科学实验有点相似。偶发的结果不能作为一个科学现象来描述,试验结果必须是能够重复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殊例的邮品必定远高于常例,因为它的稀缺性。
       


以下是引用[I]edward[/I]在2008-7-18 6:18:17的发言:[BR]
       
         [BR]
是否是指殊例郵品的價格高於常例的?這個沒有必然性,在一般情況下,走國際路的常例騰越封價格比殊例的為高。但是在集票的領域中,似乎就要追求與別不同。
       


請看上文下理!!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1-6 08:43

田兄总是有理[EM17]&nbsp;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1-6 23:19

QUOTE: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9-1-6 8:43:00的发言:
田兄总是有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努力找证据和理论依据,就成。[em17]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